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英雄豪傑

正文 一百章 :聽訛傳公主大驚失麟兒,為皇儲天子下令北上征 文 / rich

    吳王竟然聽到曹立勳要保孫家的人,馬上就來了興趣。他問道:「咦?你要保孫家的人?誰有那麼大能耐讓我們的曹大公子力保?」

    曹立勳笑了笑後說道:「這個恕在下現在不能言明,不過曹某希望殿下能答應。」

    「好!本王答應你!」吳王點頭說道:「只要你效忠本王,本王自然不會虧待於你。」

    「王爺。」家僕站在門外說道:「啟稟王爺,皇長孫病了。」

    吳王聽了後好像沒有什麼反應,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去請太醫來看看。」

    家僕聽命後便去了,曹立勳便道:「王爺,皇長孫病了,您是不是應該去看看啊?」

    「哼!我才沒這個閒情去看他呢。」說著便搭著曹立勳的肩膀說道:「走!陪我去溫柔鄉。」

    可能昨夜孝騫受了驚嚇所以有些發燒,靖波緊張的手足無措。前去傳喚太醫的人左等不來右等不來,看著孩子難受的哭鬧做母親的心裡實在不好受,她只好抱著孝騫哄著他。

    這個時候壽康公主來了,她這次來第一是看看哥哥,第二她是想見見嫂子。她想看看這個女人到底有什麼能讓自己的丈夫如此著迷。可是公主一來就聽僕人說皇兄外出了,剛想離去就聽到傳來的嬰兒啼哭聲,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皇長孫病了。

    「嫂嫂。」公主一進門就看到靖波抱著孩子在那裡走來走去。她走過去摸了摸孩子的小手,滾燙滾燙的。「唉呀!怎麼這麼燙?傳太醫了嗎?」公主也緊張起來。這個孩子可是皇帝的長孫,是皇家的命根子。

    靖波焦急的回答道:「已經讓人去傳了,還沒有來。」

    「來人!」公主大喝一聲,很快兩個家僕就過來了。「皇孫病了,怎麼太醫還不來?你們可知道皇孫是皇上的寶貝,如果出了事你們擔當得起嗎?還不去催!」

    「是!是!」兩個僕人馬上跑去太醫院催促。

    看見靖波臉上焦急的神情,公主一時也忘記了自己前來的目的。安慰道:「嫂嫂,你別擔心,太醫很快就來了。」說著便讓人端來了涼水,給孩子敷額頭降溫。

    很快,太醫就氣喘吁吁的趕來了。太醫想行禮,公主擺了擺手道:「別費事兒了,快來看看皇孫怎麼了!身上滾燙滾燙呢!」

    太醫仔細的為皇長孫診脈後,用銀針在幾個穴位上施了幾針,然後拿出了一顆藥丸,碾成粉末用水調開,讓五兒喂孩子喝下。「王妃、公主,請放心。皇孫殿下是受了些風寒,所以有些發燒。適才臣已經為皇孫施了銀針,還送服了清熱解毒的百花丸,只要細心照顧很快就能康復。」說著便留下了一瓶藥丸,囑咐五兒如何劑量和送服之後便告退了。

    孩子服了藥後便由五兒抱著哄著,很快就不哭了。靖波終於放了心,這才有心思招呼公主。「多謝公主了。」她感謝道:「剛才真是嚇死我了。」

    公主拉著孩子的小手說道:「孩子怎麼會著涼呢?真要好好的問問那些奶娘。」公主和靖波並肩坐了下來,道:「要不要派人通知父皇和母后?」

    「不用!不用!」靖波忙擺手道:「我看也是小病,不會有什麼大礙,不用去打擾兩位老人家。」靖波看了一眼搖籃裡的孩子,哀歎一聲道:「相信孝騫會堅強的好起來。」

    從靖波的眼神裡面公主似乎看出了一絲幽怨,是一種讓人難以理解的幽怨。「咦?孝騫病了,怎麼不見皇兄呢?他這個做爹的怎麼一點兒都不上心?」

    「早就讓人稟報王爺了」五兒一邊拍著孝騫一邊嘟囔道。

    「五兒!」靖波示意她不要往下說。她笑著對公主說道:「可能是王爺太忙了沒有空,況且孝騫沒有什麼大礙。」

    「怎麼能這麼說?這是他兒子啊!」公主埋怨著大哥說道:「真是不知輕重!等他回來我一定要好好說說他。」

    靖波淡淡的笑了笑沒有應承公主的話。她轉頭突然看見公主腹部漸漸隆起,突然辛酸起來。公主懷著的正是季傑的孩子「公主,你懷著孩子就不要外出了,還是呆在家裡比較好。」說著便為公主斟上一杯茶。

