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英雄豪傑

正文 108:壯士斷臂英宗無奈妥協,三世同堂歎惜逝者不見 文 / rich

    孫叔豪飛奔進靈堂,撲倒在地放聲大哭。他捶胸頓足不斷地自責,責怪自己沒能救下大哥。大哥從小到大對他的照顧,和在危難時伸出的援手都讓叔豪感激不盡,這一次是他親眼看著伯英受傷去世,卻一點回天之力都沒有,難怪他要如此激動。

    趙頊走過來扶起叔豪,說道:「三弟,這並不怪你。你無需如此自責。」

    「不!是我沒用!如果我早到一步,大哥就不會一個人面對耶律濬,也就不會被他的毒劍所傷!」他忽然轉過身去對著卓瑄磕頭,說道:「大嫂,是我不好!是我無能!」

    卓瑄含淚扶起叔豪,勸道:「叔豪,不關你的事。戰場上的事情沒有誰對誰錯,相信你大哥在天之靈也絲毫沒有責怪你的意思。」

    「大嫂」叔豪看著卓瑄懷中抱著的孫少峰,不禁辛酸起來。

    很多人都來孫家弔唁,卓瑄懷抱著剛出生的兒子身披白素向前來祭拜的人還禮。林鳳荷勸她好生休息,但卓瑄卻怎麼也不肯,她說這是她身為孫伯英妻子的責任。這一天的弔唁結束後,眾人紛紛離去。孫家的人分別照看著孫廷敬夫婦和卓瑄母子。趙頊也想留下來,但是被宮裡來的內侍一再催促,只好先離開。

    一邊趕路趙頊一邊問道:「父皇最近身體如何?」雖然對皇帝的感情沒有對孫家那般深厚,但趙頊和英宗畢竟是親父子,趙頊還是挺關心皇帝的狀況的。

    「王爺,皇上近日舊病復發,已經下不了床了。」內侍一邊趕路一邊向趙頊解釋道:「陛下昨日收到遼國的一封國書,之後便命小的立刻召回王爺。」

    「國書?」趙頊停下腳步看著內侍問道:「什麼國書?」

    內侍答道:「回王爺,小的並不清楚。不過看上去好像很要緊,皇上還連夜召見了幾位重要的大臣呢。」

    趙頊加快步向皇宮趕去,進了宮後便由小太監引領著進了英宗的寢宮。只見英宗披著龍袍坐在龍椅上,很吃力的看著桌案上的奏折。趙頊上前參拜道:「兒臣叩見父皇。」

    英宗抬起頭來說道:「你回來啦?起來吧。」他指了指御案邊上的一張椅子道:「過來坐。」

    趙頊奉命坐了下來,看著英宗滿面病容便道:「父皇,龍體要緊啊。」

    聽了兒子這句話,英宗露出了微笑。他點了點頭道:「父皇有分寸的,你不用操心。」他提起了筆繼續批閱,一邊寫一邊問道:「孫家那邊怎麼樣了?」

    「大哥」趙頊一時忘了自己是在君前奏答,於是忙改口道:「孫伯英的靈柩已經抵京,剛才超度的法式也已經做完了。孫夫人在途中誕下一子,母子平安。適才孫叔豪和楚劍熙也趕回了京城。」

    「孫叔豪回來了?」英宗抬起頭來看了看趙頊問道。

    「是的,父皇。」趙頊點頭道:「他和楚劍熙是日夜兼程才來得及趕到。」

    英宗看著趙頊,神色有些遲疑。過了一會兒他才拿出了一道奏疏說道:「這是朕昨日收到的遼國國書」英宗似乎想將國書上的內容說出來,但最後還是沒有說,只是將國書交給了趙頊說道:「你自己看吧。」

    趙頊雙手接過國書,打開後沒看上幾行字臉色就變的凝重起來,等看完了整道國書後他已經濃眉緊鎖的看著父皇。「父皇,遼國怎能如此野蠻?竟然要我們交出射死耶律濬的人?那豈不是要將孫叔豪交給他們?」

    英宗歎了口氣道:「耶律濬是耶律洪基的獨生子,是遼國的太子」

    「遼國太子又如何?戰場上刀劍無眼,誰能保證全身而退!更何況若不是他們卑鄙的用毒,孫叔豪又怎會在氣急之下射死耶律濬?」趙頊激動地說道:「若要追究,那孫伯英將軍的死又該如何處理?若照此算來,一命抵一命豈不是正好?!」

    「頊兒,你不要激動嘛,先坐下來。」英宗勸道:「唉∼∼畢竟那耶律濬身份特殊,耶律洪基這次是鐵了心要為他兒子報仇了。」

    「父皇,您這麼說就是準備答應他們的要求了嗎?」趙頊一下子站了起來,堅決地說道:「不行!我們絕對不能將孫叔豪交給他們!父皇,請您讓兒臣率領兵馬去對抗遼國。兒臣寧願與他們刀劍相向也不會同意他們這等無理的要求。」

