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501章 表決【求訂閱、月票】 文 / 砍刀

    楊玉環也是很滿意現在的百姓議會已經能更深層次的看問題了,而不是只看問題的表面,這也算是台灣百姓議會的一個進步,雖然自己也希望淡水城能拿出一部分錢來放入慈善基金裡,但是這個要看最後誰能說服誰了,如果爭執不下,那麼只有投票解決。

    「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平安,再說了這個慈善基金也是為了我們百姓著想,分出一點利稅也沒有什麼不可吧,都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幹嗎分的那麼清楚」

    「袁望老伯,這個是原則問題,我不同意這麼做,但是並不是怕什麼慈善基金會貪墨這個錢,反而我有餘錢時也會多少去捐助一些,這是兩個事情,不要把私事和公事攪合在一起」

    「大家都發表自己的看法吧,到底該不該這麼做,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這個問題其實也沒什麼難辦的,不管怎麼著,這個慈善基金不都是咱們台灣島咱們淡水城的產業嗎?不管是民間的還是淡水城衙門的,都是為了百姓能過上好日子,解除咱們百姓後顧之憂,咱們為什麼不支持呢?」

    「這……這個我不太懂,我就想問一下,如果我生了大病,不能幹活了,生病由郎中給醫,不花錢,可是我也要生活,不能吃藥不吃飯,這樣的情況是不是慈善基金會給我救助」

    「沒錯,確定你確實因病無法勞動,而且在沒有別的收入的情況下,慈善基金會給你救助的,而且淡水城也會給你每日的最低生活保障錢,這點不用擔心」

    「既然是這樣,那我就支持慈善基金,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出個什麼意外」

    「我來說一下個人的建議,我不同意淡水城的賦稅撥入慈善基金,首先慈善基金是民間的事情,不是衙門的機構,這點前面有人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如果衙門出資的話,這不又變成了一個衙門機構了,何況淡水城也有勞動保障機構,這樣屬於重複的部門,所以要麼徹底的使慈善基金變成衙門的部門,要麼就不和衙門有任何牽扯的民間部門,如果是民間部門,衙門就沒有理由撥錢給慈善基金,而是淡水城衙門要盡量的完善勞動保障這一部分,使淡水城的百姓能夠無憂的生活,為淡水城的發展做貢獻」

    「曲士子是有文化的人,說的在理,照你這麼說,這個慈善基金也沒必要存在了」

    「袁望老伯,這個說法也不對,淡水城的勞動保障是有標準的,比如某個人生病,按照標準,可以得到勞動保障的資助,可是他是家裡的主要支柱,這個勞動保障這一部分並不能完全叫他撐起這個家,那麼這時候就需要慈善基金出面救助了,畢竟淡水城的勞動保障這一部分,不可能適合到每一個人,總有一個適合大部分人的既定的救助標準,不可能細分到每一人,人少了可以做到這樣,人多了是完全做不到這樣,勞動保障只能抓大放小,而慈善基金則是可以做到更細緻,所以民間的慈善捐助存在也是個好事,需不需要存在,這個不是衙門可以管的,它的存在沒有違法,衙門是可以監督的」

    曲子玉侃侃而談,這些話說的很在理,一個政策只能適合大部分人,但是也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做到細緻入微那是不可能,這些政策惠顧不到的地方怎麼辦,那只能是靠民間機構或者個人來捐助來彌補。

    楊玉環對於曲子玉的話還是很贊同,雖然這個慈善基金是夫君辦的,但是不能因為這個就和淡水城衙門扯到一起,目前慈善基金捐助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夫君投資的這麼多作坊的收入也不少,支撐目前的運作還是沒有問題。

    目前百姓們還沒有慈善捐助這一概念,就算有捐助,也是有些人看在秦軒的面子上,而且目前對於淡水城還是百姓來說,都是在發展的階段,還沒有多的能力去做慈善捐助。

    不過有一部分頭腦精明人已經想辦法自己創業了,目前各個作坊生產出來的東西,不少人就開始用自己掙的錢去作坊批發回來然後擺攤賣。

    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私營企業的發展可以帶動一個地方經濟的繁榮,這也是因為泉財造船作坊這個私營船廠的出現,百姓才知道淡水城可以經營私營作坊。

