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五章 朱元璋的奮鬥史 文 / 大明七哥
朱八八跟著郭子興去了府上,心中暗歎一聲,好闊氣的大帥府!郭子興又是一頓盤問:「丑和尚,你是哪裡人士?都幹過什麼?會些什麼?為什麼來投軍?」
朱八八不假思索的答道:「我是鳳陽太平鄉孤莊村人士,年景不好,死了爹娘兄弟,自己去皇覺寺當了和尚,還做過遊方和尚,到過的地方海了去了,我有把子力氣,而且能識文斷字,更主要的是,我堪稱淮西一帶的地理專家,山山水水,沒有我不知道的!」
郭子興大喜,知道這麼多東西,還有一技之長,這可是標準的技術型人才啊,必須得重用,先去基層鍛煉去吧!
朱八八順利的加入了郭子興的造反隊伍,成了一名步卒,由於是郭子興親自問過的人,地位也是有些特殊,連隊長待他都是客客氣氣的,朱八八很是滿足。每天就是日常的軍訓,朱八八身體好,又練過真龍罡氣,不知不覺得,武功底子已經十分厚實了,不經意間就脫穎而出,成了小分隊裡的標兵模範,隊長安排他一些出城探哨的任務,完成的都是極為漂亮,見多識廣,能說會道,而且善於決斷,每每於關鍵時刻救下同伴的性命,一來二去,就豎立起極高的威信,大家都很服氣他,很願意聽他的指揮。
朱八八立了功也是從不貪功,全都塞給隊長,隊長心裡高興,也把朱八八當成自己的心腹,委以重任,每次帶隊巡邏,朱八八人高馬大,都是站在隊伍的第一個,有一次,逢著郭子興下來探班檢查,當下就記起來了那天的事,拉過隊長一問:「這個大高個子表現怎麼樣啊?」
小隊長二話沒說,給朱八八豎了一個大拇指,真不愧是一個好的小領導。郭子興聽了也很高興,當即就把朱八八升做自己的親兵十夫長,調回到帥府裡當差,成了身邊的人。這一下,表現的機會就更多了,朱八八做事勤快,啥粗活重活都攬著自己做,心思又機敏,為人處事很有技巧,群眾關係搞得很好,郭子興吩咐下來個什麼命令,都是又好又快的完成任務,從來不讓人操心、擔心,出去打仗,永遠衝鋒在前,喊打喊殺,「來來,砍我呀」,是朱八八的口頭禪,反正有能打能抗金鐘罩護體,這是朱八八的秘密武器。
作戰勇猛,戰功就多,朱八八搶了寶貝,全部獻給郭子興,自己一件不留,受了賞賜,也都拿出來和軍中的兄弟分享,收買人心。俗話說得好:多吃豆腐營養高,少說廢話威信高,朱八八就很好的貫徹落實了這一點,平時話不多,字字句句砸在重點上,一語中的、一錘定音。
當時的韓山童無疑就是全國各路紅巾軍的大總統,底下就是劉福通和杜遵道,郭子興也是歸他們管的。朱八八雖然識字不多吧,但是腦子機靈,有個什麼郭子興下的命令啊、總部下發的文書通告啊,全都是由朱八八負責解說,幾個月的光景,名聲就大大的好了,各種勤勞、勇敢、城市、善良、大方、能幹、有見識、講義氣之類的溢美之詞全往朱八八身上堆,簡直就是郭子興手下冉冉升起的一顆紅星,不久之後,連郭子興自己也對朱八八言聽計從了,十分的依仗!
郭子興的小老婆張氏,收養了一個孤女,姓馬,親生父親馬公,是蘇州人,殺了人,背上了朝廷的a級通緝令,逃亡到定遠,就把女兒托付給郭子興撫養,如今已經成年,十分賢良淑德。郭子興器重朱八八,想把他牢牢的拴在身邊,讓他拼了命的為自己出力,就想了個聯姻的法子,要把養女馬姑娘許給朱八八,招一個上門女婿。和張氏一商量,張氏一想,朱八八的名聲是極好的,是個青年才俊,而郭子興呢,雖然是濠州大元帥,但是為人過於耿直,跟當時的孫德崖等一班同事經常鬧彆扭,生悶氣,受排擠,有個細心能幹的朱八八幫襯著郭子興也是件好事,就很愉快的答應了。
於是乎,郭大元帥親自主婚,朱八八就和馬姑娘成親了,成親了,朱八八就為自己起了一個體面的官名,叫做:朱元璋。軍中人稱:朱公子!
