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大道小說網 第 530 追獵者和大眾拖拉機公司 上 文 / 大羅羅

    1925年3月17日,這一天注定也要和三年前的那個3月17日一起名留青史了。三年前的這一天,就是德國三月革命爆發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德國分裂和蘇聯西進徹底砸碎了這個世界的凡爾賽體系,也讓戰火重臨歐洲。之後,歐洲的一系列變局通過法德中意四國條約的締結,又傳導到了亞洲,將本來就不牢靠的中日蘇三國不戰條約砸了個稀爛。

    而在三年後的今天,柏林又一次成了億萬人矚目的焦點小說章節。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中**事委員會委員長常瑞青和英國外務大臣奧斯汀.張伯倫齊聚在柏林蒂爾加滕的貝爾維尤宮,在一份名為「反第三國際協定」的臭名昭著(莫斯科的評論)的條約上簽下了各自大名。

    和之前常瑞青、希特勒和富勒在貝爾維尤宮商議的情況有所不同,大英帝國最後居然選擇了光明正大的加入這份條約,而不是鬼鬼祟祟地躲在幕後操縱。看來英蘇之間的秘密談判必定是告吹了!不過英國在條約中所負擔的義務同中德兩國還是有所不同,並沒有參與進攻蘇聯的義務,只要中德兩國提供後勤和技術上的援助就可以了。至於消滅蘇聯之後如何瓜分戰利品的問題,在這份《反第三國際協定》上卻沒有提及。看來倫敦方面並不真的相信中德兩國有能力消滅蘇聯這個龐然大物。

    但是原先五國條約中的另外兩個締約國法國和意大利卻沒有加入《反第三國際協定》的意思。法國人明顯對進攻沒有一毛錢興趣,在他們看來只要把德國頂在前面和蘇聯消耗就萬事大吉了。反正他們在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還沒有受到世界革命的威脅,犯不著去招惹蘇聯。

    至於意大利人則乾脆換上了恐蘇症,好不容易被墨索里尼煽動起來的一點血氣。叫蘇聯紅軍一下就給打沒了。而且墨索里尼的政權也因為兵敗變得岌岌可危,每天都有大批的抗議者在羅馬的威尼斯宮門前集會,高呼著要求墨索里尼下台的口號。甚至連法西斯黨內部,都有人在策劃拆墨索里尼的台。還好,墨索里尼早有準備,從意大利北部調集了大批效忠於他的黑衫軍進入羅馬,又接連撤換了一大批不怎麼可靠的意大利陸軍將領。還靠著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意大利國王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繼續支持法西斯黨的政權。雖然政權得以穩定,但是墨索里尼這個獨裁者卻被整成了跛腳鴨,不知道還有沒有希望帶領意大利去給希特勒幫倒忙了?

    由於少了法國和意大利這兩個幫手。國際輿論對《反第三國際協定》的前途卻普遍不怎麼看好。蘇聯政府在得知中英德三國簽署了這個條約後,立即就拿出了針鋒相對的措施,宣佈將邀請日本人民委員會主席片山潛、波蘭人民委員會主席緬任斯基和波斯共和國總統禮薩.汗訪問莫斯科,討論締結同盟反制這個《反第三國際協定》。

    美國政府對於這個條約卻沒有公開表示意見。只是向英國提出:倫敦海軍軍備談判必須由蘇聯和日本代表參加。否則美國將會推遲談判。看來美國政府也不看好這個新鮮出爐的柏林倫敦南京軸心。

    而常瑞青在簽署了《反第三國際協定》後並沒有馬上前往倫敦去參加海軍軍備談判在蘇聯和日本代表抵達之前,這場談判根本就沒有辦法舉行。不過常瑞青倒也沒有閒著。在協定簽署後的次日,他就在希特勒的邀請下,前往德國西南部士瓦本的愛普拉特試驗基地參觀。不過不是去看那個總是失敗的地震武器試驗,而是那輛由常瑞青在1923年訪德期間提出設計構想的追獵者坦克的研製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3月19日,在愛普拉特試驗基地內的一座臨時搭建的水泥看台上,至少站著十幾個身穿中德兩國國防軍軍服的人和幾十個西裝筆挺的人。看台前面是一大片試車場,有一圈硬質地面的跑道。跑道中間則是個大爛泥塘這大概是陸軍部隊行軍作戰時最討厭遇到的地形了。中國訪歐代表團中的大部分軍官、德國國防部、裝甲兵司令部、兵器採購局的高級軍官,還有幾個大型工業集團的代表和設計師全都聚集在此。所有人都在低聲相互討論著目前他們最關心的問題「追獵者計劃」。

