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章 節目錄 第五十章 B-29初陣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重生)

    「你這個賣隊友的禽獸,我要殺了你!」這一幕發生在8月12ri白天——也就是遭遇德軍渾水摸魚後的那個白天——不明真相的英蘇軍隊戰區指揮官緊急會晤的第一瞬間。

    見到對方的第一瞬間,奧金萊克上將二話不說突然暴起,狠狠一拳揍在科涅夫大將的下顎上,被揍得眼冒金星的毛熊大將在凶性大發的情況下忍住劇痛用蒲扇般大小的熊掌狠狠一耳光剮回去,把奧金萊克的三顆大牙砸飛。如果不是jing衛人員不顧個人安危拚死拉住兩名高級將領拔槍互she的衝動,說不定他們就會成為僅有的被盟軍將領槍殺的高級將領而載入史冊了。

    瞭解到「真相」後,奧金萊克和科涅夫瘋子一樣罵罵笑笑,笑笑哭哭,歇斯底里地抱頭控訴:「維勒安你有木有一點點德意志人的榮譽感?你的騎士精神被狗吃了麼?這種不要臉的**裸詐騙是會被上帝譴責的!」最後畏懼事後被斯大林槍斃的科涅夫一個精神失控在抱著奧金萊克痛哭的同時掏出手槍吞槍自殺了,爆鳴的槍聲把奧金萊克的一隻耳朵直接震得鼓膜出血就此失聰。

    …………

    另一方面,基於維勒安在此次戰役中的歹毒功勳,希特勒抓住機會讓戈培爾對此大肆渲染——當然,關於德軍如何取勝的技術手段和計策肯定是不能宣揚的,關於英蘇軍隊無序潰散的原因,當然只能說是英國人和蘇聯人自相猜忌沒有容人之量以及其他一大堆托詞云云。

    最終,基於維勒安在中東戰區的卓越表現,希特勒在當年年底授予了維勒安.蒙斯克大鐵十字勳章——這也讓維勒安成為了繼雷德爾元帥和已故的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之後第三個被授予大鐵十字勳章的德國人——對於這一授勳決定,一部分在蘇聯戰場立下大功德高望重的老派將領們曾經略有微詞。他們認為維勒安拿下的地段算不上什麼特別重要的戰略要害,當初拿下巴黎和蘇聯部分重要城市的名將也沒有獲此殊榮。如果說比拚綜合作戰效率,也就是既看攻取的戰略目標重要性,同時兼顧殲敵數量和規模的話,在東線戰場上同樣可以找到五個以上單次殲滅蘇軍超過50萬的大戰役,維勒安的殲敵數量也不能算誇張。

    但是希特勒只用一句話就堵住了他們的嘴——拿下敵國首都可以,殲敵百萬也可以,但是你們誰能做到一場戰役後讓帝國的兩大主要敵人因為甚囂塵上的賣隊友聲浪而幾個月不相往來?誰有可以做到一場戰役為帝國打出半年太平推遲帝國陷入兩線作戰的時間,獲取專心削弱東方敵人的寶貴時間差?誰又能讓西方盟國在此後很長的時間裡遲遲對於和蘇聯人開闢聯合戰線心存疑慮,不得不採用開闢第二戰場來替代?

    此問一出,再無反對,維勒安.蒙斯克也就拿到了這個帝國史上的至高榮耀,也成為了唯一一個不是德國正規國防系統內卻拿到了大鐵十字勳章的人,為他日後再上一步奠定了堅實的軍方支持基礎——戈林已經死了,而且和陸海軍的人都不對付;雷德爾雖然是帝國元帥、大鐵十字勳章獲得者,可是德國人慣有的將軍不得干政的傳統讓容克將領們都不會打走從政路線的主意,在所有可以從政的人當中,也只有維勒安.蒙斯克此後建立起了在軍方的最高威信。

    當然,這一切都是久遠的後話了。現在且讓我們把視線重新移往西方——這個西方不只是基輔,而是在更遙遠的西方。

    在8月20ri的時候,帝國可謂是雙喜臨門。不僅在中亞戰區傳來了圍殲蘇軍草原方面軍大部及俾路支、呼羅珊英軍部隊、鞏固打通伊朗-土庫曼佔領區的好消息;在西面的地中海入海口,帝國海軍在兩個月穩紮穩打的逐步推進後,終於徹底拿下了大英帝國在歐洲最後一處千年要塞——直布羅陀。

