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503章 沼氣【求訂閱、月票】 文 / 砍刀

    聽到楊玉環就這麼隨意的說出來這樣的話,對於孫佳慧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這樣的人簡直不是人了,就是一個神。

    「姐姐,那他為什麼不願意做呢?」

    「那是他不喜歡被約束,喜歡自由的生活,我也曾這樣問過他,他對於做官沒有絲毫的興趣,他唯一叫人稱道的地方就是心裡想著叫百姓過上好日子,這才有了目前的淡水城」

    「那做一個大官不是更方便改善百姓的生活嗎?」

    「佳慧,你認為每個人都是這種想法嗎?你想的事情不代表別人也這麼想,朝廷每出一個政策,可能本意都是好的,可是到了下面也許就變了樣了」

    「他這麼厲害,可以偷偷把那個人換成一個易容的人去啊,把壞人都換掉」

    「這個靜遠可以做到,可是你覺得把所有的人都變成了傀儡,這樣的官場有意思嗎?這個是不可取的,這也是靜遠為什麼不願意去做的原因,他更願意在底下幫著百姓改變糧食種子,引進好的作物,從根本上幫助百姓,這個比去改變那些貪官或者尸位素餐個的官員不是更有意義嗎?」

    「姐姐說的是,雖然不知秦大夫怎麼想的,但是至少知道他是個好人,這點可以從淡水城的百姓口中知道」

    孫佳慧說的這些是真心話,雖然也有人不滿意,但是這是少數,這個少數其實就是自己的哥哥他們,不滿意也僅僅是在被劫掠來台灣這件事上,對於別的倒也沒聽說什麼。

    走在淡水城裡,看到最多的就是笑臉,在這裡,不管是種地還是打工,只要勤勞,就不會餓著肚子,而且不管男女,都可以工作,這是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

    現在不少家庭裡,男的種田,女的進作坊打工,每月的收入夠一家人用度,糧食收割後賣出的錢就是餘錢,目前普遍的家庭都是選擇這樣的方式,每一家只少要有一個在作坊打工的,用來維持一家平時的花費。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淡水城有短工,每個作坊裡也招收這樣的短期工人,對於種田的農民來說,是最合適不過,農忙時在田里,農閒時去作坊賺錢補貼家用。

    孫佳慧對於淡水城這樣的生活方式很是感慨,雖然自己家裡完全不用多麼操心生活的問題,但是生活的很枯燥,給人感覺死氣沉沉的,淡水城這裡到處是生機勃勃,很有活力,不自覺的就會被身邊快樂的人群感染,自己也不自覺的開心起來。

    有了孫佳慧替代自己教蒙學的孩子,楊玉環也輕鬆了不少,將這次販賣來的三百多倭人盡數送到了鹽田苗翊哪裡,原來的工人都轉作了守衛,專門看守這些倭人開坑鹽田。

    楊玉環詢問了孫江晨後才得知,鹽田開墾很簡單,就和水田一樣,汲取海水進行日曬,到一定程度海水就變鹽粒,很簡單的事情。

    不過這樣產出的鹽只是粗鹽,而且雜質很多,賣出的價格不高,需要進行精細加工,那就是要進一步熬煮,使鹽變的潔白細膩。

    熬煮鹽不是個什麼難事,但是確相當的耗費燃料,雖然台灣島不缺木材,但是夫君囑咐過,不可大規模的採伐樹木,要合理的間接採伐,伐大留小,不能成片的採伐,保持原始林木的循環利用。

    現在有了石炭,百姓砍樹燒柴的習慣少了很多,就算有砍柴的,也只允許砍大樹的枝杈,不能砍伐整個樹木,畢竟石炭是需要錢買的,對於那些沒有時間去砍柴的人來說,多是選擇石炭做燃料。

    目前大多數石炭還是供應百姓和以後的冶煉作坊,開採量小,如果鹽田熬鹽在燒石炭,難免供應不足,楊玉環想著是不是開採火油來當做熬鹽用的燃料。

    元日前一周,楊玉環安排好淡水城的事物,將淡水城交給了袁望老伯和馮伯父代管,自己則是返回了長安城,途經揚州,安排子義在元日後準備好大批的茶樹苗隨送糧船運往花山島種植,爭取三年後台灣可以出產茶葉。

    陰沉漆黑的長安城,微微的北風使寒冬中的長安城顯得更加陰冷,宣陽坊秦府的內宅裡,魅惑人心的的聲音隱約透出了房間,持續了足足有半個時辰,溫暖如春的臥室裡,巨大的床榻上,一片旖旎的風光。

