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正文 502 就要科威特吧 二 文 / 大羅羅

    1924年8月初。夏日的季風從北大西洋上吹來的雷雨雲帶正籠罩著整個英格蘭,霧都倫敦的上空更是烏雲密佈。驚雷翻滾。隨著日本、印度、波斯局勢的急轉直下,龐大的殖民帝國似乎又一次站到了懸崖邊上。而首次上台執政的工黨內閣也因此成了「大英帝國外交和印度政策失誤」的替罪羊,在7月底的議會提前大選中慘敗給了斯坦利.鮑德溫領導的保守黨。

    不過再次坐上首相寶座的鮑德溫爵士卻絲毫高興不起來,因為他面對的是一個空前龐大的爛攤子,除了已經開打的印度內戰和剛剛開始的波斯灣危機外,還有同美國的海軍軍備談判和開始露出下滑苗頭的英國經濟」「。

    報紙上每天都充斥著大英帝國即將崩潰的預言,唐寧街和白廳街上到處都是舉著紅旗和反戰標語牌抗議的英國民眾。這些目光短淺的傢伙怎麼就不明白,自己富裕而體面的生活正是建築在大英帝國龐大的殖民地的基礎上的。沒有源源不斷從殖民地流入的財富,他們這些英國人全都要變成窮光蛋的!

    他們怎麼能在享受祖先留下來的殖民帝國的利益的同時,又不願意承擔為之而戰的義務呢?

    這天深夜,在首相辦公室裡的鮑德溫爵士叼著煙斗,將放大鏡放在辦公桌上鋪著的南亞和西亞地圖上,起身準備從靠牆擺放的玻璃櫥裡取煙絲,再度入主唐寧街以來。他在煙草上面的開銷明顯多了幾倍!就在他給自己的煙斗裝填煙絲的時候,敲門聲忽然傳了進來。

    「真抱歉,首相閣下。那麼晚了還來打攪您。這是剛剛收到的電報,今天上午……印度的俾路支地區發生暴動!」

    進來的是印度事務大臣伯肯赫德勳爵,這個滿臉疲倦的老頭子將電報輕輕放在桌上。自從接管了印度事務部,這個老頭子就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印度可是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擁有三億人口,再加上豐富的鋼鐵、煤炭資源和富饒的恆河平原、印度河平原,使得那裡的工農業產值幾乎和英國本土相當。可能還略高一些,實際上大英帝國如今的輝煌富裕,就是靠剝削印度才得以實現的!如果丟失印度。那大英帝國就會淪為世界二流國家,不,不是二流,應該是不復存在!誰不知道大英帝國的基礎就是印度的勞動力、糧食、南非的黃金還有「世界第一」的海軍呢?

    現在英國海軍已經被美國海軍超過了!如果再失去印度的勞動力和糧食。整個帝國還能維持下去嗎?頂多能剩下個英格蘭……

    「首相閣下。我們恐怕應該繼承麥克唐納內閣的路線,借助五國同盟的力量堵住蘇聯南下印度的通道,然後集中全力撲滅印度叛亂!」伯肯赫德勳爵建議道。

    「勳爵,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聯合中國人和意大利人去同蘇聯開戰?」鮑德溫爵士顯然還在猶豫,但伯肯赫德勳爵卻認真地點點頭:「情況非常危急。我已經詢問了陸軍大臣埃文斯爵士和印度總度艾克薩斯伯爵,現在印度各地的局勢都不穩,英印軍隊根本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去俾路支地區平亂。信德、旁遮普、克什米爾等地的穆斯林也都蠢蠢欲動……如果不能及時阻斷蘇聯通過波斯支援印度叛亂的通道,那些地區很有可能在未來一兩個月內爆發新的叛亂!所以我們必須借助盟友的力量。」

    「可是中國人提出了幫助我們平定印度叛亂的建議。而不是出兵波斯。」鮑德溫皺眉道。「看來他們也想避免同蘇聯的正面衝突。」

    「絕不能讓中國人染指印度!」伯肯赫德勳爵叫道:「印度對帝國而言實在太重要了,不能讓任何外國染指,帝國承擔不起失去印度的風險!」

    鮑德溫此時已經給自己的煙斗裝滿了煙絲,擦上火抽了起來,借助煙草的刺激,英國首相的大腦迅速運轉起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和解決方案一一浮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最後首相歎了口氣:「……勳爵,你說的對,不能讓中國人插手印度,印度的戰爭再難打我們也要獨自承擔。可是出兵波斯的風險卻要冒同蘇聯開戰的風險!而且中國人一定會趁機提高要價,他們很可能會借此染指中東……」

    「那也比讓他們染指印度要好。」伯肯赫德勳爵聳聳肩膀,有些無奈地道:「帝國在中東,特別是波斯灣地區的利益不多,不妨讓中國人和意大利人分潤一下,再說那裡除了南波斯的油田外也沒有多少油水,根本不能和印度相比。」

