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英雄豪傑

正文 九十一:楚劍熙出征之前坦真情,孫廷敬前線佈兵遭質疑 文 / rich

    西夏王朝進攻的速度極快,很快就已經兵臨晉州城下。英宗加快速度部署,孫廷敬和孫伯英以最快的速度整頓兵馬開赴晉州。而後方的趙頊則密切關注著前方的戰況,他將軍需物資方面的工作交給了孫叔豪、吳王兩人共同負責。曹立勳和黃應賢一同去了太原作軍需支援。

    楚劍熙在房裡收拾衣服,有人敲門就去開門,一看竟然是想容。「咦?想容,怎麼是你?」說著劍熙就把想容讓進了房裡,倒上一杯水。

    想容看了看床上的散亂的衣物,道:「你在收拾衣服嗎?」

    「是啊,這次我們不能做太多停留。」楚劍熙一邊收拾衣服一邊說道。

    「今天我隨大嫂去觀音廟祈福,替你求了道平安符。」想容從懷裡拿出了一道平安符道:「你帶在身上吧。」

    劍熙停下了手中的活兒,轉身看著想容。他看到她眼中流露出似曾相識的眼神,當初仲雄和他出征四川的時候,也是想容求了平安符給他們。那時候想容的臉上還是掛著燦爛的笑容,可是現在呢?關心依舊,笑容不再。他伸手接過了平安符,道:「謝謝。」

    「聽說西夏兵野蠻善戰,你到了前線一定要自己小心。」想容囑咐道,就像當初囑咐仲雄一樣。「晚上看兵書不要看得太晚。」

    劍熙知道想容是把自己當成了仲雄,因為他從來不會徹夜看兵書。劍熙笑了笑道:「我會小心。多謝你關心。」想容起身要離去,劍熙叫住了她。

    想容回頭問道:「有事嗎?」

    劍熙看著一臉憔悴的想容,心裡甚為心痛。這樣的一個女子為了一個「情」字,弄得這樣。劍熙雖然知道想容明白自己的心意,但是他從來沒有親口對她說過。自從她和趙頊分開之後,劍熙一直默默地陪伴在她身邊,希望自己能為她排解心中的憂愁。而現在,劍熙突然有一個衝動,想親口告訴想容他心裡的感受。

    想容見他不開口,只是在那裡發愣,便又問道:「劍熙,還有什麼事嗎?」

    「想容,我想跟你說說話。」劍熙說道。

    想容又回到了座位上,問道:「你想說什麼?」

    「想容你心裡還想著仲雄嗎?」楚劍熙開門見山的問道。

    「」想容先是一愣,然後苦笑道:「想?又如何?現如今他已經有了家室,夫妻和睦,就算我心裡還有著他,也是枉然。」

    「既然知道沒有結果,為何不試著放下呢?」劍熙問道。

    「放下?」

    「難道你就想這樣一個人過一輩子嗎?」劍熙撇了撇嘴道:「來提親的不少,你難道就沒有看得上的嗎?」

    想容反而笑了,道:「難道你就這麼想我嫁人嗎?」

    「呃」劍熙一時答不上來了。他心道:我是想你嫁人,但卻又不想看到你嫁別人。他怔怔的看著想容,真誠的說道:「想容,不知道我是否有這個福氣來照顧你,保護你呢?」劍熙終於說出了心裡的話,他繼續說道:「其實我一開始就就喜歡你了,只是那個時候你與仲雄是一對。我告訴自己,你們是金童玉女,而且仲雄如此優秀,看到你們幸福我就很高興了。但是後來發生的一切,卻讓我意想不到。看著你為了仲雄日漸消瘦,笑容不在,我真的很心痛。我很想幫你做些什麼,但是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你重拾歡樂。」劍熙越說越動情,他眼中自然流露出疼惜的感覺。他認真地看著想容說道:「我還以為只要能陪在你身邊,逗你開心就行了。但是這麼久了,你心裡卻還是放不下那段感情」

    凝視著劍熙真誠的面容,想容感覺到了他的真心。「你為什麼現在才跟我說?」

    「我我本來不想對你說。」劍熙誠實的說道:「剛才看到你給我平安符的時候,我就想到了當初我和仲雄一起出征四川的情景。那時候你也送我一道平安符,當時你的笑容是我一生都難忘的。可是現在我從你的眼中只能看到無限的憂愁。」劍熙歎道:「我是一員武將,征戰沙場死傷難免。每次出征都不知道是否有命回來見自己的親人,所以我不想等到死了,還將這些話深埋在心底。我希望你能知道,希望你能給我個機會來照顧你,我會像仲雄一樣疼你,愛你。」劍熙說完後,就直愣愣的看著想容,等待著她最後的答案。