    直布羅陀戰役的開始可以追溯到6月——在德軍對蘇宣戰後,直布羅陀戰役的發動就開始籌備了,主要佔用的攻擊力量是海空軍。不過因為在開戰後的第一瞬間德國海軍需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偷襲優勢快速殲滅蘇聯波羅的海艦隊,所以艦隊的調動不得不拖延到德軍航母艦隊把聖彼得堡和喀琅施塔得的蘇聯艦隻統統送下海餵魚之後。

    如果當初德軍願意速戰速決的話,那麼以其彈丸之地的面積,如果不計傷亡絕對是可以在一個月內拿下的,畢竟即使英國人屢次加強防禦,在這片狹長的半島地帶也只有8萬英軍人員。在德軍動輒可以動用數十萬人馬的情況下,猛攻直布羅陀還是可以實現的。

    當然,就精銳程度而言,這8萬英軍可不是中東戰區以阿三兵為主的軍隊可比的,其中有5萬人是英國本土軍隊,編為4個師,其中大多數骨幹人員都是當初參加過法國戰役、依靠不算太成功的發電機計劃撤出來英軍絕對主力,都是心志堅韌技戰術水平過硬的職業軍人;另外3萬人為加拿大陸軍2個正規師。除了正規軍之外,直布羅陀地區還有3萬左右的平民,主要從事為駐防英軍的服務工作,在戰時也可以被英國人組織起來進行作戰操練,在情勢危急的時候作為預備役力量投入到戰鬥中去。

    直布羅陀曾經是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兩大母港之一,補給物資之充足可謂是無與倫比,所以哪怕是駐軍數十萬、被圍困數年也不存在彈盡糧絕的問題,一切靠圍城解決問題的思路在這裡自然是行不通,而狹長的半島和高峻的山脊讓進攻方的兵力展開很成為題,所以德國人沒有選擇盲目地猛攻,而是讓地面進攻部隊小範圍試探性輪流進攻為輔,海空火力打擊為主的作戰基調。

    擔任要塞攻擊作戰的德海軍兵力包括2艘「興登堡」級戰列艦、「羅恩伯爵」號戰列艦、「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維克多.雨果」號航空母艦以及4艘「歐根親王級」重巡、9艘輕巡、33艘驅逐艦組成的龐大艦隊,由呂特晏斯上將擔任艦隊司令。

    「興登堡級」首艦與二號艦在服役後一直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海上大戰——也就是說沒有撈到過和英國bb對擼對轟的機會——所以為了保持士兵的訓練強度和戰鬥狀態,雷德爾元帥大筆一揮把目前服役的兩條興登堡級「興登堡號」和「魯登道夫號」全部派到了直布羅陀執行炮擊任務鍛煉部隊,「羅恩伯爵」號則是因為一年半前的炮擊倫敦行動中受創過重、在船塢裡躺了太久,當初水兵死傷又比較嚴重,幾乎一半以上崗位的艦員都是新人,也需要進行實戰磨合,這種炮擊要塞的任務沒有什麼風險,對於鍛煉部隊熟練掌握火控系統的運用自然是在合適不過了。

    航空母艦方面之所以只派出了1艘,是因為考慮到航母的艦載機功能主要還是提供艦隊的實時防空以防萬一,並不需要參與對地轟炸任務,所以也就沒有多配。對要塞的空中轟炸任務由部署在北非摩洛哥的拉巴特空軍基地與法國阿爾及利亞殖民地境內的特萊姆森空軍基地的岸基轟炸機執行。

    6月7ri,30架fwta-400戰略轟炸機和80架ju-188d/ju-288中型轟炸機在艦隊還沒有趕到之前,就在護航戰鬥機的掩護下分成4個編組波次開始對直布羅陀要塞展開輪番轟炸,每天出動的轟炸架次達到了200架,ri投彈量2000多噸,使用的多是普通炸彈和燃燒彈。在最初的4天裡,英國人還能動用一定的空中力量進行局部的抵抗,但是很快直布羅陀地區所有的機場設施就化作了一片廢墟,隱蔽在山麓掩體之間的簡易公路跑道也全部夷平,6月10ri以後,直布羅陀要塞地區的英軍海空力量被全部摧毀,所有飛機起降設施和地面以上的機庫全部炸光,直布羅陀港區內僅有的幾艘驅逐艦和巡邏艦艇、魚雷艇更是無一倖免。

