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君臨天下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七章 德陽之戰(二) 文 / 鳳鳴岐山

    更新時間:2011-09-07

    苦戰,一場不折不扣的苦戰,一方乃是高原上滾打出來的精銳游騎,另一方則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王府侍衛,儘管雙方加起來人數也不過只有六百出頭,按戰事的規模來看,著實不值一提,然則一經交手,卻打得驚天動地,即便官軍一方有著蕭無畏這麼個無敵的戰神在,哪怕領軍的吐蕃百戶長已命喪蕭無畏槍下,可依舊無法擊潰吐蕃勇士酣鬥的勇氣與決心,雙方將士很快便絞殺成了一團,彎刀上了橫刀,蠻勇對上了凶悍,真可謂是針尖對麥芒,一時間竟打成了膠著狀況。

    殺,再殺!面對著悍不懼死的吐蕃騎兵,蕭無畏是真的怒了,手中的長槍使將開來,挑、抹、掃、刺、撩!一搶快似一槍,槍槍見血,將蜂擁圍將上來的吐蕃騎兵一一斬於馬下,縱馬如飛地在亂軍叢中往來衝殺著,所過之處一派血腥,伏屍滿地,凶悍得有如地獄裡衝將出來的魔神一般,似割草一般地收割著吐蕃騎兵的生命。

    面對著蕭無畏如此凶悍的衝殺,一眾吐蕃騎兵依舊沒有潰散,更沒有討饒,有的只是更加瘋狂的拚命,只可惜這等拚命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也不過僅僅只是個笑談罷了,激戰了不到一柱香的時間,吐蕃騎兵已折損過半,餘者在王府侍衛們的絞殺下,也已是窮途末路,可饒是如此,依舊沒見這撥吐蕃騎兵有崩潰的跡象,一個個兀自紅著眼,如癲似狂地與官軍搏殺著,直到最後一人被亂刀分屍,這場短促而又慘烈至極的惡戰這才算是畫上了個句號,吐蕃三百先鋒騎兵無一倖免,而王府侍衛一方同樣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十八死,二十五傷!

    媽的,好凶悍的蠻子!望著血戰過後的一地狼藉,蕭無畏絲毫沒有獲勝後的喜悅,反倒是因此而憂心忡忡了起來,心裡頭對於吐蕃大軍的戰鬥力之估計也因此而抬高了不老少,對於能否按計劃擋住吐蕃大軍十日之任務,再次感到有些子沒底了——蕭無畏並不清楚吐蕃全軍是否都有這支騎兵小隊那般勇悍,也不清楚自家手下那幫子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究竟能有多強的戰力,然則自己手下這支王府侍衛隊有多強蕭無畏卻是清楚的,縱使缺了燕雲祥、百長山等十數名最強悍的將領,可餘者也都是蕭無畏從無數軍卒中精選出來的悍卒,又曾接受過嚴格的訓練,論及武力,絕對比大皇子蕭如峰的神騎營要強上不老少,可這麼一場遭遇戰下來,居然傷亡了如此多人,接下來的這場戰役怕是沒那麼好打了的。

    「打掃戰場,將所有蠻子衣甲全部扒下,帶回城中!」儘管對將來的戰事心有疑慮,可眼下蕭無畏卻也顧不得那麼許多了,一見到眾王府侍衛們正圍攏過來,蕭無畏冷漠著臉,高聲下令道。

    命令就是命令,哪怕一眾王府侍衛們搞不懂蕭無畏這究竟唱的是哪出戲,可卻無一人敢於抗命不遵,眾人一起動手之下,速度自是快得很,不過片刻工夫,便已將戰場打掃了一番,有條不紊地將繳獲的衣甲兵刃捆紮了起來,馱上了空馬,正在收尾之際,山道的遠端傳來了一陣緊似一陣的馬蹄聲,那動靜一聽便可知是有大批騎軍正在向此處疾馳而來。

    「撤,回城!」

    蕭無畏率部是來此地誘敵的,可不是來送死的,這一聽山道內的動靜不對頭,哪還敢怠慢,一抖馬韁繩,率部向德陽城方向狂奔了去。

    蕭無畏等人剛離開戰場,無數疾馳而來的吐蕃騎兵便已如潮水般湧出了山口,只是並沒有急著去追正頭也不回地逃竄著的蕭無畏一行,而是將血戰後的沙場圍了起來,不多時,一名身著紅袍的大將在一群親衛的簇擁下,分開騎兵大隊,出現在了沙場邊,這人便是吐蕃軍前鋒主將萬戶長乞黎赤贊。

    「報,將軍,前哨分隊全軍盡墨,賊騎約三百,已向西南奔逃,請大將軍明示。」一名哨探見乞黎赤贊趕到了現場,忙匆匆迎了上去,翻身下了戰馬,單膝跪在了乞黎赤讚的馬前,緊趕著稟報道。

    「將軍,末將請命率部追擊南蠻!」

    「將軍,南蠻子無恥,末將請命追殺!」

    「殺,追上去,殺光他們!」

    ……

    一眾緊隨在乞黎赤贊身後的吐蕃將領們見到滿地陳橫的己方騎兵之屍體皆被剝去了盔甲,一條條的白肉躺滿了一地,就有如被獻祭的白羊一般,登時全都暴怒了起來,不待乞黎赤贊出言訓示,紛紛嚷嚷著要率軍去追殺逃竄中的蕭無畏所部。

