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路無疆

《》章 節目錄 1063 慢慢清算 文 / 滄海而立

    因為拆遷公司的挑撥,老關昔日情同手足的兩兄弟成了仇人,從此斷絕了往來。()哥哥怪弟弟欺騙了他,嫂子認為自己坐牢是為了爭取兩家人的利益。親戚受了影響,也認為老關自私自利,遇事袖手旁觀,把自己的哥哥推在前面做了犧牲品,還哄騙父親先簽約,肯定得了拆遷公司的好處。兄弟、親戚的誤會越來越深,哥哥彷彿有刻骨仇恨,不再信任老關。

    大哥的誤解,讓老關跳到黃河也洗不清,哥哥哪裡知道他過的也不是人過的日子?兩口子住在四面透風的房子裡,過著停水斷電的原始生活,要等十天半月才去澡堂裡洗個澡。買桶裝水煮飯吃,點蠟燭照明,承租戶也頻繁上門找他們索要賠償損失。

    曾省長見到老關的妻子吳明華時,只有五十出頭的人,卻是滿頭白髮。吳明華說,為了拆遷,自己一年之中飽受煎熬和驚嚇,不知不覺就急白了頭。老關內外交困,整個人也快崩潰了,「他想不清楚,只有兩間房子的拆遷為什麼變得如此複雜,他的要求難道真的就過分了嗎?只要求政府給房子一個說法,是否屬於違章建築;只要求拆遷公司公開賠禮道歉,承認工作程序失誤;只要求賠償經營門店的損失和打傷承租戶的醫藥費用。可拖了整整一年,卻沒給他一個說法。政府推給下一級辦事機構,下一級辦事機構推給開發商,開發商蠻不講理,動用市井無賴逼人,嚇人……」

    而老關也說,「拆遷公司就像有組織的黑社會,人員是抱團成伙的地痞流氓,他們對拆遷戶無惡不作,不時上門尋釁鬧事,明裡暗裡加害拆遷戶,使這個拆遷區域的人整天活在恐慌之中。」

    老關越說越氣憤,「不說自己是**,紅色後代,即使是一個普通公民,政府也該傾聽一下我們的訴求啊,何況他們有錯在先!像這樣下去,這個社會還有公理存在嗎?」

    曾省長知道,在這個拆遷過程中,老關沒越級上f過,沒找過媒體投訴,他一直在請求政府解決問題。但某些政府官員的麻木讓人失望至極。也許在他們的眼裡,老關是個刁民,是個異類,他們壓根兒沒把他當成一個正常人,「你的材料我看過了,正因如此,我才想好好瞭解一下這裡面的情況……」

    老關情緒很激動,「我懷疑父親那一輩人的流血犧牲是否值得?自己下崗失業都沒有怨恨過政府,但房屋拆遷卻讓我舊傷未癒又添新傷,最令人不能理解的是,開發商白的可以說成是黑的,彷彿成了政府的代言人,政府卻不站在中間說話,拆遷戶沒有選擇的餘地,非死即活,非活即死,沒有一個平等協商的折中方案可供選擇。」

    老關說,當他知道為自己看房的親戚也讓他們折磨的時候,曾經作了妥協,喊道:「我已經被你們折磨得受不了了,你們如意了吧?簽約!簽約!」當時,氣憤難耐的兒子望著病床上的父親,責怪他說:「你要妥協,也別當著他們的面說啊,他們這個時候可能樂翻天了,罵你是熊包軟蛋!」可老關說為了拆遷,他已身心疲憊。兒子太小,如果不選擇做熊包軟蛋,非要去硬拚,又有什麼用呢?只能讓親人傷心,自己受害。即使以生命作代價,也不一定能解決任何問題。

    拆遷已給老關帶來太多的傷心,老關簽約後執意離開了自己居住已幾十年的老屋。

    曾省長告別老關之後,去了他的老屋所在地,老關的房子早已被夷為平地,而這塊地的圍牆之外卻雨後春筍般冒出了許多臨時經營用房,市聲喧嘩,生意紅火:「這才是真正的違章建築啊!可這些真正的違章建築又有誰來管,誰來問呢?」

    曾家輝不得不考慮這樣一個問題:野蠻拆遷還在進行之中!

    可就在他走訪老關結束此行之際,西江市一家房屋拆遷公司在沒有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對一棟樓房進行拆除作業之中,被拆的樓房突然發生垮塌,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在自己家中被砸死。

    當得知這個情況的時候,人已經送進火葬場了。

    動作倒是夠快的。

    查問原因,從可靠渠道得知;當地街道與拆遷公司為逼走屋主,不惜收羅社會閒雜人員前往屋主家行事,打傷屋主家人,致使一名屋主不堪其辱自殺未遂成了精神病人。這位有了精神病的老人竟然還記得自己的家,還能回到這兒棲息?

    可就是因為他回了老屋,強拆導致的事故直接將其壓死在了牆下。因違法和暴力拆遷,到底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有多少人遭受慘重損失?

    曾家輝聽著是一拳重重的擂到了桌子上,「帳慢慢清算吧。」

    週末時間,他顧不得休息,繼續走訪。和諧拆遷、陽光拆遷,講得好聽,可這些人過去幹的叫什麼事,現在竟然還敢這麼幹,看來光講「效能」還不夠啊?如果不能真正避免血拆、野蠻事件發生,如何去保護拆遷戶的利益?省政府還談什麼提升形象?

    可與老關這邊開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北街一個最大的居民區拆遷,那兒屬於北江邊緣地帶,居住著三萬多居民。

    那是一個棚戶區,是三江省城最雜最亂的棚戶區,居民大部分是原城郊村村民和進城務工的農民,也有一部分是下崗工人。由於企業改制,破產和倒閉,失業後的他們大多靠做小商小販和打零工勉強維持生計。可好景不長,由於過度的築基淤填,私搭亂建,西江水域的水系遭到破壞。只要下一場暴雨,大部分居民便出不得家門,每年雨季來臨的時候,這裡就出現淤積,居民進出嚴重受影響。

    這個區域的生活環境最差,由於地處城市的邊緣地帶,對城市整體的發展負面影響就沒有中心區域大,但人為人多、範圍廣,幾屆省領導多次研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多次在會上提出提案和議案。因為水患,這裡的居民也多次告狀,他們強烈要求政府對這個區域進行改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