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君臨天下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六章 德陽之戰(一) 文 / 鳳鳴岐山

    更新時間:2011-09-05

    德陽城小而無備,哪堪蕭無畏所部騎兵的狂擊,戰鬥幾乎是一開始便宣告結束了——隨著蕭無畏率部衝進了城中,德陽淪陷的命運便已是注定之事,數百守備軍卒甚至連一絲抵抗的勇氣都沒有,紛紛丟盔卸甲地逃回了家中,前後僅僅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整個德陽城便已落入了蕭無畏的手中,縣令、縣尉等城中大員無一逃脫,然則蕭無畏卻無一絲一豪的興奮感,只因德陽的狀況與蕭無畏的事先預計相差得實在是太遠了些。

    德陽城蕭無畏自是不曾到過,可在制定作戰計劃時,確曾專門詢問過到過此城的官軍探子,好歹算是對此城的情況有所瞭解,然則親眼見到了德陽城之後,蕭無畏這才鬱悶地發現德陽城居然小成了這般德性,別說駐紮五萬兵馬了,便是連蕭無畏原先預計的一萬五千兵力都難以容納,如此彈丸之地要想抗得住十八萬吐蕃大軍的強攻著實困難到了極點,很顯然,原先的作戰計劃已是行不通了,要想守住十天,那就必須對原先的計劃進行調整,只是究竟該如何調整卻令蕭無畏很是費思量了的。

    德陽雖地處成都平原,可卻已是在東北邊緣上,周邊並非完全的一馬平川,其西北為龍門山,那裡是吐蕃大軍進入成都平原的必經之地,南邊是龍泉山,屬成都北部之屏障,若是能佔據此山,自是不愁擋不住吐蕃大軍,可惜的是龍泉山上駐有數千劍南軍,易守難攻,蕭無畏沒有那個時間去仰攻此山,再者,那個方向也不是吐蕃大軍前往錦江的必由之路,即便蕭無畏佔據了龍泉山,也不敢保證吐蕃軍會停駐在山下與己方死磕,自也就不敢保證能完成擋住吐蕃軍十天之重任,至於北面則是綿州,同樣無法駐紮大軍,唯一能藏兵之所在就僅有離城約十里遠的東南一帶之丘陵,此處正是蕭無畏原先預定的伏兵之所在。

    按蕭無畏原定的作戰計劃,守城的目的並非是死守,而是疲敵之策,務求依城牆之優勢,最大限度地消耗敵軍之有生力量,從而為己方預先埋伏在東南丘陵地區的伏兵之出擊創造有利戰機,內外夾攻之下,破敵於城下,此計劃雖好,卻有個前提條件,那便是要能守得住德陽城,否則的話,分兵兩路不過是自陷死地罷了,很顯然,德陽城如今這麼個現狀並不具備死守的條件,要想憑借此城拖住拖垮吐蕃大軍,難度實在是太高了些,蕭無畏心裡頭並無十足的把握。

    誠然,十八萬吐蕃軍自是無法一擁而上地對德陽城展開攻擊,可輪番強攻卻非難事,要想守住此城,城中守軍的兵力自不能太過單薄,雖說蕭無畏尚未見識過吐蕃軍的實力究竟如何,然則吐蕃軍能在西域跟燕西強軍爭雄而不落下風,足見吐蕃軍之戰鬥力不低,再者,吐蕃軍可不似突厥那等只有騎兵而無步卒建制的瘸腿軍隊,實際上,吐蕃的重裝步兵之戰鬥力一點都不比官軍來得差,正因為此,蕭無畏才不敢掉以輕心,原先預定在德陽城中留駐一萬五千的兵力以確保能守得住城亙,可眼下德陽城這等狀況,能屯兵八千都已是極限,此無它,只因攻城戰之際,吐蕃必然會動用投石機等重型武器,軍隊的密度太高的話,壓根兒就擺不開,徒然造成無謂的傷亡,反倒會因此而打擊了自家的士氣,很顯然,如此少的兵力要想守住城池,難度實在是太高了些,縱使蕭無畏已盤算了無數守城的妙招,卻依舊覺得把握不是太大。

