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路無疆

《》章 節目錄 1053 自由發揮 文 / 滄海而立

    官路無疆-1053自由發揮

    曾家輝認為,不管在世界上什麼地方,這個問題上都帶來了爭議和分歧,有時候,人們不得不訴諸司法機關,才能求得裁決。新發佈的物權法規定,只有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有關部門才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不難看出,可以動用國家徵收權的門檻就是「公共利益」。

    他知道,在物權法起草的過程中,由於對公共利益的概念界定以及類型列舉未能凝聚足夠的共識,立法機關最終決定暫不就公共利益問題做出進一步的規定。但如何正確理解「公共利益」卻是物權法實施過程中事關民生的大問題,不可不察。物權法出台前後,什麼是「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公共利益」,是否需要對「公共利益」的類型進行列舉,「公共利益」的具體情形能否窮盡,以及如何防止「公共利益」被濫用導致侵害個人利益等等問題,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所在。甚至連「公共利益」是否存在,也有不小的爭議。其中至少出現過兩種對立的觀點。這就是集體主義社會觀和個人主義社會觀在「公共利益」問題上的對立。

    「公共利益」是否存在?

    如何界定「公共利益」?

    如何防止「公共利益」被濫用?

    他講了,「討論何為公共利益,首先要強調公共利益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要強調其具有直接相關性。即特定的利益關係的安排,只有直接涉及到公共利益,這個時候才有公共利益的問題。不能把與公共利益間接相關的事項也都歸為公共利益。第二,公共利益要強調一種可還原性,即公共利益必須最終能夠還原為特定類型,特定群體民事主體的私人利益。一個脫離了特定類型、特定群體民事主體私人利益的公共利益,肯定不是正當的公共利益。第三,內容的可變性,也就是今天的公共利益明天可能不是公共利益。隨著社會的發展,時間的流逝,公共利益的內容會發生變化,這也會讓我們的法律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第四個特性,就是不可窮盡性,即使通過立法和司法兩個機構對公共利益進行具體的確定,公共利益的類型仍然無法窮盡。基於以上認識,為防止公共利益被濫用,在法治的社會中,確認公共利益的機制應限定為以下兩個途徑:第一,由立法機關遵循法律所認可的表決程序和表決規則,通過相應的立法行為去確定。第二,由司法機關按照法律所認可的表決程序和表決規則去認定。」

    一個星期之後,法院再次作出判決,依法強拆。

    發出了公告,責令被執行人黃老武15日內自動搬遷,否則將擇期依法實施強制拆除。

    法院裁定的期限前搬遷,而法院也沒有實施強拆。

    孤島仍舊佇立,爭議仍在繼續。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梅佳總是雷打不動地出現在工地現場召開「新聞發佈會」。人們早已熟悉了她用法律武裝之後的扮相,她總是一種戰鬥者的姿態,聲稱:「第一,我要捍衛法律的尊嚴,第二,我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這種情況,是熱鬧人或者好事者樂意見到的。

    每天都能吸引不少前來駐足觀看。

    這也是為媒體朋友創造新聞的重要基地,報紙上、網絡上不但有評論,還有大幅照片為其助威,直把三江省政府往風口浪尖上推。

    對此,曾省長雖然積極動作,卻是不橫加干預。但不干預並不等於熟視無睹,在梅佳繼續進行現場發佈消息的同時,省政府自然會理性的做工作,省政府在另一邊召開了相關新聞發佈會。這算是一場政府與拆遷戶之間的輿論之戰,憑的不是現場效應,而是怎麼引導。

    曾省長是沉著的讓其先自由發揮一下。

    「我沒有什麼背景,如果有,法律就是我的背景!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她說,但她拒絕談論她認為與本案無關的私人話題,也禁止任何記者到她家採訪,「這絕對不行!」

    同地段的一位羅姓拆遷戶還說,梅佳因為拆遷的事,這些年研究了不少法律書。而且,據說她經商時打過官司,還打贏了。但梅佳說她並不想打官司。「我做生意經歷得多了,一個官司打三五年,贏了官司輸了錢。」

    至於她諱莫如深的家庭背景,即使是面對曾省長,她也用了「外交辭令」:「我父母都是解放後第一批干校畢業的。」但她又強調自己「素質高」與家庭出身有關,她自己從小住校,很早獨立。高中畢業後還自學了法律和經濟方面的知識。「我從小愛好文藝,到現在也是,閒下來就愛看書,還會彈鋼琴。」

    曾省長可不笨,早有計較,這幾天,當梅佳進入三江省高院遞交申訴內保安很詫異地問她是從哪裡進來的。此外,她還見到了高院一位副院長。

    這些能逃過曾省長的眼睛麼?

    開發商那邊的情況,一樣也進入了他的調查之中。

    曾家輝專門組織召開了一次工作會議,公開表示,「要依法、冷靜、妥善處理「釘子戶」事件,維護法律的權威,但絕不遷就漫天要價和毫無道理的要求。」

    語氣之重,決心之大,公之於眾。

    他還專門作了說明,「人們對「釘子戶」片區拆遷的情況並不完全瞭解,那裡以前是一片老舊城區,拆不拆,不是涉及開發商的利益,而是涉及百姓的公共利益。」

    有了這個態度,法院這邊又開始進入新的程序了。

    剛剛幾天時間過去,梅佳的丈夫黃老武卻突然要求面見省長。

    黃老武表示,「只要三江省長到場,我願離開房子。」

    這是省政府辦公廳接到的電話,「我是三江釘子戶黃老武,我要見曾家輝。」他把這個電話同時還打給了許多記者朋友,希望記者轉達會面請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