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正文 第165章 棉花(四) 文 / 砍刀

    拜求收藏、推薦票——

    不過秦軒等到洛陽和長安的莊園蓋好後,必須要回去一趟,玻璃和肥皂必須要開始著手準備。

    秦軒這邊已經安排管家王洪找吐蕃等地的商人洽談動物油脂的購買了,運到秦州後,王洪進行收購,至於扎西,等到他回來後,也少不了讓他收購這些,折算後可以用來換取玉液酒。

    而對於這些進行皮毛貿易的商人來說,收取動物油脂這個只是順便就可以做的事情,有錢賺,何樂而不為?

    目前製作肥皂只能暫時用動物脂肪,因為這個時代植物油只有芝麻油,而且是少數人在食用,大部分的人還是在吃動物油,動物油畢竟比較香。

    吐蕃地處高原,蔬菜極少,而且他們的食物多數是煮和烤制,很少有炒制的菜餚,而且以肉食為主,所以吐蕃應該有很多的動物脂肪可以收集。

    只要可以賣錢的東西,應該許多的人願意出售,這點從皮毛貿易商那裡也得到證實。

    只要這兩年過後,秦軒就可以用棉籽油代替動物脂肪來製作肥皂了,不需要全靠動物脂肪,到時候對吐蕃這方面供應酒是用錢還是別的什麼,在另行決定吧。

    動物脂肪製作肥皂要比植物油脂好,如果可能,秦軒想用動物脂肪來製作香皂,植物油脂用來製作洗衣用的肥皂,這樣又多了一個賺錢的項目。

    馬木提這次回來又訂購了兩萬瓶酒,都是玉液酒,玉露酒因為沒有水果,所以秦軒剩餘的玉露酒暫時不能出售了。

    這又是四萬兩銀子到手了,秦軒現在真是數錢數到手抽筋,這樣的日子真是美。

    四月初,伊娃和玉姬帶著四個丫鬟也到了秦州,壽王家裡的護衛一路保護,也沒出現什麼意外,這讓秦軒放下心來。

    秦軒叫她們都住在了莊園裡,伊娃和玉姬都很開心,畢竟能和秦軒單獨呆在一起了,秦軒也很高興,畢竟自己的飲食起居有人照顧了,秦軒也就輕鬆了許多。

    雨妍姐帶來了信,信中難免又是更多的思念,才相聚又分離,這也是秦軒的考慮不周,但是也沒有辦法。

    就算雨妍姐不到洛陽去,那邊的那麼多事情也需要有人照看著,別人看著又不放心,只能是雨妍姐去招呼著。

    長安有趙老伯、張斌和阿牛,這個可以放心,洛陽可是沒有人在的,紫妤一個人在那裡秦軒還不放心呢,只有現在這樣安排。

    信中說到伊娃和玉姬,雨妍姐還是說了,有機會還是把她們兩個收了吧,一來這樣才能放心,也解決秦軒的鬱悶,信中少不得又調侃秦軒一番。

    這個雨妍姐,太寵秦軒了,信中還說了二娘,又吵著要來秦州,被雨妍姐強行壓住沒叫她來,搞的小姑娘幾天都撅著嘴,不理她,看得秦軒是笑著搖頭。

    棉田里暫時沒有什麼大事,秦軒抽空叫上阿虎回了趟馮家溝,村裡依舊,田里也是一派的忙碌景象。

    秦軒到來,大伙都很開心,噓寒問暖的,秦軒這次不準備做過多停留,把村裡的幾位有名望的都叫到一起,分別詢問了幾個人村裡的情況。

    秦軒這次下來就是希望把村長人選確定下來,本來秦軒決定民選,可是問了幾個人過後,都一致推選阿虎的父親。

    而且秦軒還問了些村民,他們也都說阿虎的父親適合做里正,這個角秦軒也有些哭笑不得。

    秦軒想了想,其實關鍵就是泥石店交給了阿虎,村民們可不是傻子,把泥石店都給了阿虎負責,明白著給大家說明,秦軒看好阿虎家,要不也不會把這麼賺錢的買賣交給阿虎。

    秦軒只好暫時這樣,算了,民選以後在說吧,這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但是還是給大家做了說明,以後的村裡正需要選舉才能產生。

    晚上,秦軒召集了所有的村民在曬場開會,秦軒就直接宣佈了阿虎的父親馮大山接任里正,任期三年,三年後改為村民自選村里正。

    選舉具體的條框以後叫林悅和他們解釋,反正村裡就那麼點人,這些政策秦軒都和林悅說了。

    還有一個就是村裡的子弟們上學,主要是學習認字和術數(算數),什麼詩詞歌賦統統不學,又不參加科舉,只要學會這兩樣,最少以後找工作不用發愁了。

    怎麼來說當個帳房之類的沒有問題吧。秦軒可不希望教出來一個個都是只會吟詩作對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士子。

