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五百五十二章 激化的矛盾 文 / 終極側位

    當一隻蝴蝶煽動翅膀的時候,影響的不僅僅是你的敵人,同時也會影響你的盟友,國際局勢千變萬化,可能在今天雙方是盟友,在明天,雙方可能就變成了潛在的敵人,比如說2戰時的美蘇。而在穿越過來的這個位面上,徐傑的出現,不僅僅帶給了華夏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與此同時,國際的局勢也發生了些許變故,而這是讓徐傑始料未及的!

    英國人居然提前和法國人在殖民地和利益劃分問題上達成了一致!這個事情在歷史上本來應該是在1904年左右才開始的,而現在才1901年4月!當徐傑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下意識的就感到一絲不妙!作為從太陽王路易十四時代就為全球霸權打的你死我活的英法兩國決定摒棄前嫌坐在一起來應對共同的威脅,這是需要很大魄力和決心的!這意味著雙方可以容忍對方很多的方面,比如說法國人要承認英國人的海上霸權。而英國人則要容忍法蘭西那個並不招人喜愛的盟友——俄國!

    從歷史上看,英法兩國結盟直接的原因是日益強大的德意志及其小弟奧匈帝國。法德兩國之間的宿怨已經到了必須通過一場戰爭來了結的程度了,而英國和德國之間的矛盾則不僅僅因為德意志帝國日益強大的海軍,而是說這個新興的帝國在各方面都對大英帝國造成了全方位的壓力!

    從國力上來說,德國的工業生產總值早就超過了英國,僅僅落後於美國居於世界第二,從1873年到1913年的40年的時間裡,德國人保持了年均2.9%的工業增長速度,而當時英國人僅僅是每年2.2%,而法國人更低,只有1.6%!到了1913年德國生產總值已經到了16%,居於世界第二位,而英國是14%法國人是6%。

    而如果從工業領域來看,德國的優勢更加明顯。在1910年德國人的鋼材和生鐵產量已經遠遠超過了英國。鋼材方面,德國人是1310萬噸,而英國人只有可憐的760萬噸。在生鐵方面,德國人是1480萬噸,而英國人是1020萬噸!而到了1913年德國的鋼鐵產量更是超越了英法的總和,在這一年中德國人生產了1933萬噸的生鐵和1930萬噸的鋼!如此強大的生產能力只有美國可以匹敵!

    這僅僅是初級工業品之間的較量,讓我們再看看德國在機械加工和化工電器和光學三個新興產業的能力吧。在1907年德國的工業製造在歐洲已經到了一種無與倫比的程度!如果非要用數字來表示的話,那麼德國工業可以用112萬台機床來形容!而在化工產業,在1907年德國的化工工業已經有27萬名員工,世界上90%以上的染料都是德國出品!西門子電器在這一年的員工總數也達到了14.2萬人。世界上50%以上的電子產品出自西門子!而在光學方面。1戰前的德國光學產品更是獨步世界。「madeingermany」遍佈世界。更是品質的保證!

    一個國家的工業如果強大起來的話,那麼對原料的需求和對海外市場的渴望將會極端膨脹,原因很簡單,如此多的工業產品根本不是自己可以消化的了得!為了不讓產品積壓。為了賺取更多的金錢,德國人唯一可以做的即使出口、出口、再出口!同時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德國還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初級產品和原料!為此,德國人組建了世界第二的商船隊,在國內強大的工業和商船隊的支持下,德國人在1913年的進口總額達到了107.7億馬克。而出口總額達到了100.97億馬克!德國當年貿易額占世界的13%,僅次於英國的15%。和英國人爭搶原料產地和產品市場,英國人能忍才怪!

    在英國人看來,一個各方面都已經隱隱壓了大英帝國一頭的國家處於距離大英帝國如此近的位置本來就已經讓英國人感到相當的不安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此時的德國已經讓英國人有了想動手的衝動和理由。20世紀初的世界完全遵循一個叢林法則的原理,大家都在爭奪有限的資源,根本沒有考慮過是否需要合作共贏,他們想的只是如何打倒對手確定自己的地位,即使德國人不那麼鋒芒畢露。英國人都會忌憚不已,更何況德國做的幾件事情狠狠的刺激了英國人脆弱的神經!

