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預備航母計劃 文 / 終極側位

    「在未來,我們的任務會非常的艱巨,我們不僅僅需要將軍隊運送到歐洲幫助英法抵禦邪惡的同盟國部隊,同時也要保證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航行安全,英法兩國需要散佈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生產出來的物資,沒有這些東西,我們支持不下去。馬吉芬上將您看呢?」威爾遜總統說完後問道。

    「很難,我們的力量很難實現這個目標,尤其是在條約期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總體噸位上來看,協約國佔據的優勢很小。而從戰力上來看,我們的實際戰鬥力也就和同盟國處於伯仲之間。我一直認為將兩艘列剋星敦級快速戰列艦改裝成航母是我們這次軍備談判中最大的敗筆,因為這會造成航母噸位的極大浪費,也許在積累了足夠經驗後,華夏或者德國用遠小於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的噸位就可以實現同等的戰力,為快速戰列艦準備的裝甲和船體並不適合航空母艦。」馬吉芬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後說道。

    「這是國會的決定,他們為了節省更多的開支所以提出了這種想法,畢竟為了建造這些船體,我們花了幾千萬美元,不能就這樣輕易的扔了。」威爾遜總統有些無奈的說道。

    「其實可以改成郵輪,這將是這個世界上噸位最大,同時也是最為堅固的豪華郵輪。我想那些一擲千金的富豪和喜歡出風頭的人一定會喜歡這艘用美國最為強大的軍艦改成的郵輪。」西姆斯開了個小玩笑。在坐的人聽後哄堂大笑。

    「好了好了,我們不過是活躍一下氣氛,我們正在討論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威爾遜總統忍著笑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我們現在討論的問題就是條約的限制情況下來提高美國海軍的戰鬥力,不要再抱怨了,沒有任何意義。」

    「西姆斯的想法其實很不錯。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就在這個時候,馬吉芬突然冒出的一句話讓所有人都感到十分的震驚,就連始作俑者西姆斯都感到莫名驚詫,自己不過是活躍一下氣氛而已。

    「想想看。航母不需要戰列艦裝備的重炮,因為他不是靠火炮來打擊對手的。因此省掉了沉重的炮塔和各種伺服,同樣不需要厚重的裝甲,因為飛機給予了航母超長的打擊距離,而且航母是編隊作戰。炮戰任務可以交給其它戰艦,如果一艘超級郵輪建造的足夠大,而且水密艙等設計按照戰艦標準來進行規劃,同時在艙室方面進行預留的話,那麼它在戰時是不是可以改裝成一艘航母呢?雖然我們目前不知道一艘優秀的航母如何去建造,但是我認為,等我們弄清楚之後,我們完全可以這樣造郵輪,然後在戰爭之前或者戰爭爆發後迅速將其改造成航空母艦。」馬吉芬說出了這個被後世成為「預備航母」的設想。

    「那要看哪個航運公司願意將大把的金錢來扔到與盈利毫不相關的水密隔艙、裝甲和tds上了。」本森有些犯難的說道。「不過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如果這個計劃得以進行的話。我們倒是可以通過改裝某些優質民船來增強艦隊力量。」本森本來對這個計劃不是很上心,不過考慮到馬吉芬的面子,本森只能說出這個模稜兩可的回復。

    「這是個不錯的辦法,建造費用問題我們可以以國家出資的方式來對船舶擁有者進行補償,而且我們還可以將這個思路擴大化。比如說護航用的驅逐艦或者反潛船,都可以用民用船舶來改造。甚至在建造的時候就用民用標準就可以,反正他們也只不過是對付一下潛艇,而不是參加真正激烈的海上大戰,英國人不是在1戰中建造了很多輔助巡洋艦嗎?」作為政治家,威爾遜總統終於明白了,軍事問題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比較好。而作為美國海軍中水平最高經驗最為豐富的將領,馬吉芬的想法無疑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而且這僅僅是個想法,還沒弄成正式的草案,更別提要求國會撥款實施了,等到海軍搞出完整的方案的時候。自己恐怕已經卸任,到時候讓下任總統決定是否實施吧。而自己賣給馬吉芬一個人情不是很好嗎?所以威爾遜總統對馬吉芬的想法表示了口頭支持。

