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明朝之國士無雙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風雨帝王城,幽幽懷古情 文 / 大明七哥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首出自**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長江》是與南京有關的詩詞名篇,與朱元璋、常遇春一起從濠州返回集慶的王閒站在紫金山顛,不由得將之吟詠而出。

    濠州城一聚,朱元璋將原屬於不敗將軍常遇春麾下的三萬軍隊交付給統鎮將軍姚盛,令他繼續鎮守滁、和二州。

    而原屬於永義王趙均用麾下的十五萬大軍,經過滁州一戰直接損失達到三萬餘人,再經過篩選,留下的十萬軍隊,都歸屬於朱文正調遣,盤踞於濠州,而朱文正也終於有了屬於他自己的封號:鎮北將軍,寓意是只要有朱文正在,朱元璋大可放心長江北岸的地盤永固。

    從生下來就一直很窩囊,看似身份尊貴,其實毫無存在感的魯淮王彭早住被朱元璋毫不客氣的趕出了王府,軟禁於濠州城一處極為偏僻的封地之內,從此與世隔絕,抑鬱終日。

    南京,亦名金陵、建康、石頭城等,當然還有眼下的集慶,自古「天下財富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南京有著六千多年文明史、近兩千六百多年年建城史和近五百年的建都史,與北京、西安、洛陽並稱為「中國四大古都」。

    正所謂「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自公元229年東吳孫權遷都南京以來,歷史上先後有十個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

    南京山水城林融為一體,江河湖泉相得益彰。長江穿城而過,紫金山風景絕佳,幕府山氣勢雄偉,秦淮河、金川河縈繞其間,玄武湖、莫愁湖點綴城中,風景秀麗,景色絕佳。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正如此刻的朱元璋,就是將南京,不,應該說是集慶作為了他奪取天下的大本營。

    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南京是一所文化名城,自古至今,有無數的文人騷客在此處留下了千古傳誦的詩句,比如唐朝詩人劉禹錫就有:

    石頭城

    山圍故國週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兩首詩相信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再有就是詞人辛棄疾:

    八聲甘州

    把江山好處付公來,金陵帝王州。

    想今年燕子,依然認得,王謝風流。

    只用平時尊俎,彈壓萬貔貅,依舊釣天夢,玉殿東頭。

    看取黃金橫帶,是明年準擬,丞相封侯。

    有紅梅新唱,香陣卷溫柔。

    且華堂、通宵一醉,待從今、更數八千秋。

    公知否,邦人香火,夜半才收。

    老七是學文的,對此類歷史文化名城尤為鍾愛,因此不免要掉一掉書獃子,惹人見笑,朱元璋攻佔集慶,是他前進路上一塊極其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他血色征途上的一個新的起點,因著這一點,老七也願意對這座名城花費多一些筆墨來描寫。

    正如巴黎繼承了古羅馬帝國的精神,南京也繼承了中華帝國黃金時代的精神,它不僅是國運龍脈之所在,更是文化根基之所在,如果南京二字並不足以撩動你的心弦,那麼金陵呢?一定會引發你的脈脈溫情。

    人生有一種遺憾,叫做有些事,你明明想去做,卻沒能去做,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紀讀大學的時候,王閒也沒有機會能夠踏足南京一攬盛景,大發豪情,可如今,一場意外的穿越,讓他直接是真真實實的站在了數百年前的這片熱土,心中激盪的情懷,自不必說,因為也無人說,只能在他自己的心底慢慢的氤氳。

    拿下了集慶,朱元璋志得意滿,總算又有了一些閒暇的日子,王閒也回歸心靈的寧靜,真真切切的做了一回文人。

    清晨旭日初升,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欞為整座房間披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光暈,如臨仙境,這是屬於王閒的新的神醫府裡專門佈置出的一間書房。

    窗外爬籐的陰影在紙窗上隨風擺動,窗前有一張紅木書桌,桌上擺著幾本古書,以及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用慣了圓珠筆的王閒起初對毛筆頗為不適應,好在從小到大,倒也一直開設有書法課,尋常的書寫還不成問題。