    公主摸了摸自己的腹部,說道:「已經四個月了,身子漸漸重了。現在不出來走走,等到七八個月的時候我怕走不動了。」公主笑道:「大夫也說要多動一動,駙馬每天晚飯後都會陪我散散步。」公主說完後便仔細的觀察著靖波的表情,只見她嘴角掛著淡淡的微笑,似乎不為所動。雖然靖波臉色有些蒼白,但更加透著一種讓人憐愛氣息,難怪季傑他會

    「公主殿下,王爺回來了。」家僕前來通報道:「王爺說讓公主殿下去書房呢。」

    「好啊。」公主對靖波說道:「嫂嫂,那我去了。」說著就由人扶著往書房去。

    吳王剛從溫柔鄉回來,還帶著幾分醉意。「咦?雪香,你怎麼來啦?」

    「我來看看你呀!」公主坐在皇兄的身邊,一股酒氣撲面而來。她皺了皺眉頭道:「你喝酒啦?真難聞!」

    「難聞什麼?這就是男人的味道,你懂嗎?」吳王笑了笑說道:「溫柔鄉的姑娘們最喜歡本王身上的這種味道了。」

    「溫柔鄉?你去妓院啦?」公主心情立刻沉了下來。「你怎麼能去那種地方呢?」

    「皇兄的事不用你管!」吳王拿起一杯茶仰頭喝盡,還喃喃自語道:「咦?怎麼不是酒?」

    「你呀!真是沒有輕重!你知不知道你兒子病啦?幸好大夫說沒什麼大礙!你還有心情出去尋歡作樂?」公主生氣

    地說道:「幸好父皇母后不知道,否則一定責怪你!」

    吳王「哼哼」幾聲冷笑道:「我兒子?他才不是我兒子呢!」他醉意甚濃,腳下蹣跚著走到太師椅邊一坐,「要不是父皇喜歡,我還巴不得他和娘趁早死了!」

    「皇兄!你在說什麼渾話?黃湯灌多啦?」公主聽了認為吳王喝了酒胡亂說話。

    「我可沒說什麼渾話!不信你問問你的駙馬去!」吳王一下子從太師椅上跳了起來,大發雷霆的說道:「你去問問他這孩子到底是姓趙還是姓孫!」

    「你你說什麼?」公主猶如晴天霹靂一般,死死的抓著吳王的胳膊追問道:「皇兄,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把話說清楚!」

    吳王甩開公主的糾纏,不耐煩的說道:「什麼意思?難道我說的還不清楚嗎?他們兩個在婚前的關係就不簡單,婚後還有著來往,我看孝騫根本不是我們皇家的根兒,而是他們孫家的野種!」吳王藉著醉意情緒激動,也不管妹妹身懷六甲是否承受得住。

    公主愣在了當場,她呆呆的看著皇兄,眼中漸漸凝聚起淚水。這是真的嗎?應該不會吧?她心中自問道:可是季傑心裡的確還有著靖波的影子啊!所謂無風不起浪,皇兄又怎麼會平白無故的給自己戴上頂綠帽子?可是季傑對我很好啊!他為人這麼正直,又怎麼會做出這種天地不容的事情呢?到底是真還是假?突然,公主感覺到腹部的一絲刺痛

    季傑處理完邊疆奏報上來的告急書後便捧著公匆匆送到皇帝那裡請示,遼國近日來的進犯讓滿朝上下都頭痛不已。病中的英宗似乎被病痛消磨了鬥志,不是很想開戰。所以邊疆如雪花飄來的告急書都積壓著不發,等著舉棋不定的英宗做出最後的決定。

    剛到寢宮門口,就看到穎王趙頊和大將軍楊廣、孫伯英還有被急召回朝的楚劍熙等幾位武將連同曹儼、張繼先等幾位官都等候在殿外。太監也將季傑攔在了殿外,說皇上正與程頤大人說話,吩咐任何人都不得打擾。於是季傑也只好等候著。

    話說大殿內,只有英宗和帝師程頤,皇帝半躺在龍椅上一副體虛的樣子。程頤則坐在一旁小聲兒的和皇帝說著話。「陛下,恕臣辦事不周,現在那個刺客已死,穎王殿下遇刺的事情也就無從下手了。」

    英宗擺了擺手,說道:「不用查了,朕心裡有數。」英宗抬眼看了程頤一眼,問道:「相信愛卿心裡也知道幕後之人是何人吧?」程頤看著皇帝,沒有回答。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皇帝,皇帝見了苦澀的一笑說道:「朕知道愛卿難以啟齒。唉∼∼沒想到為了皇位而骨肉相殘的事情也會發生在朕的身上。幸好穎王沒事,否則朕豈不是愧對列祖列宗?」

