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尋找足彩王

正文 第203章 來到洛杉磯 文 / 更童

    古靈坐著坐著又犯起困來,看看手機,早晨六點了。他算了算北京時間,比這裡要早差不多十五個小時,也就是北京都晚上九點或十點。正算著,家裡發了條段信,說下週一老爸過生日,問還回來嗎?

    古靈回復了一條「看情況吧,學校要組織結業考試,可能回不去了。」

    七點多,馬子健叫古靈去吃早餐,老闆的朋友叫霍雷弗恩,約五十歲,他計劃九點半開飛機出發,三個人由金沙集團的公務車送至私人飛機降落廠,那裡停了幾十架私人飛機,霍雷弗恩獨自駕駛。他的飛機噪音很低,機艙內絲毫不影響談話。古靈早晨沒怎麼喝水,他怕私人飛機上沒廁所。結果弄得嗓子不舒服,一路上很少說話,都是在聽馬子健講拉斯維加斯的一些趣聞。

    飛機降落在一片別墅區附近,霍雷弗恩的家就在這裡,他熱情地邀請馬子健和古靈去家裡做客,馬子健跟人家客氣了幾句,委婉拒絕。告別了霍雷弗恩,兩人拎著行李走到市區大街上,「我們要坐的士還是巴士?」馬子健看看時間,洛杉磯時間上午十一點整。

    「坐巴士吧,我們又不用趕時間。」

    「好,不過得轉兩次車,我們可以在市區吃午飯。」

    「沒問題。」

    洛杉磯市區大約有四百萬的人口,為美國第二大城市,但這裡的市區場景卻與古靈想像的大不一樣。坐公共巴士一路上沒看見幾幢高樓,全是三四層,兩三層的小樓,不知道還真以為這是個小城市,或是中國的縣城。古靈所過之處,看到的幾乎都是這種獨門獨戶的庭院建築,這些家庭住宅樓造型精巧,風格各異,色彩以淡雅為主,在綠蔭叢中鱗次櫛比。

    市區的道路縱橫交錯,密如蛛網,四通八達,小汽車如長蛇一般排序行駛,公共巴士上座位反而比較寬裕。路上少見有行人,公共汽車開得比較快。不一會兒,馬子健要古靈下車,他們要走一截,然後轉車。

    「這個城市綠化真好,我們剛才走的是市郊吧?」

    「這是聖莫尼卡大道。洛杉磯跟中國的北京上海不一樣,洛杉磯沒有市中心地帶,而是一個城市群,由幾十個區共同組成這麼一個大都市,它是板塊狀的結構,一個區有一個區的特色。咱們國內城市都是以市中心為基點劃圓圈,越靠近市中心越繁華,在這兒不是這樣。」

    「哦,那我們這是在哪個區啊?」

    「韋斯特伍德,漢譯西木區。我們要去康普敦區,剛才下飛機那裡是聖莫尼卡,那時臨海,有錢人都住那兒。」

    「哇,那座建築是什麼,像教堂誒。」

    「那是加州洛杉磯聖殿,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聖殿,這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教堂。」

    「哦,好雄偉,去看看吧,什麼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就是摩門教,米特?羅姆尼就是摩門教的信徒,他們自稱也是基督徒,但普世基督教會不認可他們。他們的教義具體我也不懂,只知道他們有一句話,『神曾經是人,人亦可成神。』他們認為靈魂先存,靈魂可以高昇。這跟你的思想倒有些貼近。」

    古靈點點頭,「沒錯,我們認為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佛在沒成佛之前也是眾生,覺悟之後成了佛。」

    「我們不討論這些了,洛杉磯的宗教團體特別繁多,光是基督教教派就有上百個,平時人們在一起是不討論宗教與政治的,各信各的。因為亞洲移民很多,所以佛教徒人數也不少,洛杉磯大約有三百多座佛教寺廟,教派種類好像也不太一樣,看建築風格就能看出來。」

