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如意春閨圖

正文 1、古宅新用 文 / 銘寶麻麻

    馮三家的死,並沒有推遲東府上京的腳步。

    鄭善佑如今搬到侯府,把羅氏留在了西府,禁足在春暉堂裡,其他的妾和子女都搬到侯府去了。

    老太太對此不置可否,只看鄭元駒夫婦的意見。

    很快就到了十五,兩府的人聚在一起用了遲來的團圓飯,如意對金氏和苗氏說起了京裡的事情:「以後得了閒,你們來京城,就來找我就是了。」

    苗氏如今是志得意滿:「忙著開舖子呢!」

    金氏則是鬆了一口氣,羅氏這座大山終於被搬走了,小羅氏也禁足了。

    「我只把嵐姐兒照顧好就是了。」如今嵐姐兒抱給她養著了。

    如意沉吟了半晌,背了人,對她道:「你讓馭二弟去瞧瞧,既然羅氏能對二嬸下手,未必不會對你和馭二弟下手。」

    如意把責任推給了羅氏,總要讓金氏心裡有數。

    金氏點頭,含著淚:「也就你還掛念著我。」

    ……

    一路順遂,因為心有期盼,所以也就不覺得路途漫漫,白天趕路,晚上住宿。

    老太太坐了第一輛車,後頭是鄭元駒和如意,再後頭才是丫頭婆子們。

    一晃半月,一行人看到燕京威嚴的城門。

    柴東忙遠遠兒的瞧見了,忙跑了上來:「老太太、世子爺、奶奶一路辛苦。」

    如意下了車,頓覺一身輕鬆:「怎麼是你來了?」

    「小的來給主子們引路,東正門離城門尚遠。小的備了軟轎。」

    「柴管事想得周到。」老太太頷首。

    如意就問:「可告訴寧王府和侯府了?」

    「奶奶的書信一至,我們就告訴了兩府了,兩府的主子都說到了請你們務必要去一遭。」

    雖然才離開四個月,可是如意覺得跟過了許久了一般,扶著老太太上了軟轎,鄭元駒打馬上來:「我先去宮裡。」

    如意點頭:「我和老太太先回去。」

    如意隨後上了軟轎。聽著轎子外柴東家的說起新的住處來:「……原是舊國公府,佔地也寬廣,小的們按著奶奶的吩咐收拾了3個院子出來,別的院子暫且都沒動。」

    因為不知道如意對院子的規劃和用途。

    「也只用的到三個的。主院給老太太,然後挨著老太太的給太太,咱們不拘住哪兒都一樣。」

    柴東家的在轎外笑了:「是這麼個禮。如今匾額都空著,等世子爺回來起了名兒就掛上去。」

    「這個不急,怕宮裡有說法呢。」崇熙堂,就是太祖親自提的。

    「對了,這安陽郡主的親事?」如意問起了李詩薇來。

    「奶奶。現在是安國公主了。」柴東家的提點她,接著回答起她的話:「定了郭國公的兒子,郭家世子爺,如今正在修著公主府,郭世子如今住在『四方館』裡。」

    四方館,是各國使節住在皇城的院落總稱。

    「既然咱們來了,得空也該請世子爺來坐坐,本就是親戚。」

    「可不是,郭世子來問了幾回了。對了。舅爺說了,讓給他備個院子出來。」

    「胡鬧,就在京裡住著,你別理他。」

    「對了。侯府如今正在商量世子爺的親事,您得閒了還是回去瞧瞧。」柴東家的道,如意愣住了,趙如謹也要娶親了麼?

    說話間搖搖晃晃的。就在如意要睡著的時候,柴東家的掀開了轎簾:「奶奶,到了。」

    如意扶著她的手下了轎子。上前去把老太太扶住了。

    老太太囁喏著嘴,老眼含淚:「五十年了!五十年了!整整五十年……」

    如意看著新漆的紅亮的大門、銅釘和青石獅子,誰能想到這座宅子歷經了五十多年的歲月了?

    匾額如今還是空白的,老太太卻指著匾額:「當初『郭國公府』三個字,是太祖親提的……可是……都沒了……」

    如意扶著她:「會有的,會有的,咱們不是回來了麼?」

    老太太點點頭:「這人害人是害不絕的,我不又回來了麼!」

    「咱們進去吧,門口風大。」如意攙扶了老太太只管往裡走去。

    柴東家的把眾人迎進了主屋,如意大概看了看,主屋格局跟壽春堂差不多,連擺設都類似的,柴東家的笑著解釋:「奶奶吩咐的,只按了壽春堂的規格來佈置。」

    老太太點點頭:「也是寧順想得到。年歲大的人,還就愛呆在舊地兒。」

    她緊了緊如意的手,如意心虛一笑,這哪裡是她安排的!

