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389章 愛情 文 / 砍刀

    能讓一個皇上發出「難啊」這樣的聲音,可見此事涉及的問題多麼複雜,皇帝有著無上的權利,但這也是在合理的情況下,如果是不合理的事情,一樣會被門下省封駁——()

    這個時代,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同為朝廷的權力中心,由中書省決策,通過門下省審核,在經皇帝御批,最後交尚書省執行,故實任宰相者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這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是「吏、戶、禮、兵、刑、工」部,這六部都歸尚書省管轄,因為唐太宗曾經做過「尚書令」,這個以後就沒有在設「尚書令」這個官職。

    目前到了李隆基這個時代,尚書省就完全成了一個執行機構,沒有什麼實際權力的,不參加決策的一個部門,中書省成了權力最大的的部門。

    李隆基知道太真說的這個計劃很難通過門下省的審核,事情有難度,不代表事情就不可以做,但是這也是明目張膽的違背祖制去做這件事,門下省可以冠冕堂皇的封駁。做為皇帝也無可奈何。

    「我沒事,睡吧」

    李隆基笑著說道,暫時不去想這些事情,總會想出辦法來的,就算是強行通過,也不是不可能,只是不想君臣之間搞的那麼水火不容罷了,想到這裡,李隆基摟著懷中的美人交股而眠。

    **********************************************

    「秦大哥,回來了,昨天打聽清楚了沒有?」

    「打聽什麼?」

    「就……就是皇甫小姐有沒有那個定……親」

    「啊!,我可把這忘的一乾二淨了,實在對不起,不過你送的馬匹她是收下了」

    秦軒說道,張晨是今早回到家裡的,昨日請一幫同學去喝酒,沒想被灌醉,被同學安排到客棧歇息,沒有回來,今天回家沒有見到秦軒,從下人那裡才知道秦軒昨日宴請皇甫紫瑤的家人。

    秦軒其實不是忘掉問皇甫紫瑤有沒有定親這件事,而是沒有辦法開口,沒有合適的話題牽扯到這上面,總不能張口就問「皇甫伯父,你家瑤兒有沒有定親」,如果真這樣,皇甫惟明那還不發火才怪了。

    這個事情秦軒想著自己問也不合適,畢竟自己是已婚男人,不要叫別人誤解是自己想納妾什麼的,皇甫惟明的性格,絕對不會叫自己的女兒成為別人的妾室的。(_——)

    「我的好大哥,那麼好的機會你怎麼就不問問呢?」

    「你木頭腦子?這話我開口問合適嗎?我要是沒結婚倒是可以問問,就算誤解也沒關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不要忘了,我是結過婚的人」

    「就問問有沒有定親,這和大哥結婚有什麼關係?是我想提親,不是大哥也看上了皇甫小姐吧?」

    「你沒病吧?我去問的話,別人以為我要納妾呢,就是沒定親也說定親了,你傻啊,我說了幫你,就會想辦法,不過要的合適的機會」

    「也是,大哥這麼風流倜儻,難免別人會誤會的」

    「所以只能找機會了」

    「對了秦大哥,我們國子監的祭酒是秦州以前的刺史,你認不認識?」

    「叫什麼名?」

    「張兌」

    「啊,他怎麼又做國子監祭酒了,早知道你的事情直接去找他的了,還托人繞圈子才把你塞進去」

    秦軒說道,這個張兌,秦軒以為他還在做御史,沒想到去了國子監,這下好了,以後就算醫科大學有什麼事情,都可以找這個祭酒張大人了。

    醫科大學也是屬於國子監的的下屬學院,國子監也是全大唐的最高教育管理部門,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等六學都屬於國子監管理,醫科大學也不例外。

    除醫科大學外,六學是有差別的,入學的學生與資蔭(即父祖官爵)身份有關。也就是招收的學生和直系親屬的官的大小有關

    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分別招收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為學生,律學、書學、算學則只能招收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子弟為學生。

    此外,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學習儒家經典為主,律學、書學、算學學生則學習專業學科。

    國子學生員三百人,太學五百人,四門學一千三百人,律學五十人,書學、算學三十人。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等入學年齡為十四歲至十九歲,律學則為十八歲至二十五歲。

    國子監長官為國子祭酒,也就是現在張兌擔任的職務,主持政務。下設司業為副,及丞(掌判監事)、主簿(掌印)、錄事,這些都是大唐教育的管理官員,

    六學的教師隊伍有博士、助教、典學、直講等學官,這些事直接面對學生授課。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入學後,要根據將來考進士科還是考明經而分科學習。

