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明朝之國士無雙

正文 第七十五章 馬氏認親,善長獻計 文 / 大明七哥

    次日,整個後山又活躍了起來,晨練時,李四再度約戰曹四:「曹爺,咱們的比鬥可還沒完呢,今天我要再向你挑戰,你敢不敢接?」

    曹四淡笑一聲:「有何不敢?難道我還怕你麼?我只怕大家看我們兩個這三腳貓的功夫不過癮。」

    「誰說不過癮,看你倆的比鬥才最有意思呢,不僅使勁了拳腳,更是絞盡了腦汁,也得虧是你倆,要是換了我們呀,就算打不死,也得被算計死,你們說是不是,哈哈,趕緊的,吃過飯就搭台,一定得分出個高下來。」梅二唯恐天下不亂,在一旁大聲起哄,惹得眾人大笑連連。

    另一邊,烏娜、安琪爾母女早已制備了一大桌子美味佳餚,今天早晨朱元璋也會過來,再加上玲瓏丹大病初癒,一定要好好慶賀慶賀呢。

    正說著,李善長已經摟著玲瓏丹的腰從藥方中緩步走出,兩人臉上還掛著濃濃的驚喜神色。

    「李大哥早,玲瓏姑娘早,諸位兄弟早。」陸雲珂和王閒也從房中出來,各種打招呼,臉上的氣色好極了,眾人心知肚明,都是忍俊不禁。

    「玲瓏姑娘,沒有什麼不適吧?」王閒問道。

    「沒有,好得很呢,真和以前沒什麼兩樣,太感謝七神醫了。」玲瓏丹再次致謝,李善長也朝著王閒點了點頭。

    「以後不要再叫什麼七神醫了,這裡只有七哥,沒有七神醫,七哥,我帶著婆娘一起來見證你親手創造的奇跡,不會不歡迎吧,哈哈。」山門處傳來爽朗的笑聲,朱元璋和馬氏也攜手而來。

    「八哥早,就知道你要來,連早飯都準備好了呢,我們現在吃你的喝你的,還怕你會吃窮我們啊。」陸雲珂以前都叫朱元璋小細棍兒,那是他們的兒時友誼,也是有意調笑,如今朱元璋已經是大將軍了,自然要有分寸,也稱八哥。

    「小人拜見朱將軍,拜見馬夫人。」李善長拉著玲瓏丹就要下跪,被朱元璋扶住。

    「這裡是七哥的地方,此處也便只有八哥和八嫂,沒有什麼朱將軍和馬夫人,婆娘,快來看,這玲瓏姑娘竟然真的恢復如初了,你敢信?」朱元璋招呼馬氏道。

    「快讓我看看,瞧這姑娘長得,真漂亮啊,也是天可憐見,這麼好的姑娘,怎麼可能一難不起呢,吉人自有天相呢。」馬氏笑道。

    「上次來見諸位兄弟恰有比鬥,不知今日還有沒有什麼節目啊?」朱元璋轉頭問道。

    「回八哥的話,上次我和曹四的比鬥還沒有分出勝負,因此決定今日再戰呢。」李四道。

    「好,諸位兄弟的身手最是高強,今日正好趕上,我和婆娘也給兩位兄弟加油諸位,不論輸贏,打的精彩就有賞。」朱元璋道。

    「多謝八哥了。」李四和曹四同時拱手說道。

    「七哥,八哥,諸位兄弟,開飯啦。」廚房內傳來安琪爾甜美的呼喚。

    「七嫂,今日莫非也準備了我等的早飯呢?」王家軍的一日三餐都是自己準備的,在嵩山腳下訓練時,燒火做飯可是必要的手藝。

    「都準備了,快去取碗筷,今日正好八哥八嫂在,大夥兒一起吃。」安琪爾笑道。

    「多謝七嫂,開飯嘍!」眾人歡聲笑語,打鬧著去自己茅屋裡取餐具。

    「難得品嚐七嫂的手藝,走吧婆娘,蹭飯去,哈哈。」朱元璋也被王家軍兄弟的熱情所感染,一直是笑呵呵的,心情大好。

    廚房內早已拼起兩張大桌子,擺了滿滿一桌子菜,王閒、陸雲珂、安琪爾、烏娜朱元璋、馬氏、李善長、玲瓏丹都坐了桌子,王家軍的兄弟自覺地盛了飯便告辭,端到一旁去吃。

    看著桌上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眾人不禁食慾大增,也不多客氣,紛紛動氣碗筷,食物入口,直是讚不絕口,都誇是天上美味,人間難求。

