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496章 發展【求訂閱、月票】 文 / 砍刀

    這種大石上曬鹽,產出的鹽比較精細,雜質少,但是產出量有限,一萬石聽著是不少,但是對於大唐幾千萬人口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而已,何況還有周邊的遊牧部族和國家,需要鹽的數量不下百萬石,至少要修建一個大唐乃至周邊國家最大的鹽場,要將鹽業變成為台灣最大的一項收入。()

    楊玉環雄心勃勃計劃這台灣以後的發展,台灣目前有著最好的自然資源,適合曬鹽和種植茶樹,而南大陸州有著最好的鐵礦資源,鹽、鐵、茶都是朝廷嚴格控制的物品,自己一定要將這些物產全部賣給朝廷,想朝廷也不會拒絕吧。

    「玉環姐,在想什麼?外面風大,進房間裡來吧」

    孫佳慧說道,目前孫佳慧在台灣成了楊玉環的跟班,這次開船到鹽田也沒落下她,雖然很想家,但是孫佳慧知道,自己不可能回的了家,楊玉環也不會放他們回家,也許只能等到徹底融台灣時,才可以有偷偷溜回去的時候吧!

    不過有一點也叫孫佳慧安心不少,那就是自己在楊玉環的指導下寫了一封信給父母親,只是告知自己和哥哥們一切都好,叫父母親不要擔心,就是一個報平安的信件,具體在哪裡,幹什麼都沒有寫。

    據海上傳來的消息,搜尋自己和哥哥的水軍船隻現在沒有在出現在花山島那一片了,元日後的運糧船隻會繼續開始運輸,今天和楊玉環來看鹽田,也是順便過來送一些糧食,目前鹽田這裡還沒有開始種植稻米,只能少量的種植一些蔬菜,糧食還是從淡水城這邊運送。

    從楊玉環上了船,就一直站在前甲板上看著不遠處的海岸,似乎在思考這什麼,孫佳慧很佩服眼前這個有著絕色容顏的壽王妃,寧願拋棄榮華富貴,來到這個荒山野嶺的大島上,硬生生的建起了一座規模不小的城。

    孫佳慧很佩服她的執著,從能力上來說,至少自己的哥哥們和她比就差的遠了,就是父親也沒法和她比。

    還有一點是許多做官的男人沒法比,那就是敢於放權,她從不去插手下面人的幹事,只要交給手下人去幹的事情,最多是巡查一下看看,有不合理的地方記錄下來,然後召集手下的那些人,一起商討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而不是自己一言決定。

    就像她給自己說的那樣,既然用他,那就相信他,如果對他的能力有懷疑,那麼可以安排他去別的崗位,說什麼是物盡其用,將最合適的人安排在最合適的位置上。

    「佳慧,你說我們的鹽田出產後直接賣給朝廷怎麼樣?」

    「賣給朝廷?這個可行嗎?朝廷會要嗎?」

    「比朝廷的鹽還好還便宜,你說會不會要?」

    「這個我可不知道,再說了私自製鹽賣鹽是犯法的事情」

    「呵呵,我們不是在大唐的土地上制鹽賣鹽,有什麼犯法的?我們只是和朝廷做生意,我們有鹽,朝廷有錢,就這麼簡單,犯法的事情和我們沒關係,這是賣給朝廷,又不是賣給私人或者走私」

    「如果這樣的話,那朝廷應該會很高興的,鹽在大唐也是必須的和緊俏之物,鹽的價格之所以居高不下,也是因為朝廷的鹽田出產不多,成本也較高,能有便宜的鹽送到,朝廷也會很樂意買吧,這轉手就賺錢的事情,沒人會拒絕的」

    「我想也是這樣的,我是計劃加大鹽田的建造,至少也要年產鹽五十萬石,鹽田的收入將成為台灣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玉環姐,年產五十萬石,就靠那些石頭曬鹽?這個不可能吧,那得鑿多少石頭?」

