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尋找足彩王

正文 第115章 115 光陰的故事 文 / 更童

    人世間的事業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允許失敗的,比如科技,失敗一千次、一萬次,只要成功一次就夠了。例如那個名譽滿全球的化學家諾貝爾,為了研究炸藥把自己的家人都炸死了,但他最後卻是個成功者。一類是不允許失敗的,一次失敗可能就永不能翻身,比如政治,三起三落那是傳奇,連拿破侖都不能重新爬起來。關於足球與戰爭,勝負本是兵家常事,不接受也得接受,只要留得青山在,總會有希望。有的行業,不允許失誤卻又不可避免失誤,例如算卦和看病,失誤總是要付出代價,但誰也無法保證絕對不失誤。對於賭博行業,更是如此,買彩票,按概率來說,買十萬次能夠中一次,就已經可稱之為幸運,這是一項絕對允許失敗的行業,抱著遊戲的心態可以,一旦認真起來那就錯了。道理誰也明白,然而古靈卻感到天塌了一半,他這一番折騰,最後只對了三場,球盲的水平。失敗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滿懷希望出發以後才發現此路不通,還是要回到原點老老實實待著,繼續面對那令人厭煩的現實,人生最本質的痛苦其實是求不得。

    日子在消沉中繼續,一分不長一秒不短,天氣也隨著盛夏的到來而躁動起來。進入六月,學校傳出一條驚人的消息,由於連年招生減少,當年建主體教學樓的貸款又無力償還,學校面臨破產倒閉的危險,極有可能搬遷與別的學校合併,舊校址賣與房地產商搞開發。另外,教職工隊伍要面臨篩選整合,此事已進入運籌階段。要想生存只能拚命爭取生源,以前生源多的時候,想要進這個校門得找關係花錢,現在反過來了,中學畢業生連年減少,各類高校連年擴招,生源被大量蠶食,學校主動權已徹底喪失了,只能放下架子去倒追,否則真不定有人來。為此學校專門組織行政人員開了兩次招生工作會議,屠校長的話讓所有人都覺出了緊張,「我們不是在招生,而是往飯碗裡盛吃的,今後一段時間內,一切考評福利都與招生成果掛鉤,我們要動起來!」

    古靈與郜仁、雷東嶽一組,由谷化鳳任小組長,負責高考期間蹲點宣傳,他們找了一家普通職業中學,從該學校門衛處借出來一張課桌、三把椅子,支好宣傳點。好一點的中學他們不去,知道去了也是白現眼,現在的畢業生心氣高的很。古靈他們去的時候考生還沒有入場,一堆人圍著他們,但無人咨詢,高考入場後,校門口便只剩下他們幾個了。

    「我覺得這樣乾等著根本不行,不如我們待會等學生出來了分發宣傳單吧。」谷化鳳提議。

    「好啊,那我們先歇會吧。」郜仁屁股黏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雷東嶽站在旁邊,一句不吭,這位是學校出了名的老實人,與古靈同年參加工作,一直默默無聞,後來調至教工部也任勞任怨。

    古靈心事重重,也不願多廢話。後來郜仁談論起他們這一屆同事們的前程問題,以前他是誰也看不上,但現在竟也自卑起來,剛當上房奴的郜仁再過一陣子就要當爸爸,生活壓力促使他學會了低調與隨和,還有嗟歎。

    谷化鳳擺出大姐的樣子,「我不是說你們幾個,一個一個都剛三十就頹廢得不成樣子,年輕時候的鬥志呢,生活才剛剛開始,你總得在學生和子女面前樹立一個積極的形象吧!」教訓了一通,見沒人理她,便垂頭翻看彩報宣傳單。

    郜仁討個沒趣,半扭過身去看那馬路上過往的車輛,不知不覺哼起羅大佑那首關於光陰的歌曲。

    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

    憂鬱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經無知的這麼想

    風車在四季輪迴的歌裡它天天的流轉

    風花雪月的詩句裡我在年年的成長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發黃的相片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聖誕卡

