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477章 媒人【求訂閱、月票】 文 / 砍刀

    古代祭祀更多的是為了求得一種心靈上的安慰,同時也是寄予一定的希望,也就從這些祭祀中慢慢演變成了後世的一些教派,逐漸規範了一些祭祀的禮儀和場所,目前唐朝的祭祀可以說已經很規範了。

    這個冬至節的祭祀其實就是蠟、臘兩種祭祀的合併,蠟祭百神,為報答一年來恩佑之功;臘祭這種風俗最早始於周代。古人逢臘月就要圍獵,以捕獲的禽獸作「犧牲」祭祖宗。

    由於蠟祭和臘祭都在冬季,這兩種祭祀也就合併一起,形成了目前的冬至這天祭祀,以後慢慢又形成了臘月祭,也就臘八那天祭祀。

    以前的祭祀焚燒祭品以改成了現在的焚燒香燭,這就是古人覺得焚燒了祭品,祭品隨著煙氣飛昇到天上,這樣天神就可以接收到了地上人們給他供奉的物品,而現在焚香燭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一切前期儀式都準備好了,由祭司宣讀祭文,然後宰殺一隻雞,將血滴在祭台上,然後在敬奉酒水,灑在地上,這個就是祭祀儀式中的灌注,《周禮?大宗伯》說:「以血祭祭社稷」這就是血祭的方法,用來祭祀地神,血和酒灌注於地,血、酒很快就滲透到地下,人們認為這樣可以使地下之神接收到人們的供奉。

    祭祀供奉的酒是郁金草釀黑黍而成。《禮記?郊特牲》載:「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音同唱,黑黍酒),臭陰達於淵泉。

    周人尚臭,不是說周人喜歡臭味,只是周人時臭代表香的意思,周人是商朝統治下的一個方國,也是後來周朝的前身。

    祭祀一共分九個儀程,即迎神、奠玉帛、進組、初獻、亞獻、終獻、撤撰、送神、望瘞(音同義,是埋葬一部分祭品用來祭祀地神的意思)等,每進行一項儀程,皇帝都要分別向正位、各配位、各從位行三跪九叩禮,從迎神至送神要下跪七十多次、叩頭兩百多下,歷時一個時辰之久。

    如此大的活動量對李隆基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快六十歲的人了,所以目前一般不親叩拜,而派遣親王或皇子代為行禮,這個任務就是李璵(李亨)帶叩禮了。

    祭祀的規矩極其嚴格,凡是參與祭祀的官員,必須虔誠整肅,不許遲到早退,不許咳嗽吐痰,不許走動喧嘩,不許閒聊偷覷,不許紊亂次序。否則,無論何人,一律嚴懲。

    這祭祀每個儀式程序完畢,就會演奏不同的樂曲,由專人跳文、武八羽舞,這個是皇帝專用的舞蹈,百姓來觀看祭祀更多的是為了看這些舞蹈,不然誰沒事了在冰天雪地裡來看著皇帝磕頭。

    所有的儀式舉行完畢,還有最後一個事情就是「頒胙」,也就給大家分肉,當然不是在祭祀現場分,只是分發肉票,不過這個沒有百姓的份,都是分給朝廷各個參與祭祀的部門和官員的,回去後去各地祭祀場所憑票領取肉食。

    「靜遠,會不會給你頒胙?」

    「呵呵,這沒我什麼事情,我又不是參加祭祀的人員,我是來觀看的」

    「這祭祀最辛苦的是忠王(李璵)了,叩頭把頭都叩暈了吧」

    「噓,張穎你小聲點行不,不想活了,這周圍可都是暗哨」

    秦軒嚇了一跳,連陳夫人也不叫了,直接喊出張穎來了,這個大嘴巴可是什麼都敢說,雖然言不治罪,但是這話要是傳到了李璵的耳朵裡,那不是叫人記恨嗎?

    「啊,我這是可憐他,這樣也不行?」

    「你個大腦袋,他一個王爺需要你去可憐?別給自己招惹事端」

    「靜遠說的是,穎兒不可亂說,這祭祀之地,怎可胡說」

    分佈在周圍不少的暗衛可是都知道自己叫秦軒了,也知道她們是和自己一路來的,到時萬一那個大嘴巴私下裡說起這事,要不了多久這話就會傳的變味了,不是可憐而變成譏笑了,少不得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記恨。

    祭祀完畢,秦軒、張晨帶著三女回到了家裡,剛進門,楊管家就送上一個請柬,秦軒打開一看,是榮王送來的,明日邀請自己去終南山圍獵。

    這臘祭之後狩獵是每年祭祀之後的節目,也叫冬獵,主要是皇家子女為主,李隆基目前年紀大了,不然就是他帶隊,這幾年都是皇子們自行去皇家獵場去狩獵,回來將戰果匯報給李隆基,然後將獵來的野物由宗正寺分發給大家,這也算是頒胙的一個項目。

    「大哥,誰送來的請柬?」

    「是榮王,明日冬獵,邀請我參加」

    「那太好了,可不可以帶上我?」

    「你不會被凍暈了吧,後天就要宴請瑤兒父母,這冬獵一天能回來?你就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吧」

    「就是,那是榮王邀請靜遠,就算沒事,你也不好跟著去,那樣沒禮貌的,再說了你和榮王又不認識」

    「伯母可理解差了,如果不是因為宴請,自然會帶上他的,這打獵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不過張晨你的箭術怎麼樣?」