    「陛下」程頤頓了頓,看著皇帝說道:「您這步棋走得太險了。」

    「哈哈哈哈∼∼」皇帝突然笑了,可是一口氣沒接上便咳嗽起來。他咳了幾聲後便道:「到底還是沒有逃過老師的法眼哪!相信滿朝上下也只有老師您才知道朕的心意啊!」

    「陛下當日單獨召見穎王殿下,不就是要全朝的人都猜測穎王是皇儲人選,好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坐不住嗎?」程頤分析道:「可是陛下,這一局贏得太險了,幸好太(和諧)祖太宗保佑,穎王殿下沒什麼大礙。」

    「唉∼∼」英宗搖了搖頭道:「如果他這次能忍住不動手,朕還心感安慰,或許還能給他一個好的將來。但是他太讓朕失望了」

    「陛下為了穎王殿下做了這麼多,無非是想替殿下清除繼承皇位的障礙。陛下的苦心穎王殿下一定會明白,日後登基稱帝也不會辜負陛下的厚望。」程頤安慰道。

    「可是」英宗看著程頤說道:「愛卿,他畢竟是你的女婿,你就不怕你女兒」

    程頤豁然一笑,說道:「私人關係怎比得上國之大計?皇儲乃是國本,是百姓的福祉。只要穎王殿下能順利登基,臣相信臣的女兒會體諒臣的一片忠心的。」

    英宗欣慰地握著程頤的手說道:「愛卿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一心為了大宋基業著想,朕感激不盡!」皇帝的心事似乎解決了一大半,他深深的吸了口氣,說道:「如今朕已經為大宋選了一位敏睿仁達的君主,現在也應該為他做點一事情了。」皇帝看著程頤說道:「邊疆告急的書朕都看過了,如今若應戰必定勞民傷財,朕不想交託給後人的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國家,所以朕打算議和。」

    「議和?」程頤主觀上是絕對不同意的,但是皇帝的話也不無道理。新君登基時若是趕上戰亂,很容易影響軍中的士氣。而且兵荒馬亂,不容易控制兵權,也容易讓有心奪權的人掌握了兵權而造反。議和,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的安寧,在這段時間裡面新皇帝可以樹立起自己的威信,等到時機成熟後再聚集實力對抗外敵。非常時期、非常之選,程頤也不得不認為這個辦法是最好的法子。但是就這麼議和,又似乎顯得大宋軟弱可欺,會讓百姓失望民心渙散。於是程頤提議道:「陛下,若是不戰而和微臣恐怕有所不妥」

    英宗皺著眉頭想了想,道:「老師所言甚是,那麼朕就派人前去應戰。能勝固然最好,若是遼人來勢兇猛,那就議和。也不至於太失了國體。」主意已定,英宗便讓人傳召殿外的人進來。看著侍立在兩旁的朝臣,英宗緩緩說道:「朕召見你們,是為了遼國來犯之事。」

    「陛下,遼國已經屢次攻打真定府。真定府守將已經快支持不住了。」楊廣奏道。

    「陛下,這些是真定府守將送來的告急書。」季傑將公呈上,說道:「望陛下聖裁。」

    「父皇!兒臣願意領兵出戰!」穎王站了出來說道:「請父皇恩准!」

    這個時候英宗怎可能讓穎王出戰呢?他擺了擺

    手說道:「頊兒,你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陛下!臣願替陛下排憂解難!」楊廣和孫伯英都自告奮勇的說道。

    英宗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你們的忠心,朕甚為欣慰。」他看了看楊廣說道:「楊將軍,你要帶領軍隊鎮守西邊看著西夏,以防他們和遼人勾結。」然後他將目光定在了孫伯英身上,說道:「伯英,上次你出征真定大勝而歸,這次你也要盡力而為,不要讓朕失望啊!」

    「是!陛下!」伯英抱拳說道:「臣一定竭盡所能對抗遼人!」

    趙頊見到伯英出戰,心裡有些擔憂。這次遼國來勢洶洶,他也感到了一絲危機有些擔心伯英。「父皇!望父皇恩準兒臣與孫將軍共同出戰!」

    「陛下!臣也願往!」季傑也說道。

    英宗擺了擺手,道:「你們都要留在後防為前線準備。伯英這次出戰朕會讓楚將軍同往。」他看著楚劍熙道:「楚劍熙聽命,朕任命你為先鋒將軍,襄贊孫將軍對抗遼敵。」

    這個時候,一個小太監匆匆跑了來。「啟稟陛下!公主公主她」他看了看季傑說道:「請駙馬爺趕快回府吧,公主她小產了。」

    「啊!」季傑大驚,臉色煞白。皇帝恩准後,他立刻跟著小太監跑了出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