    聖殿前有一列裝束齊整的隊伍在唱頌,古靈覺得這歌聲特悅耳,遂問他們在唱什麼。

    「他們在倡導遊人募捐,他們唱:發發慈悲吧,靈魂高貴而善良的人們,你們的愛心將使人間變得像天堂般美好。我們的眼皮下,有許多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他們生活在陰暗的角落,與孤獨為伴,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就像飢餓的嬰兒盼望著母乳。」

    「哇,好動聽,我那張支票呢?等等我找出來,孔子曰:『邦有道,貧且賤焉,恥矣』。美國的貧賤者可能多是因為能力不足或不思進取、好逸惡勞而導致,但一個社會最大的魅力就在於能夠保護弱勢群體不會被淘汰和遺棄。您說我捐多少錢比較合適呢?」

    「想捐多少就捐多少,阿德爾森絲毫不會介意。」

    「那我就捐兩萬吧,相當於替他捐的,祝他發財。」古靈在支票上寫了數字,交給領隊,人家道一番謝,古靈也聽不懂,只是陪了陪笑。

    「你可真夠大方的,我們是在這兒吃飯還是到南蓋特一帶吃東西?」

    「隨您,客隨主便,不過哪兒有銀行可以取些現金?我帶著個萬事達卡,但裡面存的是歐元,還要兌換一下。」

    「你取錢幹什麼,在洛杉磯你不用花一分錢,老闆給我支票時曾考慮你未必會用,所以又特意往我銀行卡裡轉入四千美元,吩咐我全程負責你在洛杉磯的一切花費,這幾天你就住我家,白天我開車帶你逛,好不好,四千塊絕對夠玩兒了。」

    「老闆想得真周到,日理萬機居然還對我有如此細緻的關懷。」

    「他的思維縝密成都絕對不亞於一個數學家或銀行家,跟他打交道不會對他有任何壞的印象,即使他把客戶賣了,客戶還得感激涕零。要不我們去南蓋特一帶吧,那是洛杉磯的南門,有不少自助餐館,而且比較實惠。」

    「southgate,南門。」古靈在巴士站牌上還真找到了這個地方。

    「快中午十二點了啊,做好思想準備,約五十華里,大概得半個小時。」

    「洛杉磯市區有多大?」

    「一千多平方公里吧,如果加上周邊的衛星城,那就是一萬多平方公里,橫豎各二百里地,開車三十里買個菜或逛商場看醫生這很正常,在這兒沒車就沒法活。」

    「我的老天,中國人要都像這樣生活,十個中東海灣地區也不夠。」

    「所以國內資源分配很不平衡嘛,優勢資源都往城市集中,人們都擠大城市裡,房價高得離譜,房奴們幾乎都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很多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制約其無限擴大的瓶頸問題,人口增加,資源有限,於是生活成本就高,自然就逼著人往外走,這幾年我聽說大學生都已經開始要逃離北上廣這些國內大城市了。美國人早就意識到城市發展瓶頸問題,所以他們在城市長遠規劃的時候,採取的都是分散的模式。華盛頓除了首都它什麼都不是,加利福尼亞首府甚至沒幾個人知道在哪兒,反正不是舊金山和洛杉磯,說了你也不知道。加州的十所大學除了洛杉磯分校在洛杉磯市區,其他都在小城鎮。美國的公共資源分佈地相當合理。東西部地區差別不明顯,人們工資收入也比較均衡。看看nba的機制就知道了,非常公平。」

    「是啊,中國的資源分配像是個太極,有中心的。美國就像是無極,不講中心,中美無論是文化還是體制都有這種差別。一個講集中,一個講分散,這兩個國家在地球上還是正對面,多妙啊,太極無極而太極。」

