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正文 第四十一章 箭在弦上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司令官,西北偏北。330海里處,發現艦影,疑似日本艦隊!」

    凌晨2點半,一陣急促的腳步和隨後遞上來的夜間偵察機報告把剛剛睡了不到2個小時的斯普魯恩斯從睡夢中吵醒。揉了一下惺忪的睡眼,尚且不是很緊張的斯普魯恩斯中將漱了一下口,隨後拿起勤務兵剛剛沖泡的濃咖啡灌了幾口,把杯子穩穩地放在司令室的桌子上。

    「不要驚慌,什麼情況,說清楚一點——我不希望聽到『疑似』日本艦隊這樣的情報。」

    「是這樣的長官——應該也許大概可能彷彿似乎我們又很大把握就是日本艦隊,但是您知道的,我們的夜間偵察機使用的只是第一代的簡陋對海搜索雷達,能夠低空搜索排除海面波浪干擾找出軍艦的蹤跡就不錯了,實在沒有辦法更清楚——不過作為彌補,第3輕巡洋艦搜索分隊已經在『菲律賓號』戰列巡洋艦的帶領下高速向那個方向搜索過去了,它們本來就離開主力艦隊外圍突前100~120海里距離搜索,而且第3輕巡洋艦搜索分隊正好在疑似敵艦隊的方向上,幾個小時內就會有更加確切的信息了。」

    「那就盡量把現在掌握的情況盡可能詳細地匯報一下,還有,我們距離那霸還有多少距離?」

    「是,長官!」偵察機部隊負責人史密斯中校鬆了口氣,然後向斯普魯恩斯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詳述了一遍,「目前我軍艦隊距離那霸港還有540海里的航程,三小時天亮後,應該就可以準時起飛轟炸機群洗平那霸港了。敵情方面,目前我們的夜間偵察機依靠雷達的索引,在艦隊西北偏北,方向335的方位上,發現3艘戰列艦/航空母艦級別的艦影,另有4艘驅逐艦級別的輕型艦艇,航向正南方向,與我艦隊成120°方向夾角,如果不阻止它們繼續南下的話,預計在天明時敵我距離會縮短到220~240海里。」

    目前330海里,天亮時240海里,這兩個距離,無論哪一個,都是在日本人航母的作戰半徑內的,如果日本人的這支小艦隊裡面有航空母艦的話,要想拉開距離是來不及的。

    不過,日本人一定不知道美軍現在也有了第一代的機載對海搜索雷達這種神器了——在和德國人的作戰中,米國人在虐殺德軍的雷達預警飛艇後,就對這種神器的存在深感震驚。但是這也意味著德國人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米國這頭工業巨獸金元帝國,在發現了機載對海搜索雷達這種神器的妙用後,傾盡無線電研發力量攻關短短半年之內,就為部分艦載機和陸航偵察機裝備了這種裝備,即使性能還比較簡陋,但是初步定位是儘夠用了。

    按照斯普魯恩斯的估計,日本人派出了3艘主力艦,其中必然有1~2艘航空母艦,考慮到日本艦隊最早也只能是昨天夜裡從吳港出擊,那麼考慮到航速因素,「千代田號」護航航空母艦是改裝自貨船,航速不達標,前來攻擊的日本航母身份也就烘托而出了——必然是在本土修復待命的「鳳翔號」和「瑞鶴號」之一或者全部。剩下的,想要跟上日本航母艦隊的速度的,必然只有「霧島級」戰列巡洋艦,且不說「長門級」的航速太低,單說「長門號」曾經扮演了20年「天皇座艦」的角色,而且同級艦「陸奧號」已經在夏威夷海戰中被美軍航空兵擊沉,日本人絕對不可能拿「長門號」再出來執行這種九死一生的偷襲任務。

    短短幾分鐘的思緒電轉之後,斯普魯恩斯得出的結論其實已經驚人地接近了事實:出擊的3艘日艦,正是「鳳翔號」、「瑞鶴號」兩艘航空母艦,「霧島號」戰列巡洋艦和4艘護航的「陽炎級」驅逐艦。

    既然如此,斯普魯恩斯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呢?夜間無法起飛轟炸機和魚雷機攻擊敵艦隊,艦炮還是可以用的。第3巡洋艦搜索分隊下屬有「菲律賓號」戰列巡洋艦和2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9艘驅逐艦,縱使「阿拉斯加級」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口徑比「霧島級」要小2英吋,但是日本戰巡薄弱的裝甲同樣連12英吋的主炮都不一定扛得住,雙方主力戰艦無非就是相互秒殺的實力,加上美軍戰巡的火控雷達優勢,在天色全亮之前如果可以……

    就這麼辦了!

