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與和 文 / 終極側位

    同樣一場海戰,對於北洋艦隊來說代表著希望,代表著一個新的開始。同時對於日本來說也代表著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滑入萬丈深淵的開始!一周前出發時的聯合艦隊是何等的雄壯啊。但是現在呢?望著兩艘已經大量進水,側弦已經被打的稀爛,艦橋被燒得面目全非,到處都是苦味酸灼燒過的痕跡和鮮紅的血跡。彷彿一不小心就會沉入海底的戰艦。守候在廣島的日本海軍官兵覺的自己的心都快碎了。

    雖然提前歸來的橋立號已經把大概情況告訴了日本海軍大臣西鄉從道。但是他還是不相信已經幾乎是必勝之局的海戰,為什麼會一敗塗地!在他看來,即使3艘加裡波第級戰艦的加入,日本艦隊也不至於如此不堪。直到他站在港口,看到日本聯合艦隊最後的2艘戰艦回航後,看著已經被打的幾乎變形的船體,當聽到樺山資紀等人已經戰死的消息,這位日本海軍的當家人終於支撐不住了,一頭倒在了地上。

    就在坪井航三返航的當晚,日本大本營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當大本營的那些大佬們聽說聯合艦隊全軍覆沒後,頓時臉都青了,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掉。海軍大臣西鄉從道更是恨不得找個縫鑽進去。

    「這到底怎麼回事?出發前樺山資紀不是還說此戰之後,北洋艦隊將再也構不成威脅了嗎?怎麼反過來讓北洋艦隊打得全軍覆沒?」陸軍大臣大山巖鐵青著臉說道。(歷史上在94年9月25日大山巖就上前線去打仗了,但是這個位面,因為陸軍攻勢遲遲無法展開,所以大山巖還是待在大本營。)

    「李鴻章不知道給了意大利人什麼好處,意大利人居然將最新銳的3艘萬噸級戰艦賣給了清國。而我們情報部門對此一無所知。致使聯合艦隊被北洋水師無恥的偷襲了。」西鄉從道結結巴巴的解釋道。也許某人忘了,正因為豐島海戰中日本的不宣而戰而導致了戰爭的爆發,這個無恥放在日本人身上是最恰當不過的了。更何況,自己諜報功夫不到位,也怪不到北洋頭上啊。

    「無恥的狡辯!」大山巖憤怒的說道。

    「好了。這不是互相指責的時候,聯合艦隊覆滅已經是事實。我們現在改謀劃一下帝國下一步該怎麼走了。」明治天皇說道。這可不是吵架的時候。追究責任沒有太大意義,下一步如何去做才是最關鍵的。

    「無非是戰或者和。大家說說自己的看法吧。」伊籐博文接口道。

    「雖然朝鮮海峽的雷場會給北洋艦隊造成一定的阻礙,但是北洋艦隊遲早可以清理出一條通路。到時候,聯合艦隊剩餘戰艦將無法保證海路運輸的暢通。」說到最後的時候,西鄉從道簡直難以啟齒。剩下3艘被打慘的戰艦,還用聯合艦隊自稱?要知道這剩下的3艘艦最多也就是開戰之初聯合艦隊游擊編隊一般左右的勢力啊。還是修好後的!

    聽到西鄉從道的話,明治天皇心中不由的一緊。臉上也露出痛苦的表情。西鄉從道的話意思很明白,海軍沒了,陸軍的補給線也無法保證。作為一個島國的日本,根本沒有辦法再打下去了。說的話很在理。但是窮盡日本二十多年精力而準備的這場戰爭。如果失敗了,那日本還有明天嗎?

    「只要雷場能拖延一段時間,再從俄國人哪裡獲得一定的補給,帝國陸軍就可以打到清國的瀋陽。甚至是山海關,紫禁城!!沒有了海軍,我國運輸船自然很難保證運輸。但是帝國陸軍控制朝鮮以後,我們的俄國朋友完全可以利用小船在走近海為帝國陸軍提供一定的補給,進入東北後,糧食等物資還可以就近籌集。」大山巖反對道。

    老實說就上面那段話,大山巖都不見得相信一半,但是他必須說,一方面將戰敗的責任推給海軍。另一方面陸軍到現在還沒有機會施展全力。如果就這樣停戰的話,不要說大山巖了,恐怕日本陸軍上下都會鬧翻天。陸軍雖然打得也不順,但是好歹已經佔據一些優勢。

    「陸軍可以迅速佔領朝鮮嗎?北洋陸師還剩幾成戰力?」明治天皇問道。

    「北洋陸軍聶士成部已經被壓縮到平壤一帶。朝鮮地區其實已經處於帝國陸軍的控制之下,將聶士成部吃掉或者趕下海只是時間問題。至於北洋陸軍勢力。即使算上李翰章的部隊和劉銘傳的部隊,帝國陸軍依然佔據優勢,至於八旗和綠營?這些部隊根本不值得一提,唯一的問題就在於後勤。尤其是彈藥和武器的補給。」大山巖回答道。

