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388章 難題 文 / 砍刀

    「太真這幾天都忙些什麼?」

    「皇上,除了焚香祈福,就是想皇上,對了還有看小說」

    「小說?什麼小說?」

    「是秦軒秦大夫寫的三國演義」

    「哦,秦大夫寫書了?三國演義?那三國?」

    「就是漢末曹孟德那個時代,魏、蜀、吳三國」

    「看我這記性,是漢末時的事情,嗯?秦靜遠的祖上不是在始皇時就離開這裡了,他怎麼能知道漢末的事情,還寫小說?」

    「是啊,皇上看看就知道了」

    楊太真笑著說道,從桌上拿起一本線裝訂的書遞給了李隆基,發黃的紙頁上寫著「三國演義「四個大字。{/書友上傳更新}

    「皇上翻開第一頁看前言,奴家給皇上揉揉肩」

    楊太真說道,走到李隆基的背後,伸出嫩白的小手,在李隆基的肩上輕輕的揉捏起來。

    「原來如此,這個秦靜遠是參考了陳承祚的《三國誌》和一些史料才編寫的,這書是手寫稿,怎麼到了你這裡?」

    「秦大夫的家人楊雨妍和我是好友,這次去江南道遊玩前,托人送與我解悶用的」

    「她們是和玉真一起去的,這次秦靜遠家裡的女眷都去了,這樣也好,玉真不至於路途上寂寞了」

    李隆基說道,說起自己的胞妹,李隆基心裡依然愧疚,作為哥哥,妹妹們的童年是在膽戰心驚中度過的,妹妹出生後不久,母親就不在了,自己卻不能幫上什麼忙,以至於她們為了躲避血腥的宮鬥,出家做了女道,作為哥哥,心裡也是很難過。

    自己做了皇帝,大權在握,可以保護自己的家人了,可是又親手殺死了自己的骨肉,而且是三個,李隆基黯然,自己這麼做到底是對是錯?虎毒不食子,自己難道連個畜生都不如嗎?親手殺太子,現在又要為立太子而煩惱,真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做……

    「皇上又在憂心什麼?」

    「還能憂心什麼,還不就是朝堂上的事情,這幫御史們,催著立太子,天天呱噪,很煩」

    「為這事啊,皇上那就立個太子不就解決了」

    「有你想的這麼簡單就好了,太子關乎這大唐的未來,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情,而且大臣們推薦的也不一樣,都說自己推薦的是最好的」

    「這還不簡單,皇上心中一定有合適的人選,寫一份詔書,確定太子人選,將詔書密封懸掛於朝堂房梁之上,皇上可宣佈太子之位已定,不公佈名單,只說如果發現密定的太子不能做到一個合格的太子或者做了違法之事,將重新選定太子,這樣一來可是堵住大臣們的口,二來眾皇子不知誰是太子,言行上都的注意,還可激勵皇子們學習,做一個仁政愛民的王爺,這樣做一舉兩得,既激勵了皇子們,皇上也可以更好更長時間觀察皇子,將來確定更合格的太子的人選」

    「這個怕是大臣們也不同意,不過這個倒是可以試一試」

    「奴家說的比較簡單,皇上可以根據這個在做一些細化,怎樣才可以調動皇子們的積極性,參與到太子的競爭中來,這樣才能選出更合格的太子造福於大唐,造福於百姓」

    「太真想法是不錯,恐怕會遇到很大的阻力,這個是你想出來的嗎?」

    「皇上,這是奴家瞎琢磨的,也借鑒了一些別人的思路」

    「哦,說說看」

    「那是在一次小聚會,和秦大夫的家人一起閒聊,說起醫科大學的事情,說秦大夫要求學生們選出如同軍隊裡隊正一樣的學生,來管理一個教室裡所有的學生,可以自薦,也可以他人推薦,再由學生們投票選出自己認為合適的班正和班副,也就是和隊正一樣的學生官,得票最多的一、二名就出任班正和班副……」

    楊太真說道,慢慢說出了事情的原委,其實這個也就是一個小集體的民主選舉,幫助老師管理班級,太真將這個結合到選太子的這個當中來。

    「其實年滿二十的皇子們,可以給他們安排一個縣叫皇子們去治理,等同條件下的縣,五年為期,誰治理治理的縣最好,從這個縣的富裕、治安、稅收、百姓的滿意程度等等各個方面去綜合評定,名列前茅的就可以選為太子,總之就是這麼一個能者上,庸者下的合理競爭機制」

    「呵呵,太真,你這小腦袋瓜可真敢想,這事情叫你越搞越複雜了,就算可行,如何監督他們不會再下面做手腳,搞些虛假的東西報上來?」

    「皇上可以私下裡派一些人去監督啊,不叫任何人知道,只有皇上一個人知道,派去的人也是相互不知道的,只給皇上一個人通報皇子們的一切行動,是真是假還能瞞的過皇上?」

    「呵呵,是啊,要想知道一個人幹什麼,方法很多,不過太真的這個方法朕也大致聽懂了,就是給你一個地方去治理,五年後看成績,有能力者上,無能力者下,只有競爭,才能凸顯出誰是最合適的太子,麻煩事麻煩了一點,不過方法是不錯的」

