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超級武道系統

正文 第四十一章 潛山老農 文 / 歧路棲廬

    潛山之行第三天,清晨。

    此時的陳易正走在潛山城外的山路上,說是山路有些過了,勉強是一條可以分辨的小徑。加之晨霧冥冥,若不是有人帶路,估計陳易都不會發現。

    走在陳易前面的是低著頭的許木,許木之前便是一老農模樣的帶路人,起初在客棧時看到這位老農的時候沒有想到會是帶路人。

    不過此時對於看著不起眼一位老農,多了幾分驚奇。因為在這老農的帶路下,陳易許木二人已經翻過了兩座山,最重要的是在可見度不過三丈晨霧之中,也就是在能見度不過十米的情況下。

    潛山之所以名為潛山,並不是此處有座潛山,而是連綿不絕的山脈,這不絕的山脈僅有一處是位於來時的官道,一出恰到好處的山峽,陳易來時因為《煉神》任務所以對山峽沒有印象。但是據許木所言,那出地方既是山匪劫掠處。此處是進入潛山必經之處,沒有第二條路。

    群山不絕,為山匪藏身提供最大的便利,故而潛山匪患嚴重至斯。

    陳易心不在焉的跟著許木和老農,關於此次剿匪的情報不斷思索可行的剿匪方法。好在潛山山脈外圍,群山不高坡度和緩,不至於掉隊。

    至於所去何處,許木沒有說,昨晚打了個招呼早起出門。而後便是在路上了。陳易並不擔心,許木與自己一樣重視此次試煉,雖然不懂他是為了什麼。

    陳易抬頭看了眼前面低著頭的陳易,上一次二人交手之後,陳易對許木印象大變,看上去像一個小廝模樣的人,並不是看上去的那麼簡單。槍法很不錯,與自己不相伯仲。不過似乎有些孤僻,相處幾天,在茶館除了楚戶,未曾見過誰與其閒聊。

    心不在焉的跟著,老農十分熟稔的帶著二人群山間穿行,期間一言不發只是不緊不慢的帶著路。

    半個時辰後,山間的晨霧漸漸淡去,景色顯現。

    說是景色無非山樹勾連,生機一片,空山鳥鳴。不過山路比之先前多崎嶇。似乎是過了外圍,山勢變化也頗為明顯,此時與之前相比,前者為丘,此時方才是真正的山。山路時斷時續,若非有老農帶路,恐怕陳易許木二人就此迷失這茫茫山中。

    時近仲春,山間綠意恣意生長,草木旺盛。

    一個時辰後,三人山路已經沒有了,老農帶著二人在林間行走。山柴野樹之間穿梭的陳易充分瞭解了這份恣意。一身長衫破了幾處,看了眼前面的許木,相比許木尤為狼狽。許木身著一件灰裳,說是衣裳更近與武士勁服,比之陳易的青色長衫結實不少。而老農在這山柴野樹之間顯得更為靈活,一雙手在林間扒拉,衣服愣是沒有一處破損。

    陳易皺眉,似乎還有很長的路啊。在這麼走下去,長衫就爛了。站著停頓了一會,落下前面二人幾步。抽出背上的長劍,開始跟進。

    前面許木和老農聽到後面的枝葉嘩啦聲,不禁轉頭一看,兩人都愣住了。看著陳易揮舞著手中長劍走來,長劍揮舞井然,陳易身前擋路的枝椏障礙,盡數落下。

    許木老農二人看著陳易目光怪異。

    許木張口欲言,陳易已然過來問道:「怎麼了?」

    許木搖搖頭,老農面露一絲怪異,轉身繼續帶路。

    面對二人,陳易並不在意,因為這也不是第一次了,上次在鴨兒澤是亦是如此。陳易緊跟著二人,並沒有落下。《御劍九重》熟練度不斷上升。

    每次揮劍,劍所傳遞的感覺亦有不同,力量的把握很重要,不輕不重,恰到好處的一劍,出劍,每一劍在《御劍九重》的感覺出劍。本來出劍需要系統的引導,現在完全可以不用,也算小進一步。

    一個時辰後,許木回頭看看陳易仍舊揮劍,劍勢依舊。細看似乎較之先前更為井然。若有所思,轉頭繼續上路。

    陳易手腕略感酸痛,《御劍九重》第二重比之第一重,揮出同樣的一劍力量,只用了先前的三分之二的力量。另外,對於出劍與力量的把握更上一樓,否則陳易也不會敏銳的把握出與先前的區別。陳易沉浸在自己所揮出的每一劍,對於許木的回頭完全沒有發現。陳易感覺一劍的力量揮出仍有上升的餘地,如何節約每一絲力氣。而《御劍九重》恰恰是節約力氣的訣竅。

    二重境,陳易再一次的需要系統的氣感牽引出劍,而揮出的劍並不像一重境那麼容易,每十劍必然有兩到三劍失誤,不過卻沒有被許木二人落下太遠。

    老農帶著二人深入群山,已到正午,終點似乎永無止盡。

    陳易的手腕已經不是一般的酸疼,揮出去的劍似乎也變的有氣無力,但依舊為陳易掃清行進的阻礙。沉浸於出劍的狀態全部轉為還沒有到盡頭嗎?

