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影響深遠 文 / 終極側位

    「從今天開始,英國人主宰大洋的時代徹底結束了,而德國公海艦隊終於可以走向世界各大洋成為名副其實的公海艦隊,捨爾元帥在挪威海戰中打出問候語成為了現實,而傑裡科卻失敗了!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讓德國海軍將偉大祖國的影響力散步到全球的時代!我們的艦隊將前往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並且最終將影響力擴大的整個非洲、西亞和南亞次大陸!」當條約簽署的消息傳到柏林的時候,提爾皮茨興奮的說道。

    德國人獲得了和英國對等的海軍噸位,但是實際上的戰鬥力卻要高於對方一截,戰列艦方面總體而言德國是佔優的,雖然15寸炮少了一些,但是德國可以擁有4艘裝備16寸火炮的主力艦,而英國人只能有2艘!航空母艦是一個新興的艦種,雙方都沒有任何經驗可循,而英國人必須從開始就將兩艘快速戰列艦改造成航母,這其中肯定會出現各種問題,而德國人則可以從小型航母開始搞,積累經驗然後再造大型航母。根據其它渠道得來的消息,華夏也將採取小步快跑的方式來發展自己的航空母艦。雖然跟隨別人的步伐面子上有些過不去,不過德國人這一次還是決定務實一些,先看華夏造出的航母多大,然後自己再照貓畫虎。

    更為重要的是,在整個歐洲,同盟國艦隊可以抱成一團!協約國雖然整體實力佔優,但是美國遠在大西洋的另一邊,還要兼顧對華夏的震懾。有點遠水解不了近渴的意思。而且從內心深處來說,德國與美國海軍十分瞧不起,認為他們不過是一群擁有大量優秀裝備但是不會使用的傢伙。「美國海軍中鮮有能挑起重擔的人,英國人有傑裡科和托馬斯,我們有捨爾和西佩爾,華夏更是英才齊齊,而美國只有一個馬吉芬。而且馬吉芬的權力還受到了多重限制,部隊的訓練水平也比較低下,這讓他們很難發揮出先進裝備的優勢。」在德國海軍內部的刊物中,德國人這樣評價美國海軍的素質。

    提爾皮茨作為德國海軍的掌門人。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將很快離開這個崗位,而在回家養老之前,他需要和他的接班人捨爾海軍元帥就未來十幾年內德國海軍的發展戰略定下一個基調。

    「在未來,公海艦隊在北海沒必要留下太多的力量,北海太過狹小了,我們只要依靠空軍就可以將英國人驅離我們的領海。我們都見識過航空力量對艦隊的威脅,英國人不會傻到用艦隊和我們的陸基航空力量對拼的。海軍的未來在地中海,這個連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中樞!我們在這裡可以獲得盟友的幫助,整個同盟國艦隊將聚集在一起形成一支不可抵擋的力量。同時掌控了地中海也等於切斷了英國與東方的聯繫。這對於下一步國家戰略的實施十分有幫助,而且即使美國人干涉我們的行動,我們也可以依托地中海和西班牙的前進基地集中優勢兵力消滅遠道而來的美國艦隊,而承擔破交任務的潛艇也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畢竟我們可以以西班牙作為我們的潛艇基地!」捨爾經過深思熟路後說出了自己的計劃。而這個計劃讓提爾皮茨感到震驚。

    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將主力艦隊大部部署到地中海,這個計劃比提爾皮茨建立一直強大的地中海艦隊的計劃更為激進!按照原來的設想,提爾皮茨要求未來在地中海的德國海軍主力艦至少佔到總噸位的3成以上。而捨爾雖然沒說出他的計劃中具體的份額,但是他不斷提到了主力艦隊,那就是說至少要有7成左右的力量要佈置在地中海,而德國在地中海沒有任何港口和領土,只能依靠盟友。將關係到國家命運的力量就這樣置於盟友的控制範圍內,這不得不說十分的大膽。

    「其實並沒有那麼危險,奧匈帝國是我們最為牢固的盟友,沒有我們的支持,奧地利人甚至無法堅持到1戰結束,在經濟上來說。德意志的控制力已經達到了奧匈帝國內部的方方面面,軍力方面德國也有壓倒性的優勢,奧匈帝國沒有理由也沒有能力去背叛我們,同時土耳其也是這樣,我們已經將鐵路修到了土耳其的各個省份。我們控制著他們賴以生存的交通命脈。西班牙人想要保住他們的古巴就必須依靠我們,至於意大利人嗎?」說道這裡,捨爾頓了頓,因為他知道剩下的話說出來可是誅心的!「他們已經有些搖擺不定了,所以我們要用絕對的力量告訴他們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實力太低的話不足以震懾對手!第谷也是有兩下子的,我們不能過於輕視。」

