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500章 公私分明【求訂閱】 文 / 砍刀

    尹玉泉的造船廠還沒有開工,就收到了兩艘大船的訂單,這也叫尹玉泉和張守才開心不已,這打造大船,不是說造就造,尹玉泉沒有儲備的造船木料,只能去淡水造船作坊借。

    管理淡水造船作坊的掌櫃是尹玉泉給台灣提供的人,都是再熟悉不過了,不過這個事情中間還牽扯到一些問題叫尹玉泉有點為難。

    倭人為這兩艘新船支付了一千兩銀子的定金,兩艘船的總金額是兩萬貫,但是剩下六千貫要用倭人奴隸來頂賬,這個錢就需要淡水城付給泉財造船作坊。

    這事需要通過百姓議會的許可才行,淡水造船作坊是淡水城的企業,通過百姓議會的討論,這個六千貫的錢用來頂替泉財造船作坊的賦稅。

    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這個造船的木材不是借,而是要泉財造船作坊出錢買,也頂替淡水城付給泉財造船作坊的六千貫,這樣一來,尹玉泉和張守才等於就不賺錢造兩艘兩千石的大船。

    其實不賺錢是不可能的,這兩艘大船的基本造價也就八千貫,等於造一艘賺一艘,除去人工的個支出,一艘船的木材和其他花費在兩千貫不到三千貫。

    忙活一年多,一人也就賺一千多貫,這叫尹玉泉和張守才有點失望,關鍵是當時的報價有點低,兩千石的大船如果報價萬貫一艘,那麼賺的就會多一點了。

    「老掌櫃,這個很簡單的事情,這船本來是九個隔水艙,你給倭人做成六個,面積一樣大,還有一點,這個輪漿的設計也可以改一下,就這兩點至少可以節約不少錢出來」

    「老顧,隔水艙這個我知道,可是這個輪漿設計如何更改?」

    「我們現在造的軍船都是採用兩後螺旋槳和兩側一輪漿,這樣就一個大齒輪就可以了,如果覺得力量不足,可以在增加一組輪漿,不過只需幾個小齒輪代替即可,這樣不但節約了船艙的空間,而且也減少了畜力和人力的使用」

    這個老顧全名叫顧恆,四十多歲的老造船工匠,之前一直是尹玉泉江陰造船作坊的支柱之一,因為台灣需要造船工匠,就被尹玉泉送給了台灣。

    「老顧,這個後螺旋槳是個什麼東西,是舵?」

    「不是了,這個是島主拿來給我們的設計圖,這也是一種漿,不過比起輪漿來說,這個更節省木料,而且也輕便許多,目前我們還沒有造出實物船,不過模型已經早出來了」

    「啊,那塊給我看看」

    「老掌櫃,我這是給你透露軍事秘密,這要是叫島主知道,不知會不會懲罰我」

    「得了老顧,咱們再造什麼樣的好船,那個能和051號船比,你就是把全船掛滿輪漿,也聞不到051號船的屁味,你說的這個新設計也一樣,只是更節省材料罷了」

    尹玉泉這話說的很對,對於一個造船的來工匠,到目前為止都搞不懂這「051」號船是如何能跑這麼快的,就算是加大動力齒輪,增加輪漿的速度,可是這些在「051」號上根本就看不到,甚至連這個最新的螺旋槳也沒看到有。

    當尹玉泉看到這個五尺長的船模時,也不禁被這個船的造型和精巧而吸引住了,船的造型和「051」號基本差不多,只是船尾部多了兩個三葉螺旋槳。

    「看看就是這個東西,不知道管不管用,不過根據大齒輪和這個螺旋槳的尺寸來看,這個轉動的速度是很快的,而且這個船的舵也放在了船樓的前面」

    「老顧,這個船沒有輪漿啊,就這兩個螺旋槳?」

    「老掌櫃,你也是多年造船的人了,有這個大齒輪在,加裝兩個輪漿很難嗎?只要有齒輪,加幾組輪漿都沒問題,就算不用齒輪帶動輪漿,那也是用不了幾個人,四組輪漿最多八個人,在加上這兩個螺旋槳,怎麼也比原來的船快吧」

    顧恆說的話沒錯,尹玉泉看著模型船內的齒輪聯動設計,一個大輪盤齒輪帶動一個套在個木棍上的齒輪,伸出船艙,再用艙外的一個大齒輪帶動兩個螺旋槳上的小齒輪轉動螺旋槳,很簡單的設計,但是解決了完全沒在水下螺旋槳的轉動,而且對船艙的密封沒有一點影響。