    年輕時為你寫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

    過去的誓言就像那課本裡繽紛的書籤

    刻劃著多少美麗的詩可是終究是一陣煙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兩個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淚的青春

    遙遠的路程昨日的夢以及遠去的笑聲

    再次的見面我們又歷經了多少的路程

    不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著舊日狂熱的夢

    也不是舊日熟悉的你有著依然的笑容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

    也許是郜仁唱得太動情,也許是歌詞的內容太貼心,古靈感到一股酸楚,他不由得想到一個人,翟月青,在那個躁動的夏夜,自己推開了她,不知她現在幸福與否。

    雷東嶽站時間長了覺得有些麻煩,谷化鳳站了起來,「東嶽,你坐會兒吧!」

    雷東嶽靦腆一笑,「別客氣,你先坐著,我去趟洗手間。」

    雷東嶽剛走,校門對面又過來幾個人,手裡也拿著宣傳單,看樣子大學剛畢業不久。為首的一個高個子皺著眉頭要看古靈他們的招生宣傳海報,谷化鳳質問他們:「你們也是來招生的嗎?」

    「是啊,我說你們這公立學校也來跟我們民營院校搶飯吃,沒必要吧?」

    古靈呵呵一笑,「現在我們的招生也面臨問題,不能同日而語了,都一樣。」

    高個子雙手插兜,「我們學校早就跟這兒說好了,這裡只允許我們做招生宣傳,不允許別的大專院校來強生源,請你們離開吧,要不我們主任來了可能要起衝突。」

    谷化鳳氣呼呼的,「市場經濟還講究平等呢,誰規定這兒只允許你們來了?」

    高個子嗤了一聲,「我說不過你,不過你們現在用的桌子椅子都是我們放這兒的,請你們還給我們。」

    古靈端坐不動,「我們是從門衛處借的,人家說讓我們用,要不你們在這等著,我去問問。」

    這時一輛轎車停在路旁,從車裡下來一位戴著眼鏡的男子,大喝一聲,「把他們的宣傳海報收了,讓他們走。」

    高個子聞此向古靈要那一摞子宣傳海報,古靈摁著不給,旁邊上來一個小伙子要搶,剛碰著古靈,郜仁一把將那搶傳單的小伙子推開,大吼,「你們要幹什麼?」

    高個子猛推郜仁,谷化鳳急忙站在他們兩人中間,急得語無倫次。高個子一腳把桌子踢翻,旁邊幾個人立馬拉開架勢,古靈喊了一嗓子,「都別動,我們那個哥們兒正在報警。」因為他看到雷東嶽正朝這邊走來。

    雷東嶽一看這邊這麼多人,起初不知道是幹什麼的,古靈上前一把抓住他,「打110了嗎,他們什麼時候過來?」一邊掐了雷東嶽的肩頭一把。

    「哦,打了打了,五分鐘,五分鐘就過來了。」雷東嶽反應還挺快的。

    那個從車上下來的男子輕聲笑了一下,「行了,你們別來這個了,走吧,說理你們還真說不過我們,這個學校確實是答應過我們的,昨天他們就幫我們沒收了其他學校的宣傳條幅,你們要堅持,我們可以叫他們保安來。」

    谷化鳳顯然是被嚇著了,「我們回去,古靈,快收拾東西!」

    四個人商量著該如何交差,谷化鳳建議再找一所別的學校試試,於是下午他們又來到一所考點學校,那邊已經排滿了招生人員,大多是各類民營高職院校,還有一些高中補習培訓機構。古靈他們趕到那兒時學生們已開始組織入場,沒人理他們。學生們入完場後,維護治安的警察與考點工作人員出來將招生人員全體驅散,理由是有考生家長反映有的招生人員干擾了學生注意力,要求將他們的招生通知全部沒收。學校門口附近幾十名家長還自動聯合起來圍住招生人員,強烈要求他們放下宣傳單走人。古靈與另外三人被分割衝散了,招生宣傳單幾乎都在他手裡,有個婦女一把搶過古靈手裡的宣傳單交給警察,古靈找警察想要回來,警察解釋說這些宣傳單先交由考點工作人員保管,等考生與家長都走光了就可以領回去。古靈找到那三個人問怎麼辦。

