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土豪

正文 第005節 交惡的原因 文 / 晨風天堂

    下泉村不截流用水,就沒有辦法耕種。

    可往下的村子,不逼著下泉村放水,他們也難以耕種。

    許多村子都是人拉肩扛,從距離幾十里外的拒馬河挑水回來。最近的,也有十幾里,最遠的有差不多三十里。

    白名鶴這就不明白了:「為什麼不打井?」

    「各村都有井,但井水在春季的時候極少,最深的井已經挖到十五丈了。平日裡人畜吃水倒是沒有問題,可用來春耕灌溉,卻是遠遠不足的。每年都有許多口井不再出水,每年各村都需要花費大力氣去找合適的地點重新打井。」

    一個年輕人這時補充了一句:「白年兄,這裡多山,挖井多石,非常不易!」

    果真是死結呀。

    白名鶴以現代的知識來分析,可能就是這二十多年以來,水位的變化等等自然的原因,讓這裡變成一個缺水的地方。三十二個村子,這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了白名鶴身上,剛才白名鶴的話說的也真的是很滿了。

    這個問題,多少任涿州知府,多少任淶水縣令都沒有解決。水渠挖了幾條,可到了春季拒馬河水量也少,因為地勢的原因,有三分之二的水渠下面不是土,而是石頭。想再降低水渠的高度,那需要的人力,物力,別說這三十二個村,就是涿州都吃不消。

    每年春耕之時,淶水縣都會派人過來,與八位里長一起盯著。下泉水截流多少水,放出多少水。這才勉強讓近幾年沒了械鬥,可各村對下泉村的惡念,卻是越來越重。

    特別是近兩年來,春季拒馬河水位再降,水量更水,這種矛盾已經達到了極致。

    淶水縣的縣令都不敢說,自己在今年能夠完全壓制這八里三十二村爭水的矛盾。

    「請恕晚生不解,既然都是缺水,有縣尊調節。為何有人告訴我,這仇恨卻不是因為械鬥,難道還有其他的原因?」白名鶴再次追問道。

    「有,那就是七年前,夏季漲水之時,下泉村在自村那裡堆有一丈多高的堤。曾經在無意之中,淹得下流兩村顆粒無收。說下泉村無錯,他們只是為了保自家的田。說他們有錯,是下泉村保了自家,毀了他之田。雖僅只有一次,但就是從七年起,才算是真正的交惡,之前多少還有些體諒!」

    白名鶴當真是不知道應該說點什麼好了。

    在盧大人端起杯子喝水的時候,剛才說話的年輕人再次補充:「白年兄,不是沒有想過解決的辦法,曾經有位縣尊大人設計挖一個湖,用來蓄水。可經過計算,這個湖需要的無論是深度,還是面積都是極大的,不但工程難以完成,僅說佔用田地這一點,就難以繼續下去了。所以三叔才說,此事無解。」

    白名鶴腦海之中想到一些辦法。

    可再仔細分析之下,似乎都不是辦法。

    第一條蓄水調節,這位舉人同年也說了,有人想過這個辦法了。不行。

    然後白名鶴想過讓這裡人搬家,可古代人,除非當真活不下去了,否則絕對不會提到搬家之事。

    最後一個辦法,就是考慮是否可以挖深井。

    但再想一想,這裡不是現代,十五丈的深井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而且自己也沒有把握說挖的井就一定出水。

    就說這盧家,田地多,有大半在靠近涿州,倒與這沒有水的麻煩關係不大。其餘少量的田地,沒有水減產幾百上千畝,對於盧家來說,也不是什麼要命的事情。

    和八里三十二村的問題相比,當真不是個事。

    盧家家大業大,也不想參與到這八里三十二村爭水的事情上,所以靠近這八里三十二村的田里能有一石半石的產出,盧家人就知足了。

    「我關中白名鶴,飽讀詩書,忠肝義膽,為人處世最講究一個『信』字。既然剛才說了,不解決此事,就不參加會試。我白名鶴一定會想辦法解決的,眼下,我用一件寶物質押,只求借一百石糧食,還糧之時,算是利息再贖回!」

