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正文 第137章 構想【求收藏、紅票】 文 / 砍刀

    雨妍姐的信中還囑咐紫妤和玉姬照顧好秦軒,言語間對秦軒深深的關愛,秦軒心裡真是感到溫暖,這個姐姐真是如母、如姐、如妻一般的照顧、愛護、疼愛著秦軒,讓秦軒真是感動。

    後面是一些叮囑紫妤和玉姬的事情,出門在外,照顧好自己和秦軒等等。

    二娘也在信中留下了筆墨,字雖然寫的不好看,但是也是直白的表露了很想念大哥哥,喜歡和大哥哥在一起,不喜歡這種分開的感覺,夢裡常常夢到大哥哥等等,秦軒看到這裡,笑了起來。

    「這個二娘,長不大的孩子,信裡還說紫妤和玉姬有福氣一直陪著我,很是羨慕你們」秦軒說道,把信給了紫妤她們看。

    馮老伯在洛陽呆了兩天,秦軒帶著伯父在洛陽好好逛了逛幾個市場,畢竟伯父沒有來過洛陽。東都的繁華是秦州不可以相比的,東都和長安在這個時代是世界大都市。

    在東都玩了幾天,馮老伯就和朝廷派的官員一起趕去雷州,估計路上都得走上一個多月。一路上都是靠馬車,這個時代的路又不好,而且嶺南那邊多山,路況更糟糕。

    現在這個交通就是這樣,有可以通行馬車路就不錯了,秦軒將紫妤們做的那個雙輪馬車專門給伯父用,這個經過改造的馬車絕對不會壞在路上,而且也絕對不會那麼顛簸。

    秦軒改造過的馬車,外表看不出什麼,和原來的沒什麼兩樣,但是實際材料都變了,很結實,很耐用的。

    秦軒又給馮老伯置辦了些夏季的穿著,洛陽現在是嚴冬,雷州那裡可是夏季,一路上可是從冬天走到夏天。和秦軒前世旅遊開車去海南一樣,從冬天走到夏天。

    路上的吃食不用操心,和官員們在一起,大哥李琬都交代過了,一定照顧好馮老伯。

    秦軒給了隨行的官員一人封了百兩銀子,又給馮老伯帶了五百兩銀子,關鍵是雷州那個地方沒有洛陽的錢莊,所以只能帶現銀。

    出門坐車,銀子也不用人扛,秦軒還專門找趙明毅要了個年輕的後生,會駕馬車,順便跟著一起照顧馮老伯。

    秦軒派去了子義和馮伯父同行,還交代了一些需要辦的事情,囑咐子義安全的照顧好馮老伯,安全的回來。子義因為這個變故,也暫時不能回家過元日了。

    送走了馮老伯和子義,秦軒又接到李琬的通知,明天去家裡赴宴,這是李大人又召喚秦軒了。

    秦軒第二天如約準時和張斌去了大哥李琬在思恭坊的宅子,好在立行坊離思恭坊也不是很遠,立行坊在南,思恭坊在北,中間夾著個北市,從北市穿過,就到了李琬住的坊間。

    「秦靜遠最近這段時間又在忙活什麼?」李明笑呵呵的說道。

    「在下還不都是些雜七雜八的事,多是為蓋房子準備材料,我在這裡也沒有什麼人手,什麼事都得自己去跑」秦軒拱手說道。

    「哦,這麼早就開始準備了,離開春還早呢,現在冬天,又不能蓋房子,那麼著急幹嘛?」李明問道。

    「我家鄉有句俗語說的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現在不準備好,等到開春了,大家都開始蓋房,材料一緊缺,價格高了不說,就是有錢也怕買不到東西,所以有備無患嘛」秦軒說道。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說的好,勤勞的人是不會餓著肚子的,現在天下太平,只要你肯幹,除去天災**,解決溫飽還是可以的。這次老夫找你來,主要是想讓你談談軍隊的問題,說說你家鄉是如何構建軍隊的和兵役制度」李明說道。

    「好的大人,在下上次簡單的說了些,軍隊的構建和兵役制度到是說的少,那我就結閤家鄉的軍隊構建和個人的看法和大人說說」秦軒說道。

    秦軒前世的軍隊構建無非就是國防軍和武裝警察部隊,剩下的就是民兵預備役,秦軒一一個李明講了各個部隊的功能,以及部隊的建制與組成和稱呼。

    這個秦軒前世的軍隊其實和現在大唐的大體上區別不大,就是軍隊的稱呼不一樣。而且軍隊裡面的官職叫法完全不一樣。

    大唐的軍隊對秦軒這個不熟悉的人來說,可以說是天書一般,包括軍官的職位也是,大唐的太複雜了。

    秦軒把前世的稱呼告訴了李明,內心希望是李明能建議朝廷改進,前世的軍長到班長,這種稱呼一目瞭然,簡單明瞭,不像現在的大唐,看的是雲山霧罩,而且名字也是稀奇古怪,反正秦軒是搞不明白。