朱元璋,誅元璋也,璋就是利器,朱元璋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一個誅滅元朝的利器,或許真的是有志者事竟成,所以,他後來真的做到了!這就告訴我們,起個好名字,是多麼的重要。可為什麼老七身邊那些叫什麼什麼帥的,怎麼都那麼醜呢?叫什麼美美的,怎麼都那麼噁心呢?真奇怪,看來名字是名字,還得看是誰來叫了。
朱元璋和馬姑娘可以說的上是正經的門當戶對,朱元璋是世代貧農,祖上還當過淘金戶,那年頭的淘金戶是個固定職業,管你淘不淘得到金子,固定的稅是必須交的,後來被逼的沒辦法,就逃亡了,馬姑娘的父親了,也是個逃犯。朱元璋是郭子興的親兵,勤勞勇敢,馬姑娘是郭子興的養女,美麗大方。
朱元璋平白做了大元帥的女婿,日後的前程上就多了一座大靠山,春風得意,馬姑娘終於覓得良人,終生大事有了著落,幸福溫馨,郭子興籠絡了一個得力的幫手,歡喜不已,可以說,是個一舉三得、人人說好的買賣。
郭子興的同事除了孫德崖外還有另外三個人,都稱元帥,而且都是粗人,張口也是罵娘,閉口還是罵娘,辦事沒有腦筋,還蠢萌蠢萌的喜歡勾心鬥角,在一起上班久了,難免生嫌隙,彼此都看對方不順眼,更何況人多嘴雜,各懷鬼胎,商量個事情也是往往不歡而散,沒啥好結果,郭子興受了幾回氣,乾脆他娘的翹班,眼不見心不煩,好不容易去上一回,還是生氣,氣的蹦蹦跳!
五個元帥等級一樣,權力也是一樣大,一個不服一個,心力使不到一塊去,自然是什麼大事都辦不了,守著濠州城大半年,竟然一點進展也沒有,渾如一潭死水,朱元璋眼看著不是辦法,開導了郭子興好多次,可郭子興倒是懂事兒了,其他四人卻是外甥打燈籠——照舊!
終於,元朝迴光返照,病貓發威裝老虎了!發兵數十萬攻打徐州,竟然一口氣攻下來了,當時徐州的元帥芝麻李落荒而逃不及,被元軍抓住殺了,下屬彭大、趙均用率領殘兵敗將投奔徐州。
本來大家都是紅巾軍,都響應韓山童的號召,都受劉福通、杜遵道的管制,說起來也是一家人,郭子興幾人不得不接納。但是問題來了,人家徐州的殘兵敗將也比濠州的人多,一進了城就反客為主了,這讓郭子興孫德崖等人怎能受得了?
當時,彭大和郭子興的關係比較好,於是孫德崖就用盡手段拉攏趙均用,兩邊明爭暗鬥,一個不服氣一個,孫德崖是個正經的小人,一個大男人家,開始用壞話挑撥趙均用和郭子興,說什麼郭子興眼皮子淺薄,眼裡只有彭大,根本不把趙均用當回事。趙均用也是個二缺,點火就著,一氣之下竟然帶兵把郭子興給抓來囚禁在孫德崖家,簡直是好沒道理。
當時朱元璋正好出去做任務了,副本打到一半收到消息趕緊回城,將怒火中燒的郭子興的兩個兒子攔住,自己去找了彭大,彭大哪裡能坐視不理?帶兵將孫德崖家團團圍住,朱元璋親自將郭子興扶了出來,定睛一看,那個慘呀,脖子上套著木枷,手腳上拴著鐐銬,身上也打的皮開肉綻的。
趙均用聽說了彭大要為此事強出頭,也就沒再多說什麼,把這事壓了下去。元軍攻下徐州,要一鼓作氣滅掉芝麻李的殘部,直接是追到了濠州城下,這一來,孫德崖等人是真的慌了神了,朱元璋臨危受命,堅守城池,四面調度,硬是扛了五個月,五個月後,元兵將領賈魯病死,元軍士氣低落,再加上打了五個月都沒打下來,也就沒了信心了,只好撤軍,濠州之難因此解除。
朱元璋累到了,彭大和趙均用高興了,二人好不要臉的稱起王來了,彭大自稱魯淮王,趙均用自稱永義王,郭子興、孫德崖五人卻是原封不動,仍做元帥。
朱元璋是個有大志向的人,眼看著濠州城二王兼五帥的爛攤子,根本沒什麼前途,不可能成什麼氣候,要想做一番大事業,還得是自己手底下有兵才行,寄人籬下咋都靠不住。打定了主意之後,就藉機請了個病假,回到老家,扯起了招兵買馬的大旗,也是在這個時候,湯和、徐達、周德興等人聽說朱元璋成了紅巾軍的小頭目,紛紛前來投靠,十天的功夫,總共招募了七百人,郭子興大喜,給朱元璋升了官,可這並不是朱元璋想要的。
於是乎,那七百人我也不要了,請准了郭子興,自己帶著湯和等總共二十四人自謀出路。這二十四壯士都是誰?全部有詳細的名姓:
湯和、徐達、吳良、吳楨、華雲、陳德、顧時、費聚、耿再成、耿炳文、唐勝宗、陸仲亨、華雲龍、常遇春、郭興、胡大海、張龍、陳桓、謝成、李新、張赫、張銓、周德興。
我們有理由相信,此時的朱元璋心情是十分複雜的,或許那天的天氣還很陰沉,並不明朗,亦如朱元璋的前程。紛紛亂世,到處都在打仗,朱元璋的依仗只有身後的這二十四個人。正所謂不破不立,朱元璋就是朱元璋,敢於將自己辛苦征來的七百人拱手送給郭子興,只留下這區區二十四人,自斷臂膀,是為了留下最強悍的精筋,長出新的、足以直衝雲霄的碩大羽翼。
本書首發於看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