    白名鶴也算是硬氣,他自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

    同時,也名正言順的迴避了這一次會試。

    白名鶴知道,以自己現在這點本事,參加會試怕是連題目都看不懂,別說是答捲了。

    但更多的卻是,白名鶴對自己有信心,也要對自己說出去的話負責,這才是頂天立地的好漢子。

    「罷了,借吧!」老太君心說,一位舉人用自己的功名前途立下誓言。盧家與情與理,都不能不幫,而且給七里二十八村也能有一個交待,畢竟這是一位舉人。

    「白公子也不必用寶物質押,一份手書即可!」盧大人倒是很大氣的人。

    白名鶴還是將自己的那面銅鏡拿了出來,請旁邊的下人送到盧老太君面前後說道:「此物留在老太君這裡玩賞些時日,也算是晚輩對長輩的謝意。」

    喜歡嗎?女人有不喜歡鏡子的嗎?特別是陽光之下,那鏡中的仙子。

    給盧家幾位身份不俗的男子看過,也都驚聲叫奇,此物果真是寶物。

    「老身多謝了,此物留在盧府三個月,無論是否還上糧食,白公子就儘管來取回。」盧老太君衝著盧大人點了點頭:「三兒,派人送糧去下泉村,再派人去各村說明情況,今日之事,我盧家不得不幫,不得不借。」

    白名鶴長長的吐了一口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氣,再次一禮:「晚輩斗膽再有一求!」

    「說吧,有什麼儘管說!」盧老太君拿著那銅鏡笑的合不上嘴。

    「求盧家少放些煙花,可將多餘的在新年之後借給晚輩。或許要開山之用。」白名鶴知道,自己無論想什麼辦法,火藥有一些總是沒有錯的。

    卻誰想,盧大人哈哈一笑:「白公子儘管放心,如果你真有解決這八里三十二村的死結,縱然我盧家火藥不夠,本官也從工部幫你調用一些。」

    糧運到下泉村,許多不請自來的客人也到了下泉村。

    村中祠堂,年長的在內,年輕的在外,見到糧車之後,孫老叔公自然帶人去迎接,而幾位宿老卻將白名鶴接入孫家祠堂之中。

    此時,這小小的祠堂之中,擠了不下五十人。

    「舉人老爺,我是……」最年長的一位出來作了一個自我介紹,然後又介紹了一下其他人。白名鶴當時就頭大了,這裡有八位里長,三十二個村子的當家人,或者叫族長也行,叫村長也行。總之,就是這場死結之中的所有人,全部都到了。

    想來這些人是因為盧家的傳話,所以都趕到了下泉村。

    介紹完,眾人對著白名鶴一禮。白名鶴趕緊長躬回禮:「長輩對晚輩施禮,這是讓晚輩折壽,萬萬不可。」

    為首的一位老人向前一步,再次一抱拳:「白公子,老夫有幾句話。白公子出面,給下泉村解決了當下的麻煩,此事縱然我等與下泉村不和,也不得不稱讚幾句,白公子這是大仁義。」

    嚇!白名鶴聽到這稱讚的話,非但沒有高興,反倒是暗吸一口涼氣。

    先捧,後殺?白名鶴多少有些緊張了。

    繼續再聽聽,白名鶴沒開口,只是微微一笑。

    那老者繼續說道:「老朽也是飽讀詩書,有秀才功名。可惜再難進半步,也算是知禮識德之人,白公子是進京城趕考的,原本可以帶著自家夫人儘管離去。這八里三十二村,無論如何,也與白公子無關。」

    白名鶴可不是十八歲,前世已經活到了三十歲,經過過無數的商場惡戰。

    不要問白名鶴前世作過什麼,應該問白名鶴前世什麼行業沒幹過,從小賣燒餅,行行都摸過,識人無數。

    這老秀才這就是在抬自己上轎子,看他等會怎麼逼自己。

    果真,老秀才繼續講道:「聽盧家來人講,白公子在盧家立下誓言,這八里三十二村的麻煩不解決,誓不參加會試。老朽斗膽,請公子收回此言,會議及魚躍龍門之路,大明有多少人望龍門而不及,可千萬不能放棄!」

    得,正戲來了。

    白名鶴心說,這老頭還真是不安好心。

    怕不是因為自己解決了下泉村糧食危機,而記恨自己吧。

    自己現在堅持,就等於在這無數百姓面前立言。如果失信,這傳了出去,也會在自己將來的仕途上有不光彩的一筆。可如果堅持,事情當真辦成了,這八里三十二村,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如果辦砸了,這老秀才也就等於告訴天下人,這白舉人多事,把自己陷了進去。沒有那金剛鑽,就少攬這瓷器活。

    日後,七里二十八村對下泉村有什麼過激的行為,也不會再有人來調節

    下泉村搬家,這才是七里二十八村最終的想法。也是這些老者一起來到下泉村之前,商量好的結果,一句話,就是讓白名鶴知難而退。用名聲,用大義套住白名鶴,達到讓下泉村搬家的目的。

    可對於下泉村來說。故土難離呀!

    在大明朝,不是逼到死路上,誰會離開自己的家,這裡還有祖宗在!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