    其實淡水城從來沒有規定不准私營作坊經營,但是沒有人帶頭,這個就是想幹的人也不敢出頭,淡水城的市場上除了糧食和蔬菜瓜果等副食品,沒有別的生活用品在賣。

    百姓需要買生活必需品,只需要去作坊裡買即可,這市場上有了私營的小店舖,楊玉環就叫作坊關閉了作坊的對外出售,只進行批發,不再零售,這也是鼓勵私營店舖發展。

    這一部分有頭腦的人將來也是慈善基金的有力支持者,雖然不能保證都會去捐助,但是心存善念的人還是有的,這樣淡水城的市場裡就多了不少賣百貨的店舖。

    對於慈善捐助的概念,這個需要在蒙學裡就給孩子們灌輸,至少要叫他們這一代人心存善念,只有這樣,才能使淡水城的人團結一致,百姓生活無憂。

    「我再說點題外話,看到大家前面有人顧慮慈善基金的使用問題,其實也就是怕有人貪墨了大家捐助的錢,接下來會將一些慈善基金的使用制度寫入律法裡,這其中包括接到捐助的錢數和支出的錢數,以及使用情況和結餘,這個全部都要公佈於眾,告知大家,一起來監督,這個制度不光適用於慈善基金,也適用於淡水城的財政和各個部門,做到賦稅收支透明,這樣可以使大家心裡都有一個明白賬,避免貪.腐,這個和慈善基金的問題,大家舉手表決一下,通過了,就由曲士子寫入律法裡」

    楊玉環這麼一說,大家都開始議論紛紛,慈善基金是否需要淡水城稅賦撥款的事情,對於袁望這樣的最早看著台灣發展起來的老人來說,是不想看著這個慈善基金只有淡水城的創始人秦軒一個人去拿著自己的錢支撐著。

    在他們這些台灣的老人來說,秦軒付出的太多太多了,說淡水城是秦軒家的,這個一點都沒錯,現在確分的這麼清楚,心理上覺著過不去。

    百姓議會有九十四人,加上會長是楊雨妍兼任,議會成員來自各個階層,有家庭主婦,也有作坊掌櫃和作坊工人,有農民也有軍隊士兵和長官,雖然發言的是少部分,但是每人心裡都有一桿秤。

    「第一項,慈善基金的是否需要淡水城稅賦撥錢投入,同意投入的舉手」

    出乎楊玉環的預料,支持投入的人佔了四十七票,這其中的人大部分都是台灣島的老人和各個由秦軒籌建的作坊掌櫃,而後來進入台灣的人,則是很少有人舉手。

    這個場面則是形成了平局,這最後的一票的主動權反而變成了楊玉環這一票,楊玉環甚至覺得是不是這些議員們都商量好了的。

    「四十七票,好了,反對的請舉手」

    結果不用說,除了楊玉環沒有舉手,還是四十七票反對,所有的人都看著楊玉環,這個結果好像成了楊玉環的一言堂,楊玉環沒有猶豫,舉起了自己的手。

    「啪~」

    「啪啪~」

    「啪啪啪~」

    「啪……」

    先是一聲鼓掌,接著是兩個人,慢慢的滿場的鼓掌聲響起,響徹了整個議會大廳,帶頭鼓掌的是曲子玉,參加鼓掌的的人除了個別幾個人外,大部分人對楊玉環舉手投反對票是支持的。

    這只是一個每月一次議會的其中一次,也不是什麼主要的議題,但是楊玉環還是看出了大家對她的決定充滿的敬意,這個不是簡單的舉手表決,而是一次公私分明的投票,這一票在一定意義上,已經超出了事情的本身。

    秦軒是楊玉環的夫君,雖然秦軒不在台灣,但是在大部分人的眼裡,這個台灣還是秦軒的,台灣以後走什麼樣的路,這個還是要看島主楊玉環的怎麼想。

    對於最早跟著秦軒楊玉環建設淡水城的老人來說,從情理上來說,這個是公是私都沒什麼,但是從法理上來說,這個是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區分,這對台灣以後的發展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的。

    百姓們可能不懂這些,但是曲子玉懂,自從來到台灣,曲子玉就在研究台灣的發展方式,一個有著超能力的女人帶著快上萬人建起了一個不小的大城。

    說是個不小的大城,這是應為這個城牆目前還沒有完工,只是西邊的城牆建設的還像個樣子,剩下幾個方向只是城門建好了,大部分的地方還是以巨木為城牆,但是整個城的雛形是出來了。

    這是在一面開墾田地一面發展作坊的基礎上,能在幾年時間做到如此規模,這也是不小的成績了,對於自己來說,曲子玉沒有自信能比女島主做的更好,至少曲子玉沒有島主這麼有錢,總不能忽悠著人們幹活而不付工錢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