    在說了,只要識字了,那些個四書五經之類的,可以自己學嘛,村民也富裕了,可以自己買書。

    一切安排好,阿牛家的地裡規劃處一部分種植玉米、土豆、紅薯、辣椒等作物,派專人管理。

    今年村裡種植全部改為水稻,稻種都是秦軒送來的種子,估計今年村裡的糧食會大豐收了。

    馮家溝不缺水,山裡的山泉形成的小溪,可以保證稻田里時刻有水,而且秦軒還叫村民們捕捉一些鯽魚鯉魚苗放進稻田里養殖著,這也是秦軒做的一個小實驗。

    等到秋天收割稻穀時,就可以捕捉稻田里的魚,自己吃和去鎮裡賣都可以,也算是一個額外的收入吧。

    秦軒還鼓勵村民在山間空地等地方大量的種植杏樹,這個秦軒的酒坊負責收購果子,這些也可以額外的增加村民的收入。

    秦軒把家裡院子裡的幾棵蘋果樹挖出來帶走,果苗已經長的又一米多高了,手指粗細。

    秦軒戒指裡的果苗要比這個粗好多,估計今年可以結少量的蘋果了,秦軒決定留一顆在戒指裡,其餘的都移栽到農莊去。

    秦州的農莊種植的都是果樹,以葡萄為主,這幾顆蘋果樹種在秦軒的院子裡,明年春天,就可以適當的剪枝扦插育苗了,大唐就又多了一種美味水果了。

    村子裡基本沒有什麼大事,一切都是照舊,燒泥石這段時間僱傭的些人,開春就是農忙,所以人手不夠用。

    秦州的城牆開始動工了,泥石就源源不斷的開始供應,因為一個冬天的儲備,目前還是供應的上。

    但是秦軒安排加班加點的燒泥石,一旦全面開工,泥石的用量就會大增,不提早有更多的儲備,到時就會斷頓,捉襟見肘,所以現在儘管大量的燒製,不愁賣不掉。

    還有一個就是,秦州這邊李琬不會插手過來開泥石場子,這個隴右就算是對秦軒的一點點補償吧。

    現在附近的縣都知道了泥石,根本不愁賣不掉,秦軒倒是怕供應不上貨。

    現在開始修築東都到長安的路,一旦路開始大面積動工,修起來是很快的。

    秦軒還準備安排村裡出人,在秦州到岐州的官道上開幾家泥石作坊,洛陽到東都的路一旦修好,或者只修好一半,隴右的官道很有可能也會開工。

    只要在泥石路上面走過的人,沒有不喜歡這樣的泥石路面的,隴右道的各州官員也一樣,到時候很多基本的建設都離不開泥石了,那時才是真正的賺大錢的時候。

    長安到安西的這條官道,朝廷一定會很重視的,一來,洛陽那邊水運發達,道路壓力不大。

    但是隴右道、安西四鎮、這些地方對陸路運輸很重要,這條道路一定是放在首要位置,一旦開工,幾十萬人開始大修道路,泥石的用量那是海了去了。

    秦軒安排好村裡的事情,趕回了秦州,村裡的事情暫時不需要過多的操心,無非就是忙過這陣子,要蓋個大的泥石窯,免得到時後產量低,供不應求。

    這個泥石窯必須蓋在秦州附近的官道邊上,村裡出主要的管理人員,剩下的人全部僱傭。

    只要有這麼個大的泥石廠開起來,秦軒就可以不用在操心村裡的事情了,這個廠就可以叫村民們豐衣足食了。

    五月,此時的棉田已是綠油油的一眼看不到邊,棉花的長勢很好,看著棉花的樣子,秦軒沒法辨認是長絨棉還是陸地棉,秦軒暫時不能確定。

    陸地棉的植株遠沒有長絨棉的植株大,秦軒看到地裡棉花的長勢很旺,植株也比較健壯,現在都有五十公分左右了,而且還還沒有停下的趨勢,秦軒腹誹著不會長成小樹吧。

    目前棉花只有極個別的開了花,還沒有結桃的,現在也不能打頂,只有等到全面開花時,才開始考慮打頂的問題。

    打頂這個活必須是人工一個個的來,不過也不是什麼特別累人的活計,只要把棉花主幹的尖掐掉即可,這樣就可以達到控制植株的高度。

    秦軒前世的棉花都不需要打頂了,都是噴灑藥劑,什麼矮壯素,縮節安等藥劑,控制棉花植株的生長。現在只有人工進行棉花植株的高度控制。

    過了半個月左右,棉田里的棉花開始大面積開花結桃,棉花的植株也長到了一米左右,而且植株的生長開始緩慢。

    秦軒觀察了一下,植株開始往粗裡生長,估計營養開始供應棉桃的生長了,這個時候是可以打頂了。

    秦軒叫來了棉農們,演示了如何打頂,這些都是些簡單的活計,一學就會,棉農們到時一家老小全部上陣,在叫刺史大人派了幾百人來幫忙,幾天就可以全部搞定。

    棉田里暫時沒有秦軒什麼事情了,剩下的事情暫時有司農寺的官員看著就行,有不知道的地方再來叫秦軒即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