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卷 第七章 第七章 :第二十八節 文 / 深齊
工作人員拿著一個月餅大小的粉末團放在他倆面前。在上面插入導線之後跑離開去。
「請戴上耳罩!」主任的話聲不高,但是裡面帶有命令的口氣。廖括不知所措,只好照辦,就在戴好耳罩的那一刻,主任朝手下人說:「開始!」
儘管戴著耳罩,仍能聽到一聲巨響,廖括中校被唬了一跳,可是更讓他驚魂的是一團火焰將他倆團團包圍住。奇怪的是竟然沒有感覺到一點熱能。巨大的抽風機開動之後產生出來的抽吸力,把這團火焰撕裂成四份,很快被吸走。站在身邊的主任朝他微笑著。
中校不得不承認自己親身感受到的試驗,它帶來了一種新的無法判斷的難題。花巨資竟然只得到這樣的成果,他自勉自己去開拓思路。因為有一個不需要證明的理論存在:那就是任何的發明總會起到一種巨大的作用。
「我們成功了!」主任很自豪地宣佈道。
中校不想對此做出評價。從軍需部的技術角度上考慮的話。像這種零度火焰的試製成功並不會起到多大的效果。雖然理論上可以這樣說,但在技術上有可能會得到更大的延伸。主任命令手下人將不久前,把在報告中稟報的,最新研製成功的武器拿出來,這才是真正引起中校無限興趣的方面內容。
一種可以用槍彈來發射的高爆炸彈。事實上炸彈並沒有什麼變化,但能夠通過槍來發射,不再像從前那種需要人親自去安裝,這足以表明多項最新技術結合運用了上去。並且存在一種絕對的技術。本身從子彈射擊產生的力量上來說,依靠子彈的推力,將高爆炸彈射向目標。如果超出子彈衝擊運送力之外,這種額定的要求顯然是荒謬的。然而,如果處在有效的射程之內,最後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決子彈造成的衝擊力。
衝擊力獲得了解決,從這種技術的使用上,將會衍生出許多新產品,那是一個完全可以預見的事實。想想看,能夠將子彈造成的衝擊力消減掉,首先會聯想到防護產品的研製。
從軍需研製部出來後,廖括中校洗漱停當。那位女中尉再一次地來到他的工作室。
「直升機將在二十分鐘後起飛,」她提醒他,「比爾·懷特先生在停機坪等著您!」
也許可能有什麼事情要給自己一個交待。事實上他很想作為是一位行動計劃的策劃者,可是他現在只能成為整個行動計劃裡的一名行動者。他對此並沒有怨言,只是有點稍微的遺憾。中校又一次把頭探出於窗外,望了望停機坪,先前那架直升機已飛走,只剩下黑鷹式直升機。看來是這架飛機送他到民航機場去。
他走出工作間,女中尉提著兩個提箱跟在後面。在國防部的大樓底層。情報主管比爾·懷特迎上前來與他握手。今天送別他離開之後,他還要乘飛機立即飛往天津的司法部門,去處理一些屬他管轄的一些事務。黑鷹式直升機的螺旋槳開始慢慢地轉動起來。
「您一到了德國漢堡機場,我方的人員會來接您。」比爾對他說。
「先前不是安排在柏林機場的嗎?」
「情況有了新的變動!」
「出了問題?」廖括擔心地問道。
「有一點技術上的小小改動!」比爾·懷特道,「這一切全都因司法部門的決定,才促使了計劃必須去進行更改,沒有過多的時間去與德國司法部門進行司法程序上的磋商。人質的安危是國家很關注的大事。」只是他並不能,也不想,或者說:不得不去尊重司法部門的決定。「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從今天算起!」
就在中校對他的話語抱以點頭之時,他接著又說:
「你一到德國就要與尼爾取得聯繫!」他將一個猶如商用型的掌中電腦記事本遞給廖括,「裡面有他的通訊地址!」
駕駛員接過女中尉的提箱走往直升機邊去。中校走進由螺旋槳槳起的強大風流中,他不得不瞇起眼來抵擋強風蕩起的塵粒。一邊朝送行的人揮手告別,一邊快步地登上了直升機。
當坐定之後,腦海裡就開始考慮比爾·懷特告知的,一個叫尼爾的人名來。二小時之前,曲靖在電話中也對他說過此人。看來此人是德國行動的策劃者。
廖括並沒有估計錯。尼爾的確是德國方面行動的策劃者與決策者。
尼爾·都柏林原是東德的一名情報工作人員,現年五十六歲。在柏林牆未倒塌之前,他那時正是一名立志要獻身情報事業的年輕人。就在他躊躇滿志之時,加入到東德情報局的前夜,柏林牆倒塌了。原東德情報局被西德聯邦情報局接管了過去。
他以為統一的德國,更需要為祖國獻身的人,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不但沒有受到聘用,反而受到懷疑的審查,同許多情報人員一樣受到了次等的待遇。後來對他們的審查結束後,社會上仍對他們沒有消除影響,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找不到工作。
最後,在中國駐德辦事處找到了一份工作,就在那個時候,他加入到了中國情報部門。
由於中國一直沒把重點放在歐洲,他只是為中國情報部門收集一些商業方面的情報,可是中國情報部門一直從未間斷地付給他高額的薪酬。
在德國的計劃行動已經有了行動的策劃者,自然讓廖括趕赴德國成了一個幌子。雖然他本人被瞞在肚裡,但是他有很安全的渠道,將那個叫西尼·閌閬特的人從德國弄出來。最後將她弄到新加坡去。而這方面的事項,就只能由中校去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