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富家翁

大道小說網 第504章 貿易【求訂閱、月票】 文 / 砍刀

    台灣淡水城目前的居住的人數將近萬人,對於面積十八平方公里的淡水城來說,這點人數也算少的了,更何況兩城的距離超過五百里,現在新建一個城有沒有必要?

    「嗯,這個想法不錯,既然台南開始建鹽田,那麼這個城早晚都得建,不需要建的太好,以木欄圍成就可,你準備派誰負責新城?」

    「這個還沒考慮好,你看苗翊怎麼樣?」

    「寶貝,建一個新城,至少要是一個能撐起一方大局的人出任,苗翊目前還是不行,這個人選你好好考慮一下,不妨從袁家選一個合適的人過去,三千人的城,至少需要三百的軍隊把守,苗翊可以帶領這些士兵,並且負責鹽田的管理,但是軍隊不得插手地方事務,這個是前提」

    「嗯,台灣的人才太少了,目前幾個士子都暫時不堪大用,至少他們的心不在台灣島,一到用人之際,就顯得捉襟見肘,就等著妍姐他們早點回來,我也好輕鬆一點」

    「寶貝辛苦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白手起家不是這麼容易的,人少是最大的制約,要想辦法連絡當地的土著居民,和他們建立好關係,想辦法讓他們慢慢的遷出大山,台灣的土著居民人數目前遠遠超過淡水城的人數,這事能做成,至少可以在淡水城和台南之間在建立一個城池,每個城池的人數都不會少於萬人」

    「這個有點難度,雷裡部落和蛤仔難部落的人到是可以利用,不過他們和台南那邊的土著人也沒有什麼交往」

    「你可以採取逐步的招安,叫蛤仔難部落的人逐步往南面,讓他們和相鄰的部落接觸,勸說他們出山,必要的時候可以用小恩小惠的手段勾引他們出山,如果是實在難以解決的部落,不妨使用當初對蛤仔難的手段,強行的攻打抓捕回來,不過這個辦法要留在最後用,能和平的解決問題是最好,給他們好吃的好喝的,應該可以把他們帶出山林」

    「嗯,也只能如此,我想這些人也會和蛤仔難的土著人一樣,只要看到咱們的生活環境,估計他們也不願意一直住在山林裡,目前蛤仔難部落的人基本都遷移了出來,這個對於他們附近的土著居民也有一定的影響」

    「這是個長期的事情,也不要太急,一個個的來,相信寶貝可以將台灣的本地土著人都遷出大山的,另外,台灣島北邊有不少島嶼上應該有人,不妨派海狸子他們出去招安,將這些人遷往台灣或者將這些島嶼納入台灣管轄」

    秦軒笑著說道,此時的琉球也就是後世被倭人稱作沖繩的島嶼,包括台灣也被人稱作是琉球,估計現在島上有人也是和台灣土著人一樣生活著,人數估計不會太多,一個部落能有幾百人就算多的了。

    不過也有可能這個島上現在沒有人,只是一個荒島,當初旅遊時沒有去這些島嶼,準備回來是去登島看看,沒想到事情變化,只旅遊了一半就返回了大唐,現在是霸佔這些島嶼的時候了。

    「嗯,我回去時先去看看這些人都居住在哪裡,確定他們的位置,也是該叫咱們的水軍動一動的時候了,至少也是個鍛煉,需要在上面立碑嗎?」

    「那是一定要做的事情,我把石碑做好,到時你帶回去,那邊有不少島嶼,不管大小,全部占掉,歸納入台灣的版圖,並且寫進大唐台灣的史書裡」

    目前台灣的史書一直都是玉娘自己在記錄,使用的是大唐的年號,而且使用的名字也是《唐台灣島記事》,將台灣的發展歷史一一記錄下來。

    「親愛的,你要繪製一張台灣島的地圖,我把它放進台灣記事裡,這樣台灣的管轄之地就一目瞭然了」

    「嗯,這個是一定的,界碑一定要立在島上的最高處顯眼的地方,不管以後島上有沒有人駐紮,只要去了島上的人,看到界碑,就知道是大唐的領土」

    「親愛的,那以後台灣該怎麼稱呼」

    「這個自然是大唐台灣道,以後淡水城就是台灣的州府,回去後就按朝廷的設置規劃州府衙門,這樣便於管理,大家也容易理解」

    本來想著用自己前世時的省、市、縣、鄉鎮、村來給台灣當行政設置,可是想想還是按大唐的設置算了,入鄉隨俗,不能太脫離了歷史,那樣會把人搞糊塗的。

    至於軍隊編制的設置,台灣的軍隊準備在大唐的軍隊編制上有略做改動,大唐的軍隊編制是每火十人,設火長;每隊五火共五十人,設隊正;每旅二隊共百人,設旅帥;每團二旅共二百人,設校尉。