    「而且從海軍的作用來看,只有艦隊能夠縱橫四海切斷對方的海上運輸和補給線,同時控制海洋讓其為我們運輸物資才是海軍的最終目的,在北海中的德國艦隊只能做到守好家門口,我們甚至無法登陸英國,原因很簡單,登陸英國意味著要同時和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作戰,我們沒有這個能力,英國人在航空工業方面比我們強,所以我們可以用陸軍解決法國,但是很難用海軍解決英國!和英國的交戰必將是長期的,而做好的辦法則是切斷這個島國的海上運輸線,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我們的海軍必須走出北海這個魚塘去和南邊的盟友匯合。無論是西班牙、意大利或者是巴爾幹半島,都有很多優良軍港,而經過十幾年的準備後,這些港口也將足夠為公海艦隊提供各種支持。」捨爾繼續解釋道。

    提爾皮茨承認,這樣做確實可以獲得很大的戰略優勢,整個同盟國艦隊都集中在地中海,對於協約國海軍可以形成一定的優勢。而要是支援帝國在南亞的攻略的話也很方便。而且確實如捨爾所說,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十分可靠,而意大利確實需要震懾一下。不過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出了要說服德皇同意自己的計劃之外,同時還要在地中海興建一大批的基地和船塢,雖然意大利的港口設施足夠保養目前的和即將服役的戰艦,但是出於對意大利的防範,德國需要在巴爾幹半島修建一系列的設施。並且還要外交部出面來獲得某些港口的租借權,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將整個同盟國艦隊整合起來!

    幾家歡喜幾家愁,就在德國海軍正在野心勃勃的准麼制定南下計劃的時候,高傲的皇家海軍也必須低下高貴的頭顱為大英帝國未來的海上安全仔細謀劃,如果在10年前,有人說大英帝國海軍將不再擁有往日的榮光,恐怕會被當成一個笑話,當時的大英帝國是妥妥的兩強標準,而現在英國海軍卻只能和德國並列第二,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十分諷刺的事情,但是再難的時候也要堅持下去,英國海軍雖然遭到重創,但是依然有勇氣和決心來捍衛帝國的尊嚴和利益!

    在未來,皇家海軍不得不將重點放在兩個方向,其中一個自然是本土的安全,而另一個則是印度和緬甸的安全,印度不僅僅是原料市場和產品傾銷地,同時也能提供重要的人力資源!而1戰結束後,德國人如果想擴張的話,那麼印度將是絕佳的方向,同盟國距離印度比英國人更近!英國人不知道德國海軍的計劃,但是英國人確定德國海軍會組建地中海艦隊然後帶著一群小弟去收拾印度!

    所以,英國必須加強在南亞次大陸的存在,尤其是加強整個西部的防禦力量,按照英國國防部的計劃,英國將以波斯為緩衝地帶,然後沿著雙方邊境建立一條陸上防線,同時在印度興建大量的機場以便駐紮更多的空軍,同時徵召更多的印度本地士兵加入到殖民地的防務中來。不過僅僅陸上防線還不能讓英國人安心,同時還要建立一支精幹強大的印度洋艦隊,依托陸基航空力量從海上堵住德國人進入南亞的通道,同時保證英國到印度航線的暢通,尤其是要防範德國的潛艇。這些可怕的小傢伙可是在上次大戰中給英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海軍軍備會議和戰爭的消耗徹底扭轉了英國海軍一家獨大的情況,無論是從國立上還是從政治上,英國無法單獨對抗同盟國強大海上優勢已經成了既定事實,甚至拉上法國也遠遠不夠,和美國聯手已經成為了必然,而聯手不是沒有代價的,沒有足夠的利益,美國艦隊不會白白幫助英國對抗同盟國。於是乎,英國必須開放部分重要的軍事基地給美國,甚至一些關鍵性的島嶼也將租借給美國,當然,租借哪些島嶼是很有講究的。

    比如說,太平洋上的英屬島嶼是絕對不能給美國的,那會引起華夏的猜疑,整個西太平洋已經被華夏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任何其它大國的進入都會被視為敵對行為,華夏在原德屬太平洋殖民地的問題上和美國大打出手的狠勁讓英國人害怕。而現在,隨著同盟國佔據更大的優勢,而華夏實力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如此不明智的挑釁華夏絕對是自己作死!如果華夏徹底倒向同盟國的話,那麼協約國將沒有一絲的勝算,美國可以憑借兩個大洋的保護獨善其身,但是英法怎麼辦?所以英國在向美國尋求支持的時候,給予的好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比如說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亞島。

    感謝書友我殺殺我的月票支持。第二更奉上~,求訂閱求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