    想容聽了他的告白之後,也是愣了半晌。她知道劍熙對自己有好感,但是不知道原來他用情如此之深。想起這近一年來他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想容也頗受感動。有時候她也想過給劍熙一個機會,但是一想到她曾經與仲雄的誓言,她就沒有再往下想。如今劍熙的真情告白,又一次讓她有了心動的感覺。抬起頭來,看到劍熙還凝神看著自己,想容便說道:「明日你就要起程去晉州了,一切事情等你回來後再說吧。我會等你。」說著便起身離去,到了門口的時候,她又回頭對劍熙說道:「那道平安符要貼身攜帶,上陣殺敵的時候千萬要記得。」

    看著想容遠遠走去,劍熙回味著她剛才的話。想容既沒有回絕也沒有答應,難道她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嗎?劍熙臉上揚起一絲微笑。想容是在考慮他們之間的關係,她需要時間。剛才她已經很明確的高訴自己,等他從前線回來的時候,她就會告訴他答案了。劍熙欣慰的喃喃說道:「想容,你等我,我一定會平安回來,等你告訴我答案。」

    因為情況緊急,孫氏父子沒有做過多的停留,帶領了五萬精兵火速來到晉州。此次西夏進攻是由夏毅宗親自帶兵,所到之地所向披靡,士氣振奮。

    孫廷敬站在晉州城樓上,看著遠處的敵營。「看來敵軍的士氣很盛,我們硬碰硬可能會吃虧。」他看了看身邊的伯英和劍熙道:「你們看呢?」

    &nbs

    p;伯英說道:「此次是西夏國君親自領兵出征,西夏士兵自然士氣勃發。而且西夏人善於作戰,這次戰役甚為艱巨。」

    「沒錯。擒賊先擒王,所以我們必須摧毀西夏士兵的精神支柱。」楚劍熙說道。

    「可是要讓西夏國君親自上陣殺敵,有些困難。」伯英想了想說道。

    孫廷敬咳了幾聲道:「這件事我們回去再商議。」

    「爹,您沒事吧?」伯英見到父親咳嗽便關切地問道:「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

    「沒事的,放心吧。」孫廷敬擺了擺手說道。

    伯英問道:「大夫給您特製的藥丸在哪裡?我給您拿去。」有位名醫給孫廷敬開了個方子,能緩解他咳嗽的病症,所以孫廷敬就命人將此藥製成藥丸,隨身攜帶。

    「這次來的匆忙,忘記帶了。」孫廷敬說道:「不礙事的,只是吹了風有些咳嗽而以。」

    伯英還是擔心的說道:「還是我寫信回去,讓人馬上把藥帶來吧。」

    孫廷敬、孫伯英和楚劍熙連夜想對付西夏人的對策。想了許久,伯英一拍腦門說道:「爹!我們就乾脆來個引蛇出洞吧。」

    「引蛇出洞?」孫廷敬問道:「怎麼個說法?」

    「西夏人的實力我們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們可以先與他們交戰幾個回合來試探一下他們的虛實。」伯英說道:「我聽說西夏國君李諒祚好大喜功,如果他嘗到甜頭,可能會親自帶兵上陣。到時候我們就可以與他正面交鋒了。」

    「嗯」孫廷敬想了想道:「這個提議揣測性太大,沒有十足的把握。不過先試探一下敵軍的虛實倒是當務之急。」他問劍熙道:「這幾日敵軍前來叫陣幾次啦?」

    「回將軍,已有十次。今日就已經前來叫陣兩次了。」楚劍熙回答道。

    「嗯,明日他們若是再來叫陣,你就帶上兩千人前去應戰。」孫廷敬囑咐道:「切記,此次不在於求勝,而在於試探敵軍實力。」

    「是!末將領命!」

    到了第二日,果然上午的時候西夏國的大將軍前來叫陣。孫廷敬便命令楚劍熙率領兩千士兵出城應戰。雙方交鋒,西夏士兵勇猛無比,楚劍熙殺到敵軍中央,與西夏國大將軍交戰幾個回合,武功不相上下。西夏士兵越戰越勇,楚劍熙見此情況立刻下令撤兵回城。西夏士兵要追上來,卻被大將軍制止了。

