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476章 冬祭 文 / 砍刀

    龍武軍的這個將軍也是從邊軍抽調回來沒有兩年,主要是李隆基考慮到要成立龍武軍,但是龍武軍畢竟少上戰場,需要一些在戰場上血裡廝殺過有經驗的軍官來訓練這幫子禁軍,為成立龍武軍做準備。

    「靜遠,這就沒事了?」

    「是啊,沒事了,本來就不是什麼事,只是他們多心了」

    「把人嚇死了,以為真要被抓呢」

    張穎拍拍自己的胸口,可惜今天三女穿的都是裘皮衣,秦軒是什麼也看不到,三人昨日下午一起在會所裡選了三件裘皮衣,都是中長款式的,一人還選了一頂海豹皮的帽子。

    俗話說人靠衣裝,這樣一打扮起來,三人就如同宮廷的貴婦一般,甚是招眼,張穎更是毫不客氣的將銀卡中的錢全部花光,買了一堆東西回來,額外自己還添了兩百多貫進去。

    會所目前在從長安和東都算是名聲打出去了,在服裝的款式上,除了宮裡的宮廷正裝,就屬女子會所的服裝名聲響亮了,官宦有錢人家的女子平日裡的穿著基本都選擇女子會所的服飾。

    不過對於有錢人家的女子,選擇最多的還是類似於秦軒後女子穿著的晚禮服,這種服飾也是最受歡迎的,基本能來會所消費的人最少都是有一套,有的多則好幾套,當然,這樣的服裝基本都是訂購專門設計,為的就是和別人不一樣,但是價格也不菲。

    孫佳玉就專門訂購了三套不一樣的禮服,每套的價格都在兩百貫以上,秦軒要求會所的設計師們,顧客專門訂購的這個禮服,價格雖然高,但是一定不能重樣,不像普通的禮服,一定要突出新穎和唯一這兩個要求。

    這也是吸引有錢人家的女子趨之若鶩的原因,沒有那個人願意和別人穿一樣的衣服,都希望自己的衣服是獨一無二的,但是衣服的製作不是很難,會自己縫製衣服的人多了去了,別人仿製的那就沒辦法禁止了。

    幾個人正在閒聊著,聽到遠處的百姓有點騷動,而且傳來了鼓樂聲,秦軒知道是李隆基的車隊過來了,遠遠的就可以看到旌旗招展,旗旛飄揚。

    「聖上的鹵薄來了」

    「我也看到了,快用望遠鏡看,那個騎著高頭大馬是聖上不」

    「不是吧,聖上應該坐在輅車裡才對,應該是哪個王子或者王爺吧」

    秦軒聽著三女說著這些,看她們高興的模樣,知道今年皇上估計是沒有乘坐輅車了。

    鹵薄就是指儀仗隊,漢應劭《漢官儀》解釋:「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兵衛以甲盾居外為前導,皆謂之簿,故曰鹵簿」。

    皇帝出行或者舉行重大活動使用儀仗隊的意義在於保障皇帝及隨員的安全,彰顯皇權的至高無上,規範禮儀等級,展現國家的實力,對自然和祖先的虔誠,所以皇帝的儀仗隊規模是很大的。

    儀仗隊裡使用的御車就叫輅車,大輅、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玉輅,車就是用玉裝飾出來的車,金輅車也就是金裝飾出來的車,這些輅車不是用馬匹拉的,而是用人力抬著走,有的是人拉著走。

    這五種輅車也叫「天子五輅」,輅車豪華異常,上面用的玉雕金飾,不計其數,車上也是繪著六獸:即麟、獅、犀、象、馬、鹿;六禽:鸞、鳳、孔雀、朱雀、雉、鶴。

    車欞上裝飾著雁翅及四垂如意滴珠板,車轅二條,都用朱紅色漆,每個車轅長二丈二尺九寸五分,用鍍金銅龍頭、龍尾、龍鱗葉片裝釘在上面,華麗的難以想像,色彩斑斕,就像秦軒後世巡遊的大花車一般,絕對是豪華精美艷麗。

    「那個就是聖上,怎麼沒有坐輅車?」

    秦軒說道,儀仗隊圍繞著著李隆基正緩慢的朝著圜丘前進,旗旛的儀仗隊看著可是五彩繽紛,絢爛艷麗,各色的華蓋、執扇、旌旗、幢幡、纛(dao四聲古代軍隊裡的大旗)在風中飄舞,昨日的一場大雪,現在到處都是白茫茫的,更是映襯出這些旗幟的絢麗。

    「真是聖上,這次真是沒白來,一睹了聖上的龍顏」

    離著李隆基最近的是一些拿著拂塵、金爐、香盒的內侍,各有兩人,在往邊上的就是拿著盆子、痰盂、金瓶、金椅子、金凳子的內侍,各有一個,這些都是伺候李隆基的,他們拿的東西都是祭拜天地時需要用到的東西。

    外層就是手執大刀、弓矢、豹尾槍的士兵,各三十人。手執荷殳戟的各四人。侍殿前執曲柄黃蓋的一人。執淨鞭者四人。在華蓋之間,除十匹儀仗的馬外,有騎馬的衛士千人。這個儀仗隊全部加起來大約有一千八百人,這還不算一些王公大臣們,全部加起來足足有兩千多人。