    「怎麼辦?涼拌!」谷化鳳急得無可奈何,「我們回去吧,跟領導匯報一下今天的情況。」

    「這樣恐怕不妥吧?」雷東嶽吱唔了一句。

    「那你說怎麼著,我們聽聽你的想法。」谷化鳳問道。

    雷東嶽不吭聲了,郜仁一跺腳,「回去,有什麼事,我們一塊兜著,反正已經這樣了,走吧!」

    郎入群書記聽了谷化鳳的講述,當下沒說什麼,只是表示知道了,先這樣吧,等暑假再做周密的招生安排。

    古靈躺在床上難以入眠,反思多年來對郜仁的偏見和敵意,實在有些內疚,自己學佛修行這麼多年,卻始終未能驅走心中的狹隘,愧對於「忠恕」二字。流水帶走光陰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

    高考過後,古靈在圖書館與孔寒生他們聊起招生被攆的事,孔寒生低沉地說,「唉,其實你們的遭遇也算是平常吧,我聽說這兩年中學的招生競爭更激烈,有的貧困地區生源連年大量外流,當地中學都快辦不起來了,各地中學一到中考就四處挖生源。教育落後地區為此早紅了眼,外地上他們那兒招生,他們不問青紅皂白就聚眾打架,甚至連招生人員的車也一塊兒砸了,招生大戰升級到肉搏程度了,比商家拉客戶還激烈。」

    「我的天,這是上學嗎?少林武術學校啊,斯文呢?師道尊嚴呢?」古靈像是聽到了天方夜譚。

    「其實生源流動還是由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導致的,跟醫療行業一樣,村裡往縣裡跑,縣裡往市裡跑,市裡往北京跑,誰有本事都是往外跑。這樣只能造成重點學校拚命擴張,鄉村邊遠地區難以為繼,伴隨城市化進程,日後偏遠地區就沒一點兒發展空間了。」孔寒生用手指敲著桌子一條一條地分析。

    藍阿姨放下手中的十字繡,「那你說我們這學校也算地處省城,怎麼也招不來多少人呢?」

    孔寒生掃了她一眼,「前些年我們還真不用愁招生,現在主要是受人口波段影響,中國目前生育率低,少年兒童佔人口比例逐年下降,學生總量越來越少。學校招生規模卻經歷一番擴招,上大學越來越容易,像我們這樣的學校,人家一般都看不上了,如果再這樣下去,教育行業要持續萎縮,大量的民營學校只能等著倒閉,教育產業化被計劃生育給坑了。當然這對國人來說未必是壞事,人均資源多了,升學壓力小了,只是未來的養老成了問題,弄不好再過幾年,我們這一代人老了可能要面臨這個陣痛的時期。」

    藍阿姨略皺了皺眉,「其實人少點兒也不是壞事,你看人家加拿大、澳大利亞那邊兒,人活得多舒服。」

    古靈笑了笑,「我覺得從資源的角度講,只要能保證社會成員豐衣足食就行,人多也有人多的好處。這人喧鬧慣了可能想清靜清靜,而清靜慣了又想熱鬧熱鬧,我現在就特想找個深山老林待一陣子,覺得寂寞無聊了才回來。」

    「那咱們今年夏天出去旅遊吧?浙江天台山怎麼樣?或是去陝西終南山也行,你說吧!」孔寒生望望古靈。

    「嘿嘿,今年恐怕不行了,俺家的房子快要交工了,估計俺得忙裝修。」古靈說這話的時候表情有些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