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崇禎那些年

正文 (七十二)遼東前線一嬌艷 文 / 許洋(書坊)

    崇禎帝說:「成,成!」說著,就拿出一把寶劍,說:「朕賜你尚方寶劍,有違令者,斬!還可以先斬後奏。」袁崇煥還有什麼可說呢?他只有跪地接劍,口唱:「謝萬歲!」讓袁崇煥沒有想到的是,現在的遼東前線,與他兩年前在這裡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具體表現在:

    一、對手不一樣。過去是努爾哈赤,現在是皇太極,兩人對漢民的政策變了,努爾哈赤對漢民是仇視和鎮壓,滿漢矛盾十分尖銳;現在皇太極不僅親漢民,還提拔重用漢民官員,更重要的是明朝的苛捐雜稅太重,平民百姓都往後金方逃,再也不跟明一心了。

    二、官員的素質大不如前。可以說明朝的官員都是貪官,就是魏忠賢當政時也沒得到很好地解決;只是那時為了打擊異己勢力,總是以貪污和受賄而論處,從客觀上起到了震懾作用。現在,貪污和受賄之風又興了起來,尤其是部隊,這股風特別壞,因為官員貪污受賄的都是軍餉,直接損害的就是兵卒的利益,影響戰鬥力不說,搞不好就兵卒嘩變。

    三、崇禎帝又恢復了萬曆朝的宦官監軍制,在袁崇煥的身邊,派來了一個叫王承恩的太監,不僅監視他的一舉一動,皇上還通過他瞎指揮。

    袁崇煥不管這些,他先安頓軍心民心,把寧遠、錦州合為一處,由他原來的老部下總兵祖大壽鎮守,接著就來到右路參將吳三桂的家。此時的吳三桂已與「秦淮八艷」的頂尖人物陳圓圓成婚,兩人正在蜜月期。袁崇煥來找吳三桂,主要是為了給吳三桂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讓其組建一支足以對付後金八旗兵的關寧鐵騎隊伍;當然,袁崇煥也想見見陳圓圓,由於與卞玉京的戀情,見到陳圓圓也等於見到了卞玉京。

    吳三桂是原遼東總兵吳襄的兒子,現在的總兵祖大壽是他的舅舅,他也算將門之子,20歲就中武舉,從軍後,作戰勇敢,有計謀,27歲就升為參將。一次,他在京城受邀到田國丈家做客,一眼就看上了逗留在國丈家的陳圓圓,變緊追不捨,也感動了陳圓圓,於是便納陳圓圓為妾。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畹芬,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出身於貨郎之家,母早亡,從姨父姓陳,少女時便艷驚鄉里,冰雪聰明,詩詞歌賦,一點就通。時逢江南年谷不登,重利輕義的姨夫將圓圓賣給蘇州梨園。圓圓初登歌台,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人麗如花,似雲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使台下看客凝神屏氣,入迷著魔,以色藝雙絕,名動江左。

    聽說兵部尚書、遼東經略造訪,吳三桂拉著陳圓圓的小手一同迎出來,袁崇煥定睛看了一陣陳圓圓說:「聽卞玉京說過,果然名不虛傳!」陳圓圓稚氣地問:「你是說眉樓的玉京姐姐嗎,你咋會認識她?」

    袁崇煥給陳圓圓說:「待我給三桂佈置完工作,你把琵琶拿出來,我自會告訴你。」關於組建關東鐵騎的事,吳三桂年輕氣盛,一拳砸在桌子上說:「我早就有這個念頭,可周延儒就是不批准,還有那個毛龍,極力反對,就怕我功高蓋他了!」袁崇煥說:「毛龍把持軍權,據守皮島,背靠朝鮮,能進能退,一心想把那裡搞成一個**王國,他當土皇帝;上欺騙皇上,下欺壓百姓,暗勾結後金,當官的都是他毛氏家族的人,身為總兵,他要幹什麼我心裡清楚!」

    吳三桂揭露說:「袁大人你不知道,這兩年,他手下只有不足三萬人,可他對皇上報說十萬人,吃的都是空頭餉;而對於兵卒們又大肆剋扣,連基本的餉銀都不發,還欺騙兵卒們說是皇上沒發,都裝進了自己的腰包。這且不說,他還讓士兵為他做生意賺錢,還盡與內地商人倒賣人參、貂皮等貴重商品。」袁崇煥不解問:「你說三桂,身為朝廷命官,肩負社稷安危,你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吳三桂說:「容我直言,現在地方官員,哪個不是為後事著想?李自成的亂軍風起雲湧,大明江山風雨飄搖,後金大軍又虎視眈眈,誰都是前程難卜,能不做幾手準備嗎!」袁承煥說:「我還是那句話,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好了,不說這些不愉快的了,積重難返,不是一就而就的事,只要你明白我讓你組建關寧鐵騎的意義就行了!」

    緊接著,袁崇煥就對陳圓圓說:「圓圓,把你的琵琶拿出來,我給你一個曲子彈一彈,你就該明白我與你玉京姐姐的關係了。」吳三桂說:「大人,我已預備了酒宴,還是吃著喝著,聽圓圓彈奏吧!」酒席端上來了,袁崇煥將卞玉京的《憶秦娥》詞給了陳圓圓。陳圓圓接過詩詞一看,如獲至寶,按在胸口說:「這是玉京姐的,我彈過不知多少次了!」袁崇煥說:「那就再彈來我聽聽。」

    陳圓圓尖尖玉指在琵琶弦上輕輕撥拉了一下,立即像明月高懸,夜闌人靜,清泉叮咚咚一般,於是那詞句也從開合的紅唇皓齒間流露出來:

    花飄零,簾前暮雨風聲聲;

    風聲聲,不知儂恨,強要儂聽。

    妝**坐傷離情,愁容夜夜羞銀燈;

    羞銀燈,腰肢瘦損,影亦份仃。

    陳圓圓「容辭閒,額秀頤豐」,有名士大家風度。一曲唱完,袁崇煥從月色朦朧,與卞玉京在西湖蕩波的意境裡抽身出來,突然問:「三桂,我們要戰勝後金的究竟是什麼,是單純的軍事鬥爭嗎?不,我突然感到,我們最強大的,還有化、藝術、古老的明;我們不能只會跟他們刀槍劍戟地拼野蠻,我們應該學會用琵琶做武器,用化熏陶,藝術感染,理論征服,改變他們的民族,使他們漢化,最終達到民族大融合。」

    吳三桂頗有感慨說:「其實,這才是最終解決滿漢矛盾的辦法,看來,我們還得開闢一條戰線,從兩條戰線上入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