    馬吉芬不是第一個想到這種辦法的,作為穿越者的徐傑早在條約簽署之前就已經考慮了商船該航母的問題,歷史上2戰中美英日三國海軍都裝備過商船航母,不過美英是用商船改的護航航母。主要執行反潛和火力支援任務。這些航母幾乎就是民用船體,甚至於有些在用完之後還可以再改回來接著當民船用。而日本人則專業多了,日本有的改造航母比如大鷹和隼鷹就是拿豪華郵輪改的,在輪船建造的時候就考慮到以後要做航母。一些設計完全是參照軍艦標準實施的,甚至於日本政府還出資高達6成,以便完成這些戰艦,其中最為先進的改造航母其戰鬥力和日本的中型航母幾乎都是一個檔次的,當然航速是慢了一些。只有25節。不過載機量和甲板面積還是可以的。論戰鬥力比美英那些只能用於護航的航母要強上很多。當然有一個問題是,建成後無法再復原成商船。

    雖然從歷史上來看,美帝的護航航母們很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將納粹的海浪一隻隻從海底揪出來。而在太平洋上也為陸軍提供了足夠的支援火力,而日本海軍的航母因為艦隊反潛不給力,以及缺乏飛機等因素,表現的非常悲催,但是對於徐傑來說,在這個位面裡,在和平時期積攢足夠多的優秀航母預備船是有必要的。因為這個位面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其海上實力都不容小視。更何況航空母艦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資源,而可以用於海戰的航空母艦數量又實在有限,日本就不說了,美國到後期的航母艦隊核心也就是十幾艘埃塞克斯。而英國到後期真正能戰的只有6艘裝甲航母。

    「其實海軍方面也是可以做生意的啊。我們可以指定一個優秀民用船隻資助計劃,在戰時,我們完全可以將這些設計優秀的船舶改裝成可以伴隨艦隊行動的高速補給艦、甚至是航空母艦,這將是一支十分重要的潛在力量。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就準備。下一場戰爭的爆發是必然的,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們可不能光作為旁觀者了。」在一次海軍會議上,徐傑這樣給下面的人吹風。

    在這次會議結束後不久,華夏航運局就成立了一個優秀民用船舶管理機構,其中不僅僅是對優秀的高速民船提供一定的補貼,同時還對全國所有大中型民船進行了普查和等級,從中選取優秀的船進行編號和定期檢測,然後再將相關數據交給軍方進行評估,和平時期想怎麼用就怎麼用了,而到了戰爭時期這些優秀的民船將按照一定程序徵召改造。

    「等我們的航母建造經驗積累的差不多了,可以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建造幾艘3萬5千噸級的大型郵輪用來跑遠洋航線,不過記住了,這些船只能僱傭本國可靠的船員,外國人是不行的,無論是同盟國的還是協約國的都不行。」徐傑在私下裡對楊用霖說道。

    「您跟我說這個幹嘛?」楊用霖明知故問。

    「必要的時候這就是你手裡得到船了,你不管誰管?我打算把他們的航速弄到29節以上,這裡面需要你掏錢的,否則誰造這種船啊!」徐傑白了楊用霖一眼。「想讓別人給你出錢,每門!」最後又補充了一句。

    大家誰都不比誰聰明多少,就在美國和華夏展開航母預備船的論證和前期準備工作的時候,德國人也在考慮未來的航母預備船準備工作,不過人家不僅僅把主意打到了民船上,而且還把目光投向了巡洋艦,一種裝備了中口徑火炮,同時擁有一定的發機能力的戰艦出現在了德國人的作圖板上。雖然雙方規定了各種戰艦的規格和噸位,但是沒說巡洋艦不能裝飛機啊,也沒說裝幾架飛機,這就是個缺口啊!德國人感覺自己的巡洋艦噸位有點多了,地中海是同盟國自家後院,印度洋和東大西洋面積又有限。感覺用不了那麼多巡洋艦的。但是對於航母噸位來說,德國人感覺遠遠不夠。畢竟未來德國海軍將在南亞次大陸海域作戰,英國人可以獲得陸基飛機的支援,德國怎麼辦?

    雖然經過初步論證,德國海軍感覺到了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但是本著能放飛機就是好船的想法,德國人還是繼續了這個航空巡洋艦的設計思路。畢竟這是占的不值錢的巡洋艦噸位,而不是寶貴的航母噸位。當然這一切都是前期準備工作,畢竟誰都沒有開工建造真正的航母,對於航母到底需要什麼,怎麼造都沒有經驗!甚至指導思想都在摸索之中。

    感謝書友原味酸梅湯、zhouyu1976、hukaikaka、書友140831115058933的打賞~~~,以及書友f663026的月票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