    這個場面可以說是聲勢浩大,好有幾千人的維護秩序的士兵,不知有多少的暗衛,這李隆基的出行可謂是場面宏大,折騰的下面人是雞飛狗跳。

    祭祀在這個時代是一個隆重的儀式,祈求上天保佑大唐繁榮昌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至於這些管用不管用是另外一回事,只要百姓們看到知道皇上在為天下百姓祈福了就可以,這也是聚攏民心的一個方法。

    「聖上萬歲萬萬歲」

    此起彼伏的喊聲從遠處傳來,儀仗隊所經過的地方,百姓們自發的齊聲呼喊著,幾百米外都聽得清清楚楚,秦軒用望遠鏡看到了百姓臉上的激動、興奮、虔誠。

    這是發自內心的呼喊和祝福,這使秦軒想到了前世時國家的鄰居,在見到他們首領是的那個激動和全場人的呼喊,多少人熱淚盈眶。

    這種狂熱,在自己的前世是能見到的,那就是年輕人對於明星的那種崇拜,那種瘋狂和眼前見到的這個景像是何其的相似,百姓是最底層的人,誰叫他們過上好日子,那麼他們就會由衷的感謝和敬意。

    「你們有所不知,聖上前十幾年前就開始不乘坐輅車了,都是騎馬」

    「哦,謝謝伯母告知,其實坐在輅車裡不如騎馬舒服,聖上也難得出宮一趟,騎馬自由自在的多舒服」

    「可能也有這個原因吧」

    雖然李隆基騎馬,但是輅車還是一樣在儀仗隊中,這個是不能少的,現在只是一個道具了,而沒有實際的作用,裝點門面而已。

    對於這個時代的男人來說,更多的願意騎馬而不是坐車,一個是路況不好,坐車受罪,而且視野也沒騎馬開闊,行動也沒騎馬自由,車基本上都是女性乘坐的多。

    不過隨著泥石路的修築,乘車出行的人越來越多了,如果是長途,基本上都會選擇乘坐馬車,沒有了顛簸,在車上可以睡覺休息,騎馬反而很累。

    「快看,聖上過來了,真是英武,聖上萬歲萬萬歲」

    秦軒愕然,這個張穎是什麼眼神,雖然他是皇上,但是和英武沾不上邊吧,如果是二十多年前這麼說倒是可以,現在這快六十歲的人了,能和英武扯的上關係?

    秦軒微笑著沒跟著人群喊什麼萬歲,現在的李隆基算是在他執政的最輝煌的時候了,自己也做了不少事情,不知能不能將這個輝煌持續下去。

    從心裡說,自己真的希望大唐就這麼輝煌下去,不希望看到動盪,可是事情也不是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使大唐變得更強。

    突然秦軒覺得自己就這站著,也不跟著大家歡呼有點突兀,而且那些暗衛們還不時的看看自己,眼神有點奇怪,看樣子自己還是沒有完全融入這個時代。

    個人崇拜這個東西是沒法用言語說的清楚的,這個好不好?不用說肯定是有好處的,對於李隆基來說,這會讓他更好的治理這個國家,如果當百姓不崇拜你了,說明你做的不夠好。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個也不好,他會叫李隆基飄飄然,會被這些崇拜沖昏了頭腦,歷史上的李隆基不就是如此嗎?大唐的昌盛不是在他執政的時期開始走向了衰落。

    迎風招展的旌旗,整齊的儀仗隊緩緩的朝著圜丘走去,秦軒在前行的隊伍裡看到了李琬和不少皇子,但是沒有見到李瑁,李瑁還在惠妃娘娘的墳前守陵吧,應該去看看他,拋去他王子的身份,也算是自己不錯的朋友,就定在明天去吧,秦軒暗想到。

    前行的儀仗隊到了圜丘的邊上,此時圜丘之上已經擺好了祭祀的用品,祭祀的對象其實就是神靈,《周禮?春官》記載,周代最高神職「大宗伯」就「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史記?禮書》也說:「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在人類的早期,人們思維簡單,富於幻想,對於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現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懼。

    天上的風雲變幻、日月運行,地上的山石樹木、飛禽走獸,都被視為有神靈主宰,於是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

    這些神靈既哺育了人類成長,又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威脅;人類感激這些神靈,同時也對它們產生了畏懼,因而對這眾多的神靈頂禮膜拜,求其降福免災。

    人類對自身的生老病死、幻覺夢境,也是難以理解的。古代先民相信,人死後其靈魂有一種超自然的能力,人的靈魂能與生者在夢中交流,並可以作祟於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災。這種敬畏眾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為產生的重要因素。

    由此便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祭祀,祭祀的方法也是各種各樣,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都成了祭祀的對象,要祭祀神靈,就需要有祭品。

    神靈也是需要吃飯穿衣的,於是就有了祭品食物、錦帛,有吃有喝,當然神靈也有七情六慾,就有了人祭,這個在商代是很常見的事情,一直到秦朝是還有人祭這個習俗。

    祭祀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焚燒、坑埋、沉水、灌注等等,河伯的故事就是典型沉水祭祀。

    最早時祭祀的地點也有很多,山巔、平地、河邊、樹下等等隨意一個地方都可以舉行祭祀,現在的圜丘就是其中的一種,《禮記?祭法》註:「封土為壇」,即用土石堆砌成一個高出地面的祭壇用於祭祀,現在唐朝使用的祭祀場所一般就是祭壇、宗廟、泰山之巔,這其中墳墓的祭拜也屬於一種祭祀地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