    6月15ri海軍炮擊艦隊主力趕到直布羅陀時,要塞已經失去了一切海空防禦力量,為艦隊和轟炸機提供空中掩護的戰鬥機部隊終於可以被解防出大部分投放回東線戰場。

    艦隊趕到後,呂特晏斯評估了前期轟炸作戰的效果,決定了下一步的火力支援方針應當以重點摧毀堅固、隱蔽的要害目標為主,以及打擊英軍的持續防禦潛力。

    出於防止當地居民協助英軍防守,同樣也防止英軍在城市廢墟內堅持後期巷戰的需要。呂特晏斯火線批准了用艦炮和燃燒彈徹底夷平直布羅陀港區和城市的要求,當天德國人就在直布羅陀的港區和市區進行了過飽和的炮擊,並投放了超過3000噸的燃燒彈,把整個城市徹底夷為廢墟後燒盡,由於對德國人轟炸「民用地區」的防備心裡不足,加上此前一周多德國人一貫只轟炸軍事要塞區形成的思維慣性,讓直布羅陀人基本上沒有選擇前往英軍要塞避難的心態,部分二線輪換的英軍部隊在空襲時出於減少不必要損失的考慮,也躲藏在直布羅陀名義上「非軍事化」的市區,一天的空襲至少造成4萬人的傷亡,一舉殲滅英軍相當部分的潛在戰力。

    此後,德軍開始使用420mm的戰列艦主炮和15000磅的「弗裡茨x1-獠牙」黑索金-鋁熱劑穿甲爆破彈、22700磅的「弗裡茨x2-掩體粉碎機」雲爆彈輪番招呼這座千年要塞剩下的堅固堡壘——與馬耳他的時候依靠無線電封鎖秘密使用不同,這次是德軍首次在正面戰場上堂堂正正使用這些武器,兩種變態的巨型炸彈帶來的驚天動地爆破力讓每一個英軍士兵膽寒。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英國人部署在直布羅陀山脈東側山脊上的7座240mm口徑360度全向射擊要塞炮台群——與在馬耳他被殲滅的同行一樣,由於203mm以上的要塞炮台在建造時要考慮轟擊敵方軍艦的功能,因此在設計時被要求絕對不能存在方向死角,也就注定了只能佈置在山脈的山脊上,無法深埋入坑道。雖然為了防止重炮轟擊,這些炮台都有數米厚的岩石頂蓋和20寸以上的均質鋼頂甲,但是在超級鑽地穿甲彈的打擊下仍然難以堅持,德國人在兩天內投下了超過300枚弗裡茨級別的超重型炸彈,把7個重型炮台群統統連根摧毀,其中在攻擊5號要塞炮台「因斯塔拉克」和6號要塞炮台「布法羅」的時候——這兩座炮台位於直布羅陀山脈最南部的制高點,也是直面海峽的所在——幾枚雲爆彈鑽入了被炸毀的炮台廢墟後,連續砸穿數層地下坑道掩體,在港區的海軍後備彈藥庫中爆炸——這座彈藥庫原本是深埋在山體中,為5~7號要塞炮台和泊靠的海軍戰艦補充炮彈的備用彈藥庫——隨後猛烈的爆炸引爆了山體內積貯的4.5萬枚155mm以上口徑炮彈,總彈藥量達數千噸。

