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正文 第129章 談話(上) 文 / 砍刀

    李明在前面走著,李琬和秦軒跟在後面,秦軒一個勁的給李琬使眼色,可是李琬就像沒看到一樣,就是不理秦軒,急的秦軒就差抓耳撓腮了。

    三人到了餐廳,按賓主坐下,這個李明竟然坐在主位!李琬坐在下手左側,秦軒就只有右側可坐了,這秦軒是越看越糊塗了。

    李琬可是王爺,又是主人,可能這個人也許是朝廷的什麼宰相之類的,秦軒不知道而已,再說年紀也大,坐上席也是應該的。秦軒自己開解自己心裡的疑團。

    三人坐下,李琬吩咐一聲,玲琅滿目的菜餚立刻都一一端上,一會就把茶几上擺滿了,大盤小碟的,看的秦軒是眼花繚亂,nnd,就三個人吃飯,不用這麼奢侈吧,秦軒腹誹這個李琬今天怎麼這麼**了。

    「來秦靜遠,朕真的該先敬你一杯,給大唐帶來了高產的糧食,歡迎你來到大唐,來到東都」李明端起酒樽說道。

    「謝謝李大人,祝李大人身體康健,今年四十明年三十。也謝謝榮王的熱情款待,在下先乾為敬」秦軒端起酒樽說完,一飲而盡。

    「這個秦靜遠,照你說的朕真是越活越小了,不過聽著舒心,你小子長了張巧嘴」李明笑著說道,然後李明和李琬也是和秦軒一樣,一飲而盡

    「好酒!老夫飲過美酒無數,所有的美酒在這個酒前都會寡淡無味,聽榮王說,此酒乃秦靜遠釀造,能釀造出如此美酒,也算是大功一件了」李明高興的說道。

    「嘿嘿∼李大人過獎了,因為在下在家鄉喝慣了這樣的酒,初來大唐所飲之酒都是太淡,所以就想著釀造了一些,一來可以飲用,二來在下的醫館也需要這些酒用,一舉兩得」秦軒說道。

    「噢,醫館用酒,難到是製作藥酒用?」李明問道。

    「製作藥酒就咱們喝這個酒就可以,醫館用的酒是更烈的酒,那個酒比咱們喝的這個酒烈上一倍左右,難以入口,不適合飲用,主要用於傷口的消毒之用,可以減少或消除傷口化膿」秦軒說道。

    「還有如此烈酒?對傷口還有好處?你所說的消毒為何物」李明疑惑的問道。

    「傷口的潰爛,主要因為不潔引起的,是有一些我們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微小之物引起的潰爛,如果傷口用極烈的酒擦拭,就可以使這些微小之物難以存活,也就減少了傷口潰爛的機會,用烈酒擦拭清洗傷口,殺死那些引起傷口潰爛的微小之物的過程,就稱做消毒」秦軒說道。

    「如此微小之物,咱們的眼睛看不到,不知秦靜遠是如何能看到的,難到你的眼睛比我們的好?」李明繼續問道。

    「在下的家鄉醫館裡常用的一種器械,可以在那個器械的幫助下,看到這個微小之物,就是我給榮王的那個望遠鏡的機理差不多,只是那個更加精密,可以將一個頭髮絲看的比一顆大樹還要粗,所以在下見到過這些微小之物」秦軒說道,

    秦軒的這個汗!這個李明也真是好奇寶寶,打破沙鍋問到底,秦軒心裡憾然想道。

    「和那個叫什麼望遠鏡的差不多?我可看了你送給榮王的那個望遠鏡,精妙之物,能看到目所不能及之處,很奇特的物件,如果用於行軍打仗,簡直就是個千里眼!」李明感歎道。

    「是的,李大人,這個望遠鏡對於行軍打仗有很大的幫助」秦軒隨聲附和道。

    「靜遠剛才說這個酒還有更烈的,如果是你說的這樣,照你這麼說的話,那個可以用於傷口,咱們大唐的邊軍常年打仗,受傷的人是比比皆是,許多的傷員都是醫治不及時傷口潰爛死亡的,如果有了這個烈酒,那不就可以挽救許多的生命嗎?」李明問道。

    「大人說的是,其實單有了這個酒還是不行,還得有專門的包紮傷口的棉紗布,這些紗布都要經過蒸煮,殺除上面的那些微小之物,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傷口潰爛,雖然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可以好,但是最起碼要比現在軍隊裡的處理傷口的方法要好很多,而且,咱們的軍隊配備的隨隊醫師太少了,如果有稍微大點的戰鬥,醫師們根本就忙不過來,許多的傷員也是得不到及時的醫治才死亡的」秦軒說道。