    「傳令,讓第3巡洋艦搜索分隊立刻轉向340方向,全速迎擊敵艦隊!」

    「什麼?長官,現在第3巡洋艦搜索分隊距離我們超過上百海里,貿然與他們通信會暴露我們的無線電位置的。」

    「怕什麼,現在我們在這個位置,不代表四個小時後我們還在這個位置,到時候日本人不派出偵察機,一樣無法第一時間找到我們的所在。何況此次出擊之後,我們又很大的把握讓日本人的偷襲艦隊看不到明天的太陽!」

    ……

    「南雲長官,偵測到美軍艦隊無線電信號!就在我們此前估算的方向上!我們此前估算的敵情位置與現在的實際情況之間誤差不會超過200海里。」

    「鳳翔號」航母的艦橋中,南雲忠一中將徹夜未眠,他知道無論此戰勝敗如何,都將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戰,但是對於為天皇陛下盡忠而死,每一個大日本武士都是毫不猶豫的。

    「情報準確就好,但是米國艦隊怎麼會突然打破無線電靜默的呢?我們如果不是算好了大概的航程時間,預留了前後一兩天的余量的話,也不可能確認米國人的大致方位的,米國人現在此舉無疑於為我們指明目標,難道是誘敵麼。」

    南雲忠一中將百思不得其解,又仔細詢問了是否可以確認不是敵人的搜索分艦隊或者潛艇發報,但是這一點無線電偵聽就完全無法解答了,懊惱的南雲只好放棄追根究底的想法了。

    南雲站起身來,在海圖前面來回踱步,拿圓規反覆比劃,最終選定了一條美軍暴露方位與沖繩島之間中規中矩的航線,算了一下航程,最後給出了一條讓艦隊調整方向全速前進的命令。

    走到這一步,已無回頭路,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德國人給的秘密武器不要出故障。至於敵艦隊位置究竟會如何變化,自己也顧不上了,只要盡可能在白晝降臨之前接近美軍艦隊,為新武器留出足夠的作戰半徑,自己的人生目標就達到了。

    時間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地流逝,四點,五點,沖繩群島中段的緯度,與遠東國的福建省是大致差不多的,在北迴歸線以內,所以9月份的天亮時間還是比較早的,一般6點左右,晨曦就會打破夜幕的籠罩為大海帶來光明。不過200海里不到的航程隨著這支日本艦隊和美軍太平洋艦隊第3巡洋艦搜索分隊三個多小時以60節的相對速度迅猛對沖,已然在晨曦破曉之前,讓雙方的緩衝餘地被徹底用盡。

    5點20,「菲律賓號」戰列巡洋艦在雷達中發現了35海里之外的日本戰列巡洋艦「霧島號」,5點35,雙方縮短到20海里之內時,日本人的破爛雷達也發現了敵情,立刻做好了迎擊準備,好歹沒給米國人偷襲的機會。

    5點47,經過27分鐘的迎頭對沖,雙方的距離被縮短到了5。5海里,也就是區區1。1萬碼,覺得火控雷達已經可以發揮效率之後,「菲律賓號」戰列巡洋艦打響了這次小規模海戰的第一炮,雙方從迎頭對沖改為銳角戰列,為後部炮塔騰出射擊角度,且戰且縮短雙方的距離,截止到6點整,雙方從11000碼打到了8000碼,炮彈的命中率也開始提升起來。