    待眾人坐定,如意就吩咐了柴東家的帶了眾人各自安置著。

    「府上的事情,且別忙著,這幾日咱們鬆泛鬆泛。」柴東家的忙應了,組織了人帶著眾人去安置不提。

    老太太看著廊簷,道:「這兒原本不是主屋來著。」

    如意只端著身子恭聽。

    老太太回憶起來:「這兒原來叫格致齋,本來是大哥的書房。」

    郭國公的書房竟然是這樣宣朗大氣,她以為武將的書房不過是擺設呢,就是鄭元駒的書房也不過一進小院落,進深也淺,廂房只得一間罷了。

    「大哥那時候愛研究些新奇玩意兒,太祖也愛過來瞧瞧,總提點幾句,那時候大哥改進了火銃。」

    她以為如意不明白,解釋道:「火銃愛走火的,後座力又強,但凡不注意就要傷了用的人。大哥就鑽研了許久,也不知道怎麼弄的,終於減少了後座力。」

    她比劃著:「火銃得這樣,抗在肩頭,若是緊了些,不用走火,就是後座力也能把骨頭震碎了。」她拍著鎖骨,說起往事來神采飛揚。

    然後指著院子:「就在裡頭,當初孝賢太子……」

    說到這兒,她黯然:「若是他好好兒的,郭家也走不到如今這一步。」

    如意對於孝賢的事情也是一知半解,他本是太祖的嫡子。太祖最愛重不過的,只是出了「意外」,英年早逝,昭和帝才臨危受命,做了太子。太祖也因為孝賢出事而身體日益衰敗,沒多久就撒手人寰,昭和帝順理成章登基稱帝,才有了如今的昭和盛世。

    說實話,這幾句話裡,如意最佩服的還是昭和帝。

    如意敢肯定燕太祖是個穿越的前輩。還是理工達人的那種,再不熟悉歷史,九龍奪嫡也是知道的,所以只愛重嫡子,孝賢從啟蒙到做太子,都是他親自安排的,對其他的孩子,比如昭和帝、比如寧王……都是放養的,出息的。安排差事,沒出息的,做富貴閒人養著,所以昭和帝在這樣被放養的情況下殺將而出。自修帝王學,到如今的霸氣皇帝,如今的大燕,雖然邊境時有摩擦。但是卻還算安寧,內政上面,貪腐慵拖沓也是有的。但都尚在民眾接受範圍,沒出什麼大簍子。

    總的來說,昭和帝雖然稱不上千古一帝,但是既有雍正的嚴苛,又有乾隆的散漫,比起康熙來說差了一點,但是比乾隆卻好得多。

    如意正想著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的時候,柴東家的就遞了帖子進來:「大皇子妃知道奶奶回來了,下了帖子請奶奶去宮裡坐坐呢。」

    皇子妃也能請外命婦進宮麼?

    如意問了出來,老太太的惆悵淡了些:「想必大皇子妃極得重用的緣故,這也不是她請,怕是皇后的意思。」

    柴東家的忙附和:「老太太真是慧眼如炬呢,皇后娘娘還真喜歡大皇子妃的,許多事情都由大皇子妃來出面的,就是太子妃娘娘都要靠後的。」

    如意聽了只暗暗為萬信昭捏把汗:皇后娘娘此舉意味頗深,放著正經的親兒媳、太子妃不差遣,卻大力捧著智障皇子的妃子。

    沒出紕漏也就算了,若是出了紕漏……

    老太太也是一聽就透這其中關竅的,拍著如意的手道:「你只應著就是,怕是駒兒回來會有安排。」

    許要帶如意進宮謝恩的。

    如意點點頭:「這些事兒且靠後了。老太太,只是不知道太太當初住哪個院子,我叫人收拾了出來……」

    老太太擺擺手:「很不必這般麻煩。你太太住的院子,早在沒抄家前就挪作他用的,就按著管家安排的吧。你去瞧瞧你的院子去,我在這兒坐坐。」

    如意知道她感慨萬千,想要獨自靜靜,只得起身囑托了秦氏:「太姨娘瞧著些,我去去就來。」

    ……

    「奶奶住的院子,在老太太院子西南邊兒,雖然不大,但是有門直接進出的。」柴東家的這番安排也是用心良苦。

    住哪兒,如意不甚在意,反而問起了人手來:「不是說宮裡會帶著人一道兒賞下來?」

    柴東家的笑道:「他們都是極規矩的,非傳召是不會出來的,如今只在後頭住著。」

    她指著靠著指揮使府後牆的位置。

    「不是住在外頭?」當初安樂侯府和滎陽侯府的下人都是住在外頭的。

    柴東家的笑了:「京城米珠薪貴的,哪裡有地兒給下人,不過把後頭的園子劈了一角給咱們也就是了。」

    寥寥幾語,可知是不寬敞的。

    如意點點頭:「如今京中都是什麼格局?」

    主僕閒話著就到了如意的院子,跟柴東家的說的一樣,確實不大,只得正房三間,廂房兩間,從跨院過去就是一道門,直通府外的。

    倒也便宜。

    屋子格局都差不多,正房三間,一明兩暗,中間做正堂,一邊是臥室,一邊配著書桌,權做小書房。

    「小的也不知道奶奶愛什麼擺設,也就空著。」如意大概喜歡的東西,柴東家雖然心中有數,但是卻不愛自作主張。

    如意點頭:「先這樣吧,帶我去瞧瞧太太的院子。」(……)

    ps:年底很忙哦,以後都單更哦,不好意思哦,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