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封神大天王

正文 第五十六章 軍功,校尉 文 / 悲秋寒蜩

    (今日第二更)

    殷仲達雙目放光,以與他肥胖身材絕不相稱的迅捷動作一把搶過李靖手中的連弩,翻來覆去地觀看,愛不釋手。

    見殷仲達這專賣軍械兵器之人如此表現,李靖臉上現出滿意的笑容。他這次閉關的另一個目的是要考慮一條生財之道,弄到足夠的黃金來填飽三足金蟾那無底黑洞般的肚子。如能使金蟾重新在背部凝成那神秘符菉,便意味著他又多了一次無副作用地使用「落寶金錢」的機會。

    李秉直雖然官高位顯,所得俸祿足以使一家人過上還算優裕的生活,但說到拿黃金當食物來飼養寵物,還真是力有未逮。殷仲達倒是家資巨富,但李靖自有傲骨,雖然兩家關係至近至厚,卻還不肯開口向未婚妻的家裡要錢。

    思來想去,李靖忽地想起前世自己出於興趣而收藏的一具「諸葛連弩」。在科技高速發展,各種熱武器日新月異的時代,「諸葛連弩」這一度站到冷兵器巔峰的大殺器早已近乎絕跡。李靖前世擁有的那一具,還是他弟弟李慕在一次古董拍賣會上購來轉送給他的。出於興趣,前世的李靖早將那具「諸葛連弩」拆裝數次研究個透徹,甚至親自動手仿製過兩具。憑著與殷家的關係,李靖對軍械生意中的利潤頗有些瞭解,像「諸葛連弩」這樣的利器,想來不愁賣不出高價。

    閉關的這一個月,李靖用了二十天的時間完成了衝脈內天屬真元的凝練轉化,剩餘的時間則用來打造這具連弩。因為有法術傍身,製作的過程倒是省了不少麻煩,不少需要專門的工具才能造出的金屬零件,他直接用真火便煉製了出來。

    殷仲達將連弩拿在手中看了半晌也難以弄明白其中的奧秘,只好又來向李靖求教。李靖笑著按下弩匣邊沿處的四個暗榫,掀開弩匣上側的一面,將內中乾坤展現在殷仲達面前。

    這弩匣內部由兩部分構成,前面尺餘長的一段是箭室,豎分成十個箭槽,每個箭槽可以裝五支鐵翎短箭;後面五寸長的一段是機簧室,對應著十個箭槽設有十根內藏強力機簧的銅管。旋轉弩匣側面的搖柄便可將機簧壓緊,扣動把手處的機括,則機簧迸發,將前面箭槽中的鐵翎短箭彈射出去。

    李靖又道:「我所說的大型連弩還未造出實物,不過原理構造與此大同小異。」

    殷仲達歎為觀止,又反覆觀看一陣,臉上的熱情漸漸冷卻下來。將弩匣放回桌案上,轉頭對李靖道:「靖兒,你這連弩雖好,卻有兩個不足。」

    李靖早已心中有數,接口道:「伯父說的可是製作不易和旁人仿造的問題?」

    殷仲達精神一振,他深知李靖胸藏錦繡,平時雖好嬉笑,但在正事上素來言必有中,忙問道:「靖兒既然已經想到這兩個問題,可是也有了解決的辦法?」

    「我心中確實有些想法,正要請伯父指點。」李靖點頭,「先說第一個問題,這連弩構造複雜,若從頭至尾完全由一個工匠製造,不說製造過程的時間長短,單是教出一批掌握全套制弩工藝的工匠,最少也需要花費三五年。考慮到如此太過費時費力,我想到了一個『流水作業』的法子。」

    殷仲達茫然不解:「怎麼個『流水作業』?」

    李靖解釋道:「我們可以將整個制弩過程分成若干個步驟,相應的亦將工匠分成若干隊,每一隊只專注於學習和完成自己負責的一道工序,而後便傳遞給後面一隊完成下一道工序,如此連綿傳遞如同水流……」

    「妙!」殷仲達拍案叫絕,「依照靖兒這『流水作業』之法操作,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制弩的效率,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旁人偷師仿造。因為每一隊工匠掌握的只是制弩工藝的一個環節,便是有人受旁人收買洩密,也只能洩露自己所知的部分信息。」

