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四章 烽煙四起,初到濠州 文 / 大明七哥
蒙古是一個少數民族,也就幾十萬人,憑藉著強悍的鐵騎,騎著馬兒唱著歌,吆喝一句我從草原來,心花像大海,就把人家幾千萬人的中原大地給統治了,統治就統治,好歹養雞吃蛋啊,蒙古人呢,直接殺雞取卵,壓根不給百姓活路,可這勁兒的折騰,動不動就是屠城啊殺無赦啊,種下了比天高,比海深的仇恨。
無論走到哪裡,一個不爽,就把當地的青壯老弱全部殺光,只留下有手藝的工匠和少男少女,當做俘虜、奴隸,稱作驅口,jianyin擄掠無惡不作,各種巧立名目的稅收讓百姓連怨聲載道都不行了,因為根本就壓的喘不過氣來,還怎麼罵?
蒙古人雖然四肢發達、凶狠殘暴,可他畢竟也有腦子,也不傻啊,你這樣糟踐人家,人家能願意?能不反?因此也是千方百計的提防著,首先就是駐兵,以嫡系的蒙古軍隊扼守住最重要的軍事要害;第二就是繳械,將民間的武器和馬匹一律收繳,只留下耕牛、騾子和農具;第三就是裡甲,把百姓二十家編為一甲,每一甲都由一個蒙古人做甲主,來監視和控制百姓,甲主就是爺爺,要錢糧得給錢糧,要女人得給女人,一個伺候不好,想殺就殺,根本不會治罪;第四就是宵禁,晚上還不准點燈,「一更三點鐘聲絕禁人行,五更三點鐘聲動聽人行」,在這期間,百姓被嚴嚴實實的關在屋子裡不准活動,蒙古人卻可以隨便通行,而且可以隨便進屋子裡檢查,晚上窩在家裡不出來,就沒辦法互相聊天,不聊天也就散播不了反動言論;第五就是禁止一切集會活動,管你是宗教的、經濟的還是別的什麼,只要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一律禁止;第六就是禁止漢人打獵和學習武功,而且禁止漢人學習蒙古人和色目人的文字。這種種辦法配合起來,你就知道統治者其實也是費了不少心思,你就知道當時的老百姓生活有多麼痛苦了。
然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壓迫的越沉重,反抗的也就越厲害,智慧在民間,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可以說,從大宋滅亡的那天開始,漢族百姓反抗元朝暴政的義舉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前赴後繼,一浪接著一浪,就是要不計一切代價,推翻這個壞政府,比如潛龍教,就不知道搞出了多少事情,就是不讓蒙古人好過,殺不了你,也要噁心你一下!
紅巾軍起義的導火索就是丞相脫脫,當時有一段黃河決堤改道,好像應該是在白茅口那一段,關於到底治理不治理黃河,朝廷上鬧意見鬧得很厲害,後來還是脫脫一派的主治理黨佔了上風,於是乎,征發了十七萬民工預備開河二百八十里,把黃河勒回舊道。
重要人物出場了,噹噹噹噹!
他就是潛龍教白蓮堂堂主韓正的兒子——韓山童!
韓山童一定是對中國歷史非常熟悉,一定是對造反的流程非常熟悉,非常善於搞噱頭,最起碼,也是學習到了陳勝吳廣那一套的精髓!
他派人鑿了一個石人,面門上只鑿了一隻眼睛,造型非常的酷炫,偷偷埋在了治理黃河的必經之處。與此同時,叫人四處散步童謠說:「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更絕的是,他安插了數百個白蓮堂,不對,潛龍教被王閒解散之後,白蓮堂也被韓正改成白蓮教了,和當時的明教、彌勒佛教混而為一,動靜搞的很大,韓山童安排了白蓮教的數百名教眾跑去當了修黃河的民工,見縫插針的宣傳起哄,煽動民憤,簡直就是個造反專家,一下子就成功了!
韓山童還有兩個小夥伴,叫做劉福通和杜遵道,三人一合計,打出了一個光復宋世的旗號,這旗號可算是提到百姓的心坎上了,被蒙古人統治了之後才知道被宋朝統治的日子是多麼的幸福呀!
劉福通聚集了三千人在白鹿莊,作為韓山童的新聞發言人,上台發言,宣稱韓山童是宋徽宗的第八代子孫,當為中國主!當時的百姓也真傻,宋徽宗姓趙,和韓山童有半毛錢關係呀!而且還宣稱他自己是宋朝名將劉光世的後人,要輔佐韓山童重新恢復宋朝的江山,一主一臣,名分都定了,大家齊心推舉韓山童為「明王」,決定即日起兵造反!