    德國公海艦隊的擴張以及執意修建到巴格達的鐵路這兩件事情讓英德兩國不可避免的走到了對立!如果說國力市場和資源的問題讓英德兩國已經成為了潛在的對手,那麼這兩件事情就已經讓英德兩國動手成為了必然!你和英國人搶市場搶資源也就罷了,還要建立一支足夠威脅英國的海軍!

    這已經挑戰了英國人的底線,英國人的雙強計劃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是要動真格的!英國人想把英德兩國的主力艦噸位比定位2比1,但是德國人表示必須是16比10,結果沒談攏怎麼辦?雙方都不退讓的結果那就是大家一起造艦玩軍備競賽!

    而在巴格達鐵路方面造成的影響其實一點不比海軍軍備競賽差!在徐傑那個年代,人們想起中東的第一反應那就是中東是個好地方啊,石油到處冒,挖個坑就可以賺錢!(在冷戰期間,中東油田有70%到80%都是自噴井!也就是說挖個口石油就自己往外冒!根本不用加壓,在中國首屈一指的大慶在中東最多也就是個中等大小的油田!)在20實際初,雖然中東的石油還沒有像後世那麼風靡世界,但是當時人們也知道了這個地方是有石油的!英國人和法國人早就對現在的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這些地方垂涎三尺了,如果單純面對一個已經衰敗的土耳其帝國,那麼用不了多少力氣就可以搞定。

    結果呢,就在英法兩國準備宰這只肥羊的時候,德國人表示自己不能旁觀,果斷的加入了盛宴!德國人對土耳其表示我可以幫助你訓練陸軍,可以幫助你修建鐵路,這個誘惑可比英法的生搶要大多了。土耳其政府開始倒向德國,進而導致雙方關係升溫,給德國的好處也越來越大!而這不可避免的就得罪了英國。

    更為重要的是,土耳其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之處,如果英國人想要和自己在遠東的東南亞殖民地以及南亞的殖民地進行聯繫,那最捷徑的道路肯定是跨域印度洋,穿過紅海進入地中海再從大西洋來到英國。但是如果德國一旦在中東站穩了腳跟,你走印度洋也許還能避開,但是你要是過紅海的話能避開嗎?英國人費心費力的搞定了蘇伊士運河不就白弄了?還要繞非洲之角!這對於英國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所以,當德國表現出對海權以及中東地區的興趣後,英國人表示,「小伙,不用多說了,準備亮兵器吧!」而德國人也對自己信心爆棚,有了幾個月打垮法國的經歷後,威廉二世表示在1年之內德國士兵就可以回到家鄉!甚至在戰爭前就表示,自己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而且越早開戰越對自己有利,當雙方都準備進行戰爭的時候,那麼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而英國人之所以決定忍了俄國,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在英國看來,只要能鎖死俄國人進入遠東的道路,不對自己的海權和殖民地構成威脅即可,而現在,海參崴已經成了華夏共和國的領土,俄國人在遠東連一個港口都沒有,更別說角逐太平洋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英國人的目的已經差不多達到了,如果這次俄國再輸了的話,那目的就徹底達到了!

    至於第二個原因就是俄國人和德國人的矛盾其實也是不可調和。一方面是因為德國對俄國一種本身的恐懼和不信任,在普法戰爭之前,俄國人給歐洲的印象就是一個雖然落後但是武力強盛的國家,歐洲壓路機可不是白叫的!再加上和法國結盟,這讓德國人本身就感到一種不安全。

    另一方面是俄國現階段推行的泛斯拉夫主義!這不僅僅是給想要侵佔巴爾幹地區的奧匈添堵,更是給德國人帶來了不少的麻煩。當年德國奧匈和俄國曾經做過一件事情,那就是三家把波蘭給瓜分了,但是波蘭人其實也是斯拉夫人,當俄國人祭其泛斯拉夫主意這桿大旗後,本身就對德國佔領下的波蘭人有一定影響,再加上俄國人對巴爾幹領土的覬覦,讓德國在三思後,不得不中止三皇同盟,進而堅定的站在奧匈帝國一邊。

    而在歐洲逐漸分成兩大敵視的同盟後,其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在歐洲,更是逐漸向世界擴展,而敵對華夏共和國產生的結果則不是徐傑想要看到的!

    感謝書友新生活開始的打賞~~~。十分感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