    頭疼,無比的頭疼!自打匆匆巡視過城亙之後,蕭無畏便貓進了縣衙中,對著倉促搭建起來的沙盤埋頭苦思,試圖找出個穩妥的應對之道來,可思索了良久,也沒能找出個好法子來,頭不由地便疼了起來,這等守未必守得住,不守還不成的窘境令蕭無畏很有些子力不從心之感,好在吐蕃大軍尚遠在龍門山外,距此尚有數日之行程,時間上尚算充裕,蕭無畏倒也不急著下最後的決斷。

    「殿下。」

    就在蕭無畏埋頭苦思之際,燕雲祥興沖沖地從大堂外行了進來,一躬身,語氣略顯激動地喚了一聲。

    「嗯?」蕭無畏抬起了頭來,看了燕雲祥一眼,不置可否地吭了一聲。

    「啟稟殿下,城西糧倉中發現大批糧秣輜重,內有米八百餘石,另有草料、大豆等不計其數,據所俘軍士交待,此批糧秣乃是供給吐蕃軍所用。」一見蕭無畏似乎心事重重之狀,燕雲祥自是不敢怠慢,緊趕著稟報道。

    「哦?」一聽繳獲了如此多的糧秣輜重,蕭無畏先是一喜,可很快便平靜了下來,只因蕭無畏瞭解過吐蕃軍的作戰習慣——吐蕃大軍出動向來與中原不同,其大軍主要是由各部族兵聯合而成,大軍一動,全部族皆跟著動,往往是作戰大軍在前,部族老幼趕著牛羊等牲口緊隨其後,動輒便是數以十萬計,並不依賴後方之糧秣運輸,也不會因為德陽的糧倉落到官軍手中而有斷糧之危險,此番繳獲雖多,卻無助於解決守城之要,實難以令蕭無畏興奮起來。

    「殿下,末將依您吩咐,已張貼公告疏散全城百姓,只是那張縣尉卻不肯離去,說是有要事要面稟殿下,末將不敢做主,請殿下明示。」燕雲祥見蕭無畏對繳獲大批輜重一事不以為意,原本的興奮自是淡了許多,可也不敢多問,只是恭敬地將第二樁事道了出來。

    此番守城乃是場血戰,蕭無畏壓根兒就不敢確保德陽城能守得住,自是不想滿城百姓跟著遭殃,再說了,此番守城之戰也實用不著民壯幫襯,故此,蕭無畏一拿下德陽城,便已下令公告全城撤離,便是連那些個被俘的官兵以及城中官員都沒打算扣押,只是收繳了甲兵之後,任由他們離城而去。

    「張縣尉?傳他進來好了。」蕭無畏對那名姓張的縣尉一點印象都沒有,此時聽聞此人堅持要見自己,倒是頗為奇怪的,皺著眉頭想了想之後,還是決定見上一面,這便揮了下手,淡然地吩咐了一句道。

    「是,末將遵命。」

    蕭無畏既已下了令,燕雲祥緊趕著便應答了一聲,退出了大堂,過不多時,陪著名年過四旬的中年漢子從堂外行了進來。

    「罪民張全峨參見燕王殿下。」那名中年漢子一見到站立在大堂上的蕭無畏,沒等燕雲祥出言介紹,便已疾步搶上了前去,大禮參見道。

    「免了,張縣尉欲見本王可有何事麼?」蕭無畏此際心中正有事,實不耐多囉嗦,虛抬了下手,示意張全峨免禮,直截了當地出言問了一句,語氣平淡而又稍顯漠然。

    「罪民聽聞殿下欲坐鎮孤城,抵禦外寇,自不敢藏私,特來獻策,或許能幫得上殿下。」張全峨並未因蕭無畏的冷淡而失色,不亢不卑地回答道。

    「哦?那好,就請張縣尉指教了,若能利於城守,本王自不吝重賞。」蕭無畏本心裡並不相信張全峨能整出啥妙計來,可見此人信心十足的樣子,倒也起了絲好奇心,這便笑了一下,比了「請」的手勢,示意張全峨有話儘管說。

    「殿下明鑒,罪民累世居於此地,從順平年間德陽初立起,罪民之先祖便已在此城落腳,距今已有八世矣,家世尚算富足,也不知是哪代先祖為避盜故,在家中設下一秘道,可通往城外三里處的西溪,若能善用之,或能收奇效。」張全峨躬了下身子,暢暢而談地說道。