    清淡的墨香縈繞鼻息,一股濃濃的幸福感湧上心頭,案頭的硯台、筆筒無不散發出一股古色古香的氣氛,而這種氣氛可以使王閒會想到孔夫子設帳授徒的春秋時代,或者萬國來朝、威臨天下的盛唐時代,或者文辭縱橫的大宋時代,或者鐵騎濤濤的蒙古帝國時代,乃至於還未開啟的明朝、清朝以及之前或者之後的每一個日月,就好像他只是偶然的穿越到了元末,卻在此時縱覽了整個歷史的長河。

    王閒原本一時興起、隨意為之的閒書《我的幻想世界》,因為被安琪爾解開了謎底,並且引發了陸雲珂、秦之由、秦憐兒等人的極大興趣,如今已經使得這本書的寫作變成一件十分重要甚至於十分神聖的事情了,王閒想要用自己粗淺的筆墨盡可能的將歷史發展演變的軌跡和規律、社會生活發展的各個方面真實、系統的展現出來,換句話說,王閒想竭盡全力的告訴他們什麼叫做文明與發展,在潛意識當中,這並不是他的權力,而是一項義務,必須鞠躬盡瘁的將之做好。

    秦憐兒真不愧是被秦之由有意培養而出,文學涵養較之陸雲珂和安琪爾,乃至於自己的父親秦之由都是高出許多,最直接的便是作用在對文字的敏感度上,她如今竟能很清晰的梳理出漢文字發展演變的軌跡了,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推行的簡化字,偶爾用簡化字、白話文做出的文章已經是有模有樣。

    安琪爾一如既往的關切著歷史本身的發展演變,她現在能夠精確的知道朱元璋會在哪一年登基,之後又會傳位給誰,明朝將會面臨怎樣的命運,如何的被終結和更替,以至於如何的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總而言之,是一個歷史和政治迷了。

    陸雲珂就不如秦憐兒和安琪爾那般專注了,興趣比較廣泛,注意力也比較分散,好像什麼都覺得有意思,什麼都要涉獵瞭解一點,什麼又都是淺嘗輒止,知道一點就很滿足,不願意深究,如果說非要有些什麼側重的話,大概是科技的發展吧,交通、通信、軍事等等,經常會感慨,如果我能坐上飛機該多好啊,嗖一下就飛遠了,如果我能到月亮上看一眼該多好啊,那樣我不就變成嫦娥了,如果大家都用手槍了,那我們學習武功還有多大的作用呢?

    三女嘰嘰喳喳討論的時候,作為長輩的秦之由則只是安靜的在一旁注視,默默的將自己看過的一切記在心中,在他腦海之中似乎已經能夠構建出二十一世紀社會生活的廣闊圖景,人們是怎樣的衣食住行,怎樣的參與社會生活,怎樣的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以至於時常做夢,自己來到了二十一世紀,又該如何的生存。

    王閒為四人描繪出的是一個奇幻的世界,更是一個充滿了吸引力的世界,將四人的心牢牢的抓住,以至於一向好動的陸雲珂也不整天跳來躥去了,一有時間就是纏著王閒,催著他速速寫書,以滿足她的閱讀慾望,有時候,王閒也會想,即使是讓這四個人穿越到二十一世紀去,他們大概也能夠很好的生存吧。

    某一天,陸雲珂會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七哥,嫦娥是神仙,所以才能飛到月亮上去,可是你們那裡的人竟然也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飛到月亮上去,如果那樣的話,你們不就是神仙了嗎?至少是有著神仙一樣的本事,不是嗎?如果你們連神仙都做的,那又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得的呢?你說你的穿越是莫名其妙的發生,連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可生活中很多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不都是源於人類的無知嗎?一旦我們瞭解了之後,便會逐漸的掌握規律,並且將其控制,穿越難道不能如此嗎?說不定,真的會有時光機器的存在,可以讓人在時空中隨意的穿梭,就像宇宙飛船可以讓人在天地間自由的縱橫,如果那樣就好了,我真的好想到你生活的時代去看看啊。」

    一雙撲閃撲閃的大眼睛,充滿了渴望。

    「你說的也許有道理,但是你應該也看出來了,在二十一世紀,我可沒有現在這樣威風,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如果你們真的穿越,我恐怕要深深的自卑起來了。」王閒笑道。

    「不會,你知道了未來,可以在現在過得很好,那麼你如今知道了現在,又怎麼不能在未來生活的很好呢?」陸雲珂搖著小腦袋問道。

    「也許,你說得對。」王閒將陸雲珂摟在懷裡,心中補了一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