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大民國

大道小說網 第531 追獵者和大眾拖拉機公司 下 文 / 大羅羅

    「委員長,您看,參加試車的15台樣車很快就要開進泥沼區了。」

    介紹完了三款德國「追獵者」後,蔣百里並沒有繼續介紹法國人的四號車和意大利菲亞特公司的五號車。而是指者試驗場中間的那片泥沼說道:「在上一次試車時,差不多有一半的樣車在那裡拋錨,其中意大利人的三輛樣車全陷在裡面了。

    常瑞青舉起望遠鏡,朝最左邊的三輛插著綠白紅意大利國旗的樣車看去。在他前世的記憶裡面,意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總是給人一種很靠不住的感覺,不過這會兒他透過望遠鏡瞧見的卻是三輛非常威猛的戰車意大利人的五號車的個頭似乎大了一點!

    「五號車有多重?20噸還是25噸?」常瑞青好奇地問。

    「只有16噸。」蔣百里道:「五號車的裝甲是最單薄的,體形大是因為採用了克裡斯蒂懸掛系統,彈簧室佔用車內容積過多,而且為了提高行駛的平穩性,意大利人又專門設計了一款液壓減振器,所以又佔用了更多的車內容積,所以就變成個皮薄餡大的東西了。此外意大利人的五號車的履帶較窄,不大適合在泥濘的道路條件下使用。」

    「看來這款坦克不是為對蘇戰爭準備的。」常瑞青嘟囔了一句,就不再關心意大利人的五號車,而是仔細觀察起了法國人的四號車。從外表上看,四號車同德國人的一號車和二號車比較接近。同樣是全焊接結構,車身外部看不見一顆鉚釘或螺絲釘。不過體形較一號和二號更矮更寬,履帶也要稍窄一些。顯然也不是準備拿來用於道路條件相對惡劣的東歐和蘇聯戰場的。

    看到常瑞青正在關注法國人的坦克,蔣百里就低聲道:「委員長,現在有傳聞說法國人正在遊說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參加一個『第二防線計劃』,想在這三個國家和法國東部的領土上再修建一道防線,用於防衛可能的蘇聯西侵。」

    「看來法國人已經開始擔心德國佬了。」常瑞青低聲地歎了口氣。這時十五輛樣車都已經開進了爛泥潭,陸續有車輛開始趴窩。首先倒下的還是意大利人,雖然克裡斯蒂懸掛系統在這種泥濘地形中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意大利選用的小直徑負重輪和窄履帶根本不能在爛泥地裡行駛。很快,車體就深深地陷進了泥地裡。雖然勉強行駛了一段距離,但是負重輪最後還是被泥塊和石子卡死了。最後三輛樣車全部拋錨。看到這個場景,早就有了準備的菲亞特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都飛快地跑過去維修。

    緊接著,法國人坦克也開始出問題,他們的履帶同樣比較狹窄。而且車底距離地面又太近。排氣管又在地盤下方,在這種泥濘的地形上面行駛很容易被泥水堵住。所以在三輛法國坦克中的兩輛也很快陷在了泥潭裡,只有一輛順利過關。而九台德國公司提供的樣車卻沒有一輛在泥潭裡面拋錨,顯然這些坦克是專門為了東歐和蘇聯境內的複雜路況所設計的。

    從爛泥潭裡爬出來以後,還剩下的10台樣車全都轟鳴著衝上了水泥路面,又噴出了一陣黑黑的濃煙,常瑞青感到這些車輛都在努力加速,不過也快不到哪兒去。常瑞青目測一下。跑在最前面的那輛法國佬的四號車的時速頂多也就在30公里上下,另外9輛德國公司的「追獵者」的公路時速全都不足25公里。這個速度咋一看也不算太慢。可那畢竟是在路況良好的水泥路面上,如果換成中國和蘇聯境內最常見的夯土路面,恐怕連15公里的時速也保證不了,到野外的戰場上面,這個速度還得再打個折扣。

    「文釗,你覺得怎麼樣?」常瑞青放下望遠鏡,低聲詢問身旁的潘文釗。

    「慢了些。」潘文釗皺著眉頭道:「今天參加試車的坦克肯定都是最佳車況,在實戰中肯定跑不出現在這個車速。這麼慢的坦克配屬給步兵師還能湊合,要是配屬給騎兵師或單獨組建裝甲師就不怎麼合用了……這個速度和行駛里程,恐怕發揮不出什麼機動性,怪不得德國裝甲兵的參謀長不怎麼看得上追獵者。」

    常瑞青點了點頭,「追獵者坦克是一件防禦坦克進攻的武器不是用來撕碎敵軍防線的武器,拿來對抗蘇聯的坦克海是再合適不過了。」他頓了頓,又問:「文釗,你這個中國裝甲兵參謀長想要什麼樣的坦克呢?」

    潘文釗沉思了片刻,緩緩道:「什麼樣的坦克都無所謂,哪怕用追獵者來組建裝甲師也成,大不了多配屬一點伴隨的步兵。不過國產化率一定要足夠高,最好能有百分之百,坦克的維修保養一定要方便。此外最重要的就是數量夠多,咱們如果真的要和蘇聯一戰,那必然是一場消耗巨大的持久戰,比拚的就是耐力。」