    老農似乎也累了,帶著二人歇息在一棵樹旁。陳易收劍歸鞘,坐靠於樹,揉著酸疼的手腕。許木來到陳易旁坐下道:「再有半個時辰就到了。」

    陳易繼續揉著酸疼的手腕問道:「這個老漢是什麼人?」說完看了眼坐在遠處的老農。

    許木愣了下道:「被抓到的山民。」許木還以為陳易會問去哪,沒想到是這個問題。

    「山民?」陳易疑惑道,目光看向許木尋求解釋。

    山野之民,原為潛山縣治下農民,避稅至深山,耕獵自足,許木簡單的解釋了下。

    陳易皺了皺眉:「稅務幾何?」苛政猛於虎,這句話浮現在心底。

    許木搖頭,表示不知曉。

    陳易又問了幾句,原來這老農帶著兒子至潛山城購置油鹽,被潛山衙役發現,山民本是治下之民,逃官府稅,被視為與盜賊一流。恰巧為許木所見,便藉著中樞密司身份,將老農弄了出來引為帶路人。沒想到老農自言道有人知曉,願為引路,求事後拜託許木搭救其子。

    許木陳易二人作為中樞密司的人,對於下層府衙身份的安排是監察使。監察使對於潛山縣縣令來說算得上大人物,不敢得罪,況且僅是山民而已。

    所以許木能順利的把老農弄出來。

    半個時辰後,三人翻過一座山,穿過一片密林,陳易再也不用以劍開路,面前千篇一律的山林草木不再。

    面前的一座山相比較更為雄渾,但卻不崎嶇。山底是一處村寨,而半山腰以下是一片規整的農田,此時尚未到中旬,田地中尚無水稻。遠遠看去是灰黃色的土壤,與先前的草木山林的那種煩躁的綠不同,這顏色令人心安。

    老農回頭對著許木道:「大人日過中午,還未吃飯,不如讓我家燒鍋的弄些吃食。然後再去先生那?」

    許木問道:「先生所住何處?」

    老農伸手一指面前山頂,道就在山頂。許木沉默半晌,面前的山約有兩百多丈,五六百米高。陳易聽見老農言先生,不由一愣。

    先生,這樣的稱呼算是一種尊稱,面前山上山頂,陳易瞇著眼睛看了看,實在太遠了看不太清楚。先生這種稱呼應該是一名老學究,隱居深山,悠然自得的隱士,陳易在心底揣測。

    許木看了看天道:「走吧!去你家。」

    老農點頭帶路,不一會就到了村寨門口,村寨挺大,陳易看上去似乎約有兩三百戶山民,寨外有著一圈柵欄,估計是防範野獸。

    寨門有一人看守,陳易有些不明所以。

    老農上前與那人攀談幾句,便開了寨門。

    老農回頭帶著許木二人進來寨道:「山裡不比山外,野獸多,村寨裡又有小孩,大家外出務農,寨裡無人總是不安心。

    不一會來到一處屋子,土磚房,籬笆圈起的一個院子,院子裡幾隻土雞見人來跑得遠遠的。陳易看了看四周也都是這般院子,院內一張破舊的不知道是何時的桌子,幾條長凳,凳上些許泥巴灰。

    老農示意二人院內坐下。

    一人進了屋子,口中喊道:「燒鍋的,燒鍋的。」

    之後便聽到一老婦人聲音,聽不太清楚說些什麼。似乎有罵聲,還有哭聲,老農的呵斥聲。不久老農出來了帶著兩個碗,一壺。

    給陳易二人倒了兩碗水,道:「吃食等會就好。」然後又自顧自的來到院前柴禾堆,抱了兩三個草把進屋。

    不多時陳易二人面前三個小菜,一碗農家自釀的米酒。老農對二人道:「吃食不比大人平常。」許木擺手表示不介意,老農有什麼事叫一聲,便進了屋。

    陳易擺弄了幾下,小菜很鹹。皺了眉,喝了口米酒,搖搖頭,這實在是難以入口。許木見狀道:「吃一點吧,山野之中,這些估計是他們最好的了。」

    陳易點點頭。

    屋內。

    「老頭子啊!那人真能救出我兒?」

    「當然,似乎是比縣令還大的官。」

    「他該不會抓咱們把?」

    「怎麼會,似乎他們是沖山裡的那群土匪去的。」

    不久之後,老農帶著二人上了山直奔山頂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