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戮劍問天

正文 第八章 師徒求丹 文 / Q凝祥曉月

    第一卷修真迷途第八章師徒求丹

    對於修真者來說最不缺的就是時間,所以相對的來說,時間對於修真者來說也是過的相當的快,李慕文修煉霸炎訣時間也有了四年了,不得不說李慕文的資質不錯,短短四年間,李慕文已經將霸炎訣煉致第五層,也有了靈寂後期的修為。

    雖然在器宗的第四代弟子中,李慕文的修為不算什麼,其他的四代弟子少說也有元嬰期的修為,其中資質較好的,到達分神期的也不是沒有,但是像李慕文這樣的修煉速度,到時在修真界也是少見僅有的。

    自己的弟子有這樣的修為速度,張仲升也是很開心的,但是在開心之餘也更加的嚴格要求李慕文,不僅每一個階段需要得到自己的檢驗認可後,才會傳授下一個階段的修真法門,而且特別要求李慕文不可放鬆對於煉器訣的反覆修煉。

    到現在李慕文至少將煉器訣已經反覆的練了十幾次,雖然這樣來,李慕文會比較枯燥,但是和收穫相比來說也就不會那麼的膚淺的認為了,現在李慕文的身體在煉器訣的錘煉下雖還不如鋼鐵般,但是也已經堅硬如山中之石了,只需等到突破靈寂期到達結丹期,張忠生就會傳授他煉器之法,到時用煉器之法錘煉肉身,就不再似煉器訣一半了,到時的進展將不可同日而語。

    在此不得不說醉清風了,前文曾說過,李慕文於醉清風的關係並未應為曾經的那次談話而有所改變,兩人關係還更加的好了,醉清風的資質平庸,本來就算在有生之年也不一定能夠將煉器訣練致大圓滿境界,也就是一輩子也不能築基成功,但是李慕文本就與器宗其他的弟子沒有什麼交接,整個器宗也就只有自己的師傅張仲升和師叔朱欽若以及醉清風與他相熟,但是朱欽若在兩年前已經飛昇仙界,現在整個器宗也就只有師傅和醉清風和自己關係要好了。

    李慕文也不忍醉清風來器宗二十來年連築基都沒有成功,就連求張仲升好幾次,要張仲升前往丹道宗為醉清風求來靈藥,幫助醉清風築基成功,也好讓醉清風多落得些壽元。

    醉清風也是對於自己這個小師叔感恩不盡,醉清風雖築基成功,但是他的資質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也就沒有器宗前輩願意將其收入門牆,傳其修真大道,這個傳法師傅也就李慕文扮演了,雖然沒有傳其霸炎訣,但是所傳好歹也是一門道門正宗。

    也是李慕文的這一些列行動造成了以後醉清風反出師門追隨自己的小師叔,小師叔的稱號一直追隨到了神界都未曾變過,就是後來醉清風的弟子對李慕文也是執後輩弟子之禮。

    今日,李慕文被張仲升叫至跟前,笑呵呵的問道:「慕文啊,現在你也有了靈寂後期的修為了,馬上又要突破致結丹期了吧?」李慕文不知道自己師傅是什麼意思,只是點點頭道:「弟子的確已是靈寂後期的修為,但是說要突破致結丹期還有需一段時間。」

    張仲升滿意的點點頭:「嗯,懂得謙虛,不錯。修真一途中,築基是看弟子是否有修真的資質,在築基之後旋照、開光、融合、心動、靈寂修行較易,一般能築基成功都能修至靈寂期,只是憑借個人的資質心性的不同,修行速度有快有慢,但是要從靈寂期過度到結丹期那又是一個大關,不是那麼的容易的,很多的前輩一生都沒有能結丹成功。而結丹成功後元嬰、出竅、分神、合體、渡劫以致大乘每一不都是繼起的危險,要想突破也更加的難,這也是為什麼,結丹期以下的修真者眾,而結丹期以上的修真者寡的原因。」

    李慕文不知道師傅說這麼多,到底是要說什麼,但是他知道師傅一定會繼續下去,果不其然,停頓片刻張仲升又道:「現在你已修行至靈寂後期,雖然離突破結丹期還有一段時間,但是我們也不可不未雨綢繆,不日我將前往丹道宗為你求的一枚天緣丹,助你以後結丹。你也進宗有十四年之久了,但是你還從未走出宗門到外面見識一番,這次也是一個機緣,你就隨為師一起去。一味的清修也不得正法,還是須得出去歷練一番,就如你所說『理論聯繫實際』嘛,在歷練中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長處,以後好揚長避短,不用受別人節制。說不定你也能『實踐出真知』,呵呵。」

    張仲升所言『理論聯繫實際』和『實踐出真知』也是李慕文在平時的交談中隨意而言,這些都是李慕文在高中所學,本來李慕文就是文科出生,學點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是應該,但是這話傳到張仲升耳中到時也覺得頗為簡練,也算是富含哲理的語言了,不知不覺的,張仲升也就記住了,往後李慕文言語一些句子他也自己記住了,就在這種潛移默化中,張仲升的心境修為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