    米國人有火控雷達的先手優勢,在開火前已經做好了相對完備的準備,日本人的「霧島號」沒有火控雷達,只有搜索雷達,要想指引炮擊那是不夠的,所有的反擊只能是等米國人開炮後根據美軍戰艦的炮口焰、炮擊頻率、每波炮彈數量來斷定美軍戰艦的主炮口徑、炮塔炮門數量,從而逆推美軍艦型,完成測距。

    說起來很複雜,其實總結到對結果的影響就一條:日本戰巡需要在米國戰巡打出幾輪炮彈,在白白挨打的過程中抓准對方諸元,然後才能反擊。

    更要命的是——敵艦的炮彈究竟是幾英吋口徑的,這需要敵人的炮彈命中你的軍艦,或者說至少打成近失彈,挨打的一方才能觀測準確其結果。哪怕你是在海裡飄了五十年的老水兵油子,也沒人能在黑夜中聽出一枚千米之外的炮彈落海的聲音強弱、水花大小判斷出炮彈的口徑。

    「霧島號」很明顯就吃了這個虧,因為米國戰列艦普遍的三座三聯裝主炮佈局,日本人一開始把這艘「阿拉斯加級」戰巡當作了使用16英吋主炮的「北卡羅來納級」或者「南達科他級」來判斷,並以此推算了對方的前後主炮塔炮口焰間距。這樣帶來的測距結果,自然因為參照物的設定錯誤就謬以千里了。

    當然,這個誤判絕對不是日本人不小心或者不專業,而是因為他們的先入為主,日本人是知道美軍的「阿拉斯加級」戰列巡洋艦的存在的,但是在日本人看來,既然米國人是有備而來的算計,自然要派出實力可以完爆「霧島號」的戰艦,如果僅僅是「阿拉斯加級」這種主炮口徑比「霧島號」都小2英吋的貨色,貪生怕死的米國人應該不敢拿出來才對。

    這個美麗的錯誤在米國人的炮擊持續到5點52分的時候才揭開。米國人在五分鐘的緊急射擊後,終於在9000碼的距離上對「霧島號「打出了一輪跨射,而且還在首次跨射中就擊中了日艦1枚12英吋穿甲彈。

    「霧島號」的裝甲防護強度只不過和一戰時的英軍主力戰列巡洋艦相當,12英吋的炮彈撕裂了甲板裝甲,炸毀了數座艙室及兩座副炮塔。直到此時,日本人才反應過來他們的敵人是誰。連連調整測距數據,調整射擊諸元,然後又浪費了好幾分鐘的時間。

    找到了感覺的米國人,瘋狂地傾瀉著炮彈,在日本人重新獲取射擊數據時,又有3枚12英吋穿甲彈光顧了「霧島號」,全艦多處被撕裂炸傷,一座主炮塔在發揮威力之前就失去了火力。

    在「霧島號」和「菲律賓號」對擼的同時,美軍的巡洋艦也開始向著日本艦隊猛衝過去,護航軍艦實在太過稀少的日本人根本無法阻擋。「鳳翔號」和「瑞鶴號」航母拚命往後轉向脫離,試圖熬到天亮起飛,「霧島號」則是所有主副炮全開,竭盡全力攔截米國人的迂迴突擊。

    日本人在找到夜間炮擊觀測諸元之後,其精深的炮數訓練終於讓米國人歎為觀止,僅剩6門356mm主炮的「霧島號」有效火力輸出完全不輸於英國人同口徑的「喬治五世級」。美日軍艦的命中交換比很快從0上升到了3:1,2:1,1。5:1,而且米國人的擊中優勢還是靠炮門數和射速的優勢提供的。

    356mm口徑炮彈和305mm口徑炮彈的殺傷力明顯不是一個檔次上的。日本的356mm火炮雖然比較老,好歹也可以做到比德軍「沙恩霍斯特級」的320mm火炮略勝一籌,當初「阿拉斯加級」戰巡的1號艦和2號艦在德軍的「沙恩霍斯特級」炮下飲恨北大西洋,此刻托大的「菲律賓號」也面臨了這個問題。