    英宗擔心的就是這一點,這件事情英宗原本並不想讓趙頊知道,但如此重大的事情想要瞞住他是不可能的。趙頊有如此反應英宗也是意料之中,但作為父親他肯定不會答應趙頊的請求。在英宗心裡面,的確是想用孫叔豪來平息遼國的怒火。

    趙頊見英宗不表態,心裡面急躁起來。他拉著英宗的手說道:「父皇,這場仗是我們贏了。遼國損失了太子,我們也陣亡了一員將領。父皇,這等是有辱國體的事,千萬不能做啊!」

    英宗拍了拍趙頊的手,安撫道:「行了,行了。父皇知道該怎麼做,你不用如此激動。」他看了看外面已經降臨的暮色,說道:「時候不早了,宮門也已落鎖,今晚你就在宮裡休息吧。明日一早你還要上朝議事,免得來回奔波。」說著便對門外的內侍說道:「來人,將穎王帶去顯慶宮休息。」

    趙頊跪下說道:「兒臣先行告退。」然後便隨著內侍出去了。

    看著趙頊走遠後,英宗便喚來了御前侍衛吩咐道:「你們給我好好看守著顯慶宮,沒有朕的旨意,不許任何人出入包括穎王。」

    第二日一早的早朝,英宗下令追封已故將軍孫伯英為一等將軍,追諡「武忠」,並賜其子孫少峰為上騎督尉,這等榮譽已是十分厚重。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這一天英宗終於下令冊封穎王趙頊為皇太子,並昭告天下。

    趙頊想走出顯慶宮,但是被一眾侍衛攔截。趙頊隱隱感覺到有些不安,於是在顯慶宮裡大發脾氣。這時候太監拿著聖旨來,恭賀趙頊。

    「奴才恭賀穎王殿下被冊封為皇太子。」內侍率所有人向趙頊叩拜。

    趙頊此時根本無心此事,他對內侍說道:「公公,我有要事見父皇。請公公代為通傳。」

    內侍點頭道:「是,小的一定替太子殿下稟奏。但皇上有令,命太子殿下在宮中好生休養,朝廷的事情暫時不勞太子殿下操心。」

    「這是什麼意思?父皇要軟禁我?」趙頊向宮門口衝去。還沒有出庭院就被圍上來的一百多御前侍衛攔住了。趙頊已經知道了英宗的用意,他是要軟禁自己,然後好將叔豪送去平息遼國的攻略。「你們閃開,我要見父皇!」趙頊大喊道。御前侍衛緊鎖宮門不容趙頊走出半步,趙頊此刻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英宗叫來了程頤、曹儼、張承嗣還有幾位朝廷重臣,共同商議遼國國書的事情。英宗走這步棋也是萬般無奈,他也不想將孫叔豪交出去。但是如今他自己已是油盡燈枯,沒有能力去抵擋住遼國的攻勢。若是這次不交出孫叔豪,遼國全國大軍壓進,眾志成城,恐怕就算派出楊家和孫家的所有人抵抗,都會損失慘重。太子趙頊雖然聰慧勇敢,但新君登基立刻發動戰爭是極不明智的選擇。更何況朝中因為英宗所實行的新政,弄得朝臣們分為兩派。此時趙頊登位主要就是團結朝中的力量勵精圖治,而不是發動戰爭去對抗外敵。所以英宗必須犧牲孫叔豪,為趙頊的繼位掃平障礙。

    英宗知道趙頊與孫家的關係,也知道他肯定會反對,所以他才將趙頊軟禁免得他插手此事。英宗早已料到這麼做趙頊會怨他一輩子,但縱觀天下局勢他也只好讓兒子責怪自己了。在英宗已經下定決心的時候,任何人都扭轉不了局勢。任憑程頤、楊宗保等大臣如何勸諫,英宗始終沒有改變初衷。最後,眾人擬定了聖旨,準備等孫伯英頭七一過,就將孫叔豪拿下。為了防止有人通風報信,英宗派出了軍隊暗中監視孫家,嚴防孫叔豪逃脫。

    孫家的人還不知道朝廷中發生這樣的大事,仍然沉浸在伯英逝去的悲痛中。過了幾日,突然門口來了一個陌生的女子帶著一個孩子,說是要見孫氏夫婦和叩拜孫伯英。因為她一身平民打扮,家丁沒有放她進去,而是通知了孫氏夫婦。孫廷敬和林鳳荷為了伯英的離去已經傷心欲絕沒有精力去接見,但人家是來拜祭伯英的不能怠慢,於是讓四子季傑前去。當季傑一見到那女子的時候,忙快步迎了上去。來人便是他的三嫂,眠玉。