    這番話讓常瑞青神色微微一變,在他原先的算盤當中,最想避免的事情就是和蘇聯這個龐然大物打一場持久戰。

    「文釗,你認為德國有沒有可能速敗蘇聯?」

    潘文釗的嘴角露出一絲苦笑,有些無奈地說道:「如果英法德三國真的能齊心協力進攻蘇聯,當然是能速勝的。可是屬下卻知道這樣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法國人從來就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德國,如果德國佬真的在同蘇聯的戰爭中有了速勝的苗頭,只怕法國會在背後捅刀子!至於英國人向來是玩弄平衡的大師,他們現在加入《反第三國際協定》只是為了遏制住蘇聯輸出革命的衝動,只要蘇聯願意停止支持印度革命,並且從波斯退出。英國很快就會把《反第三國際協定》扔到垃圾堆裡去。而且法國和英國手中還有一張遏制希特勒的王牌,那就是俄羅斯臨時政府!」

    常瑞青看一眼潘文釗,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文釗。看來你在法國的這些年還是很有收穫的,分析的很好。」他頓了頓,壓低了聲音道:「料敵需從寬,咱們是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甚至要做好在蘇德媾和後單獨打下去的準備!」

    「委員長!」聽到常瑞青的話,蔣百里嚇了一跳,連忙四下張望。發現希特勒和霍夫曼等人正在不遠處聚精會神地看「賽車」,而且現場的噪音有大得很,才輕輕吁了口氣。

    常瑞青意識到有些失言。也不再說話,而是舉著望遠鏡接茬觀看試車。這時在硬質路面上舉行的「賽車」已經結束了。期間又兩輛德國佬的樣車拋錨,一輛是二號車型,一輛是三號車型。只有戴姆勒.奔馳和萊茵金屬公司拿出來的三輛追獵者一號還都完好無損。看來奔馳的東西到底還是質量過硬的。

    接下來要測試的是越壕能力,在這方面,還在堅持「比賽」的四款戰車的設計能力同樣相差無幾,都在2.6米到2.65米之間。面對一道兩米深的壕溝理論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要駕駛員的技術過硬,應該能順利過關。果然剩下的八輛坦克全都比較平穩地越過了那道深深地壕溝,然後安全到達了試車場的重點。

    「委員長先生,您覺得這些坦克怎麼樣?」馬克斯.霍夫曼的聲音從常瑞青的背後傳了出來。

    「唔。都很不錯,特別是由德國公司開發的三款追獵者。」常瑞青回頭朝霍夫曼和他身邊的希特勒笑了笑。用英語給出一個含含糊糊的回答。

    霍夫曼小聲和希特勒交談了幾句,又笑吟吟地問:「委員長閣下,您打算讓您的軍隊裝備哪一款追獵者呢?出於中德友誼的考慮,我們一定會為您爭取最優惠的價格。」

    「這恐怕不是價格的問題。」常瑞青的眉頭皺了起來,露出嚴肅的表情,朝希特勒點了點頭:「總理先生,這裡不是談生意的地方,不如我們找個清靜一點的地方慢慢談?」

    ……

    清靜一些的地方就是愛普拉特試驗基地內的一棟三層小樓,看上去很有些年頭了。雖然涉及到一筆很大的生意,但是出席談判的人物卻不多。中國方面的代表就是四個,常瑞青、蔣百里、潘文釗和曾琦。德國佬多一些,有總理希特勒,裝甲兵總監霍夫曼,裝甲兵參謀長古德裡安,還有幾個德國大公司的代表。所有的人圍坐在一張圓桌周圍,還有兩個穿著德軍軍服的金髮姑娘在現場負責記錄,此外常瑞青的幕僚長曾琦也拿著鋼筆和記事本。

    常瑞青朝幾個德國大公司的代表友好地點了點頭,然後用英語對希特勒和霍夫曼說:「總理先生,上將先生,非常感謝你們能將我在一年多前的一些關於坦克的設想變成現實的東西,我對德方拿出的三款樣車都非常滿意……而且我也打算用這三款追獵者中的一種來武裝中國國防軍,我相信最終的採購數字將會達到數萬輛之多!」

    一言既出,激起滿座波瀾。希特勒和霍夫曼倒還沒有說話,幾個德國大公司的代表卻已經議論紛紛起來了。

    「委員長先生,您不是在開玩笑吧?數萬輛坦克!這個數字太不可思議了,就是全歐洲能夠製造坦克的工廠開足馬力,也要十年才能完成吧?」

    「是啊,恐怕十年也不夠,因為追獵者坦克只是整個機械化作戰系統的一部分,還必須配屬更多的輔助車輛、裝甲車、卡車和輕型坦克,所有的軍用作戰車輛加在一起恐怕有幾十萬台!」