    「秦靜遠,你是個郎中,你認為需要如何給軍隊配給醫師呢,該是個什麼數目」李明問道。

    「這個軍隊的醫師配備數字,我也是知道個大概,百人軍隊至少三個醫師,十個醫護員,醫護員就是可以進行簡單的傷口止血、消毒處理和包紮等一些簡單的傷口處理」秦軒說道。

    「醫護員,醫師的助手,受傷者的護理人員,不錯,不錯」李明微笑著說道。

    「是的李大人,可以這麼理解。醫護員相對醫師來說,不需要掌握太深奧的醫學理論,培養起來比較容易。平時醫師的數量可以不用那麼多,但是戰時,一定要如此配備,這樣可以挽救很多士兵的生命」秦軒說道。

    其實秦軒自己也不太清楚軍隊裡醫師的配備是什麼比例,但是,如果是戰爭時,這個配備數量絕對不多。

    而且現在是冷兵器時代,這個時代受傷的人數遠遠要大於秦軒前世時戰鬥受傷人員的比例。

    刀箭傷一般不能一下子就致人於死地,多數是受傷流血不止而亡,熱兵器時代的戰爭的立刻死亡率要比這個冷兵器時代要高。

    所以秦軒寧可多說些,也比說少了好,因為這個時代的醫師真的很少,秦軒也知道自己說的數字根本不可能配備,但是哪怕百人配備一個醫師,但是多配備一些醫護員也是很不錯的。

    但是不管怎麼樣,秦軒該做的該說的要做到就可以了,剩下的,就不是秦軒該操心的了。

    「你說的這個數量配備是不可能做到的,咱們大唐沒有這麼多的醫師,但是在軍隊裡培養醫護員的這個想法不錯,這個應該可以做到,而且培養醫護員要比培養一個醫師要簡單很多,需要知道的醫術遠遠不需要像一個醫師那麼多,而且軍隊裡最多的就是外傷,只要多掌握些外傷所需要的知識,最少暫時能使傷員得到及時的醫治,然後在交給後方的醫師治療,秦靜遠的這個想法不錯,每個家庭養活養大一個男子不容易,看著這麼多的好男兒死在了戰場上,我也很傷心」李明肅然的說道。

    這個人到底是個什麼人?如此憂國憂民,也不像一般的人,秦軒心裡想道,不妨試探他一下。

    「大人說的是,其實培養醫師也不是很難,關鍵在於怎麼去做,咱們大唐現在的醫師都是師帶徒這樣帶出來的,在下有更好的方法可以運用」秦軒笑著說道。

    「噢,什麼好的方法,秦靜遠不妨說說」李明說道。

    「其實說這些也沒有什麼用,這個權利在皇上那裡,咱們又做不得主,說了也白說」秦軒說道。

    「這個…….秦靜遠不妨說說,如果真的可行,老夫還是可以做的一些主,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老夫可以保證,如果可行,定促成此事」李明信誓旦旦的說道。

    這個老狐狸是不露一絲馬腳,到底是個什麼人物?秦軒心裡憾然到,只有和他說說了。總之這是對百姓造福的事,也不是什麼壞事。

    「那我就說說,結合在下家鄉的模式,以培養醫師為例子,說錯的地方,請大人原諒則個,其實培養醫師,照目前的這種師帶徒遠遠不夠」秦軒侃侃而談,「朝廷可以在太學裡設置醫科用來培養醫者,將那些科考落榜的士子,擇優錄取一部分進太學醫科,專門學習,然後朝廷在各個縣以上的地方設置朝廷的醫館,安排醫科畢業的士子進入醫館為當地百姓服務,一旦有戰爭,這些醫館就是最好的傷員救助人員,一舉兩得」

    「呵呵~你這個方法不錯,值得推廣」李明笑著說道。

    「大人過獎了,這些都是在下家鄉的一些常規設置,如果以後這些縣一級的醫館設置成功,還可以推行到鄉村一級,至於軍隊的醫護人員,可以專門在當地挑選有學識的士子進入醫館學習,掌握了一定的醫術,就可以充斥到各個軍隊裡去,永久的擔任醫護人員,也可以從太學醫科畢業的士子裡專門安排進入軍隊當醫官,總之,按照這個步驟進行,以後不管是軍隊還是地方,慢慢的就不會再缺少醫護人員了」秦軒侃侃而談。

    「軍隊設置醫官,配備上醫護人員,這樣就組成了一個小型的醫館,平時為軍隊士兵看病,戰時救護傷者,很好!」李明高興的贊到。

    「在太學開設醫科這個方法也可以使用到其他的學科,比如農業水利等等,都可以試著開科招收士子學習,畢竟通過系統專業學習出來的士子要比一般的人在專科知識上要專業的多,比如地方上具體到農業方面的治理還是需要這些專業學習過農業的人員來管理,這樣就做到了學以致用,也避免了外行瞎指揮的弊端」秦軒笑著說道。

    「秦靜遠說的好,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很不錯」李明開心的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