    乞黎赤贊並非尋常吐蕃部族將領,乃是吐蕃贊普的禁衛軍副帥,長年征戰四方,不單在西域與燕西、烏骨教打過惡戰,也曾在隴右與大胤邊軍狠鬥過多回,說是身經百戰也絕不為過,一向以智勇雙全而聞名全吐蕃,並非那等只知道好狠鬥勇之輩,此際見大胤官軍毫無徵兆地出現在龍門山口,還居然是大胤向來少有的騎兵軍,自是不由地心中疑慮大起,在沒搞清狀況之下,他可不打算貿然行事,故此,哪怕眾將士都已是怒氣衝天,群情激憤,可乞黎赤贊卻不為所動,木然著臉端坐在馬背上,環視了下手下諸將,一揮手道:「傳令,打掃戰場,就地紮營!」

    乞黎赤贊在軍中威望極高,這等威望乃是血與火裡打出來的,全軍上下無人敢對其之決定提出哪怕一絲的質疑,縱然再氣惱於同僚的慘死,一待乞黎赤贊下了令,眾吐蕃官兵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紛紛應諾而去,各自忙活了開來。

    「殿下,吐蕃蠻子在山口處停下了,看樣子是打算就地宿營。」

    吐蕃軍的舉動自是瞞不過正在「逃竄」中的蕭無畏所部之後衛的觀察,一見吐蕃大軍絲毫沒有追趕己方一行人馬的意圖,奉命堪察吐蕃軍舉措的一名王府侍衛忙縱馬趕上了策馬於隊伍前方的蕭無畏,緊趕著稟報道。

    嗯?怎麼會這樣?蕭無畏一聽此言,不由地便皺起了眉頭,可也沒有旁的表示,只是放緩了馬速,落到了隊尾,回頭向山口處望了過去,果然發現一隊隊的吐蕃士兵正有序地鋪展了開來,打掃戰場的打掃戰場,上山伐木的也忙乎著準備砍樹,還有千餘游旗散佈四周以為警戒,看那架勢絲毫沒有準備追殺自己這一行人的打算。

    這幫土鱉在搞啥名堂?居然如此沉得住氣,還真是怪了!蕭無畏此番前來誘敵可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後有著周密的部署的——據蕭無畏所知,吐蕃人向來睚眥必報,每與戰,從不肯吃虧,但凡吃了點苦頭,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撈將回來,邊關諸將每每利用此點,設計暗算吐蕃人,屢試不爽,只是因著吐蕃軍戰力著實強悍之故,要想令吐蕃軍吃大虧卻也難得很,當然了,旁人是旁人,蕭無畏可有的事辦法讓吐蕃大軍在德陽城下碰個頭破血流的,只不過前提條件是要將吐蕃大軍吸引到德陽,否則的話,蕭無畏就是有三頭六臂也無法在野戰中擊潰數倍於己的吐蕃軍,這正是蕭無畏不顧危險地親自率部出擊剿滅吐蕃先鋒騎哨的根由之所在,然則蕭無畏卻萬萬沒想到仗也打了,人也殺了,吐蕃蠻子居然改了性,玩起了深沉,還真令蕭無畏很有些子一拳打到了棉花堆裡的感覺。

    怎麼辦?再去撩撥一番麼?不成,去了只能是送死而已!望著遠處戒備森嚴的吐蕃游騎,蕭無畏很快便將內心裡那絲返身再戰的衝動抹去,可就這麼雙手空空地轉回德陽,卻又心有不甘,猶豫不定之下,原本就緩的馬速自是更緩了許多,他這麼一緩,一眾王府侍衛們自是不敢棄主而去,皆停了下來,等候著蕭無畏做出個決斷來。

    「不知死活的東西!」

    就在蕭無畏停下「逃竄」的腳步,觀望著里許之外的吐蕃軍之際,隱藏在吐蕃軍陣列後頭的乞黎赤贊也在掂量著蕭無畏一行,待得見蕭無畏所部居然遷延著不走,乞黎赤讚的臉上掠過了一絲的獰笑,低聲地罵了一句之後,一揮手,斷喝了一聲:「赤烏,乞顏!」

    「末將在!」

    乞黎赤贊話音剛落,兩名大將已從旁閃了出來,各自在馬上躬身行禮應諾道。

    「爾二人各率本部兵馬將南蠻趕走,記住,不可遠逐,其餘諸將隨本將軍在後緩行壓陣!」

    乞黎赤贊向來就不是個甘心吃虧的主兒,先前之所以強忍住追殺蕭無畏所部的衝動,不過是擔心遭到埋伏罷了,至於安營麼,其實只是個幌子,其目的便是為了斷明蕭無畏一行的真實意圖,道理很簡單,若蕭無畏一行是偶爾經過此地的散兵,在佔了大便宜之後,自然不會有絲毫的戀戰之心,不管吐蕃大軍是否留下紮營,絕對是猖狂逃竄而去,唯有前來誘敵的小部隊方會有如此猶豫不決的舉動,很顯然,在乞黎赤讚的判斷中,蕭無畏一行人的停留不去正是後者,既然如此,乞黎赤贊倒是不介意試探一下對方的埋伏能有多大的力道。

    「是,末將遵命!」

    赤烏與乞顏皆是軍中悍將,先前便嘶吼著要去追殺蕭無畏一行人,只可惜被乞黎赤贊強壓了下來,心裡頭自是早就渴望著能有個出戰的機會,這一聽主將下了令,自是大喜過望,各自躬身領了令,奔回本部,點齊了兵馬分左右兩路向停在遠處的蕭無畏所部衝殺了過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