    劇烈的爆炸把直布羅陀的制高點、海拔125米的塔裡克山峰攔腰削斷了30多米,降到了90米高,2個要塞守備旅的士兵被劇列的爆炸和窒息炸死在坑道網絡中。

    清除作戰持續到6月底,戰前標注在地圖上的和通過空中偵察、滲透偵察摸清的英軍所有固定炮台和山體炮台統統被戰列艦和航空打擊肅清,隨後,3個海軍陸戰師的德國士兵在強大的海空支援下發動了地面總攻擊。第1、2陸戰師被部署在了北面與西班牙接壤的方向上展開直接的地面進攻,部隊配屬了大量的渣油燃燒彈裝藥和燃料空氣彈裝藥的「鐵拳」,還有精幹強悍的山地輕型火箭炮作為清除堅固坑道表面工事的利器,因為山區地形的限制,德軍無法大量使用裝甲戰鬥車輛進入戰區,只能適量配屬提供近距離直瞄火力的突擊虎和灰熊突擊炮在部隊衝鋒時提供火力支援,但是這些志願非常局限,在第1、第2陸戰師花了5天的時間,把戰線往南推進了2公里後,因為山體的阻隔,這些支援火力的運用就無法實施了(直布羅陀要塞的總縱深只有6公里的距離),只能用fw-190f/g的低空掃射炮擊替代,為此,至少有10幾架德軍戰機被無所不在的40mm博福斯防空炮陣地擊落擊傷。

    7月6ri,海軍陸戰第3師在夜間於南部的直布羅陀西岸港區登陸,原本德國人認為經過一周的鏖戰,英軍注意力應該已經集中到了北面,不會再防備德國人多此一舉的登陸作戰了,沒想到仍然是大謬不然,被反覆犁地、轟炸、清除的山脈西壁坑道陣地上,仍然冒出了至少6處150mm以上大口徑火炮,在英軍重炮的近距離轟殺下,德國人在搶灘作戰中一夜之間就付出了上千人的傷亡,幸好這些大炮不是安裝在固定炮台上的,而是原本作為儲備火力藏在坑道中,臨時拖到坑道口開火攔截登陸,所以很快就在德軍攻擊機和戰列艦的交叉火力聯合打擊下灰飛煙滅。

    第3陸戰師的登陸讓德國人的進攻正面寬闊了不少——第1、第2陸戰師面對的正面是山脊的縱向,兵力難以展開,而第3陸戰師面對的是直布羅陀相對平緩的西部山坡,只要不怕爬坡並壓制好英國人的坑道出入口,完全可以靈活選取進攻路線。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從西部坡地進攻是可以投入坦克的!

    有了裝甲力量的協助,德軍的攻擊速度很快就提了起來,到了7月10ri,直布羅陀南部的原港區和城市區被德軍登陸的裝甲混成兵力全部佔據,擊斃英軍士兵超過1萬5千人——之所以要加個「原」字,自然是因為那裡已經被德國人的轟炸夷為了灰堆。

    至此,英國人徹底縮到了佔地4平方公里的山地坑道區,也失去了主要的補給物資貯存點,7月17ri,陸戰第1師和第3師依靠持續不斷的艦炮轟擊支援,在北部連接區和西部港口區之間鑿穿了一條通路,每一個疑似隱蔽坑道出口的山洞都受到了戰列艦主炮靠近到2000碼以內的直接轟擊,這種轟擊要做到戰列艦的420mm炮彈直接打進山洞才算完。

    陸上通路鑿穿後,德國人在坦克的使用上得到了更加靈活的選擇,到了7月20ri,隨著德軍第三波地面進攻的援軍——斯徒登特將軍的1個傘兵師在塔裡克山台地和風磨台地上空降,德國人的全面進攻達到了高潮。

    7月23ri,英國人在地面以上的抵抗被全部肅清,整個直布羅陀暴露在陽光下的土地全部被德軍控制,殘餘的2萬5千名英軍如同地鼠一樣躲進坑道網絡深處進行最後的抵抗,面對這種情況,德軍撤走了相當一部分海空力量,讓部隊以工兵爆破為主、化學武器為輔的方法進行漫長的肅清作戰,通過研究坑道網絡的連接結構,定點爆破某些要害節點活埋某些低處坑道內的英軍,對於不能依靠爆破活埋的,就只能直接上沙林了。

    殘酷的肅清持續了將近一個月,8月20ri呂特晏斯宣佈直布羅陀徹底陷落的時候,德軍在次戰役中總計陣亡士兵達到了1萬2千人,受傷2萬6千人。堪稱開戰以來死人第二多的攻堅戰——僅次於敖德薩圍城,可是敖德薩包圍圈內的蘇軍規模可是直布羅陀英軍規模的10倍。英軍8萬官兵和3萬直布羅陀平民全部在燃燒彈和坑道封殺作戰中全滅,全城無一倖免。重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