    鮑德溫爵士點點頭,印度的確是大英帝國絕對不能失去的地方,相比之下,英國在波斯灣的利益實在是微不足道。哪怕中國和意大利將整個波斯都變成殖民地也沒有什麼了不起,那裡本來就是獨立國家,而且還擋著蘇聯南下中東、南亞的要道,落入這兩個國家之手也沒有什麼不好,只要他們能奪得下來!想到這裡,鮑德溫深吸口氣對伯肯赫德勳爵說:「勳爵,我已經決定了,帝國將獨立平定印度的叛亂,不需要任何外國的幫助,同時本屆內閣將繼續執行麥克唐納內閣的波斯灣政策,將聯手中國和意大利把蘇聯的勢力從波斯驅逐出去!」

    伯肯赫德勳爵吁了口氣,轉身去將首相的決定傳達給印度方面了。

    鮑德溫爵士則拿起電話給陸軍大臣埃文斯爵士和外務大臣張伯倫爵士,要求他們立即行動起來,執行上屆政府遺留下來的政策。一方面加快鎮壓印度起義的軍事行動,一方面積極準備干涉波斯革命。

    而再次接到白廳指示的英國駐華大使麻克類爵士,則在第一時間拉上坎寧安少將前往湯山官邸拜訪了常瑞青。

    ……

    「大使先生。貴國的要求真是讓我為難啊!」

    一聽到麻克類爵士提出的要求,常瑞青立刻就皺起了眉頭,露出一副很不情願的樣子。

    「麻克類爵士。坎寧安將軍。我們的國家剛剛經歷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現在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出兵波斯實在……很難獲得民眾足夠的支持啊!」

    這話一出來,兩隻英國佬同時想到的就是「中國民眾還有不支持你的時候?看來還是價錢問題!」

    麻克類斟酌了一下用詞後說:「委員長閣下,世界反蘇維埃戰線的局勢已經非常危險。您應該知道的,中東地區處於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那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我們不能團結起來遏制蘇聯的南下,那裡很快會被蘇聯所控制……屆時中國同歐洲的交通線將被蘇聯截斷,中國將沒有辦法從英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得到發展工業所需要的機器設備。中國建設的步伐將會大大放慢。所以遏制蘇聯的南下,不僅是在保護大英帝國的利益,同樣也是保護中國的海上生命線。而且,大英帝國從來不會虧待朋友。在成功的將蘇聯的勢力從波斯的土地上逐走之後。中國和意大利將可以分享這塊富饒的土地。」

    常瑞青就這麼豎著耳朵聽著,直到麻克類把話說完,他才輕輕歎了一聲:「大使先生,現在的波斯共和國是一個主權獨立,民族自由,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的共和國!這些都是蘇聯給波斯帶去的好處……如果我是一個波斯人,我也會擁護禮薩.汗,也會將蘇聯當成波斯真正的朋友。還會將試圖把波斯變成殖民地的英國、中國和意大利軍隊當成侵略者!我們如果要入侵波斯,將是同武裝的兩千多萬波斯人民為敵。在蘇聯的支持下,他們將發揮出最強的戰鬥力,同我們戰鬥到最後一息!

    所以,入侵波斯的戰爭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苦戰!因為正義和公理都在蘇聯人一邊。」

    麻克類和坎寧安啞口無言,他們知道常瑞青的分析很有道理!不管托洛茨基的長遠目標是什麼,他現在在波斯和印度所採取的手段相當高明!對波斯和印度人而言,蘇聯和托洛茨基真的是解放者,他們給出的是無私的援助,是真心想幫助那裡的人們擺脫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

    「正義和公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過了半晌,坎寧安才強辯道:「從古至今,所有的偉大帝國都是建立在強權和武力的基礎上,正義和公理從來都屬於勝利者!」

    這番近乎**裸的反動言論,換來的只是常瑞青譏諷的笑容,他認真地看著坎寧安,冷冷地道:「現在的問題是托洛茨基和禮薩.汗手中,既有正義、公理,又有大炮!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情報,托洛茨基已經向波斯提供了20個師的武器裝備和上萬名軍事顧問……如果有必要,蘇聯還可以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直至直接出兵波斯!

    即使不考慮蘇聯紅軍直接出兵,以波斯的2500萬人口為基數,按照6%的動員比例,禮薩.汗也能組織起150萬軍隊!而以蘇聯的軍事工業產能和紅軍軍事顧問的水平,將這150萬人組織武裝起來也是輕而易舉的。而大英帝國又準備出動多少兵力去對付禮薩.汗的150萬軍隊呢?」

    「不,禮薩.汗不可能有那麼多軍隊!」坎寧安猛地站了起來,激動地反駁道:「一個還沒有走出中世紀的國家不可能有這樣的動員能力!」

    常瑞青一擺手,叫道:「大流士和薛西斯在兩千多年前能做到的事情,一個自由的波斯共和國反而辦不到?將軍,作為大英帝國的忠實盟友,我真心誠意地提醒你們,趕緊從維多利亞時代中走出來吧!這個世界已經變了,再也不是一個西方國家靠幾千個步兵和幾艘軍艦就能征服一個文明古國的時代了!如果你們真的打算入侵波斯推翻禮薩.汗,那麼就要準備打一場加利波利這樣的苦戰。而不是一場鴉片戰爭!」

