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正文 第130章 談話(下) 文 / 砍刀

    秦軒又就醫師少,百姓軍隊就醫困難提出了些建議,用來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其實可用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通過製藥得到解決,一些有常見病和多發病的效果的驗方,搞一個標準出來,可以做成丸或是散劑或膏劑,放在藥房裡出售。

    百姓有得病的,可以直接去買來服用,這樣就不用去醫館排隊看病了,在象軍隊裡,一些外傷用的止血活血,舒經活絡之類的方子,也可以這麼做。

    就算是那些醫護兵不懂得高深的醫術,但是可以自己處置那些傷員和一些小問題,也是一舉多得的方法。

    「嗯,靜遠說的那些,只要是好的,適用的,朝廷一定會採用的,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這個方法也不錯,小毛病就直接去買藥吃,大毛病去醫館看,好方法,可是百姓如何知道自己得的什麼病呢?」李明問道。

    「這個也簡單,以後大學畢業的醫科學生多了,不是每個都願意去工作,有的也許願意自己搞營生,朝廷可以規定,藥鋪必須配有專門坐堂的醫師,如果對百姓自己病因不明的,可以去坐堂的醫師那裡診治就可以了」秦軒說道。

    「嗯,這也是個辦法,可是直接買成藥的病人,如何知道怎麼服用?」李明問道。

    「這個簡單,成藥必須有包裝,比如丸劑,可以裝進小瓷瓶或者陶瓶,裡面放進去藥的同時還要放個說明書進去,這個說明書上就寫明了此藥適用於那些病,並且可以在說明書上寫明病的表現症狀,再就是服用方法和禁忌症等」秦軒說道。

    「這樣也不錯,可是那麼多成藥,得需要多少人來寫這個說明書?」李明問道。

    「這個大人完全不用操心,直接可以用印刷書籍的方法印刷使用說明書,而且我還有個很好的印刷方法,會使印刷變的更簡單,更省事,更便捷」秦軒說道。

    「哦,秦靜遠難到有什麼好的方法不成?說說看」李明饒有興趣說道。

    「這個也不是很難的事,咱們大唐也有鉛,只要用鉛澆鑄出大小同樣的小鉛柱,在鉛柱上刻字,然後在做一個木質的格子,格子裡填些黃泥,把需要的鉛字填入格子裡,然後就可以印刷了,根據所印刷的需要,只要換鉛字模具就可以了,而不用工匠反覆的雕刻木質的印刷模字,這樣既省時,又省事,又簡單,而且不浪費,只要多刻些鉛字模就好,而且鉛字模也耐用,也不易磨損,大人覺得是不是很方便呢?」秦軒笑著問道。

    其實這個活字印刷在公元十一世紀開始使用,也是咱們華夏文明的四大發明之一,據說由北宋的平民發明家畢昇所創造,可是沒有流傳推廣開來,不知怎麼回事,秦軒所瞭解的歷史,發明了活字印刷後,華夏大地依然在使用雕版印刷。

    秦軒估計這個可能還是因為油墨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因為目前所用的印刷墨是不能很好的和鉛字、銅字甚至瓷字相融合的,所以墨的問題不解決,活字印刷就是白說。

    「秦靜遠,我都不知怎麼說你好,你簡直是上天派來的神仙,這個鉛字模印刷,可是解決的印刷書籍的困難,這個對大唐的文化將是多麼大的一個幸事,哈哈∼說,你需要什麼?在我能力的範圍內,一定滿足你」李明大笑的說道。

    「嘿嘿,大人過獎了,這些都是微末小技。不足道也,大人問我需要什麼?其實在下真有現在需要的,提出來,如果大人覺得難辦,也就當在下沒有說」秦軒傻傻的說道。

    「秦靜遠說吧,只要是不出格的事,比如叫我去殺人放火這樣的事我可辦不到,犯法的事咱也不能去幹是不」李明狡猾的說道。

    「大人言重了,我怎麼會叫大人去做這犯法的事呢,其實我只是想在京城和東都兩處買兩處莊園,好用來種些我帶來的那些作物,而且要在洛陽建個酒坊,所以需要一個離城不是很遠的莊園」秦軒說道。

    「這個就是你的要求?沒有別的?」李明一臉不信的問道。

    「是的,這個就是在下的要求,還有就是准許在下將釀造的酒賣到咱們大唐之外的地方去,在下不想賺咱們大唐百姓的錢,只想賺外面人的錢,這點請大人准許」秦軒說道。

    「哦∼這個是如何說起,說說理由,咱們大唐確實不准私自往外賣酒,你以前賣的酒,我們就當沒看到,只要你說出的理由充份,我可以給你開這個方便之門」李明說道。

    「在下先謝謝大人,這個涉及到經濟範圍的事,咱們大唐缺少金銀銅等貴重金屬,如果我生產的酒只在大唐賣,無非就是錢轉來轉去,只會少,不會多,如果我把酒賣給外人,則可以換來許多的金銀,這樣咱們大唐的金銀就會多起來,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而且如吐蕃、回紇、大食等地都沒有我這樣的美酒,他們暫時也不可能生產出來,這樣我就可以大大的賺取外人的錢,而且咱們大唐也可以收取到很多的稅賦不是」秦軒說道。