    孫廷敬在城牆上看得一清二楚。等楚劍熙回來後,便問道:「怎麼樣?敵軍實力如何?」

    「將軍,敵軍兵勇個個勇猛無比,若與我軍相抗,我軍絲毫得不到便宜。」楚劍熙說道。

    「嗯。」孫廷敬點了點頭道:「不但如此,他們還很謹慎。看到我們撤兵,卻沒有追上來。」說著,他又開始咳嗽了,情況似乎比昨天來的嚴重。

    伯英忙替父親拍著後背,道:「爹,您不要緊吧?我去替您找個大夫來吧?」

    「不行!」孫廷敬忙搖手道:「不要請大夫,這樣會影響軍心。你隨便抓點消咳的藥便是。」孫廷敬對劍熙和伯英說道:「今日他們若是再次叫陣,我們按兵不動。明日若是再叫陣,伯英你再帶三千士兵前去應戰。」說完後,他連續咳了好幾聲。

    「爹,我扶您回房去吧。」伯英扶著父親說道,「孩兒已經派人送信回去了。」

    這一日下午,西夏人又來叫陣,伯英和劍熙按兵不動。第二日,敵軍果然又來叫陣,伯英便帶著三千士兵出城應戰。然後也是同樣情況撤兵回城。但是這一次,敵軍追出了幾里才停下了腳步,撤回去。

    孫廷敬吃了些消咳的藥後,卻不見什麼好轉。他不時地咳嗽,卻仍然不忘每天打起精神整肅軍容。伯英知道父親這麼做是為了穩定軍心,但他為此也甚為擔憂。

    離晉州不遠的太原府,曹立勳和黃應賢正在城樓巡視。突然有人來報,說有個信使要送信進京。這個時候正是非常時期,整個太原府都戒嚴了,出入的百姓都要受到嚴格的檢查。曹立勳和黃應賢下了城樓,見到那個送信的人,便問:「你從何處來?為何事進京?」

    信使回答道:「小的是晉州軍營的信使,孫將軍命小的送一封家書回去。」

    「哦?家書?」曹立勳看了看身邊的黃應賢道:「應賢兄,這裡有我。京城剛送來一批糧餉,勞煩您去監督點算一下。」曹立勳支開了黃應賢,然後對信使說道:「為了安全起見,本官要檢查你的信件,如若無關機密,本官自然會放行。」信使乖乖的交上信件。曹立勳打開一看,是孫伯英向家裡求藥的信件。他眼睛滴溜溜的一轉,便對那信使說道:「你一路趕來也累了,先去休息休息吧。」信使走了之後,曹立勳馬上拿著信回到自己的房裡,模仿孫伯英的筆跡重新寫了一封信,只是一封報平安的家書而已,然後重新裝好信封,命人傳來信使將信交還,放行。

    京城裡面,英宗得到軍報,說孫廷敬兩次出戰都敗走而歸。心急如焚的英宗大發雷霆,他命人叫來了一些大臣和穎王、吳王一同商議。

    「孫廷敬是怎麼了?朕給了他五萬精兵,他卻只用了幾千人去應戰!這當然會輸啦!」英宗一開口就抱怨起來。

    「陛下,孫將軍畢竟老了,可能已經沒有了往昔的那股一夫當關的魄力了吧。」曹儼道。

    「不會的!孫將軍這麼做一定有他的原因。」程頤馬上為孫廷敬辯解道。

    曹儼看了看程頤道:「那請問程大人,孫廷敬到底為了什麼原因要這麼做呢?」這一問馬上讓程頤啞然,他身在

    京師怎麼會知道前線孫廷敬的想法?

    「啟稟陛下,依臣所見,孫廷敬應當大軍壓近,殺他個措手不及!就算不能完勝,至少也能滅一滅西夏蠻族的氣焰!」張繼先出班奏道。

    英宗搖頭歎道:「唉∼∼難道孫愛卿真的有什麼好計策?還是還是他真的老了?」

    「父皇,兒臣認為孫將軍一定有所計劃。我們不便在此多加揣測,不如再命人及時送上最新戰報,看看孫將軍到底是想了什麼計策。」趙頊肯定孫廷敬心裡已經有了作戰方案,但是至於是什麼方案,他也不是很清楚。聽到有人質疑孫廷敬的能力,他當然坐不住了。

    英宗點了點頭道:「來人!再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