    其實這個設計圖是秦軒設計出來,交給台灣島的,主要是為了開發造船工匠們的思路,怎麼樣巧妙的使用齒輪組合,用最少的人力帶動更多的輪漿。

    不管是人力還是畜力,目前帶動螺旋槳推動大船的航行這都是不現實的做法,但是這個設計可以起到一個啟發工匠們思考的作用,這種齒輪組合可以用到很多上面。

    但是這個螺旋槳如果用在小艇上,使用人力,是完全可以將小船推動行駛的,這個可以不用人力去划槳,只需象蹬自行車一樣簡單。

    秦軒給的這個設計圖不是叫淡水造船作坊去生產大船,而是希望他們先生產小船試用,看看效果如何,畢竟輪漿也是早晚要淘汰的東西。

    特別是目前的遠航的海船,大多數是靠著風帆和洋流行駛,只有需要改道時會試用漿手划船,如果有了這個螺旋槳,這樣就可以省去了很多的人力,但是前提是能用齒輪組合使人力變的和機械動力一樣快速的帶動螺旋槳。

    「老顧,我看這個螺旋槳有點不靠譜,不過這個齒輪組合可以減少人力,而且不需要這個巨大的齒輪,只需要在每個輪漿間加一個或者兩個稍大的齒輪就解決了幾個輪漿的同時轉動,而且還可以節省至少一半的人力」

    「嗯,老掌櫃說的不錯,這樣的安排是解決了不少問題,是個好辦法,六個輪漿一次最多兩個人蹬漿,三組輪換六個人就解決問題,遠遠比一組輪漿四個人要省去很多人力,看樣子還是老掌櫃腦子好使啊」

    「老顧就別笑話我了,這還是秦大夫的奇思妙想,不然我等哪裡可以想到這個」

    尹玉泉返回了自己的造船廠,將這種新的輪漿推動方式和張守才說了一下,兩個人商量需要和倭人提價,最後商議每艘船的價格提到一萬貫,也就是每艘船提了兩千貫的價格,也不算多。

    這新式車舟不但是節約了空間,也節約了人力,至於倭人同不同意,這個需要去商量,但是尹玉泉是有信心叫倭人同意的,遠航的海船,少一個船工就可以多拉一些貨物,這個帳應該會算的。

    對於目前台灣的發展速度,楊玉環特意召集了百姓議會的人一起討論成立一家冶煉作坊,將目前陳阿貴的鐵匠作坊一分為二,陳阿貴主要負責冶煉,陳阿貴的大兒子陳龍負責鐵匠作坊。

    討論這個冶煉作坊只是其中的一項議題,這個冶煉作坊是目前淡水城第一個全資的作坊,秦軒不在佔有其中任何股份,這個都沒有什麼問題,唯一的就是要從這個冶煉作坊產生的利潤中提出多少錢放入淡水城的慈善基金裡。

    「島主,我看還是和別的作坊一樣,分出利潤的兩成放入慈善基金」

    「這個不合適,以前是秦大夫投資的的作坊,其中一成作為秦大夫的投資回報,也只有一成放入慈善基金裡,其實這等於是秦大夫自己的錢,而不是作坊的錢投入慈善基金,既然是慈善基金,捐贈也是自願的,冶煉作坊目前是全資的淡水城產業,但是別的作坊也是淡水城的產業,單獨叫冶煉作坊分利潤給慈善基金這樣不合適,也說不過去」

    「就是,這個作坊產生的利潤是大家勞動所得,這種強行的做法是不合適的,既然是慈善,那就是百姓們自願去捐助,而不是我們強行的去扣除」

    楊玉環沒想到這個事情上會出現這樣的反對聲音,不過想想也是,這種強行扣除的方法是不合理的做法,畢竟這些作坊是淡水城的作坊,它們產生的效益應該用在淡水城的公共建設和改善百姓生活方面,叫百姓得到實惠,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而慈善基金是一個非官方的組織,他的捐助來自於民間,受捐助的對象也是在淡水城的政策之外的人群,比如誰家自己不小心發生了火災燒了房子,而又沒錢自己建造,這個情況淡水城是不會出資給他建造房屋的,這個時候就是慈善基金可以出面救助這家人。

    如果是自然災害造成的百姓糧食絕收或者別的什麼事情,這樣的救助是淡水城該做的事情,而不是慈善基金,這一點要分明白,國家的職責和慈善基金的職責要分清楚,不能混為一談,

    如果碰到天災,慈善基金也願意拿出錢來捐助百姓,這樣的事情當然是好事,但是不能因為慈善基金出錢了,淡水城就不出錢,這是不對的。

    「那大家認為該怎麼做才好?都出言獻策,商討一個更合理的辦法來」

    「我認為不管是淡水城的作坊還是私人作坊,這個捐助是個人行為,不能和淡水城的財稅混為一團,分出淡水城賦稅的一部分進去慈善基金是不合理的,雖然這個慈善基金也是為了淡水城的百姓,但是私人和淡水城這個是要分清楚的,我不同意拿淡水城的利稅給慈善基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