    「奴家也是為皇上擔心,操勞朝廷大事,怕皇上累壞了身體,就沒人保護奴家了」

    「乖寶貝,朕會保護你的……」

    三盞帶著玻璃燈罩的燭台將房間照耀的異常的亮堂,寬大的床榻上,白色的帳幔輕輕搖動著,粗重的喘息聲、床榻的「咯吱」聲伴隨著旖旎的呻吟聲聽著讓人血脈膨脹。

    「皇上躺著,奴家來伺候皇上」

    當一個皎潔的身影跨.坐在那肌肉已經鬆弛的李隆基身上的時候,躺著的李隆基發出愜意的哼哼聲。

    這個姿勢在這個男人為尊的社會裡,是不允許的,更別說是皇上,你騎到皇上的身上,那可是要殺頭的。

    不過這些事情只有兩個人知道,當事人不反對,別人也不會知道的,何況這樣男人很舒服,作為五十幾歲的李隆基來說,這當然是求之不得的,既然你無力進攻,那就躺著享受吧。

    李隆基看著身邊睡熟了的太真,腦海裡想著前面她所說的一些話語,目前來說不管是誰看中的合適做太子的的兒子,都有對方可以找出不合適的理由來,與其這樣,大唐一千五百多個縣,選出二三十個縣來交給兒子們去治理,這樣也未嘗不可。

    如果連一個縣都治理不好,如何能治理好這麼大一個大唐?不管如何,都是自己的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對於我李家的大唐來說,需要更好的明君來將這輝煌延續下去,無疑是不能光憑個人的眼光去觀察,就如同秦靜遠那句話,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話用在選拔太子是在合適不過了,李隆基暗想到。

    這個秦靜遠是有些本事,做些實際的事情可以,但是不能給與太高的職位,這是一個來歷不明的人,李隆基想起秦軒所做的一些事情,很多都超出了自己的預想,一個不知根底的人是不能委以重任的。

    秦軒還不知道李隆基會這麼慎重的對待自己,的確,任何一個上位者,都願意用知根知底的人,秦軒自己也考慮過這樣的事情,自己是憑空多出來的一個人,以前的事情根本沒法去查找,從這一點上就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作為一個皇上,李隆基曾經派了幾波人去查訪秦軒的來歷,所有的線索都在麥積山中斷,至於秦軒自己說的那些,根本就查不到,進入大唐的商隊也沒人記起有秦軒這麼一個人。

    不過好在這幾年過去了,這個秦靜遠對大唐的貢獻不小,至少目前可以不為糧食發愁了,百姓可以吃飽肚子,自己不用再去東都就食了。

    這個是大唐幾代人都沒有達到的目標,在自己這裡達到了,雖然全面解決大唐百姓的溫飽還需幾年,但是至少有把握可以做到,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李隆基心裡暗想著。

    至於太子的人選問題,李隆基也是很難做出選擇,如果真要選,倒是傾向於六子榮王李琬,但是李琬是自己長子李琮一母同胞的弟弟,這個有點說不過去,既不是所有兒子裡面的長子,也不是自己和華妃所生的兒子裡的長子。

    如果決定立榮王,這個難度太大,支持的估計不多,但是現在這個局面如果同意哥奴(李林甫,字哥奴)的建議立壽王,那麼自己身邊這位美人就必須的離開自己,這個絕對不可以。

    如果按祖制立長不立幼,該是三子李璵登太子位,可是這個兒子性子太懦弱了,沒有那種殺伐果斷的帝王心性,雖然也很勤勉,但是如果有能臣輔佐,勉強可以,但是如果碰到弄臣,那出現什麼結果就很難說了。

    李隆基現在的腦袋裡也是亂成一團麻,思前想後的不能決定下來,太真的主意也不是不可行,這些要和大臣們商議才可,能不能通過這個還是未知。

    對於李家王朝能順利的延續下去,太真的這個建議是十分可行的,但是這中間也有難度,這些要看執行者如何去操作,每個人都有偏愛,一旦起了私心,那麼這個竟爭機制就變了味,很有可能還會引起手足相殘。

    如何控制好這裡面的微妙關係,這也是很有難度,而且這個建議也不是很完美,心性不好的也許是治理地方的一把好手,這樣的兒子如何能當太子?這樣只會造成內亂。

    「難啊!」

    「皇上怎麼還不睡,還在為朝堂上的事情煩心呢?」

    楊太真問道,伸出如蔥白一般的玉臂,抱著李隆基的身體,軟糯的香唇輕輕的吻在李隆基的臉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