    這三個學校的學生所習儒家經典分為大中小三種,《禮記》、《左傳》為大經,《詩經》、《周禮》、《儀禮》為中經,《易經》、《尚書》、《公羊傳》、《谷梁傳》為小經。

    所謂通三經者,就是大、中、小經必須各精通一門;通五經者,是三大經都精通,中、小經學各通一門,《孝經》、《論語》則都通三經和通五經都必須要掌握的知識。這也是進士、明經科的考試要求。

    學校每年向禮部推薦選送參加科舉考試者。如學業不佳而多年得不到推薦的資格,或推薦後屢年落第者,就會被學校開除。

    這些六學學生的成績是經過博士們的推薦,報送到國子監審批,在由國子監送到禮部報備,才能參加科舉考試,審核很嚴格。

    六學的學生招收管理的倒不是很嚴格,走後門進學校的不在少數,至於入學後學習不好,不能得到老師的推薦,那就對不起,很可能就會被開除,就算賄賂了推薦老師通過推薦,但是參加科考沒考上,也會被開除的,當然,有復讀的機會,這個機會不會超過三次。

    「我現在在太學學習,至少也得兩年之後才能參加科考,大哥,你們的醫科不用參加科考吧」

    「是的,這個不用,只參加太醫署的考試,合格的就頒發行醫文牒,以後就可以做郎中了」

    秦軒說道,這個類似於醫師證的行醫文牒也是秦軒出的主意,目前在醫科大學裡實行,三年後,會慢慢推行至全大唐,沒有行醫文牒的,以後一律不准行醫。

    行醫文牒可以自己報名參加考試取得,這也是為了規範大唐的醫療領域,目的就是全大唐的郎中必須都要經過醫科大學的培訓後考試合格者才可以行醫,逐漸形成律學、書學、算學之外的第四門專業學科。

    醫科大學也算是朝廷的一個實驗性大學,一旦開辦成功,後面的律學、書學和算學這樣的冷門學科也會加大招生,形成和醫科大學一樣的規模。

    以後的太學和四門學會合併成一個大學,地位和醫科大學一樣,而國子學則會變成一個綜合大學,從剩下的大學裡招收頂尖的學生重點培養,成為大唐的重點最高學府,也是產生官員的搖籃,四品以上的官員必須經過國子學的學習。

    以後的大學就是面向全大唐招生,經過考試,合格者進入大學學習,成績優秀者可以參加國子學的考試,以後的靠著祖上的功績入學的這個條件將會慢慢的取消。

    這些都是李琬私下裡和秦軒說的,李隆基也有心來慢慢改變目前大唐以大家族掌控一方的局面,循序漸進的一點點的改,形成良性的發展,在全國州縣鎮建立蒙學也是這個計劃中的一部分。

    現在的朝廷官吏裡,大部分是來自各個家族的士子,無形之中這些官員們多少也帶有各個家族的代言人的影子,這對於大唐的發展是有弊端的。

    解決這樣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而且也不能明目張膽的去採取一些策略,只有採取潤物細無聲的方法去做,這些大家族以千分之一的人口,掌握著大唐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這是個畸形的數據,是絕對不合理的,也是危險的。

    「大哥,也不知你什麼時候才可以打聽到皇甫小姐的事情,我自己去轉轉看看,能不能碰到皇甫小姐」

    「張晨,不是吧,以前怎麼沒發現你有花癡的潛質,這長安城裡上百萬人,你要去碰運氣!看樣子要不佩服你都不行了」

    「實在不行,我就去她家門前候著,這樣總能碰到」

    「得,你去吧,不要被別人當成精神病就好,記住,不要去她家門前,離的遠點」

    秦軒說道,這實在沒辦法,愛請這個事情是沒法用世俗的觀念去理解,當她來的時候,那就如同洶湧的洪水,根本就沒法阻擋,她能摧毀一切理智、羞恥、以及自尊,能使一個膽小的人變成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這就是愛情的力量。

    這個張晨,秦軒沒法去阻止,因為阻止也沒用,目前暫時不要叫皇甫惟明知道就好,以他耿直的性格,本來能成的事情也有可能會變得艱難無比起來。

    秦軒觀察,皇甫紫瑤對張晨也是有點意思的,昨天看她幾次欲言又止的模樣,就是想問張晨怎麼沒來,但是礙於父母都在邊上,這些話始終沒有說出來。

    自由戀愛在這個時代還是一句空話,沒有父母的許可,一切都是空,那怕你尋死覓活也沒用,倒是自己的婚姻沒有收到什麼羈絆,這也的感謝咸宜公主這個重量級的媒婆,不然郭老太太不會這麼輕易答應的,秦軒暗想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