    「我家鄉的軍隊是軍、師、團、營、連、排、班來建制的,一個班有十個人,三個班為一排,三個排為一連,三連為一營這樣如此的三三建制」秦軒說道。

    「嗯,這樣的建制很簡單明瞭,人數都是規定死的嗎?」李明問道。

    「這個一般是死建制,有個極個別的情況不一樣,因為部隊裡有各級長官和副長官,還有文職人員、斥候、伙夫等等,一般一個營的建制大約在四百人左右,一個團的人數在一千三百左右,三團為一師,人數在四千左右,但是這個只是大概的建制,極個別建制裡有加強連、加強營、加強團等等,或者也可能是四個團或五個團,這個不是一個死硬的規定,根據具體的需要安排,也可以是四四或五五的建制,不過這樣的很少」秦軒說道。

    「嗯,這個可以根據情況靈活調控,不錯,總體是很明瞭的」李明說道。

    「部隊的官員配備也是有一定的規定,比如一個團,有團長一名,主管軍隊全盤,每團設有團副兩名,根據部隊的一個專管後勤財務,一個專管訓練作戰,團副人數根據實際需要配給。每團還專門配備了一名政委和副政委,這個政委官職和團長同等,但是專管部隊的政治思想教育,也算是一個部隊的文職官員,這個職位也很重要,這個文職官員一般只配備到連,在營級叫教導員、連一級叫指導員」秦軒說道。

    「這個叫政委的官職是不錯,很好的配置,軍隊的官職大多是武夫,有個文職官員可以加強軍隊的思想教育,增強軍隊的忠誠和凝聚力,很合理的配置」李明說道。

    「隨著軍隊的級別越高,人數越多,官員的配置也多,團一級的就配備了副政委一名,到師一級別的副官就配備到三名以上,而且團一級別的部隊還配備了參謀部,設參謀長一名,參謀兩名以上,這個參謀長相當與軍隊的謀士,制定軍隊的作戰計劃,訓練計劃等等,就拿團一級別的來說,配備的官員就有團長一名,政委一名,副團長兩名,副政委一名,參謀長一名,參謀兩名以上。如果作戰時,參謀部制定作戰計劃,團長可參與,作戰計劃作好,交給部隊執行就可以了」秦軒說道。

    「嗯,很不錯,繼續講」李明開心的說道。

    「這個軍隊的建制,在我家鄉,軍隊的最高首領是軍委主席,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兼任,也就是皇上兼任,下設軍委副主席若干,都是武職,軍委下設總參謀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總政治部,這個總政治部就是相當於軍隊政委的上級部門,其它部門也是如此」秦軒說道。

    「嗯,這樣的設置不錯,軍隊的大權在皇上手裡,這樣才利於國家的穩定,總裝備部主要幹什麼?」李明笑著說道。

    「總裝備部主要是武器的研發和製作和採買,然後配給部隊」秦軒笑著說道。

    「這樣一個部門,這個和軍器監加上將作監差不多」李明說道。

    「是的李大人,軍隊是一個單獨存在的部門,不參與地方政務,只有保護地方的職責,同時地方也不得干預軍隊事務,軍政分家,各管好各自的事,這樣就能有效的防止外行參與內行的事情,行軍打仗軍人比文人懂,地方治理,文人比軍人強,外行干涉內行,只會壞事」秦軒說道。

    「嗯,很好,說的不錯,就像你小子所說的,把懂軍事的人讓放到軍隊去那叫高明,用人得當,把懂地方政務不懂軍事的人放到軍隊去,那叫愚蠢,叫害人。說的好,這叫物盡其用,軍政分家,很好的方法」李明說道。

    「這請大人恕罪,這個只是在下想起家鄉以前的一些事情,才這麼說的,請大人原諒則個」秦軒拱手說道。

    「秦靜遠何罪之有?而且這句話也說的很好,言之無罪,繼續說下去」李明微笑著說道。

    「咱們大唐,以前是府兵制,戰時兵士閒時農,可以說是軍戶全民皆兵,這個在戰爭年代可以這麼做,和平時期不可取,府兵制還有個隱患就是軍中老弱病殘很多,而且府兵是在均田制的基礎上建立的,如果從軍戶家中連土地都沒了,那個還會效死命去戰鬥?軍戶家中從軍者年級大,上了戰場有何戰鬥力?雖然府兵制自備武器,節約了國家大量的財富,但是國家有危難的時候,他們能發揮多大的效應呢?所以說府兵制完全可以取消不用」秦軒說道。

    「秦靜遠說的是,這個府兵制是存在許多的弊端,也正在逐步的取消」李明說道——

    求收藏、收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