    「也就是說,只要後勤能跟上,帝國依然有戰勝的可能?」明治天皇眼睛一亮問道。

    「如果補給沒有問題的話,帝國陸軍至少可以控制住朝鮮和東北。北洋陸軍面對帝國陸軍不到三分之一的兵力攻擊就只能堅守。如果帝國陸軍能有派出到15萬以上,清國的東北地區將任由帝國陸軍馳騁!」大山巖肯定的說道。

    「可是,你讓帝國如何保證如此大規模的部隊的補給?光靠俄國人小偷小摸般的供給,而沒有制海權的話,帝國依然沒有任何機會!」西鄉從道實在受不了大山巖的胡言亂語,憤怒的打斷道。制海權已經沒了,再多的運輸船舶也經不住消耗。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停戰,利用陸軍上的優勢獲得一個體面的停戰,等到帝國海軍重建之後再行復仇。一個島國在海軍已敗的情況下還糾纏什麼陸軍優勢,太可笑了。

    「如果海軍將領還像樺山資紀這樣的話,怕是再重建海軍也依然會失敗吧?」大山巖冷笑著說道。

    「樺山司令官是力戰而亡,雖然敗了,但依然是一名英雄。北洋艦隊平白多出3艘相當於英國百夫長級別的戰艦,這個局面誰都沒法挽救。請大山巖閣下放尊重些。」伊籐博文也覺得大山巖說的過分。於是警告道。

    「西鄉君,你的想法我們都知道,海軍已經完了,作為一個島國來說,陸軍打得再好也沒用。停戰是最好的選擇。」伊籐博文平靜的說道。「但是你可曾知道,如果日本帝國在此次戰鬥中沒有獲得殖民地,沒有獲得賠款,帝國會面對何種境地?」隨即伊籐博文話鋒一轉冷冷的說道。

    「你可知道,去年有70%的財政收入用來支持部隊作戰,而今年,軍費的預算更是高達80%。除了這些。帝國還至少發行了兩億日元的外債。那麼,好了西鄉君,你告訴我,如果戰爭失敗了。帝國拿什麼去償還如此高昂的外債?如果停戰,那麼第二天,就是帝國政府破產之日。明智維新二十多年的成果將一夜化為烏有!」伊籐博文高聲說道。

    (歷史上日本在94年的軍費占預算的69.31%。95年軍費占65.52%。94年又有臨時戰爭經費1.5億日元。外債高達1億日元,本書中日軍因為規模更大,戰鬥進行的更長,而增加了軍費數額。)

    「而且那位李大人恐怕也不想停戰,北洋也是債務纏身,有不少裝備的採購是通過貸款籌集的資金,怕是那三艘二等戰列艦也是借款買的,如果帝國要和談,恐怕李鴻章提出的條件將會相當苛刻。北洋的損耗可能到最後都要由帝國買單了!」一直旁聽的青木周藏插話道,自從英日關係惡化後,日本政府就將他換了回來,這次在大本營擴大會議上,他也列席了會議。作為一個外交官,他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戰與和的問題。

    「那我們能繞開這個李鴻章。直接和清國中樞和談可以嗎?」西鄉從道還是有些不死心。

    「不可能,李鴻章不會自己給這場戰爭買單,清國政府能否支持這筆巨款也是疑問。李鴻章此次對我日本頗為強硬,而且北洋水師幾乎全殲日本聯合艦隊,他沒有理由不開出更高的條件。所以,這筆軍費肯定會落到我國頭上。而且總理外國事務衙門也是李鴻章一手掌握的,如果他可以阻礙,恐怕我們的照會都送不到清國朝廷上!」青木周藏直接將西鄉從道最後的希望打得粉碎。

    「為何哪個一向只求平安的李鴻章突然轉了性了?」大山巖問道。

    「這恐怕和那個北洋的新貴有莫大的關係吧,如果我沒猜錯,北洋能有今天的勢力,這個傢伙怕是幕後對方全盤策劃者吧。而且為了自己的安全,恐怕李鴻章是想靠這次戰爭奠定他清國第一實力派的地位。所以北洋從上到下,怕是不會輕易議和。再加上兩廣總督李翰章,台灣巡撫劉銘傳這些封疆大吏的支持,和各地淮系的幫助。即使中樞想議和,怕是也不成的。」伊籐博文冷靜的分析道。

    「哪帝國為今之計就只有繼續戰鬥下去了?」一直沉默的明治天皇問道。

    「戰或者還有一絲希望,和絕對是萬丈深淵!」伊籐博文回答道。

    「那就戰吧,為了帝國能有一個更好的明天,為了能征服東亞,諸君努力吧!」明治天皇起身說道。

    感謝書友danny0520和冬烘的月票支持~~大家如果給力一點,今天晚上還有一更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