    常瑞青放沉了語氣,嚴肅地說:「如果大英帝國有這樣的覺悟,那麼作為盟友。中國願意出兵波斯。否則,中國是不會萬里迢迢去打一場必敗的戰爭的!」

    坎寧安聽到這裡也有些吃不準了,原來波斯王國的軍隊戰鬥力是很差的,而且數量也不多,所以英國方面並沒有把波斯軍隊當一回事,根本沒有想過要同幾十萬上百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波斯軍隊開戰。所以才做出了出動最多10萬英中意聯軍去推翻禮薩.汗的計劃,甚至倫敦方面還期望用10萬聯軍嚇倒禮薩.汗和蘇聯。達到不戰而勝的效果。

    而麻克類爵士卻聽出了常瑞青話中的另一層意思,他試探著問:「委員長閣下,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您的話。只要大英帝國做好同150萬波斯軍隊開戰的準備,中國就準備出兵波斯灣呢?」

    常瑞青似乎微微思索了下,旋即目光炙熱,重重點頭道:「沒錯。如果英國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中國就準備出兵!至於出兵的條件,我們到時候再談不遲。」

    兩個英國佬互相看了對方一眼,站起身來告辭。常瑞青一路將他們送出了官邸,當他回到辦公室裡的時候,白崇禧和王君皓已經等候在那裡了。原來在麻克類和坎寧安前來拜訪的時候,他們兩個正在同常瑞青商量加強西北防務的事情。常瑞青和英國人會談的時候,他們二位也沒有離開,而是在會客廳邊上的一個小房間裡旁聽。

    「耀如。你真的要幫英國人打波斯嗎?」看見常瑞青進來,白崇禧就忍不住發問。

    「呵呵。健生大哥,耀如兄不是這個意思。」王君皓將剛才常瑞青的承諾回味一遍,笑著解答道:「我們既然同英國締結了同盟,就不好直接拒絕,所以耀如兄就誇大波斯軍隊實力,這樣一來,咱們出兵的規模也要大大增強,英國為之付出的成本也就大增了。」

    「那他們要是肯承擔這樣的成本呢?難道我們真的調幾十萬軍隊去波斯灣?這樣西北、東北、遠東的防務怎麼辦?」

    「那就多招點兵,反正有英國人出錢替我們養,而且我們還能趁機在波斯灣要塊地盤當殖民地,有什麼不好的?」常瑞青帶著微笑看看白崇禧道:「健生大哥,你也是穆斯林,等咱們在波斯灣弄到了地盤,你去當第一任總督怎麼樣?去麥加朝聖也能近一些。」

    白崇禧哼哼兩聲,一擺手:「我才不去波斯灣呢,那地方除了沙子什麼都沒有,去那裡當總督和流放差不多!」

    看到白崇禧臉色稍有不予,王君皓忙打圓場道:「健生大哥不去,那小弟就自告奮勇了,這次真要是出兵波斯灣,小弟就去當波斯灣方面軍總司令兼總督,對了,耀如兄,你想要哪塊地盤?巴格達還是巴士拉?」

    「我要科威特。」常瑞青早就打好如意算盤了,他拿出一張波斯灣的地圖放在兩人面前,指著上面阿拉伯半島東北部,緊鄰波斯灣的一小塊地盤道:「這裡有一個叫科威特酋長國的小國,是英的的保護國,有一萬七千多平方公里大小,人口約20萬。我想讓英國人把科威特的保護權讓給我們。然後我們再在科威特城以南,靠近波斯灣的沙漠裡面劃出一塊租界,作為咱們在中東地區的根據地。」

    說著常瑞青就拿出鋼筆在地圖上面科威特城以南的沙漠裡面畫了個橢圓形的圈,差不多就是後世世界第二大油田,日產原油高達200萬桶的大布爾干油田所在的方位!如果按照常瑞青穿越之前所記得的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油價計算,這片不毛之地每天可以產生兩億美元的巨額財富!就算按照眼下每桶一點幾美元的油價計算,大布爾干油田每天也能產生近三百萬美元的財富,一年也能進賬十億美元!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收入。

    可是看著地圖上一片黃乎乎的沙漠,王君皓幾乎就要把後悔兩個字寫在臉上了。常瑞青卻朝他微微一笑,接著往下說:「波斯灣可是塊寶地,將來你就知道了。所以咱們一旦得到機會進去就要好好經營,科威特只是個開始,咱們接下去還要大幹一番,爭取再找機會向南擴展,有可能的話還可以支持薩巴赫家族奪取更大的地盤,就是支持他們坐上阿拉伯半島王者的寶座也可以。」

    「那麼進攻波斯的事情呢?真的要實行嗎?」王君皓把目光投向波斯,聽說古代有個什麼波斯帝國挺闊的,那裡總還有點油水吧?

    「哦,看情況吧。如果英國佬有興趣進攻,咱們就陪著他們玩玩,就當是練兵好了。不過一定要穩紮穩打,千萬別輕敵,就算波斯軍隊真的是豆腐渣,他們背後還有蘇聯紅軍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