    東京時間6點15分,天色放亮的時候,「菲律賓號」累計被擊中6枚356mm穿甲彈,全艦大火,前主炮塔全毀,煙囪倒塌,艦橋設計指揮塔全毀,3座鍋爐被炸裂,基本失去了戰鬥力;「霧島號」被14枚305mm穿甲彈擊中,只剩下2座後主炮的火力輸出和一側舷側的副炮火力。

    考慮到保護航母的需要,隨著美軍巡洋艦隊即將突破,「霧島號」不顧自身安危把僅剩的炮口對準美軍的巡洋艦——天亮之前,這種戰術因為美軍巡洋艦的沉默安靜而無法實施,等到它們的身形暴露在日光之下後,這一切就變為了可能。

    「聖迭戈號」、「埃普頓號」等2艘重巡洋艦,「新奧爾良號」、「門羅號」、「聖安東尼奧號」、「達拉斯號」、「邁阿密號」5艘輕巡洋艦組成的兩支縱列,在天色放亮時距離「霧島號」普遍只有6000碼的距離,在「霧島號」的炮彈落下之後,已經無法隱蔽身形的美軍巡洋艦開始集中重炮火力攢射「霧島號」,美軍驅逐艦也一樣發起了魚雷衝鋒。4艘日軍驅逐艦同樣毫不畏懼地頻頻發射魚雷,試圖遲滯米國人畢竟後面的航母。

    6000碼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在10分鐘內,「聖迭戈號」、「門羅號」、「聖安東尼奧號」先後被1~2枚356mm炮彈擊中,巡洋艦級別的艦體被這種程度的巨炮擊中完全沒有任何抵抗力,「門羅號」甚至當場被擊穿彈藥庫炸為兩段。

    勢如瘋虎的「霧島號」在同樣的時間裡,被美軍203mm與152mm巡洋艦主炮擊中了60多枚炮彈,全艦上層建築全部炸爛,非主裝甲帶覆蓋區域也遍體鱗傷找不出一處完整的地方,得到了喘息之機的「菲律賓號」也藉著這個機會用最後一座主炮塔在一邊放冷槍,為「霧島號」添上了一些新的傷痕。

    日本人的轉機,是在「鳳翔號」、「瑞鶴號」航空母艦甲板上的第一批噴射著奇怪尾焰的作戰飛機騰空後到來的。12架帶著奇怪尾焰的飛機,在能見度達到起飛要求後,第一時間從兩艘航母的甲板上騰空而起,短短2分鐘內就呼嘯著衝到了炮戰中的美軍巡洋艦隊上空。

    在米國人不可置信的震驚神色中,8架飛機壓低機頭俯衝下來,帶著破空戾叫,如秋月行空,如流星墜地,狠狠地砸落下來。剩餘4架則脫離編隊向著南面的遠方撒開搜索隊形離弦而去。

    半殘的「菲律賓號」戰列巡洋艦本就沒有多少防空火力了,遭到了3架日軍自殺式飛機的集中攻擊,1架因為技術不佳衝到了海裡沒有撞中目標,另兩架分別撞在甲板和劍橋上,每架飛機搭載的7000磅烈性炸藥在甲板下方與艦橋基座位置起爆,「菲律賓號「如同小孩手中的油條一樣被擰成了麻花狀,崩斷的龍骨寸寸碎裂。沒有撐過10分鐘,這條剛剛服役不到2個月的美軍新銳戰列巡洋艦就躺到了冰涼的太平洋底。

    「埃普頓號」、「新奧爾良號」、「達拉斯號」也各自遭到了自殺機的攻擊,8架自殺機5架命中目標,1架失的,1架沒有控制好方向形成近失彈,1架被防空火力擊落,累計擊沉美軍1艘戰列巡洋艦、1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與1艘驅逐艦——其中那艘驅逐艦就是被落在戰艦附近十幾米的「近失彈」自殺機擊沉的。驅逐艦的孱弱軀體,連數以噸計的烈性炸藥在身邊水中爆炸引起的水壓都無法抵擋,被生生撕為兩段。

    海戰的形勢,登時逆轉,剩下的戰鬥,靠日軍航母上原本用於偵察用途的後備水上飛機攜帶魚雷就可以搞定,再不濟還有拖著殘軀的「霧島號」和4艘日軍驅逐艦完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