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涅槃之章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太平洋艦隊的人都是豬玀投胎的嘛!納稅人和無數國債建造的艦隊,就是讓他們這樣拿去被屠殺的麼!我要槍斃了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

    白宮的總統辦公室內,聽到太平洋艦隊主力被日本人虐殺的消息後,連續數天羅斯福都覺得陣陣血壓飆升,似乎自己的動脈硬化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了。

    海軍部的官員們個個噤若寒蟬,絲毫不敢主動辯解,直到羅斯福追問起對策為止。

    「按照現在這個打法,我們還造什麼『埃塞克斯級』?首批6艘完成後後續12艘就停工好了!乾脆直接去找希特勒搖尾乞憐投降還打什麼仗!我們造的再多,在這種打法下也是完全浪費人命罷了!」

    「總統先生,我們海軍部已經對日本人使用的新武器進行了深度的剖析和論證——我們可以確信,日本人使用的這種新式噴氣式自殺飛機,應該就是借用了德國人一貫擅長的脈衝火箭引擎動力,應該是德國人賣給他們的,只是沒想到日本人如此喪心病狂,竟然進行了這種人操式制導改裝,實在是令人髮指。」

    「令人髮指?這個評價有用嗎?你說一句令人髮指,日本人就會不用?我要知道的是有沒有解決方案!解決方案!你們和我扯這些有什麼用!哦,呃——我的頭好暈。」一陣無力的暈眩後,羅斯福不得不自發終止了這種發洩怒火的嘗試。

    「是的總統先生,我們非常明白您的心情,請再給我一分鐘時間說清楚問題,」海軍部的官員滿頭大汗地頂住了總統的暴怒,繼續說道,「經過我們的評測,這種武器的最大弱點——同時也是當前所有脈衝火箭引擎飛機的最大弱點——就是續航能力的不足。

    我國對脈衝火箭發動機的研究不如德國人那麼深入,但是我們也是知道這種引擎的原理和優劣的,當前的技術水平還不足以支持長壽命的脈衝火箭發動機,同時發動機藥室的結構和尺寸,以及燃燒效率,都對燃料的裝填有所制約。

    綜合以上因素和戰鬥中的實測數據,我們推算出德國人賣給日本人的v1-f『櫻花彈』最大飛行航程不會超過200海里,連我軍當前主流艦載機的一半都不到,和我們的戰鬥機單程航程相比更是只有四分之一——這也就為我們提前攔截其載具提供了可能。」

    「這是什麼意思?既然有辦法對付,這次為什麼沒有使用?」羅斯福不懂海戰,這些東西都需要詳細解釋才能理解。

    「意思就是說:日本人需要利用航空母艦把這些自殺武器送到距離我軍艦隊200海里以內才能升空發射,但是只要我們注意警戒,不讓日本人的航空母艦進入到這個距離,我們就可以出於只攻擊不挨打的不敗之地。這一次的失敗,也是因為情報工作不夠到位,對於日本人使用的新武器的參數、特徵瞭解不清楚,否則的話,斯普魯恩斯中將肯定在夜間日本人的航母靠近時就不惜一切代價幹掉敵人的母艦了。」

    ……

    美國海軍的全部實力,在空襲沖繩島戰役結束之後,只剩下1艘大型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依阿華級」的5、6號艦還在舾裝階段,「阿拉斯加級」的5、6號艦也是如此,歷史上這些船因為戰爭結束時還沒有完工,被取消了建造,現在因為美軍一直沒有佔據優勢,自然不可能取消,因此會在1944年初「埃塞克斯級」航母首批服役時同期服役。)連輕重巡洋艦,也分別只剩下19艘和8艘,其寒酸吊絲之狀,和他們半年前還在嘲諷的英國人已經無二——英國人好歹也還有3艘「獅級」戰列艦和一小撮拼拼湊湊的護航航母呢。