    李靖搖一搖頭,用手指著弩匣中的裝有機簧的銅管道:「流水作業之法確實可以在保密一項上發揮作用,但真想杜絕他人仿造這連弩,關鍵還在這裡。這些機簧既要保證擁有足夠強大的彈力,還要堅韌無比不會輕易斷裂。我以多種金屬反覆實驗熔煉,歷經數百次才僥倖成功。只要我們將這金屬的配方牢牢控制在手中,縱使其他環節都被他人學去,他也只能造出一具徒有外觀而全無用處的空殼!」

    殷仲達鼓掌大笑道:「既然靖兒你將事情考慮得如此周全,我若不能將這連弩賣出個好價錢,也枉做了這麼多年的兵器生意!說起來最近正有一個好機會,不久前東夷生變,朝廷已有東征之意。若操作得當,我們只會發愁造不出足夠多的連弩而不會愁賣不出去。這事便交由我來處理,靖兒你只管坐等收錢便是!」

    李靖拱手道:「一切有勞伯父。」

    第二天,殷仲達派人來見李靖,叫他馬上趕去「煉鋒號」。

    李靖知道事情應是已有眉目,興沖沖地騎乘黑焰駒來到「煉鋒號」。以他的身份自然不用通稟,直接到了「煉鋒號」內待客議事的正廳。到了廳前,李靖便是一愣,卻見門口的台階一側橫臥著一頭神駿無比的墨麒麟,正是太師聞仲的坐騎。

    李靖下馬,看到黑焰駒向著墨麒麟低聲嘶叫,頗有些別苗頭的意思,便將它趕到台階的另一側,認真地叮囑了它不要惹事,才舉步往廳內走去。

    才到門口,果然看到聞仲正和殷仲達坐在一起議事。只聽聞仲道:「仲達,陛下已決定在三月之後命老夫掛帥東征,你估計這三月之內可以造出多少連弩和你所說的巨弩?」

    殷仲達思索片刻報出兩個數字:「連弩三百具,巨弩十架如何?」

    「太少!」聞仲搖頭道,「連弩最少要五百具,巨弩能有三十架最好。」

    殷仲達面現難色:「連弩工藝複雜,巨弩對材料的要求更高,又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只恐

    我『煉鋒號』力所不及。」

    「仲達你先不要著急叫苦,」聞仲似笑非笑地道,「如你能按老夫所說的數量如期交貨,則每具弩可以在你所定價格的基礎上加價三成!」

    殷仲達臉上的為難之色登時一掃而空,慨然道:「為國出力,豈畏艱難?太師放心,殷仲達這三個月便是不眠不休,也要為征東大軍造出足夠數量的連弩!」

    聽得殷仲達居然有膽量和聞仲討價還價,李靖在門外搖頭失笑,一步跨進門來,在兩人面前施禮。

    看到李靖時,聞仲額頭神目之中隱隱閃過一道光芒,心中暗驚道:「此子竟已接近築基圓滿,也不知他在這三年間有何奇遇,修為精進若斯!」

    他心中驚訝,臉上卻不動聲色,捻髯微笑道:「李靖,聽仲達說這連弩是你所設計的。有了這連弩之利,我軍將士在面對東夷箭手之時便不必總處於被動挨打的形勢。你作為連弩的設計者,可說未臨戰場,卻已立下軍功。」

    說到此處,他的臉色忽地一正,提高聲音喝道,「李靖聽令!」

    李靖稍稍一愣,隨即拱手肅立,沉聲道:「李靖在此!」

    聞仲道:「李靖,我以征東大元帥之名征你入伍,授任護軍校尉職銜,暫在我親衛營中聽用!」

    李靖尚未做出回應,殷仲達在一旁先急了,慌忙上前一步道:「太師,靖兒他離家三載,這才剛剛回家,是否……」

    聞仲擺手道:「仲達,如今國家有事,正是男兒用武之時,難道你不想看到李靖在疆場上建功立業,光耀門楣?」

    殷仲達張口結舌,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

    聞仲轉頭又問李靖:「李靖,你怎麼說?」

    李靖略一沉吟,躬身道:「李靖願聽太師調遣!」

    殷仲達的一張臉登時垮了下來,心中發愁回去如何向李秉直夫婦和自己的妻女交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