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節目錄 第五百七十六章 縱論長江 文 / 飽吹餓唱
—— 章節內容開始——>
春末夏初,正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季節,多雨本是常態。然而今天這場雨卻有不同,竟如盛夏時的強對流雨一般,電閃雷鳴,傾瀉如注。大雨又伴隨著強風,將長江江面攪得波瀾壯闊。
從黃鶴樓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江中水位猛漲,從上游疾馳而來的浪頭如同萬馬奔騰,原本十分寬闊的江面,竟因此好像狹窄了起來。兩岸的江堤處也激起大片的白色浪花,就連屹立在蛇山上的黃鶴樓,都被這怒吼的江水震得微微顫抖!
朱由檢不禁嚇得面色蒼白,緊緊攥住李貞妍的素手。他是經過大風大浪的,當然知道大自然的威力。尤其是這看似柔弱的水,一旦積蓄了足夠的能量,那毀滅性的破壞力,絕非人力可以阻擋!
那位文公子卻是泰然自若,饒有興致地望著江水奔騰,又不時慇勤地勸朱由檢二人飲酒品菜。可朱由檢此時哪有心情吃得下去,他生怕長江突然決口,把這座黃鶴樓連樓帶人沖得無影無蹤。
好在暴雨來得疾去得也快,很快就轉為和風細雨。不過天色仍然是陰沉沉的,江水雖不再咆哮,可水位並未退去多少,看來今年長江的汛期是大大提前了。
「公子覺得這長江如何?」文公子見朱由檢若有所思,突然發問。
這話題可有點大了,朱由檢不知如何做答,靈機一動反問道:「我倒想先聽聽文公子的高論。」
「長江起自川西崇山峻嶺之中,以岷江為其源頭。」文公子長身而起,背手面對大江,頗為自負地道,「匯金沙江、嘉陵江、烏江之水,浩浩湯湯而下。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之後,江面變寬,水勢變緩,然則水量更大。自武昌向下至江西九江,短短三百餘里,竟有漢水、灄水、倒水、舉水、巴水、浠水、蘄水、富水、贛水共九條大河注入長江,故此處的長江又有『九派』之稱。」
聽到這裡,朱由檢其實很想告訴這位文公子:岷江並非長江的正源,金沙江上游的沱沱河才是。不過轉念一想,由於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這個時代的人難以探明長江源頭,倒也並不稀奇。如果自己與對方強辯,又拿不出什麼證據,豈不徒惹恥笑。因此他就不打斷文公子的談興,靜靜地聽他繼續說下去。
「長江有靈性,乃是一條神龍。」文公子油然道,「江南魚米之鄉,皆因得長江之利;然則一旦有汛,江水決口,百姓或為魚鱉。生殺之權,利害之別,全在神龍一念之間。我等眾生蠢輩,只宜頓首凜肅,又豈敢如此等醉漢,褻瀆江水哉!」
朱由檢循著文公子凌厲的目光向一旁看去,原來是有一桌客人吃醉了酒,竟趴在黃鶴樓的欄杆上向下嘔吐。這當然是極不文明的行為,素愛潔淨的李貞妍見了,不禁厭惡地扭過頭去。
朱由檢卻覺得這番話有些不中聽,心想這文公子也太過於強調大自然的威力,而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江水為禍就得治,哪能聽之任之。
文公子卻談興正濃,滔滔不絕地道:「又按五德終始說,各朝各代都與五行對應,陰陽循環,五行相生相剋,故此才有朝代興替。昔秦始皇因鄒衍『水德代周而行』之說,硬說秦朝德水。其實秦只有十五年國運,不過是個異數而已,真正德水的是漢朝。
「本朝也是如此。有人說蒙元德水,實乃大謬。胡人無百年之運,安得竊據五行?真正德水的也應該是本朝,且多有驗證。我太祖皇帝起於江淮之間,先據金陵,再霸天下,時時有水相助。尤其是在鄱陽湖一戰大敗陳友諒的水軍,這才奠定開國規模。
「因此本朝之興,興於長江。太祖皇帝定都於應天府,亦有『應天德水』之意。京師北遷之後,無長江靈氣之佑,則國力江河日下,至有今日內外交困之局。逆天而行,焉得不敗!」
這番話雖然說的聲音不大,卻是極為大膽。因為成祖朱棣「靖難」登基、京師北遷這段公案,在明朝絕對是不能談論的大忌。而這位文公子卻如此直言不諱地講出來,而且言語之間對朱棣頗有指摘,朱由檢不禁吃了一驚!
至此朱由檢才意識到,除了知道對方姓文,自己竟對這位神秘的公子是一無所知!於是他試探著問道:「文公子高論,小弟佩服之至。但歡飲了半日,小弟還不知閣下尊姓大名,可否賜示?」
文公子卻莫測高深地一笑道:「名字不過是個符號而已,難道一個人改名換姓,就不是原來的他了麼?你我萍水相逢,我觀公子又是匆匆過客,他日未必有緣再見。所以今日但飲酒清談即可,又何必互問姓名。對了,方才不才聽公子以杜工部之詩直抒胸臆,恰到好處,想來公子也擅長此道。何不賦詩一首,以助酒興?」
朱由檢登時傻眼,讓他作詩,那不等於要他老命麼!於是他趕緊連連擺手推辭,文公子卻是不依不饒,一定要他吟詩,否則就要罰酒百盞。
朱由檢心想這個時代的酒雖然度數不高,可百杯下肚,也非得醉死不可。正左右為難之際,旁桌一名喝得半醉的儒生大著舌頭嗤笑道:「胸無點墨,只有幾兩臭銀子,也敢來這天下文氣匯聚之地撒野!」
朱由檢這人向來是吃軟不吃硬,聽這儒生竟如此奚落自己,不由得心中大怒。又轉念一想自從穿越,張冠李戴的無恥之事自己也干多了,不差這一回。於是便冷冷一笑,朗聲說道:「方纔文公子『九派』之說,令小弟有所感悟。現口占一闕《菩薩蠻》,敬請斧正。」
不等旁人插話,朱由檢便徐徐吟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高!」
一闕吟罷,滿座皆驚!——
章節內容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