    早在1923年6月。常瑞青的第一次訪德之行結束後不久,包括戴姆勒奔馳(1924年底由戴姆勒公司和奔馳公司合併,比歷史上提前了一年多)、man公司、克虜伯鋼鐵聯合公司、萊茵金屬公司、巴伐利亞機械製造廠、施耐德公司、雷諾公司、菲亞特公司、斯柯達公司在內的歐洲大型工業企業就接到了法德中意四國兵器採購部門聯合發出的通知,要求他們設計一款戰鬥全重不超過18噸,正面裝甲超過60mm,車高不超過2.2米,可在車身正面直接裝備一門75mm口徑,48倍彈徑加農炮的無炮塔坦克。由於是法德中意四國共同發出的通知,所以接到通知的所有歐洲機械製造和軍火公司都知道其中的份量,誰也不願意讓這麼一筆超級大單從自己的手指縫中滑走,所以紛紛卯足了勁兒,預備大幹一場了。

    在短短的一年零九個月後,就有五個型號,一共十五輛「追獵者」坦克的樣車被送到愛普拉特試驗基地準備進行試車了。提供這五個型號的「追獵者」坦克的是五個歐洲大公司組成的聯合體,其中「追獵者一號」是由戴姆勒.奔馳、萊茵金屬公司聯合設計製造的;「追獵者二號」是由man公司、克虜伯鋼鐵聯合公司聯合設計製造;「追獵者三號」則由德國的巴伐利亞機械製造廠和捷克斯洛伐克斯柯達公司聯合設計製造的(順便提一下,眼下的捷克斯洛伐克已經淪為了德國的保護國。蘇台德地區也直接併入了德意志帝國的版圖);「追獵者四號」則是由施耐德和雷諾公司領銜的法**火巨頭提供;而「追獵者五號」則是意大利人的傑作。

    「竟然有五個型號的追獵者!」

    常瑞青和德國裝甲兵總監克馬斯.霍夫曼並排坐在看台的第一排,身邊圍著蔣百里、潘文釗等人,還有另一個時空的德國裝甲兵之父。眼下的德國國防軍裝甲兵參謀長古德裡安上校,以及一些隨從人員。看見不遠處的跑道上停著的一長溜沒有安裝火炮,好像個大號鐵皮箱子一樣的坦克樣車,常瑞青忍不住就感慨起來了。

    「委員長,這可都是您的功勞。」坐在常瑞青右側的馬克斯.霍夫曼曾經在中國當過一年的軍事顧問,和常瑞青比較熟悉,也能聽懂一些中文。這時就湊到常瑞青耳邊,用英語小聲對他說道。

    「我的功勞?」常瑞青微微地笑了笑:「那麼說起來你們也覺得這種低成本的戰車將是蘇聯坦克海的剋星?」

    「難道不是嗎?」馬克斯.霍夫曼聳了聳肩膀,「這明顯就是一款用來對付坦克的坦克。將來每個德國步兵師都會有一個營的追獵者,我想中國的步兵師也同樣會配屬追獵者坦克的吧?」

    「嗯,追獵者的確是用來打坦克的。」常瑞青微微頓了一下,忍不住就追問道:「霍夫曼將軍。你們德國國防軍就沒有想過效仿蘇聯紅軍組織裝甲師嗎?」

    「裝甲師?」馬克斯.霍夫曼指了指身旁的古德裡安。笑道:「古德裡安先生倒是不停呼籲我們組建裝甲師,但是去年初以來,國防軍的一系列的軍事演習的結果都表明,這種具有極強反坦克戰力的追獵者坦克必須要在大批步兵的伴隨下才能發揮威力。如果按照蘇聯坦克軍的編制方法,這種沒有旋轉炮塔,速度又慢的坦克很容易被繞到側翼的坦克或步兵摧毀。」

    「是啊。」古德裡安也點了點頭,「如果要組建裝甲師,追獵者坦克的性能就有些不適用了。它的設計思路就是為步兵師提供反坦克火力的。所以速度很慢,最大行駛里程也比較短。所以我建議在追獵者坦克定型之後。應該考慮設計製造適用於組建裝甲部隊的坦克、裝甲車輛。如果我們要在十年後打敗蘇聯的話,光靠一堆裝備了幾十輛追獵者的步兵師可不成!我們需要一種步兵坦克,一種專門用來對付坦克的坦克,不是追獵者這樣的,要按照可以全方位攻擊的旋轉炮塔,而且這兩種坦克必須擁有極強的機動性能……」

    「古德裡安將軍又在鼓吹裝甲師吧?」就在古德裡安滔滔不絕兜售自己的裝甲戰思路的時候,一個說德語的聲音在他們的身後響了起來。

    聽到有人在自己後面說話,常瑞青、霍夫曼和古德裡安都同時回頭。就看見希特勒正笑吟吟地站在他們身後,在這個德國總理身邊還跟著一堆穿著考究西服,舉止優雅的中年男子。

    「總理先生。」兩個德國將軍都起身向希特勒行軍禮,不過卻不是常瑞青在後世電視裡看到的抬手禮,而是標準的軍禮,也沒有喊:「嗨!希特勒。」的口號。看來這個時空的希特勒上台的時間雖然早了快十年,但是權威卻遠遠比不上歷史上的「元首」。畢竟現下的德國是由國防軍和納粹黨在聯合統治,而且國防軍那邊還有興登堡和魯登道夫這樣的旗手級領袖。