    「地道?西溪?」蕭無畏一聽此言,眼睛不由地便是一亮,急速地盤算了一下德陽周邊的地形地勢,很快便判斷出西溪一帶正是吐蕃大軍安營的必然選擇,若能出其不意地通過地道奇襲吐蕃大營,自然是件大利之事,只是沒親眼見過此地道的情形,蕭無畏也不敢下一個定論,這便略一沉吟道:「張縣尉可否帶本王去看看這條秘道?」

    「殿下,罪民之家便在這附近,殿下若是不棄,請隨罪民一行即可。」張全峨本就打算憑此秘道謀得一份功勞,此際見蕭無畏意動,哪有不同意的理,緊趕著便應答了下來,領著蕭無畏等人一道出了縣衙,直奔附近的張家而去……

    天下以龍門為山名的山脈有不少,河南、山西等地皆有之,然,論及盛名皆不及蜀中龍門山,不單是因蜀中龍門山風景秀麗,其中的九峰山向為道佛之勝地,更因此連綿數百里的山脈自古以來便是漢夷之分界,山之東為漢,山之西為夷,早在秦漢時期,便已形成了如此之格局,大胤皇朝立國之初,戰力鼎盛,曾遣大軍越此山平定諸夷,重創是時方才興起的羌人,迫使羌族不得不遠退高原之上,後與吐蕃各族混雜,形成了如今的吐蕃王朝,自順平亂後,國力衰退,劍南割據川中,無心經營青海,遂逐步後撤至松州,以松州為界,阻擋住了吐蕃的南下,然,雙方時有商旅相通,走的便是龍門山中的古道,道路艱險而又難行,此次吐蕃大軍南下,便是沿著山中古道而行。

    洪玄十八年四月十四日,龍門山口處,一陣雜亂的馬蹄聲驟然響了起來,打破了山林的沉靜,旋即,一隊人數約摸三百左右的騎兵小隊出現在了山道的遠端,那一人雙馬的裝備以及盔甲的式樣無不顯示著這支騎兵小隊皆與中原迥然而異,很顯然,這支騎兵小隊正是出援劍南的吐蕃先鋒。

    山道蜿蜒而又難行,可對於吐蕃騎兵來說,卻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這一小隊騎兵在山道上兀自縱馬如飛,顯示出了極為高超的騎術,不時有騎兵在馬背上賣弄著玩起了花活,彼此間談笑風生,一派輕鬆自如之狀,這也不奇怪,縱使吐蕃騎兵都已習慣了高原上的艱苦生活,可連著走了近十日的山道,卻也一樣是憋悶得夠嗆,眼瞅著這段難走的旅途總算是要結束了,自是由不得一眾騎兵們不喜笑顏開的,再說了,此處乃是劍南的大後方,距離錦江前線還遠著呢,自是無甚可擔憂之處,故此,儘管這一撥先頭騎兵小隊負有開路先鋒的責任,卻也並沒有太過在意,絲毫沒對周邊環境進行偵查,只是例行公事般地向前奔馳著。

    軍務之事向來容不得大意,但凡有違者,必將受到懲處,自古以來概莫能外,這一撥先鋒小隊自也不可能例外,異變就在這支騎兵小隊衝出了山口之際發生了,但聽一聲「放箭」的喝聲響起,不待一眾騎兵回過神來,就見一陣密集的羽箭如同飛蝗一般迎面激射了過來,當先十餘騎兵連怎麼回事都搞不清楚便已連人帶馬被射成了刺蝟。

    「敵襲!敵襲!」

    受了驚嚇的吐蕃騎兵登時便有些子亂了陣腳,一個個忙不迭地勒轉馬頭,驚呼不已地退回了山口,這才發現山口外不過五十餘步的距離上赫然立著一支騎兵小隊,人數也僅僅不過三百出頭而已,那盔甲的式樣竟然是大胤官軍。

    「出擊,殺光他們!」

    這一隊吐蕃騎兵能被派出來當大軍的前鋒,自然都是常年征戰的老手,不少人曾與大胤官軍交過手,知曉大胤編制內的騎兵少得可憐,自是不怎麼將大胤官軍放在眼裡,此際見這一小隊官軍騎兵人數不過與己方相當而已,雖不明白這一小隊大胤官軍是如何出現在此地的,然則率隊的吐蕃百戶長卻並未將這一小隊官軍騎兵放在眼裡,除了派出一名手下去稟報先鋒官之外,率領手下悍然發動了凶狠的衝鋒,打算報先前吃了個暗虧的一箭之仇!

