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正文 第091章 出行 文 / 砍刀

    「出發嘍∼」秦軒高喊一聲,告別送行的雨妍姐、二娘和伊娃等眾人,朝著長安行駛而去。

    十一月的天空依然晴朗,艷陽高照,微微的冷風吹拂著道路邊上光禿禿樹幹,散落滿地的枯葉告訴著人們,冬天到了。

    秦軒帶領著張斌、封子義、紫妤、玉姬以及趙掌櫃的一些隨從,大小十幾輛車朝長安行進,過兒太小,就放到農莊和那些孩子一起學習訓練去了。

    秦軒、張斌、子義和趙老伯的兩個隨從,五個年輕人每人一匹馬,趙掌櫃和女眷們都是乘坐馬車,雖然有渭河,但唐朝的渭河和秦軒前世的渭河一樣,冬天水量小而且泥沙淤積,行不得大船,所以只有選擇陸路。

    這次的出行,最終還是妍姐決定帶上紫妤和玉姬,紫妤可以幫著寫寫畫畫,還可以給秦軒暖被窩,玉姬可以照顧飲食起居。

    伊娃因為金髮碧眼有點招眼,就沒能和秦軒一起去京城,伊娃還很不開心,主母既然這樣安排了,伊娃也麼有辦法,雨妍姐囑咐秦軒,等到了地方後再買幾個使喚的丫鬟即可。

    臨行前的一晚,妍姐和秦軒瘋狂了一晚,好像要把秦軒走後半年在這一晚上補回來,最後還是以妍姐癱軟如泥告終。

    秦軒現在是龍精虎猛,利用「心訣」,控制節奏,一次次把妍姐送上了天。

    妍姐留在家裡,培訓那些女子休閒會所的人員,秦軒走前決定由如月和雪荷擔任長安和洛陽兩個店裡的掌櫃。雖然如月和雪荷給了常清當妾,平時還是在雨妍姐的家裡接受學習,每週回去兩天。

    如月和雪荷以前畢竟是一直跟著雨妍姐的,感情很深,常清早晚也要去安西,開始是不可能帶著她們去的,所以秦軒也同意這個安排,常清就更沒意見了。

    常清目前的一切都是秦軒給的,也希望自己的家室有事情做,免得自己去了安西後,兩個人太孤獨,再說是女子會所,禁止男人入內的,很放心。

    二娘也吵著要跟秦軒去長安,最後是好歹勸說找好房子就接她來才算罷休,臨行時,小姑娘哭的是稀里嘩啦的,可叫秦軒哄了好一陣子才破涕為笑。

    從秦州到長安大概有將近千里地,馬車一天走一百多里,得走將近十天天左右,這個時代的路不好,一天馬車走個百十里路算是快的了。

    如果騎馬要快點,千里地差不多五天左右可以到,秦軒前世開車只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到,唐朝要走幾天!

    好在沿路都有驛站,基本不用露宿荒郊野外。唐朝的驛站真是多呀,三十里一驛,十里有一個烽火台,也很方便。

    唐朝的驛站建造的可以說是很豪華,和前世的別墅差不多,紅牆碧瓦,綠樹成蔭,曲徑池塘,還可以泛舟垂釣,這在古代的旅途中可以說是世外桃源了。

    秦州到長安的官路,大部分都是隨渭水河在秦嶺中穿行,有水就有人家,一路上十幾戶,幾十戶的村莊不少,基本不算荒涼,夏天時,這條路邊到處是綠草如茵,一路上可以觀花賞景的,可惜現在是冬天了,滿眼看到最多的就是枯黃的野草。

    雖然入冬了,景色大不如夏天,但是比起秦軒前世的新疆,還是要好的太多。

    秦軒前世從甘肅去新疆的路,出了星星峽,上千里無人煙,戈壁荒灘,雖然現在秦軒還沒去過西域,估計也和前世差不了多少,只是植被應該多一點罷了。

    「老伯,你這次來秦州路上走了多少天?」秦軒對趙掌櫃的說道。

    「這次到秦州騎馬而來,路上用了六天,現在的天氣涼爽,白天可以多趕路,如果是夏季,不走夜路,即使騎馬,也得八天,天熱,馬跑太急,受不了」趙掌櫃說道。

    「老伯這麼大的年紀了,還是不要騎馬了,您老要保重身體呀,什麼時候這路修成泥石路面,坐馬車也可以五天就可以到京城了」秦軒說道。

    「我的身體還行,每年都要在外奔波幾個月,早都習慣了,多鍛煉一下身體好,不怕。靜遠發明的泥石可是好東西,聽說東都已經開始使用泥石了」趙掌櫃說道。

    「那還不錯,如果明年開春能開始鋪洛陽到長安、長安到隴右的泥石路就好了」秦軒說道。

    這條路很重要,對於吐蕃的防衛,對安西的支持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秦軒心裡想道。

    「這些就不是我這平民百姓能知道了,朝廷何時開始修這些路,這也關係到百姓的衣食住行,淮南道、山南道的糧食也可以快速運到京城,皇上也就不用跑到洛陽就食了,希望越早修建越好」趙掌櫃感歎的說道。