    秦軒笑著說道,這在皇家獵場狩獵,每年有不少官宦子弟都去參加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不過這也是自己第一次參加,前幾年不在長安,回來長安後,榮王又忙著築路,去年的冬獵他也沒參加。

    「我的箭術可不行,不過再不行,比起大哥你的箭術還是要強一點的」

    「啊,晨弟,就你那個箭術還比靜遠強?那靜遠的箭術還能看嗎?你去狩獵野物還是野物狩獵你啊?」

    「二姐,大哥沒你說的那麼差,他箭術不行,可是他有一個絕技,他扔石頭可是比高明的弓手還准,打獵那可是一把好手的,石頭出手,獵物到手」

    「靜遠,看不出來啊,你還會這麼一手,你這石頭能扔多遠,能扔個四五十步?」

    「張穎,不帶這麼小看人的,我不敢說能扔兩百步,但是一百多步是沒問題」

    「啊,這麼厲害?那有準頭嗎?」

    「說打頭不打屁股,你說有準頭沒有?」

    秦軒說完,突然覺得這話說的有點露骨了,這可是三個女人在場,而且還有兩個自己是叫伯母的,這下是丟人了!

    「咯咯咯~,說什麼那麼難聽,你怎麼不知羞恥,什麼話都說出來」

    張穎笑的是花枝亂顫,回到家裡大家都脫了裘皮衣,她這一笑,波濤洶湧,把秦軒折騰的老臉通紅,大家以為是秦軒不好意思了。

    「好了穎兒,別笑話靜遠了,其實也沒什麼的」

    孫佳玉說道,對於這些,其實也沒什麼,自己是感慨這靜遠,雖然是個芝麻散官,但是他這結識的人不是王爺就是公主的,就這一點來說,有幾個年輕人能比的上他!

    能和這些皇家子女這麼熟悉,關係這麼好,沒有能耐的的人,這些皇家的人是絕對看不起你的,不要說和你交往了,那些都是眼高於頂的人物,自己的兒子什麼時候能和靜遠一樣就好了。

    「靜遠,這可是我聽到最奇怪的事情了,別人射箭,你扔石頭,那該是多麼滑稽的一個場面,簡直不能想,不然我會忍不住笑的肚子痛的」

    「張穎,沒有那麼誇張吧,射箭這個技藝,是需要時間來練的,我以前沒學過射箭,我的家鄉很少有人射箭,我現在學也一時半會學不好,如果學個十年八年的,我看還是算了,石頭多好,哪裡都有,隨時都可以撿起當武器,而且不用花錢,射程和準度都不比箭低,你說那個好?」

    「這個我不知道,只是覺得很好笑」

    「有什麼好笑的,只要能當武器,不管它是什麼,箭枝有用完的時候,石頭可是無窮無盡的」

    「嗯,這點倒是,不過你沒學會射箭,可以學弩啊,那個簡單」

    「二姐,弩是制式武器,百姓又不能用,就算想學你也的有弩才可以」

    三個人在客廳裡天南海北的瞎侃,孫佳慧和張穎的母親則是靜靜的聽他們說,秦軒的家彷彿就成了大家的家一樣,沒有人覺得這裡陌生,這也是秦軒想看到的。

    張穎的母親可能是這個家裡最沉默的人,她的話不多,不像孫佳玉還偶爾插一句,或者和大家討論一些問題,秦軒注意到這些,就特意說一些她們感興趣的話題,來增加大家一起的親近感,使大家更好的融合到一起。

    「靜遠,你可知道哪裡有好一點的媒人?」

    「伯母,這個我可是不知道」

    「難道你結婚沒有請媒人?」

    「二姐,這些事情都是咸宜公主去辦的,大哥都沒操心過這些事情」

    「啊,咸宜公主找的媒人?靜遠你的面子真大,公主都幫你找媒人」

    「本來這些事情應該是馮伯母去找媒人,可是伯母對長安也不熟悉,剛好咸宜公主也在,就主動把這事給承接下來了,要不這樣吧,估計明天狩獵,咸宜公主也會去,我在求她幫著找個媒人吧,熟悉的人辦事放心點」

    「那太謝謝靜遠了,這事就麻煩你了」

    這幾天過節,想找媒人也不方便,長安的官媒雖然不少,但是這些媒人也不是如店舖那樣開店經營,都是在自家等這人來找,對這方面不瞭解的,還真是不太好找到。

    「伯母客氣了,你們來之前張晨就叫我幫他找媒人,但是覺得這些應該是伯母去找,也就沒放在心上,不過也不急這一兩天,等冬至節過完,選個黃道吉日上門提親即可」

    「你明天要去冬獵,那明天的宴請?」

    「這些都安排好了,明天瑤兒父母來你們招待就行了,家裡有楊管家在,這個他會安排好一切」

    秦軒笑著說道,其實明天的宴請自己還真是不方便參加,自己也算是一個晚輩了,他們長輩之間商量事情,自己在桌上也不方便,本來還想著明天去看看李瑁呢,只能等冬獵回來再去了。

    秦軒睡覺前將明天冬獵需要的東西都準備好,專門製作了一個三角形的雙人油布小帳篷,用手指粗細的毛竹做骨架,一個羊皮褥子,以及用鴨絨和羊毛製作的睡袋,有了這些,在野外露宿就不是問題了。

    至於明天去狩獵使用什麼武器,這點自己不用操心,只要自己帶上一把刀即可,山裡什麼都缺就不會缺了石頭,至於吃的東西,那些榮王會準備的,自己帶上一車酒就可以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