    常瑞青笑著伸出手來和希特勒握了握,還用生硬的德語招呼道:「總理閣下。」

    「哦!元帥。我來給您介紹幾位朋友。」希特勒指了指身邊的幾個德國大公司的老闆,笑道:「這位是巴伐利亞機械製造廠股份公司總經理佛朗茲.約瑟夫.帕普,這位是戴姆勒.奔馳的技術總監費迪南德.波爾捨先生,這是man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鮑爾.羅伊什先生,這是克虜伯公司的古斯塔夫.克虜伯先生……」

    原來跟在希特勒身邊的都是一些德國大公司的頭頭。就在常瑞青客氣的同他們一一握手的時候,中國駐德國大使蔣百里卻悄悄湊到常瑞青耳邊,低聲道:「委員長。一個月前已經舉行過一次試車了,今天這次的試車就是為您舉行的,德國人對中國市場是勢在必得。」

    常瑞青微微點頭,蔣百里說的事情他也早就得到情報了。追獵者坦克的招標名義上說是一場公平競爭,但實際上法德意三國的政府都不可能將訂單交給外國公司,所以招標的結果幾乎已經內定了。法國人肯定會採購施耐德公司和雷諾公司的「追獵者四號」,而意大利陸軍則會購買菲亞特公司的「追獵者五號」。至於德國人的訂單也肯定落在本國公司裡面。只有中國公司沒有參與招標,而且中國對這一款坦克的需求又極大,因此自然成為了法德意三國公司爭搶的主要目標了。而希特勒這回更是親自上場。帶著一票德國大公司的頭頭來向常瑞青推銷坦克了。

    在常瑞青和希特勒還有這群德國商人聊了大約半個小時後,五個型號的追獵者坦克的野外測試正式開始。由於中德法意四個兵器採購部門在提出招標的時候,已經對追獵者坦克的外形的性能數據提出了非常詳細和明確的要求,因此所有參與測試的車輛的各項數據都大同小異。價格也相差不大。到底哪家的產品更好一些。也就只能通過野外和近乎實戰的測試來決定了。而且現在是和平時期,像坦克這樣的重型裝備往往要經過幾年的反覆試驗和改進才能最後定型。不過今天這場測試卻所有測試之中最要緊的一次,很可能會為參加競標的公司帶來數千甚至是上萬輛坦克的訂單!

    今天所要進行的測試是越野測試,事實上,將要用於這款追獵者坦克的主炮還沒有完成設計,所以十五輛參加測試的車輛都沒有安裝火炮,只是個水櫃一樣的車身。參加測試的五個型號的「追獵者」都有三輛完全一樣的樣車,現在全都停在距離水泥看台約3000米的泥地裡。排成一排,如同接受檢閱的士兵。

    伴隨著一紅色的信號彈升起。所有的戰車都開始發動起來。由於已經不是第一次同時測試那麼多車輛了,所以場面沒有絲毫的混亂。不到一分鐘,所有的車輛全都發動起來,開始隆隆向前爬行。

    「最右邊的是一號車型,戴姆勒.奔馳和萊茵金屬公司設計的樣車。這輛車的長寬高分別是6.38米、2.63米、2.17米,車底距離地高420毫米,戰鬥全重15.95噸,成員4人,由一台戴姆勒.奔馳公司的六缸150馬力汽油發動機驅動,使用簧板式避震式懸掛。」蔣百里這時還跟在常瑞青身邊,開始客串起現場解說了。

    「一號車型的車體全部採用壓制熱軋鋼板,全焊接結構,整個車身外部找不到一枚鉚釘。車體前上表面採用55mm厚的60度傾斜裝甲,前下表面採用55mm厚的40度傾斜裝甲,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裝甲的防護能力。車體厚側後裝甲也有20mm厚,上下車身的傾角相應為40度和15度。車身上方和尾部的艙門厚度均為8mm的軋制鋼板。」

    頓了一頓,蔣百里接著說道:「在一個月前的法德意三國兵器採購部門的第一輪測試之中,這款一號車就獲得了德國國防軍兵器局的青睞,估計將來會被德國陸軍大量裝備。」

    「東西倒是不錯,價格是多少?」

    「目前的報價是每輛整車8.5萬帝國馬克,也就是8.5萬華元。」

    「價格倒還算公道。」常瑞青微微地點了點頭,然後又把目光轉向了正在行駛的三台追獵者二號,這一款車型的馬力似乎比一號車強大,行駛速度要稍快一些。

    「那是由man公司、克虜伯鋼鐵聯合推出的,這款車型比追獵者一號要大上一圈,長寬高分別為6.米,戰鬥全重達其它性能同一號車接近,最大的看點是採用了一台man公司設計的200匹馬力的柴油機,所以速度也要快上一些。不過價格要貴,要10萬帝國馬克。

    此外,巴伐利亞機械製造廠和捷克斯洛伐克斯柯達公司聯合推出的追獵者三號是五款追獵者中價格最便宜的,要價只有6.5萬帝國馬克。當然性能也是最差的,沒有採用全焊接結構,所以在裝甲厚度略微不如一號車和二號車的情況下,預計的戰鬥全重卻高達體形也更大。」(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