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方算計 文 / 終極側位

    有一句話叫城門時候殃及池魚,而現在,徐傑終於深切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伴隨著英法兩國在利益劃分和共同對付德國方面達成一致,這兩大世界級別的強國巨大的外交動作已經不可避免的對遠東的局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徐傑終於明白了英法兩國為何提前三年形成對德同盟。其中還少不了自己這個穿越者的功勞!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因為徐傑的干預讓無畏艦這個一戰時期的海上霸主提前出現。而且這次,捷足先登開啟引領歷史的潮流的國家不是英國而是華夏,甚至連德國都在船型選擇上比英國人領先那麼一些,伴隨著無畏艦的出現,英國人龐大的前無畏艦隊迅速貶值!同時也讓德國海軍有了追趕英國海軍的機會,面對這個情況,英國人果斷的採取了行動,選擇趁早和法國人和解以便能騰出手來對抗德國。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和華夏共和國有關,因為,在英國人看來華夏共和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小弟和對付俄國人的工具了。華夏共和國所表現的力量已經讓這個老牌帝國感到了一絲不安!英國人對付俄國人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俄國人染指大英帝國的海權,這個目的其實不僅僅是針對俄國人的,而是針對任何一個有力量有想法的強國的。雙強標準是幹嘛的,就是為了保證即使在同時有排名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三的海軍強國同時挑戰英國皇家海軍,英國人依然有能力取得戰爭的勝利!

    英國人在1戰的海權戰略完全是對事不對人!,不管是誰,只要妨礙了大英帝國的海權,那麼就沒得說,直接抄傢伙就行了。而現在,英國人突然發現如果華夏海軍打敗了俄國海軍後在遠東,還真就沒有一支可靠的力量能夠去遏制華夏海軍了!這支艦隊將橫行在北到庫頁島南到荷屬東印度東到夏威夷的遼闊海域中。西太平洋將成為華夏海軍的內海。大英帝國在遠東霸權的最堅固的基地新加坡將直接暴露在華夏艦隊的炮口之下。

    華夏海軍並不打算直接和英國人發生正面衝突,徐傑也沒有計劃和德國人結成戰略同盟,雖然經過自己的介入。這個位面的德國的海軍和工業實力有了極大的提升,前者是因為德國採用了更激進更先進的設計,主力艦編隊再也沒有火力不夠的問題,而在時間上更是提前進入了無畏時代。攻擊性也更強。至於後者則是因為和華夏共和國的互惠貿易,龐大而統一的華夏共和國吸收了德國大量的工業品和軍火,這更急刺激了德國的工業發展。

    但是儘管如此,徐傑依然沒有打算和德國真正聯手,原因很簡單,英法背後開了一個叫「美帝」的掛!單純英法俄,德奧意三國可以立於不敗。但是加上美帝這個砝碼。德奧意可就情況不妙了。即使現在的德國比原來的那個位面的德國更強!

    但是英國人不管這些,英國人對海權的敏感絕對不是大陸國家可以想像的到的。英國只要知道如果華夏海軍在運動這場和俄國人的決戰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那麼英國在遠東的霸主地位即將不保那就夠了!華夏不是日本,華夏共和國有遠超日本的人口和國土面積。一旦在一個統一開明的政府領導下,所爆發出來的力量絕對不是東面那個島國可以比擬的,現在的華夏具有發展成一個超級強國所需要的一切條件,而且華夏也有極強的意願去拓展自己的戰略邊疆,而這是英國人不想看到的!

    所以,伴隨著英國和法國在一系列問題上達成妥協,如果在遏制俄國的同時也削弱華夏共和國就提上了英國人的議事日程,驅狼吞虎之計英國人玩的爛熟,當年對抗拿破侖的時候就是英國在背後給錢給槍讓其它國家來對付法國。而現在,英國人打算將這手用在華夏身上!

    不過這與當時面對拿破侖時的情況有些不同,當時英國人需要的是徹底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而現在英國人需要的是華夏和俄國在這場戰爭中拼的兩敗俱傷,沒有能力再去爭奪遠東霸權。以便讓英國可以安心的將精力放在歐洲解決德國這個心腹大患。所以這就決定了英國人不可能明目張膽的去幫助俄國人,最多也就是在給華夏的貸款和軍火等方面做一些手腳。減緩華夏共和國的備戰和發展速度!

    但是就僅僅是物資和資金上的減少。對於華夏共和國的影響就已經相當大了!在現在,華夏共和國正在大力發展工業和整備軍隊,所需要的資金和機械設備根本不是本國可以提供的,大量的機械設備需要進口,眾多工程需要資金支持,就算華夏共和國剛剛從東北收復的失地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去開發,英國人的所作所為顯然等於從某種程度上違背了當年兩國的合作基礎,華夏出人出兵對抗俄國,而英國人出錢出裝備。為了這些錢和工業設備,華夏不僅僅要和俄國人拚個你死我活,還要給英國的產品一些優惠!

    而現在,華夏的努力等來的卻是英國人的釜底抽薪!「這是背叛!這是毀約!」徐傑的咆哮聲響徹整個辦公室。雖然徐傑知道,從來沒有什麼條約是永遠繼續下去的,但是在這種雙方還有合作基礎的情況下,英國人的舉動顯然已經超出了華夏所能忍受的極限!徐傑真的沒有打算對英國的霸權怎麼樣,自己對荷屬東印度的計劃也會顧及英國人的感受而有明確的底線,但是現在,英國人卻在華俄戰爭結束不到2年的時間後就已經考慮對華夏留一手,這讓徐傑無法接受。

    英國人用各種理由推脫本來應該按時撥付的貸款和提供的設備已經極大的影響了華夏共和國的發展,對此,徐傑根本沒有時間派遣外交官去遠赴英倫和英國人進行一場馬拉松式的談判,他需要迅速尋找可以接替英國人的國家和集團來填補這個空白。短時間裡,徐傑還可以通過銀行的周轉和蓋琳身後的猶太財團來彌補資金空缺,各種機械設備的短缺也可以通過從意大利和德國進口來解決。但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那些二等強國和團體的力量與英國的資金相比差距實在太大了。這個問題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感謝書友翱翔於宇宙的星群的打賞和月票支持,感謝書友0將臣0的月票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