    「嗯,咱們繼續趕路,爭取早一天趕到岐州(今陝西寶雞),在那裡好好休息一天」秦軒說道。

    到了岐州路就應該好走的多了,八百里秦川,畢竟離京城越近,路況就會越好。

    這個時代的馬車太難看,整木的輪子,沒有避震裝置,也沒法有,沒有彈簧鋼,就不能做出彈簧和鋼板,人在車上就是硬顛,坐車真不如騎馬舒服,估計紫妤和玉姬也顛的夠嗆。

    秦軒真想把這群人一股腦的收進戒指裡,然後開著汽車,一天趕到長安。秦軒想歸想,但是太駭人了。做出一個四輪馬車還是很有必要的,那樣要舒服的多。

    「好的靜遠,前面就進入秦嶺山區了,路況不是很好,可以走慢點」趙掌櫃的說道。

    「嗯,我沒走過這路,就聽老伯指揮」秦軒笑著說道。

    秦軒前世自駕游,這裡基本都是高速公路,唐朝和前世的這裡比較的話,就是現在的山上鬱鬱蔥蔥的松樹,比自己前世看到的要好很多很多,沿途倒也不寂寞,秦軒心裡想道。

    下午很早就趕到了一個驛站,秦軒好歹也是個官,雖然是個小的不能在小的芝麻官,可是驛站的也的接待。

    唐朝的驛站有傳達緊急軍事情報和朝廷公文,給朝廷官員和軍隊提供食宿的,懷柔少數民族,平息叛亂,追捕罪犯,災區慰撫和押送犯人等職責,秦軒拿出了秦州府開的介紹信,一行人住進了一個小院。

    兩女子在車上也顛簸的夠嗆,進了房間就趕緊躺在床上,秦軒安排了飯食送進房間裡給二位美女,秦軒眾人則在餐廳用膳。

    秦軒搬來一壇十斤裝的玉液酒送與了驛站的驛丞,以後經常要走這條路,拉拉關係也是必要的。

    雖然一罈酒不值幾個錢,可是秦軒這酒,只要驛丞喝了,就會記住秦軒的,五十度左右的玉液佳釀,不是每個的人能喝到的。

    果真他們收到這玉液佳釀時,得知是玉釀酒一家出的,高興的不得了,看來從秦州來往的客商沒少賄賂他們。

    秦軒與驛站裡的人攀談得知,這個驛站還駐有不少驛兵,聽驛站的人員說,這樣的驛站全大唐將近有兩千個,這些驛兵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只可惜,這大唐的驛站只是官府所用,還沒有給老百姓造福,如果能像秦軒前世郵局那樣的功能,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呀,唐朝既然有這麼的驛站,這麼好的資源不利用起來,這簡直就是浪費!秦軒心裡感慨到。

    象秦軒這樣的芝麻小官,也別指望驛站會對他有多麼熱情,雖然秦軒送了他們一壇也許他們很難喝到的玉液酒,可能也把玉液酒當成玉釀酒了。無非就是客氣一點。

    雖然這驛站是在秦州的土地上,可是這驛站可是直屬管理,有些功能猶如現代的反貪局和國安局,起到監督地方官的作用。

    驛站的官小可後台大,直接為朝廷負責,地方的官員在他們眼裡,都算是芝麻官,但不是說他們很牛就怠慢芝麻官,他們照顧的也很周到,只是少了些熱情罷了。

    秦軒點了兩桌的好菜,一桌歸隨從和車伕們吃喝。只要客人自己出錢,驛站會提供美酒美食的,吃白食的,都是普通的飯食,勉強能下嚥。

    秦軒可不管這麼多,好菜儘管上,咱不差錢,秦軒邀請驛站的幾個官員一起飲酒,秦軒從車上拿出了六瓶一斤裝的瓷瓶玉液酒擺到了桌上。

    「初到貴驛站,得諸位照顧,秦軒感激不盡,薄酒一杯,敬諸位,大家暢懷的喝,酒管夠」秦軒豪爽的端起酒杯說道。

    「美酒聞著就如此醇香,喝起來估計更美吧,秦大人客氣了,大家一同滿飲此杯」驛丞吆喝道。

    兩張桌子拼一桌,一共十個人,秦軒等四人都是常喝玉液酒的,驛站的四個管事的是第一次喝玉液酒,酒入口,都是滿臉的愜意。

    「真是美酒!玉釀酒都沒的比,感謝秦大人」驛丞高興的拱手說道。

    「大人喝著滿意就好,一杯薄酒,不成敬意,客氣了」秦軒微笑著說道。

    有了如此美酒為媒,大家話題也多了起來,原來來往的官員和客商也有給他們送玉釀酒的,現在喝了玉液酒,是秦軒儲存在自己空間裡的,喝起來猶如仙露一般,那是玉釀酒可比的。

    驛丞得知秦軒送的那壇也是和這個一樣的酒,高興的直接免了今天的菜錢,感激的話說了一堆。

    美酒管夠,可是這些人有心多喝點,可是在美的酒也是酒,何況是高度的美酒,結果除了秦軒,全都歇菜,一共喝了八瓶酒,算是不錯了。

    白天一天的旅途奔波,喝醉了剛好好好休息,安排人把他們一一安頓好,秦軒看大家都睡了,跑到了紫妤和玉姬的房間,沒幹什麼,就是抱著美女睡覺舒服點,天冷了嘛,可以相互取取暖的,嘿嘿。

    二女睡的是套間,所以秦軒自然是和紫妤睡一起,也沒必要避著玉姬,紫妤常去農莊,玉姬也知道這些事情的。

    第三天中午,秦軒的一行人到達了岐州,岐州以前叫陳倉,扶風郡等,陳倉以古陳倉山(現在的雞峰山)得名,寶雞的名是後來才改的。

    來到岐州,不可不吃此地的臊子面,就是不知道現在有沒有臊子面。趙掌櫃的找到一家常住的客棧,一行人依然包了個院子,眾人洗漱完畢,相約上街找一餐館進膳。

    「就這個王記麵館吧」秦軒說道,秦軒前世知道岐山臊子面出名,秦軒特地找了家麵館,看看這時是否有臊子面。

    眾人分兩桌坐下,秦軒和二女及趙掌櫃、張斌、封子義一桌,車伕們和趙掌櫃的兩個隨從一桌——

    拜求收藏、紅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