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路無疆

《》章 節目錄 966 輿論導向 文 / 滄海而立

    官路無疆-966輿論導向

    「那為什麼要說自己寫的呢?」

    曾家輝輕聲的問道。

    「…」

    面對這位小姑娘的沉默,曾家輝只能再問,「是誰讓你這麼說的?」

    仍然是沉默。

    曾家輝只好繼續發問,「這封信以前看到過嗎?」

    「沒有。」

    黃娟這回搖頭作答。

    寫信的事、拿錢的時間,這些問題曾家輝也找黃娟的家長進行了核實,但結果….他一點也沒寫在臉上。

    調查結束,當地的人鬆了一口氣。

    卻不料曾家輝在臨走的時候,突然提出召開一個情況討論會,並讓有關方面的記者「隨便」參加了一下。

    這個會有些突然,與當地官員的判斷有些出入。因為,調查下來心情看似不錯的曾家輝,在會上突然一反常態的怒拍了桌子,「你們說因為種情況臨時更換了受助人,這我可以認為是操作規範上的小問題,需要完善與改進。可你們貪污了捐資款的事實俱在,法不容情。」

    地方的同志對他的突然發難,驚愕之餘更不同意了,縣教委的負責人立即就反駁了,「資助款一分不少的發下去,如果存在貪污,貪污多少?根據是什麼?」

    顯然,誰都不願意背這個罪名的。

    曾家輝聽現場有人反對得這麼理直氣壯,他就笑了,「你們提供的簽字領錢的單子我認真核查過了,確實班主任領了錢,也發到了指定的學生及家長手中。可是,人們發放時間是什麼時候?我在每個學生的學校及家庭瞭解情況時,專門問了時間。你們是一年前的9月發放的吧?」

    「是。」

    參加會議的人員很多,但曾家輝主要面向直接有關人員提問,這位教委的負責人不得不如實的點頭作答。

    曾家輝冷下臉來,「企業的捐款是三年前到位的,為什麼一年多的時間之後才開始發放?企業沒有獲得必要的回復,追問之後,而且是在捐款企業第二次直接查詢到地方上的時候,你們才迅速回信並同時補發這些捐款,這是為什麼?如果無人過問,你們會不會補發?如果沒人弄虛作假、剋扣捐款,為什麼會全部調整上報的學生名單…….?」

    他一連提出幾個「為什麼」之後,下了一個結論,「有人貪污之後,查證起來退髒。什麼善意的謊言,其實就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已經講得如此清楚明白,還有人現場反駁麼?顯然不會,誰反駁的聲音越大,誰的問題就會越多。在這個縣裡的會開到如此程度,縣委書記坐不住了,當即鄭重的表態要成立專案給、嚴肅查處。

    當他詢問具體有什麼處理意見的時候,曾家輝只是淡淡的一笑,「情況已經清楚了,青基會肯定要發一個《聲明》公之於眾,並會給有關企業認真回復。至於相關人員怎麼處理,那是各地黨委的事………」

    處理人的事,他才不會管呢。團中央不會伸這個手,曾副書記更不會全國各地「惹事生非」,得罪人太多,那不是讓更多的人跟自己過不去麼?再說了,只要情況一公佈,何需自己處理?

    曾家輝讓青基會以希望工程辦公室的名義,將這一次調查情況反饋給了相關企業,並聯繫了在沿海接觸的記者方世玉,講了有關情況,讓他到自己跑過的地方選了幾個點進了一些調查,然後以採訪自己的形式寫了一篇報道。

    報道的結尾是方世玉採訪團中央副書記曾家輝的幾個另外問題,第一個是有關如何處理查清的問題?曾家輝的回答是:按有關規定,屬於地方人員的讓地上方自己依法依紀秉公處理,如果是屬於基金會的下屬分支機構人員,團中央會嚴肅查辦。

    第二個問題引出了後面的工作,方世玉問:「曾書記,捐款去向你們查了就能讓捐款人放心了麼?」

    「不能。」

    「那你認為他們不放心的還有什麼?」

    曾家輝的回答是:「希望工程建了那麼多的希望小學,有多少發揮了作用?這是他們關心的,也是他們不放心的一個重點…….」

    「請您舉例說明一下。」

    「比如,現在一些地上存在希望小學被廢棄的問題,這種情況對不住捐款人,他們自然不會放心了。」

    「那你會怎麼辦?」

    「親自查驗。」

    「那好,我們拭目以待。順便問一下,對於青基會的一直炒得沸沸揚揚的內部管理問題,特別是關於這幾年有關負責人拿捐款搞投資的事,你怎麼看?團中央又會怎麼做?」

    「我們不是看新聞報道怎麼寫,而是看審計部門查的結果。團中央不能自己說怎麼做,我們只會加強和改進管理,對過去的事,我們會按照中央的指示嚴格落實。」

    他與方玉世的這一問一答,安排在公開的報紙上發表。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借助中央的指示,來解決希望工程遺留問題。不然,光僅他一個分管的領導,哪能把以前的負責人怎麼辦?這是寄望於社會輿論的力量,再次請求上層下決心整治希望工程的問題,爭取一把上言寶劍。

    對於方世玉最後問到的關於港媒失實報道的官司問題,曾家輝倒是只用了幾個字作答:相信法律。他這是表示要把官司打到底了,接手希望工程的管理,那就什麼事都得干。出現問題就要解決,受到損害就要維權,他要給希望工程重樹一個良好的形象。

    他還借助這個採訪,表示任何情況青基會都會積極作出回應,並呼籲各界人士依靠專業機構實現慈善意願,繼續支持青基會的工作,繼續共同實施「希望工程」。

    當然,這種採訪與報道。曾家輝與方世玉事先作了溝通,他還親自審過稿子,力求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他不但要在公開的媒體上這麼說,許多工作還真是要這麼做,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後面的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一時之間,各方對方世玉的這篇名記大作給予了許多議論,也給予了這位團中央新出現的副書記給予了更多關注。而曾家輝也正在通過各種渠道收集這些反應,只有這種輿論導向真正發揮了作用,他才能順利的開展下一步工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