    南蓋特的街景與剛才西木區相似,路邊的餐館甚至是平房,連個酒樓都不是。自助餐十二美元一位,種類也不少。服務員和廚師都是黑人,他們居然會用中文說你好,發音還很地道。

    「他們都是從哪兒移民過來的,看著也不像非洲人呀。」

    馬子健掃了他們一眼,大嚼黃瓜,「都是從鄰國墨西哥來的,墨西哥的發展水平跟中國在一條線上,是個墨西哥人都想來美國掙錢。美國與墨西哥有漫長的邊境,所以翻牆也好,挖地道也好,能來的都來了,而且還拖家帶口的。美國大約有五百萬非法移民,絕大多數是墨西哥人。洛杉磯離墨西哥特別近,所以很多墨西哥移民都在這兒安營紮寨。墨西哥人特能吃苦耐勞,幾乎所有髒活累活全是他們包了,工資又低,老闆們都特願意用他們。美國政府也是對這些非法移民睜個眼閉個眼的。因為不能沒有他們,把他們趕走了,誰來干髒累活?」

    「這倒挺美,人們不幹活,印一堆鈔票,想買什麼買什麼,還有廉價勞動力伺候著,怪不得都願意來美國。」

    「也不是你想得那麼簡單,很多美國人都是哪兒有工作就往哪兒跑,美國是個大企業主導的地方,企業在哪裡落戶,哪裡就有就業機會,人們也就往那裡湧,企業一關門,這個城市的人也就作鳥獸散。像美國五大湖原來是製造業基地,興盛一時,後來製造業都搬到亞非拉國家了,五大湖原來的城市帶很快就沒落,卻而代之的是一些新興地帶,主要是德州和加州。人力資源就是這麼運轉的。美國為什麼強大?就是因為有這些托拉斯集團的存在,他們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以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管理作為引擎,來主導這個國家的資源配置與人口流動,這才是美國強大的關鍵。」

    「很有道理,如果沒有微軟,美國就一下子倒退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企業應該在現代社會中占主導作用,這才是資本主義的實質。」古靈抹抹嘴,「我們還要怎麼走。」

    「不遠了,二十里路,三四站地就到家。」馬子健打了個電話。「艾琳,你在家嗎,我們一會兒就到了。」

    康普頓這裡可以看到一片高樓,馬子健住在一處高層住宅樓裡,房子面積不小,約有一百五十平米。一個束著馬尾辮的長臉女人笑盈盈迎接他們。

    「這是老闆特意請來的古靈先生,跟我還是大學校友呢,這是我未婚妻艾琳,她的中文名字叫甄慧嫻。」

    「您好,歡迎做客。」

    「您好,這幾天要給您添麻煩了,您的氣質真賢惠。」

    女人呵呵笑了,「先放下行李歇會兒吧,我來沏茶。」

    古靈看了看房子客廳,「這一片的房子好像都是舊式的,您這套房子得多少美金?」

    「美國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二手房,有的老工業城市人口很穩定甚至在減少,沒有大規模的住房建設,我們這個樓也有二十年了,我們花了四十萬美元買的,買了又簡單裝修裝修。」

    「四十萬?合不到三百萬人民幣,一百五十平,比北京上海還便宜。」

    「在美國買房壓力小多了,一個家庭四五年的收入就能買一套差不多的房子。比國內普通家庭動輒還三五十年房貸輕鬆很多。美國很多年輕人不買房子是因為根本不想買,他們樂意四處奔波,不想在這兒干了就辭職到別的地方去,買房反而是負擔。實際上洛杉磯外延地帶也有不少新房子,但賣不出去,那兒離市區太遠,工作生活不方便,價格比這裡低一半。開發商甚至去忽悠中國內地的大款來買房子,但中國人現在都不上這當。」

    艾琳沏好茶,坐下來陪古靈簡單聊了兩句。艾琳祖籍福建,現在康普頓一所中學教書,八十年代跟父母一起來的,安家在洛杉磯。

    「背井離鄉的在外開創真不容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