    「不知玲瓏姑娘年方幾何?」飯間,馬氏突然問道。

    「回夫人的話,小女子今年二十有三。」玲瓏丹答道。

    「哦,我比你虛長兩歲,玲瓏姑娘不嫌棄的話,不如我們就做個姐妹,日後你稱我一聲馬姐姐,我稱你一聲玲瓏妹妹,如何?」馬氏問道。

    「好啊,小女子和長哥失散之後,很快便也失去了雙親,一直都是孤苦伶仃,能有夫人這樣的姐姐,真是再好不過了。」玲瓏丹高興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說定了,從今以後,你我便以姐妹相稱,八哥與七哥又是極要好的兄弟,咱們都是一家人了。」馬氏說著,又從腕上脫下一隻玉鐲子遞到玲瓏丹手上:「姐姐也沒什麼好送你的,這只鐲子便當做禮物吧,還望玲瓏妹妹不要嫌棄才是。」

    「多謝姐姐,這禮物太貴重了,妹妹怎麼敢收呢。」玲瓏丹推辭了幾次,最終還是收下,心中甚暖。

    「不知李大哥可有什麼本事,不如也在軍中任個職吧。」朱元璋道。

    「有什麼本事,不過是能識文斷字,認得幾篇文章而已。」李善長謙虛道。

    「能識文斷字就是大本事了,我在郭大帥手下當兵時,就是因為識得幾個大字,才能得到郭大帥的賞識呢,軍中如今是一文一武兩套班子,武將倒多,謀士卻少,回頭我將你引薦給和子,他如今是我的謀士首領,同在的還有一個馮國用。」朱元璋道。

    「定遠城內馮氏兄弟的老大馮國用竟然也到了朱將軍的帳下?」李善長一驚。

    「怎麼?李大哥也聽過馮家的名聲?」朱元璋問道。

    「朱將軍再莫叫我李大哥,直呼鄙名就好了,定遠馮公為人謙和,義薄雲天,馮氏兄弟一文一武,早有賢明,怎能不知啊,將軍帳下有如此多的賢能之士,謀取天下,指日可待也。」李善長沉聲道。

    「如何謀取天下,還請善長兄教我。」朱元璋鄭重說道。

    「些許建議而已,不敢言教,權當報答將軍知遇之恩。昔日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漢高祖劉邦乃是平民出身,並沒有什麼顯赫的氏族身份,卻憑藉著心胸寬廣、氣量恢弘、知人善用、殺伐有度,只用了五年時間便平定了天下。現如今,仍舊是天下大亂的紛紛之局,蒙古統治者不得人心,元朝暴政眼看就要滅亡了,將軍你起自濠州,距離漢高祖的祖籍沛縣並不遙遠,真龍之氣還未散盡,只要將軍能夠多多向漢高祖學習,按照漢高祖的行為去做事,這天下一定是將軍的囊中之物!」李善長洋洋灑灑,談吐自然,一段話說的有理有據,令人不得不服,更令朱元璋心中大快。

    漢高祖劉邦!這他娘的是我從小的人生偶像啊!你能說出這番話,就證明很有見地啊,而且沛縣的真龍之氣肯定還沒有散盡啊,要不然我怎麼會有真龍之氣,想來就是漢高祖他老人家在保佑我啊,李善長啊李善長,你說的太好了!

    朱元璋和王閒對視一眼,都是點了點頭。

    「善長兄以為唐太宗如何?」朱元璋壓住心頭的喜悅,繼續問道。

    「唐太宗豪氣沖天,能聚眾義,英明神武,自是不提,然而,有一短,也有一長。」李善長道。

    「一短為何?一長又為何?」朱元璋來勁了。

    「此一短,便是玄武門事變,殺兄弒父,篡奪皇位,雖然手握天下,難免為人所詬病,落下個凶殘不孝之名,縱觀唐太宗臨朝後的種種,誰說不是在償還當初造下的罪業呢。」李善長道。

    「一長又為何?」朱元璋也不評價,繼續問道。

    「此一長,便是心胸寬廣,善於容人,能夠共患難,也能夠同富貴,終生不曾殘殺功臣,誅滅忠良,反觀漢高祖,謀得天下之後,便是大開殺戒,趕盡殺絕,未免讓人寒心。」李善長道。

    「那依善長兄看,漢高祖與唐太祖,誰更厲害呢?」朱元璋問道。

    「同為千古帝王,沒什麼厲害不厲害,左右不過是成者王侯敗者寇,我料想千百年後,定不會有人認為唐太宗殺兄弒父是什麼大逆不道的行為,反而會覺得他殺伐果斷,霸氣凜然。我料想千百年後,也不會有人說漢高祖心性殘忍,卸磨殺驢,反而會覺得他深謀遠慮,運籌江山,將軍要做的不是評判功過,而是博取眾長,以成霸業。」李善長長出了一口氣,說道。

    「善長兄好計較,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他日,我若奪得天下,功臣之中,必有善長兄之賢名!」朱元璋振聲道。

    「多謝將軍,善長預祝將軍早日奪得天下,結束這紛亂之局,造福蒼生!」李善長起身,恭敬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