    堂堂大米粒堅帝國,海軍之傾頹一至於此,實在是令人不勝唏噓。

    米國海軍主力在和遠東國海軍、還有日本人的自殺艦隊同歸於盡後,東北亞地區的米國海上軍事存在存在也終於被清除了。從1943年9月開始,原本以符拉迪沃斯托克為海運終點的美蘇間補給航線被徹底掐斷。

    直到一個多月後,阿帕納先科大將再次以十萬民工的鮮血和數千噸的炸藥,硬生生在外興安嶺上炸出一條山谷,修出一條橫貫外興安嶺從阿穆爾州的基洛夫斯基通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托羅姆、尼古拉耶夫斯克兩港的簡易公路,才算是暫時恢復了米國對蘇聯的東北亞援助航線,慢慢運走了一個月來在這兩座港口堆積如山的物資——這條航線比原來的航線更加靠北數百海里,從庫頁島的北端迂迴進入鄂霍次克海盡頭,在外興安嶺以北的港口上岸。

    托羅姆和尼古拉耶夫斯克兩港的泊位和吞吐量還是不錯的,而且理論上從這裡上岸的物資只要通過簡易公路運到阿穆爾州的滕達就可以匯流進西伯利亞大鐵路,比之符拉迪沃斯托克上岸還要短400公里路程(當然,鐵路和簡易公路之間的運能差距這裡沒有計算。)但是托羅姆和尼古拉耶夫斯克兩港有一個重大的弊端是永遠無法解決的——那就是它們的冬季封凍問題。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蘇聯人在太平洋上緯度最南面,同時也是唯一的終年不凍港,千島群島的洋流影響著這座港口,為這座港口帶來海流活水。再往北,以托羅姆和尼古拉耶夫斯克兩港為例,它們在每年1月到3月的3個月裡,因為嚴冬的寒冷會徹底凍結海面。也就是說阿帕納先科大將花了十萬老弱婦孺的血汗搶修的新動脈最多也只能用3個月後,就要陷入同樣長達3個月的斷航期,到4月份才能恢復。

    但是,誰知道蘇聯還能活多久?能多活3個月,那就多活3個月吧,3個月後,自己能不能保住東北數省都還不知道,從菲律賓騰出手來的日本海軍是否會拿下北千葉群島和阿留申群島也一樣是未知數呢,誰還有命想那麼遠呢?既然自己已經是斯大林同志的多年鐵桿腦殘粉,上了賊船下不來了,那就不去想結果一條道走到黑吧。

    阿帕納先科大將和斯大林在這個冬天會混到多慘已經是後話了,此刻且讓我們把視線移回遼東半島和朝鮮。在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被殲之前,美軍在遼東半島的補給線已經被多次騷擾侵襲了,在艦隊覆滅之前,米國陸軍絲毫沒有注意到潛在的後勤威脅,打仗依然是大手大腳,該轟炸該炮擊的一次不少,不該轟炸不該炮擊的照樣只多不少。

    和遠東國的六七十萬大軍對峙的過程中,每天幾乎都要花掉2萬噸彈藥,其裝逼高富帥之程度,堪稱愧死英德法蘇諸吊絲。

    現在,太平洋艦隊主力沒有了,德國人自從遠東國開戰以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緊急從中東戰區調集過來的潛艇部隊也逐漸部署到位了,缺乏護航力量的美軍運輸船隊接二連三被幹掉,遼東半島上的美軍,開始陷入了被動。

    9月6日,米國人首次削減了夜間試探性炮擊的次數,9月8日,對遠東軍隊後勤線的過飽和轟炸居然被破天荒地取消了一天,9月12日,夜間炮擊被降低為除非前線炮火觀測員偵測到遠東軍隊的明顯進攻企圖後才允許動用。

    一天一天的衰弱,顯示了米國人依靠後勤支持才能維繫的現代化過飽和火力作戰模式已經進入了吃緊崩潰的邊緣。

    薛岳將軍一切都看在眼裡,等這一天,他已經等了足足二十多天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