    「嗷嗚,嗷嗚……」

    一眾吐蕃騎兵皆是凶悍之輩,一聽自家百戶長下了出擊令,自是不敢怠慢,紛紛抽出腰間的彎刀,呼嘯著便發起了強悍的衝鋒。

    「殺!」

    這支官軍騎兵小隊正是蕭無畏所率領的王府侍衛,此來除了要試探一下吐蕃軍的戰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蕭無畏打算誘敵趕赴德陽,此際,一見到吐蕃先鋒小隊發動了衝鋒,蕭無畏自是不會示弱,大吼了一聲,手中的長槍一擺,一馬當先地便迎擊了上去,燕雲祥等一眾侍衛們自是紛紛策馬緊隨其後,霎那間,兩支規模不大的騎兵小隊便在龍門山口處拉開了德陽之戰的序幕。

    五十步不過是個短短的距離罷了,對於兩支相向對沖的騎兵軍來說,不等騎速達到最高,雙方便已迎面硬撼上了,衝在最前方的蕭無畏自是責無旁貸地挑上了對方的百戶長,兩馬相交之際,蕭無畏大吼了一聲「殺!」手中的長槍毫無花俏地一個直刺,直接了當地挑向了那名百戶長的胸膛。

    「呀呀……」

    吐蕃百戶長乃是個高大的紅臉漢子,在軍中素有勇悍之名,此際見蕭無畏槍來得極快,登時便吃了一驚,可也不甘示弱,口中哇哇大叫著揚起了手中的彎刀,瞄著刺將過來的搶桿便是一個斜挑,試圖將長槍掛到一旁,而後借力一個反抹,靠著馬的衝勁斬下蕭無畏的腦袋。

    吐蕃百戶長的算計不可謂不佳,反應也算是神速,那挑起了一刀也不可謂不精妙,刀上所附的力道也算得上巨大,只可惜他遇到的是蕭無畏這麼個絕頂高手,這就注定了他所有的努力不過只是個笑料罷了。

    「鏘然!」

    吐蕃百戶長的刀準確地撩中了蕭無畏的搶桿,爆發出一聲巨響,可惜的是這一刀並未似其原先所預想的那般將蕭無畏的搶掛開,反倒是他手中的刀被槍上所附的巨大力道彈上了半空,不單如此,其一條胳膊全都被震得麻木了,魁梧的身子亂晃之下,連馬背都無法坐穩,這一驚之下,自是非同小可,忙不迭地一哈腰,想要躲過蕭無畏這奪命的一槍,遺憾的是為時已晚,只聽「噗次」一聲悶響,蕭無畏的槍尖已刺進了那名百戶長的胸膛,一挑之下,那名百戶長已被挑上了半空,慘號著掉落在了亂軍叢中。

    「殺!」

    蕭無畏壓根兒就沒去多看一眼那名飛在空中的吐蕃百戶長,怒吼著殺進了亂軍之中,手中的長槍左挑右抹地舞動著,將迎面撲擊過來的吐蕃騎兵一一挑落馬下,以蕭無畏之勇悍,槍下自是無一合之敵,不過片刻工夫,死在蕭無畏槍下的吐蕃騎兵便有十餘人之多。

    正所謂將是兵的膽,一見到蕭無畏如此勇悍,一眾緊跟在蕭無畏身後的侍衛們自是士氣大振,一個個如狼似虎地衝進了吐蕃軍的陣列之中,刀光四起之下,人頭滾滾落地,然則儘管蕭無畏所部佔據了絕對的上風,可吐蕃騎兵竟絲毫沒有因主將的戰死而潰散,依舊凶狠地與蕭無畏所部纏戰在一起,激戰瞬間便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