    台灣的軍隊在團的設置上又加編了師級和軍級,在軍隊的人數也做了改動,改成了五五編製,一火十人,五火為一隊,五隊為一旅,五旅為一團,五團為一師,五個師為一軍。

    這樣一個軍的人數就達到了一萬兩千五百人,加上後勤亂七八糟的一些人,一個軍至少有一萬五千人,雖然目前台灣島只有不到千人的軍隊,也就是兩個團的編制,不過以後至少是一個軍的編制才可以。

    至於軍官的名稱,還是以團長,團副這樣稱呼,至於官職名,以大唐武散官名為主,軍長為三品,軍副為三品下或者四品官職,去掉了從三品這樣的職位,只有正、下兩個品階,九級十八階。

    每個軍隊都是一正職兩副職,旅以上編製,增加三名參謀和三名教導,都是一正兩副的配置,一軍的正職負責全部,兩個副職一個負責軍隊的日常訓練等,另一個負責後勤,互不干涉,各司其職。

    這樣設置簡單一目瞭然,而且不複雜,更容易叫人看懂,秦軒將這個自己想法和玉娘談了,也徵得了楊玉環的同意,這次回去後就準備按著這個設置開始改編。

    不管台灣目前人才缺乏也好,總之地方上和軍隊不一樣,地方上再亂,軍隊不能亂,這是保證一個地方安定的根本,而且軍隊只聽兵部主管和楊玉環的指揮,這樣才能保證台灣的穩定。

    「親愛的,台灣只有水軍,可沒有陸軍呢」

    「這個沒事,咱們的水軍也是陸軍,都是水陸兩用的,台灣現在沒有馬匹,這個可以派人去渤海國那裡用咱們的美酒和他們進行商貿,換回的馬匹可以在島上放養,慢慢適應台灣的氣候」

    目前渤海國屬於大唐的一個有自治權的羈縻州,主要是粟末靺鞨人,主要分佈在粟末水(今松花江)和黑水(黑龍江)一帶,分為粟末靺鞨人和黑水靺鞨人,也就是鄂溫克、鄂倫春以及女真、滿族人的祖先,目前部分以養殖豬、馬和狩獵為主,一部分還是純粹的狩獵為主的幾個部族。

    「渤海國那裡很窮,不過咱們以後的鹽、茶是他們最需要的東西,應該可以換回不少馬匹,這是個不錯的交易地方,等到春季以後,先派出兩艘船去試試,先把路線打通,這裡遠離朝廷,不過朝廷派有長史駐紮在哪裡,得想辦法打通他們就好辦了」

    「呵呵,這個簡單,大不了送禮,叫他們成為我們的聯絡人,這些派駐邊疆的長史一定是在朝廷不受重視的官員,不然也不會被派到那個天寒地凍的地方去,正好被我們利用」

    渤海國靠近西伯利亞,氣候十分的寒冷,台灣產的高度酒正是這些地方最需求的,在加上這些人以肉食為主,茶鹽也是最好的東西,不愁換不來馬匹。

    渤海國以前是役屬於高句麗,在神龍元年歸附於大唐,先天二年被李隆基封為渤海國,李隆基在粟末靺鞨設置了渤海都督府,封粟末靺鞨的首領為都督,州府設置在忽汗州治今吉林敦化。

    第一代渤海郡王叫大祚榮,於開元七年去世,他的兒子大武藝被李隆基冊封為第二代渤海郡王,大武藝也在前年去世,目前是大武藝的兒子大欽茂為第三君主。

    「渤海國目前是大欽茂掌權,他父親大武藝曾和朝廷鬧了一些不快之事,一度和朝廷決裂」

    原來在秦軒來大唐前的兩年,渤海郡王大武藝曾派軍隊偷襲登州,殺了登州刺史,這個是因為大武藝想自立和大唐平起平坐,但是因為唐朝富裕,怕明著鬧僵了,失去和大唐貿易的這個機會。

    渤海國和大唐目前的恩怨,這其中還有一個事情要從大武藝的弟弟大門藝說起,大武藝接了父親的位置後,就放棄了尊大唐為正朔的政策,偷偷在渤海國建立年號為仁安。

    這樣渤海國就算是自立為國,脫離的大唐的宗主國,但是大武藝為了不失去大唐的資助和貿易,在和大唐交往中還是使用開元的年號,做起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把戲。

    在這期間,大武藝為了阻止黑水靺鞨的一部分部落歸順唐朝,也就是黑水府成立的事情,偷偷派兵去收服黑水靺鞨部族,這個事情被他親唐的弟弟反對,認為這是背信棄義,和大唐作對,沒什麼好下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