    「可那要花多少錢?中國政府有這樣的支付能力嗎?」

    「不僅僅是錢的問題,幾十萬台車輛要燒掉多少燃料?可是中國有那麼多的石油和煉油能力嗎?」

    霍夫曼這時也已經將常瑞青的話翻譯成了德語告訴了希特勒。聽到中國準備採購數萬輛追獵者坦克的時候,也著實吃了一驚。因為按照目前德國國防軍步兵師的編制標準,一個師配屬一個營的追獵者。不過是五六十台的樣子,數萬台豈不是可以裝備一千個步兵師!哪怕中國人準備將其中的一半編入裝甲師,中國國防軍的步兵師也將有五百個之多!再加上裝甲師、騎兵師。再算上其他各種**的輔助部隊和憲兵、保安部隊,中國陸軍的總數怎麼都要上千萬了。僅僅是進攻蘇聯,用得著中國武裝起那麼龐大的軍隊嗎?要知道,進攻蘇聯的真正主力是德國而非中國呀。

    似乎是看出了希特勒心頭的疑惑,常瑞青表情凝重地解釋道:「幾萬輛追獵者坦克當然不是同時裝備部隊的,而是考慮到了戰損和補充的需要,因為蘇聯是一個非常強大和遼闊的國家。而且俄羅斯民族又素來英勇善戰,托洛茨基所實行的主義,又將整個蘇聯變成了一個超級兵營和兵工廠!再考慮到複雜的國際形勢。消滅蘇聯的作戰很可能將是一場漫長的消耗戰,所以我們必須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霍夫曼將常瑞青的翻譯成了德語告訴希特勒,之後兩人又用德語交談了幾句,最後霍夫曼皺著眉頭用英語對常瑞青道:「委員長閣下。您是想在戰爭之前從德國進口數萬輛的追獵者坦克儲備起來嗎?」

    「當然不是。」常瑞青做了個數錢的手勢。笑道:「我可沒有那麼多的帝國馬克,而且坦克這種先進的武器裝備淘汰起來一定非常之快,如果儲備上幾萬輛追獵者,恐怕沒有到戰爭開始,就已經全都過時了。因此,我計劃在中國生產和改進追獵者,由中國和德國的大公司成立的合資企業來負責生產,這家合資企業的名稱我已經想好了。就叫大眾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吧。」

    聽到要在中國生產,而且還是由中德合資的公司來做這筆買賣。會議室裡面的幾個德國大公司的頭頭都露出了不情願的表情,雖然合資公司也能讓這些德國大企業賺到不少利潤,但是製造坦克的核心技術一旦讓中方獲取,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可就多了一個競爭對手了!所以立即就有人提出不同意見。

    「委員長先生,據我所知,中國的重工業水平還非常落後,根本不能生產製造坦克所需要的主要零部件的原材料,即使我們將生產追獵者的工廠搬到中國去,你們也還是要從德國進口大量的零部件和原材料。這樣一來,在中國生產坦克的成本恐怕比在德國更高。」

    說話的是奔馳公司技術總監波爾捨,也就是日後保時捷公司的創始人和歷史上大眾汽車公司的第一任總經理。

    但是常瑞青的立場卻絲毫沒有鬆動:「波爾捨先生,我們現在討論的不是和平時期的工業建設,更不是一筆可以讓許多人發家致富的大買賣,而是一場關係到人類文明前途命運的戰爭!如果我們不想被布爾什維克打敗,不想讓蘇聯的傀儡來統治中國和德國的話,那麼我們就應該能在未來10年內,將中國的機械工業水平提升到可以不依賴進口零部件和原材料生產追獵者坦克的水平!」

    另一位德國公司的代表插嘴說:「委員長先生,您知道讓中國的重工業水平達到那樣的程度有多困難嗎?生產製造一輛坦克所要涉及到的工業門類有好幾百個,需要建設數百家甚至是上千家工廠,需要培養成千上萬的工程師,訓練十幾萬甚至是幾十萬工人!」

    常瑞青聳了聳肩說:「那我們有可能做到嗎?」

    「可能當然是有的,問題是我們有更容易的解決辦法。」波爾捨說:「在歐洲生產,然後再運到中國要容易的多,而且我們給一個相當優惠的價格。」

    常瑞青放沉了容色,微微搖頭道:「我可不認為在戰時把幾萬輛坦克從歐洲運到中國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蘇聯還有日本這樣的傳統海軍強國相助。在日本海軍工程師的幫助下,我們的敵人將會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水下艦隊。屆時,波羅的海、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和南中國海都將成為戰場!要讓數萬輛坦克穿越一萬多公里的戰場到達中國,恐怕是一件相當困難且代價高昂的事情。如果德國不能在戰爭爆發之前,幫助我們將重工業製造水平提升到相當高度的話,在未來的戰爭中,我們恐怕就幫不上什麼大忙了……」

    常瑞青的話說得很慢,說一句停頓一下,好讓霍夫曼及時翻成德語告訴希特勒。結果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希特勒打斷了:「我已經明白了,蘇聯的確是一個軍事強國,我們不能對它掉以輕心,所以我同意委員長閣下的建議。現在我提議組建一個由中德兩國專家參加的委員會,來研究在中國成立大眾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坦克和其他軍用車輛的問題,相關的配套工廠也可以一併輸出到中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