    「傻妹子,靠那些石頭自然不成了,那就是把全淡水城的人都叫來鑿石頭也不夠啊」

    「那該怎麼做,五十萬石可不是小數目」

    「在海邊土地上開鹽田,直接曬鹽,鑿石曬的鹽我們自己使用,鹽田出產的鹽賣給朝廷」

    楊玉環笑著說道,開始夫君說用泥石建鹽田,但是這個成本費用太高了,而且泥石不耐海水浸泡,不如直接就地開墾鹽田,引海水晾曬,這樣會更省事,具體如何做,還是得和夫君商量才行。

    「這海水曬鹽的鹽田,我哥哥他可是見過,他去過海邊鹽田,好像也沒有聽說鑿石頭曬鹽這麼一說,那邊都是和開墾的田地一樣的鹽田,就那樣曬,海水少了,自然就會結出鹽來,我記得哥哥還給我帶了幾顆很大的鹽粒,晶瑩的白色,很漂亮,如寶石一般」

    「哦,那回了淡水城還的請教一下你的哥哥,如果這個可行,那就在現在的鹽田哪裡準備建大片的鹽場,台灣的第二座城也計劃建在那裡」

    「啊,這樣建城,相隔的這麼遠,萬一有個什麼事情,如何救援」

    「佳慧多慮了,你覺得哪裡的船只能快過我們台灣」

    「玉環姐說的是,這習慣了台灣的快船,一時忘了別的地方還是那種划槳船!」

    「是啊,你說說這個鹽田這裡要建造一個城,起個什麼名字比較好?」

    「既然是出產鹽的地方,不如就叫鹽城好了,淡水城在淡水河,鹽城自然在鹽田了」

    「這個有點太直白了吧,那以後種茶的地方難道要叫茶城?」

    「也是,被姐姐這麼一說,我也不知叫什麼好了」

    「台灣是座寶島,鹽田在台灣的南面,你覺得叫台灣台南城如何?」

    「好是好,一聽就知道在南邊,可是好像和我說的鹽城也沒什麼區別吧」

    「說的是,不過我聽靜遠說過,以後人多了,淡水城會擴大,將來成為台北州的州府,淡水城本來就位於台灣的北面,這個鹽田叫台南也是可以的,以後也許就是台南州呢」

    「這個靜遠也沒取什麼好名字嘛,難道以後就按台北、南、東、西、中來建城,這麼大的一個島就建五個城?」

    「這種叫法很有可能,不過整個島嶼不會只建五個城,而是五個州,然後在下轄很多的城,至少鹽田這裡應該是以後台南州的州府所在地,這樣也好區分,關鍵是叫人一目瞭然,而不會搞錯方向,也更容易記住,島上能產鹽的地方很多,所以叫鹽城有點不合適」

    「聽姐姐這麼一解釋覺得也不錯,如果到時台灣島如果真是建成了五個州,無數個城,不知會是什麼一番景象,真的有點期待」

    「佳慧,只要有了目標,堅持努力,就會有希望,好好的幹,爭取以後也能當個城主」

    「啊,姐姐我真的可以?你們放心?」

    「呵呵,這有什麼不可以的,只要你把台灣島當成自己的家,只要你有這個能力,只要百姓們擁護你,那選你當城主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是現在的朝廷可沒有女人做官的」

    「女人也是人,為什麼男人能幹的事情我們女人不能幹?則天皇帝不是也是女人嗎?在台灣只看你有沒有能力,而不是看你是男是女,有能力,能給百姓帶來幸福生活,女人也一樣可以做官」

    楊玉環肅然說道,從大唐來的人還是存在很深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子主內的思想,這在台灣是行不通的,只要女子想出去工作,任何作坊都不得拒收,有文化識字的女子還可以在財政、稅收、律法、農業、漁業等等政府部門工作,女子能頂半邊天,一樣可以給台灣帶來經濟效益。

    如今台灣的發展如果全靠著海商貿易來發展,目前發展的腳步太慢了,而且海外貿易多數是以物易物的形式來貿易的,台灣的人口太少,就算有海商來,也沒法消耗他們帶來的那麼多的物品。

    但是目前台灣產的物品用金銀交易的數量還是太少,海商不可能空船就拉一些金銀來台灣買東西,除非是別處沒有的東西,而且又是海商們看好可以賺錢的東西,他們才會在大唐賣了貨物來台灣島購買。

