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尋找足彩王

正文 第七章 猴年馬月需防鼠之明亡 文 / 更童

    李自成一出去當天沒回來,玄音將這一奇門格局細細研究一遍,翌日晨,李自成召來玄音,要求親自帶人送一程,並贈金十兩。

    走出營外約一里,玄音要求止步,將李自成獨個拉至岩石叢中,掏出寫著卦局的紙交由李自成,言今日只交待二事。

    李自成趕緊凝神盯著玄音,「法師請講,吾願聽受。」

    「其一,謹慎勿征,為民眾著想。」

    「唔唔,輕易不征,三年不征。」

    「其二,猴年馬月需防鼠,軍營尤甚。」

    「噢,謝法師。」李自成表情有些怪。

    玄音又掏出一物,是對折縫合的一塊袈裟布片,「內有錦囊,切勿離身,現在不要看,日後倘若遇危急之時,記著打開。」

    李自成將紙和布片收藏懷中,嘴上不斷道謝,欲離開時,玄音突然又將李自成叫住,把鞋一脫,掏出兩張黃紙。

    李自成不解:「法師這是作甚?「

    玄音呵呵一笑,「貧僧差點將這忘了,此乃神馬符,墊入鞋中可省腿腳之勞,行兵進退或可有益,請大王試一試,勿嫌老僧腳臭。「

    李自成踏上,走了幾步,大喜:「不曉得世間竟有此神奇之物,我是屬馬的,跑慣了,法師隻身遠遊,還是留著用吧!」說完就欲脫下。

    玄音忙止:「大王不必客氣,昔於河套,若無大王贈予之棉袍,恐早已凍死荒原,何來今日之緣分,且收下吧,來日方長。」

    「那就多謝了。」

    七日之後,李自成的大順軍打到昌平,當部將們摩拳擦掌要大攻北京城時,李自成卻顯得格外冷靜,他先在內部召開一個會議,談了談當前形勢,表示了和談的意向,最後徵求大家意見,部將群情難抑,劉宗敏表示,皇帝老兒肯定不願意,不如直接打了進去,抓了活剮,有不服者,人頭落地,不傷害老百姓。

    李自成擺手止其言,「當初明軍饒我等兩次不死,吾今亦圖報之,使人與明皇談判,給其一條生路。」

    眾將群躁,多有不滿之論,李巖突然高聲,「闖王此策最佳,不過若其不肯接受議和呢?」

    李自成曰:「若其當下不給答覆,第二天便攻城。」

    接下來就開始選派代表,剛歸順的太監杜勳就成了不二人選。

    而崇禎這邊早已吵鬧了多日了,先是圍繞著要不要調山海關的吳三桂來勤王,後來一派人主張為保國家社稷遷都,而另一派則堅決反對。崇禎不知該如何是好,杜勳來到朝堂,講出了李自成的談判條件:割地西北、封王侯、犒賞百萬、不受召覲,而李自成可以幫明朝抗清及鎮壓其他叛亂。

    多麼誘人的條件,如果時光可以倒轉,崇禎皇帝會二話不說,磕著頭也會答應,即使在當時,崇禎也是特想接受的,可大臣們卻都不發言,擔不起這個責任啊,因為一旦答應了李自成,其他人群起而效仿明王朝豈不徹底分裂,而不答應的話,等李自成打過來再投降也不遲啊!猶豫中,和談的最後一次希望也破滅了。

    杜勳回去稟報,三月十九,大順軍發動攻擊,幾乎未遇到抵抗就破城而入,先前主張遷都而被罵作投降派的大臣以死殉了國,而像于謙一律主張堅守的大臣們紛紛投降李自成,贊其英武之師如周武伐紂。在歷史的舞台上,卑劣的人性又耍了道義一把。

    李自成進京以後,緊急安撫百姓,嚴肅軍紀,京城秩序倒也不亂,兩天以後,大順軍在萬壽山上發現了上吊的崇禎皇帝以及其臨終前用血寫的遺書。

    遺書內容大抵是檢討自己過失,「此身任由賊分裂,勿傷百姓一毫」,另外也發洩了崇禎最後的哀怨,「朕非亡國之君,皆諸臣誤我」。可以說崇禎將亡國的原因歸結於官僚集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