    其實經濟的事也不是秦軒說的這麼簡單,可是秦軒不是搞經濟的,許多東西都不懂,但是這個簡單的道理還是知道的,把別人家的東西拿到自己家裡,這樣自己家的東西才會多起來。

    不過不能光賣出去,也得買回來,要不然把大唐的東西都賣完了怎麼辦?有支還要有收嘛,這樣才能收支平衡。

    「嗯,秦靜遠你說的有點道理,這個問題我回去考慮一下,總體說來,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怎麼說也是為大唐賺取了錢財,增加了稅賦,這是好事,你的莊園的事就叫榮王幫你去解決,你可是想好了,在沒有什麼要求了?」李明繼續問道。

    「謝謝大人,沒有了,在下現在只需要這些」秦軒拱手說道。

    「嗯,不錯,不是個貪婪的人,孺子可教也,不過釀酒很費糧食的,太大的規模可不行」李明說道。

    「這個大人放心,我可以幫著改良種子,保證糧食高產,這樣就可以了吧」秦軒笑嘻嘻的說道。

    「好你個秦靜遠,和我討價還價,不過這個事情,我可以答應你,你只要能提高糧食畝產,你的釀酒坊有事就找我,今天就到這裡吧,有事在找你」李明說道。

    「好的大人,如有需要,在下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秦軒謙虛的說道。

    賓主盡歡,秦軒一頓胡吃海侃,也不管所謂的食不語寢不言,高興的是一頓海侃莊園的問題解決了。

    秦軒心裡這個高興,自己畢竟比這些人多了一千多年的見識,這也真是吃吃喝喝,好運連連,就這樣解決了莊園問題,明天還要繼續,爽,秦軒在心裡樂開了花。

    送走了秦軒,李琬返回到書房,好在秦軒也沒有什麼太出格的地方,李琬心裡那個懸著的心好歹平靜一些了,這都是演的那一齣戲,李琬心裡想道。

    「孩兒叩見父皇」李琬說道,沒想到這個剛才自稱李明的大人坐在書房,赫然就是榮王李琬的父皇唐玄宗。

    秦軒要是知道,估計不暈倒也差不多了吧,他可是在皇帝面前沒行君臣之禮,這個時代皇帝就是天,說砍那個人的頭,那不是一句話的事。

    「六郎坐吧」唐玄宗說道。

    「謝父皇,秦軒來唐朝不久,許多禮儀都不知,他的無禮之處還請父皇原諒則個」李琬坐下後說道。

    「呵呵,這個沒什麼,朕沒那麼小心眼,此子是個人材,說的這些對咱們大唐都有很大的幫助,他帶來的那些作物都安排人搞了嗎?」唐玄宗說道。

    「稟告父皇,司農寺的安排專人準備送去了雷州,而且派人去秦州接秦軒來唐朝落戶的那個馮子財,這次需要他去教授這些司農寺的人和雷州那邊的農戶。秦軒沒有時間跑去那麼遠,種子秦軒帶來了,只要馮子財到了洛陽,就可以出發了」李琬說道。

    「嗯,這麼辦也好,這樣吧,把馮子財全家搬到京城來吧,在通化門外附近給他封賞兩百畝上好的地,專門種植秦軒帶來的作物,雷州種植,京城也要種植,這樣才保險,這個事情你去辦好,另外,把封的土地蓋好房子,這個也算是對秦軒一種變相的獎賞吧,畢竟這小子為大唐做了這麼多事,剩下的獎賞你寫個折子遞上來,和眾大臣商量下,看如何封賞秦軒」唐玄宗說道。

    「好的,我會把這事辦好的,父皇,兒臣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李琬說道。

    「有什麼事就說」唐玄宗說道。

    「謝父皇,是這樣的,秦軒這個人不喜歡做官,就是做官,最好是那種閒職,不幹事的官,而且聽秦軒說,他的家鄉和大唐的禮儀不一樣,如果在給他封什麼官職,最好是閒職,他這個人不喜歡被約束,秦軒希望父皇原諒不敬之罪」李琬說道。

    李琬背後冷汗都出來了,還有和皇上討價還價的,如果父皇一個不開心,搞不好就要人頭落地,可是為了秦軒怎麼也的說,不能看著秦軒落難,畢竟自己是他的大哥,李琬心裡想道。

    「看你說的,朕難到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嗎?實話實說,有何罪過,雖然有些不能拿到朝堂上討論,這也是朕私下裡見他的原因,就是不想叫太多人知道,要不就會有人彈劾秦靜遠了,你寫的折子裡,要把秦靜遠的這些對大唐的功勞和貢獻都寫上,這樣也好堵住那些言官的嘴,叫他們心服口服,具體封賞什麼,要大臣們商議決定,你的建議朕知道了」唐玄宗說道。

    「謝謝父皇」李琬說道。

    「嗯,今天就這樣,明天要和這個秦靜遠繼續談論」唐玄宗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