    就這一個簡單的事情就限制了台灣的發展,而且台灣目前的出產還是比較單一,貨物的種類太少,為了以後的發展,現在只能在大唐管控的比較嚴,限制外流的物品上下功夫,使台灣形成一個大唐買不到的東西而台灣有,以此來吸引大量的海商,這樣才能使台灣更快的發展起來。

    楊玉環的話給了孫佳慧極大的震撼,只要能帶領百姓走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百姓支持你,就有可能被選為城主,台灣的淡水城也相當於江陰一般,要是自己能做城主,父親知道不知會是個什麼表情,這太有吸引力了。

    可是孫佳慧隨即想到這其中的條件,就是是富裕幸福幾個字,看似簡單,可是沒有那麼容易做到的,就目前快上萬人的淡水城也許可以做到,可是以後人會越來越多,要做到這幾個字就不那麼容易了。

    「玉環姐,我想到瓷器作坊做工」

    「你喜歡燒製瓷器這個我知道,可是你也不一定非要去哪裡做工吧,你有文化有學識,可以干更有意義的事情」

    楊玉環笑著說道,自己拋出了一個甜棗,至少在這個漂亮的女子身上起到了作用,台灣島的一個城主對於孫佳慧的哥哥們來說根本沒有什麼吸引力,這個不被朝廷認可的海外孤島,就算是做了島主也不能光宗耀祖,他們根本就不屑一顧。

    對於孫江晨等幾個士子,在台灣島待了一個星期後,楊玉環下令不在給他們提供免費的飲食,要想吃飯,就得自己去做工掙錢。

    生活失去了來源,被逼無奈,幾個士子只好開始了打工的生涯,不然沒有飯吃,在清高也不能餓著肚子,在生活面前,只有低下高傲的頭顱,要想填飽肚子,就的工作打工。

    孫江晨去了碼頭和肥皂作坊做了賬房,一人身兼兩職,魏斌去了台灣水軍當文書,許成清、廖偉、則去了蒙學教書,同時三人兼職泥石、陶瓷、漁業、玻璃、酒、搾油等作坊的賬房,曲子玉則是進入了淡水城律法編寫組。

    這幾個士子都是身兼數職,主要是目前台灣實在缺少有文化的人,各個作坊都需要有做賬的人,這個只能是用業餘的時間來幫著這些作坊做賬,當然薪水也要比作一份工高,這些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而尹玉泉的兩個兒子則是一個給主管農業的袁望老伯當賬房,一個給主管工業的馮子財當賬房,尹玉泉和張守才合在一起開了一家私營造船作坊。

    只有這個孫佳慧被自己收在身邊暫時當做一個秘書在用,不過這個不是長久之計,蒙學需要女性的夫子,這個也是叫台灣島以後家庭裡的女孩子都去蒙學讀書。

    雖然現在孩子不多,也就不到一百個,但是夠入學年齡的也就五十多個,也有一些女孩子,現在由自己帶著課,紫妤回來也會幫著自己代課,淡水城不大,但是事情不少,自己也是有了三個士子去當了夫子才能抽出身來。

    但是有女孩子上蒙學,沒有女夫子是不行的,這點夫君是特意交代過的,不然孩子的父母們也會擔心,這個也是自己為難的地方,現在有了孫佳慧,這個事情就好解決了,楊玉環暗想到。

    「玉環姐的意思是讓我去蒙學?」

    「是的,有沒有信心?」

    「我可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啊」

    「這個不重要,你哥哥他們也沒這方面的經驗,不是現在也在幹這些事情嗎?」

    「那好吧,我去試試」

    「嗯,我相信你可以的,你也是上過蒙學的,自然知道夫子是如何教書的,現在孩子們只是處在識字階段,這些都不是很難,有專門的教科書,你先熟悉下就可以了」

    「玉環姐,其實我是想去陶瓷作坊做繪畫,目前陶瓷作坊還是以素瓷為主,我想試試那些秦大夫說的各種顏料在陶瓷上作畫,那樣如果燒製成功,那麼瓷器會更好賣了,至少這些素瓷有了花紋和顏色,看起來也會很漂亮,喜歡的人一定會很多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