    幾日後,李慕文跟在張仲升的身邊,走出了自己已經生活了十多年的器宗,看著身後的宗門,雄壯中帶一點古樸,雖未有深山藏古寺的幽靜,但也是有一番不食人間煙火的出塵之象。自己在這樣的山門中生活了十幾年竟然這是才發現,這不得不說是自己的失敗。

    張仲升看著自己的徒弟,心中也是有愧,只從李慕文跟了他學道,十多年來,從未帶著李慕文出來見識一番,不是忙於自己渡劫和修煉就是逼迫李慕文修煉,到現在這還是自己的弟子第一次同自己一起出門,看來以後要多多補償李慕文了。

    李慕文可不這麼想,在第十一世紀的地球呆過了二十來年,對於地球上的爾虞我詐,李慕文還是明白的,別的不說就是在自己大學裡面也是屢見不鮮,雖未在火同位面的修真界行走,但是李慕文相信,這裡也不會比地球乾淨多少,套用電影裡的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必有爭端。李慕文十多年來到是樂得清閒。

    張仲升對李慕文有愧疚,決定帶著李慕文在平頂山好好轉轉在前往丹道宗,丹道宗和器宗雖然同在平頂山,但是平頂山本來就不小,而且兩派即使是關係再好也不可能將自己的山門同別的宗門建在一起,一來是長久之後弟子間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摩擦,二來別的宗門來人拜訪,來了這家,不去那家,又弄的大家尷尬,像丹道宗和器宗這樣,同在平頂山,但是宗門見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這樣一來,既避免了先前的那些麻煩又可以在一派有難時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救援。

    張仲升和李慕文在平頂山遊玩了大半月後來到了丹道宗的山門前,張仲升對著山門高喊一句:「器宗道友張仲升前來拜山。」這裡張仲升高喊一句也是有講究的,器宗本來就和丹道宗的同氣連枝,而張仲升在器宗的輩分也高,所以對山門是喊的道友來訪,如果是以後李慕文前來的話,就不能這樣喊了,要喊也是『器宗弟子李慕文求見丹道宗前輩高人』,拜山是不能亂說的,如果以後張仲升飛昇仙界,而丹道宗的宗主也是同李慕文同一輩分的話,李慕文也可向自己師傅這時的喊話一樣,總之在修真界的輩分是不能亂的。

    當然也不能招呼也不打就徑直的入山,一來是對所拜訪的宗門有不敬之嫌,二來一般宗門都會有陣法守山,如果沒有宗門弟子領路,易被守山陣法所攻擊,造成誤會。

    在張仲升喊話不久,丹道宗的山門中走出了一個道士模樣的修真者,看見張仲升連忙上前行禮:「拜見張真人,晚輩迎接來遲,還望贖罪。」看似自己師傅和來人較為熟悉,只聽見張仲升對來人說道:「吳瑞師侄說著就見外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那不成器的弟子,李慕文,往後還望師侄多家照顧啊。慕文啊,快拜見你吳瑞師兄,你吳瑞師兄可是丹道宗宗主的高足。」

    李慕文連忙上前給吳瑞行禮,吳瑞也是一個玲瓏心,看見李慕文後,也是一番誇獎:「早就聽說張真人收得一徒,天資不凡,今天一見,果不其然。」這裡吳瑞稱張仲升為張真人,這真人可不是亂叫的,不到大乘期的修真者不得稱真人,吳瑞稱張仲升真人,一是對於張仲升的尊敬,二是對於大乘期的高手得道的一種肯定。

    吳瑞帶領張仲升和李慕文前往丹道宗的宗門內,一路上也和張仲升隨便談些閒話。比如什麼恭喜張仲升渡劫成功,成就大乘真人,不久飛昇仙界。隨後,吳瑞問道:「不知道這次張真人前往敝門有何指教?」張仲升也不和吳瑞打哈哈,直接告訴他:「這次到你們丹道宗主要是為我弟子求一粒天緣丹。」

    吳瑞一聽張仲升的話,身形一頓,這李慕文進入器宗也才不過短短十幾年,想不到竟有了靈寂期的修為。這進步之快,天資之好,或許不出百年,器宗又將有人飛昇仙界。

    這裡說到飛昇仙界,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能修到渡劫期的修真者本就是萬里挑一的,每個大的門派不是積累了數百年,才能有幾位渡劫期的高手,至於渡劫成與不成哪的另說,就是到了渡劫期的修真者中能順利渡劫的也是百里無一,像器宗這樣,剛剛飛昇一位又有一位大乘期的高手的情況,在修真界是很少見的。

    今天吳瑞能給與李慕文這樣的評價,也是很看好李慕文。其實器宗的實力增強對於丹道宗來說非但沒有壞處,還有好處,兩宗本就是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毀俱毀,因此今天知道了李慕文有這樣的前景不但沒有欲除之而後快的想法,也正是這個原因,張仲升才會放心的告訴吳瑞自己所求。知道了張仲升的所求,吳瑞也不耽擱,快速的帶著張仲升師徒繼續向丹道宗的主殿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