    「三嫂,您終於回來了。」季傑一邊將眠玉迎進府中一邊吩咐人去通知叔豪。

    眠玉抱著孩子,臉色凝重的說道:「我聽聞了噩耗,所以立刻帶著孩子趕來。大哥對我和叔豪有恩,我怎能不來靈前拜祭呢?」說著便穿戴上了僕人送來的縞素,還為懷中的少羲戴上了黑紗。

    這時候叔豪已經聞訊趕來,看到眠玉後便跑過來抱過兒子,說道:「你也來啦?」

    「嗯,我來拜祭大哥。若不是他的恩德,也不會有我們的今天。」眠玉感恩的說道。

    叔豪點了點頭,道:「走,我先帶你去見爹娘。」

    孫廷敬、林鳳荷也得知了眠玉的到來,老夫妻倆互相攙扶著走到廳堂。只見眼前這個碧人一般的女子,雖然身著布衣但絲毫掩蓋不住她內斂的氣質。眠玉見了孫廷敬夫婦,便跪下來拜道:「不孝兒媳眠玉,拜見公公、婆婆。」

    「快起來,快起來。」林鳳荷忙命人扶起眠玉。

    眠玉恭敬的站在叔豪身邊,說道:「眠玉自知身份低微,與叔豪相差懸殊,所以一直不敢前來叩拜公婆。但此次驚聞噩耗,眠玉無論如何都要進京拜祭大哥。若不是大哥,眠玉不會與叔豪共偕連理。所以請公公婆婆原諒眠玉此次的唐突。」

    「怎麼會呢?我們也都盼著你回來,一家團聚呢。」林鳳荷說到「一家團聚」後便不住地落淚。就算眠玉回來又如何?伯英已經不在了,這個家永遠都團聚不了了。

    孫廷敬聽了頻頻點頭,說道:「眠玉,你果然是個賢淑的女子。以往是老夫錯看了你,叔豪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氣。」孫廷敬不由得傷心起來,他伸手抹去了淚痕說道:「伯英比我來得開明,若不是他我們孫家也不能有你這樣的好媳婦。」

    眠玉和叔豪一起來到了伯英的靈前,她點上一炷香恭敬的叩拜了伯英。「大哥,多謝你對我們夫婦的眷顧,眠玉感激不盡。」說著便又拜倒下去。

    看到叔豪和眠玉的兒子孫少羲,孫廷敬夫婦這些日子來難得心情略有好轉。少羲已經會呀呀學語,會叫「爺爺、奶奶」,這讓兩位剛失去兒子的父母看到了孫家的一絲希望。

    太子妃雛鸞也抱著趙少璇前來拜祭伯英。太子妃也不知道太子被困宮中,只知道皇帝派人來通傳,說政務繁忙太子要在宮中輔政,未免來回奔波故而留居宮中。

    林鳳荷拉著太子妃的手,問道:「雛鸞,為什麼不見仲雄前來?」

    雛鸞說道:「皇上說政務繁忙,太子剛被冊封要在宮中輔政。他也有幾日沒回家了。」

    孫廷敬說道:「夫人,太子殿下日理萬機,我們應該體諒才是。太子妃這次來已經是莫大的恩恤了。」

    林鳳荷因為失去了伯英,所以很想讓其他三個兒子都在自己身邊,就算仲雄現在已經貴為太子,在她看來他還是以前那個孫仲雄。林鳳荷幽幽的歎了口氣道:「我也只是想多見見他。伯英走了,我多想讓仲雄、叔豪和季傑在我的身邊哪。」

    「娘,我知道了。只要見到他我一定跟他說。」雛鸞安慰道。

    &nbs

    p;林鳳荷拉著雛鸞的手說道:「既然來了,就留下來吃飯吧。你三弟妹也帶著孩子回來了,你們妯娌之間也要見上一面才是啊。還有難得孫子孫女都在,讓他們小的也見見面,特別是少璇,將來她貴為公主,也要記得我們孫家的這些兄弟姐妹啊。」

    這一日,孫家的家宴上,終於孫家所有人都到齊了,他們為伯英留出了位子,就好像他還在世一樣。孫家的第三代,孫少怡、孫少羲、孫少峰和趙少璇也都在,看著四個幼小的孩子,孫廷敬就好像看到了當初四兄弟幼年時的樣子。孫廷敬不禁回頭看著伯英的靈位,心道:伯英,你看到了嗎?你在天之靈要保佑我們孫家的孩兒們健康成長,將來繼承孫家的祖訓繼續為國效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