    一具身無襤褸的雪白軀體坐跨在躺著的秦軒身上,上身伏倒在秦軒的胸前,就這麼靜靜的擁抱著,無聲無息,似乎在體味著歡愛的餘韻,又似乎在暫時的小憩。

    秦軒的學校在半個月前就放了冬假,準備去台灣島看望玉娘,可是收到了玉娘的來信,不幾日就會回到長安城過元日。

    張晨的母親他們一家在張晨放冬假後就一起回去了岐州,秦軒則是在玉娘回來前去了趟東都洛陽住了幾日,將那裡的農莊和女子會所的賬目都查看了一遍,給大家安排了元日的假期休息,才返回長安城。

    「累壞了吧寶貝」

    「全身的骨頭都散架了,我現在沒力氣起來了」

    「那就這樣趴在我身上,我就是寶貝的床」

    秦軒笑著說道,家裡的下人們家在附近的,秦軒都給他們放了假,叫他們回去過元日,沒有家的或者家遠的,都留在府上過節,就秦軒一個人在家,不需要那麼多人操持,丫鬟們都被秦軒安排到主宅之外去了,也不用擔心她們聽到。

    「親愛的,我準備元日後在淡水城開始種茶樹」

    「嗯,這個想法不錯,隨著飲茶的風氣漸濃,以後的茶葉希求會越來越多,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台灣也適合種茶」

    「我是這樣想的,以後台灣就以鹽、茶、鐵、糧為主要產業,剩下的為輔助,用於海貿交易,而支柱產業的產出主要銷給朝廷」

    「啊,給朝廷?考慮過這其中的問題嗎?」

    大唐的鹽鐵茶都是朝廷專賣,根本不准私人加入其中,這是大唐財政的重要一部分來源,鹽田、茶廠、礦山可以私人經營,但是產出全部賣給朝廷,不准私自銷售,不然被抓住,那可是很重的罪,甚至可能被砍頭。

    「考慮過啊,我們不屬大唐管轄,用海貿這樣的途徑將這些賣給朝廷,這個沒什麼問題,目前就是找聯絡人和朝廷談判,我想朝廷不會拒絕這樣的好事吧」

    「玉娘,這些應該不是什麼問題,這樣緊缺的物品朝廷只要沒有什麼特殊情況,一定會接收的,可是我怕的是這樣大規模的銷售會給大唐的經濟造成影響」

    秦軒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要知道,這台灣鹽茶產業一旦形成規模,全部銷售到大唐來,很可能造成傾銷,對本地的產業壓力是很大的,很可能導致這些經營鹽田的百姓們破產,這個是秦軒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大唐的產鹽地大都是官營,但是在那裡幹活的都是百姓,台灣的鹽一旦規模過大,只要價格低於本地產鹽,那麼這個鹽田早晚會關閉,受苦的是百姓而不是官府。

    「能有什麼影響?我們的價格只要低,受益的就是百姓」

    「說的是,可是想過大唐鹽田的百姓嗎?他們很可能會失業」

    「夫君,整個大唐百姓能吃上便宜的鹽重要還是小部分鹽田的百姓生活重要,就算是朝廷的鹽田破產了,那些百姓也可以去幹別的,不能因為這一點事情而剝奪全大唐百姓吃上便宜鹽的這個好事情吧」

    楊玉環的話叫秦軒陷入沉思,這話說的沒錯,不管任何政策,適合的是大部分人,不可能做到人人滿足,自己這種不想叫每一個百姓受到傷害的心理是好的,但是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能做到事事如意。

    一個國家的政策制定是宏觀的,不能用微觀的角度去評價一個政策的好壞,我們要看到能否給大多數人帶來好處即可,這就是站在不同的高度所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

    「寶貝說的對,我是目光短淺了些,這個咱們曬的海鹽還需要做精細的加工,不然可是賣不出好的價錢」

    「這事我正要和你說說,我們需要熬鹽,可是如果用石炭,淡水城的石炭供應會緊缺,這樣也會使鹽的成本增高,你又不同意大量開採木材,如何解決?」

    「哈哈,這個簡單,記得我給你說過的沼氣嗎?」

    「記得,可是這個沼氣怎麼使用?」

    「這個簡單,在鹽田周圍建大量的沼氣池,還有就是在四周多養一些牲畜,比如豬之類的,稻田的稻草和雜草包括牲畜的糞便都是上好的沼氣用料,只要有足夠的沼氣池,就能提供源源不斷的沼氣,這個就是最好的燃料了」

    在目前沒有有天然氣的時候,這個沼氣可是最清潔最便宜的能源,沼氣的廢渣又是上好的綠色農田肥料,這是可以循環利用的的清潔能源了。

    說起沼氣,這個剛好可以適用與房地產項目中,至少一戶一個沼氣池,完全可以滿足一個家庭的生活之用,只是自己不會製造沼氣燈,不然就可以叫長安城的百姓使用上不要錢的照明燈具了。

    「那好,親愛的你劃出設計圖,元日後我就叫苗翊他們開始建造,另外我準備分出三千人去台南鹽田那裡開始建造一座新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