你可莫要以為這個「明王」是隨便叫的,這裡面的門道海了去了。
這事兒得從彭瑩玉彭和尚說起,彭和尚到處宣揚的彌勒教,是個亂七八糟的結合體,供奉的是彌勒佛,佛教說釋迦牟尼歸西以後,這個世界就變壞了,除非等到彌勒佛降世,世界才會重新好起來,所以彌勒佛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當時還有一個宗教就是明教,明教最早是唐朝時候就有了,宣揚的是「明王出世」的教義,所謂明王,就是光明之王,只要明王出世,黑暗就會過去,光明就會重降人間。明教是從波斯那邊傳過來的,信奉的是波斯人摩尼,是基督教、佛教、襖教的一個大雜燴,教徒家裡都掛著耶穌和摩尼的畫像,高鼻子、藍眼睛、黃頭髮,跟我們中國人長大不一樣,倒像是魔鬼,所以也叫魔教,金庸老先生在《倚天屠龍記》裡的描寫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滴。
再說韓山童的白蓮教,供奉的是阿彌陀佛,勸人念佛修行,多做好事,死後可以到西方淨土白蓮池上,過逍遙快活的日子。時間久了,彌勒教、明教、白蓮教因為教義相近,三教就漸漸合流了。
很簡單的道理,百姓一方面受著政府的欺壓,一方面佛祖又在召喚你、可憐你,要度你,這樣兩相一比較,宗教在中國就很吃香了,很有群眾基礎,不要以為只有西方的十字軍東征,只有中亞地區發生宗教流血事件,中國自古到今以宗教為名義的造反起義也是層出不窮的,每當人們對現實社會感到失望的時候,「明王出世」的口號就會很及時的喊起來,跟著就是或大或小的農民起義,可以說,「明王」這個詞可以作為衡量政治是否清平的一把尺子,所以韓山童這個「明王」可是很有號召力的。
有這麼**的背景和名號,韓山童要是幹不出點事情來,那才怪了呢。因為頭上都包著紅巾,所以就叫紅巾軍,呼啦啦一下子就佔領了大片的地方,拉起了一支十幾萬人的隊伍,而且徹底點燃了革命的烽火。
一時間,芝麻李、彭大、趙均用在豐沛起兵,徐壽輝在薊黃起兵,布王三、孟海馬在湘漢起兵,大半個中國都叢集響應了,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竟然沿著東西方向,從漢水到淮水,把大元王朝的統治給腰斬了,這樣一來,南北兩頭就不能相顧,不能彼此接濟,等於是捏住了元朝的脖子,死是死定了,就看能掙扎多久了。
郭子興是定遠縣有名的豪傑,老家是曹州的,他爹跑到定遠打卦算命,裝神弄鬼,積攢了一點家財,正巧有一個大財主家的女兒,長得很好看,只可惜是個瞎子,嫁不出去,郭子興他爹就撿了個便宜,一下子女人也有了,錢也有了,還生了三個兒子,郭子興是老二,家裡有錢,是個闊少爺,平時手上也鬆散大方,交了很多的朋友,哥幾個一合計,反他娘的,一舉攻佔了濠州,坐守江山,勢力大了,連元兵都不敢過來剿,上頭催的緊了,就抓幾個百姓裹上紅頭巾充數,而郭子興呢?關起門來睡大覺,格外的悠閒自在,百姓一看,與其冤冤枉枉當個假反賊,不如痛痛快快真的投奔郭子興算了,因此,郭子興的勢力也是越來越大了。
朱八八出了皇覺寺,還是個光頭佬,還穿著破袈裟,還長得特別丑,膽子還特別大,就來到了濠州城下,人家郭子興的隊伍在城牆上巡邏,弓滿弦,刀出鞘,威風凜凜,朱八八也不怕,往頭上裹了一塊紅巾就往城裡走,當下,就被守城的兵士給攔住了。
「丑和尚,你不長眼睛嗎?往哪裡走!」
朱八八懶得和小兵說話,一口咬定:「老子要見郭子興!」
士兵大怒:「見你娘的郭子興,俺家大帥是你想見就能見的嗎?莫不是奸細吧!給老子抓起來!五花大綁,拴在馬樁上示眾!」
朱八八急了,有一種想見不能見的傷痛,張牙舞爪,呲牙咧嘴,眼看著就要被殺頭了,卻只是憤怒,卻不害怕,儼然有一種威風的神采,讓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人。
士兵心裡也大鼓了,沒見過這麼洋氣的奸細啊,說不定真是來投奔的好漢,腦筋一轉,就報告了郭子興,郭子興趕來一看,哈哈,好一個威武霸氣的醜和尚,竟然很喜歡了,親自問明了底細,大手一揮:「給老子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