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明朝之國士無雙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蛻變 文 / 大明七哥

    雖然不稱王,但是該有的編制還是得有,拿下集慶,一下子收入五十萬降卒,再加上原本的周德興、耿炳文和吳京各自率領的三萬軍隊,一下子便有了五十九萬人,按照朱元璋一貫的作風,雷令風行的進行了大裁軍,最終將兵力定型在五十萬人,明確李善長為太師、湯和為軍師、徐達為大將軍,形成一個堅固的鐵三角,鐵三角之下,是常勝將軍周德興、不敗將軍常遇春、龍嘯將軍耿炳文、虎威將軍吳京、蕩寇將軍俞通海各自率領十萬大軍,如同五嶽名山,各自坐鎮方隅。

    這僅僅是長江南岸,長江北岸還有鎮北將軍朱文正率領十萬大軍盤踞濠州,統鎮將軍姚盛率領三萬軍隊坐鎮滁、和二州,猶如兩顆耀眼的明星保衛著朱元璋的江北大本營,這就是在堅決的貫徹落實王閒所提出的緩稱王的政策。

    唯一沒有任何變動的就是王閒,他還做他的軍醫統領,只是神醫府、神兵府的面積都被擴大到一個極寬廣的地步,這是朱元璋對王閒和王家軍的另類補償。

    其實對於王閒,僅僅一個「神醫」的稱呼就已經足夠了,所有人都知道,在朱元璋身邊,還有一個足以和他平起平坐的高人,這個人的價值,超過了朱元璋麾下其他的所有人。

    不過,也正是因為手下的兵多了,自從渡江以後,朱元璋還是遭遇到了糧食的困難,長期以來,到處戰亂的紛擾局面,使得農村的青壯勞力大部分都主動或者被動的從軍去了,滯留在土地上的勞動力卻大大缺乏,加上元朝政府橫徵暴斂,頻繁戰爭反覆蹂躪,天災連綿,糧荒也就更為嚴重。

    當時各處軍隊的軍糧給養,形式上是張貼大榜,詔安鄉村百姓繳納糧草,其實還不是等於搶劫,往往大榜張貼出來的同時,大頭兵就已經挨家挨戶去搜糧了,普通百姓哪裡是大頭兵的對手,還不是得乖乖的任人宰割。

    生產減少了,可消費量卻在持續的增加,此消彼長之下,慘狀更甚,百姓餓死的多,軍隊也時常處於吃不飽、餓肚子的狀態,張明鑒手下吃人肉的青衣軍也正是在這種極端的境遇下才做出了無奈之舉,這在當時應該是比較普遍的,只不過別人沒有張明鑒這麼明顯,沒有張明鑒這麼任性。

    朱元璋的軍隊起初也干搶糧的勾當,甚至有人說,朱元璋的軍隊也同樣干吃人的勾當,在行軍打仗的時候,朱元璋只發給士兵足夠路上吃的糧食,而到了作戰的時候,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軍令上說,但凡是深入敵境,行軍作戰,一般情況下就是徵糧,手段要柔和,但是如果百姓抗拒,那就動手搶。攻城的時候,如果敵軍投降,那就安撫百姓,分文不取,如果負隅頑抗,那就可以大肆搶掠,這樣一來,士兵們沒有不奮勇向前,拚命作戰的,遇到的敵軍也有很多直接投降的。

    搶糧甚至徵糧這回事兒,如果只是暴發戶一樣的走一步算一步,那就無所謂了,舒服一天是一天,吃飽一頓是一頓,可朱元璋不一樣,他是心懷天下的,一旦打起長遠算盤,過分的徵糧搶糧、殺雞取卵的事情就做不得了。

    很簡單的道理,往近了說,要想鞏固打下來的地盤,往遠了說,要想一步步奪取天下,那都離不開老百姓的支持和服從,無論是糧食還是物資,還不都是要靠老百姓繳納,你把老百姓全部都搜刮的乾乾淨淨,地皮挖深三尺,百姓活不下去了,誰還給你長期供給?而且,要是真把老百姓逼急了,就你朱元璋會造反,別人不會造反?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正在朱元璋愁得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王閒又給他出了個主意,那就是:別老想著打老百姓的主意了,自己手裡有那麼多軍隊,又不是所有人每天都在打仗,與其養著閒人白吃軍糧,不如讓士兵自己開墾種田,這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也叫屯田。

    朱元璋採納了,而且命令汪廣洋為專門治理水利的官員,負責修築堤壩,修建水利工程,重視農田生產,以此來供給軍需,同時分派不打仗的將士們輪番的到各處去開荒種地,而且立下規矩,糧食生產的多也算功勞,種田和打仗,只要幹得好,都有賞賜,這樣將士們就不會厚此薄彼了,而且打仗是要死人的,種田頂多是辛苦一下,算起來,種田還比打仗要好一些呢,至少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土地裡刨食可比刀尖上舔血容易多了。

    軍令下達,全軍且耕且戰,幾年的功夫就成績顯著,不僅軍糧足夠了,還有多餘的糧食填滿了糧倉,不僅不盤剝老百姓了,而且遇到災荒的時候,還能夠賑濟災民,人民的負擔減輕了,日子好過了,士兵也不餓肚子了,真是面面俱到,樣樣齊全,這就是在堅決的貫徹落實王閒所說的廣積糧政策。

    於此同時,但凡打下一城,就一定要好好的、認認真真的鞏固城防,儲備戰略物資,做好打仗的準備,不僅如此,還要派人抽點民間的壯丁,不想當兵打仗,可以呀,當民兵!

    農忙的時候,這些人就是農民,農閒的時候就組織他們訓練,掌握一點軍事技能,還能保衛當地的安定祥和,到了戰亂的時候,正規軍頂不住了,民兵拉上去也能打仗,這樣就是把作戰力量和生產力量合二為一,不僅加強了戰鬥力,也同樣加強了生產力,這就是在堅決的貫徹落實王閒所說的高築牆政策。

    三條政策都得到了很好的執行,而一以貫之的中心思想就是:發展才是硬道理,從這一點上,應該也能夠很好的說明為什麼當時蜂擁並起的群雄都先後失敗了,唯有朱元璋成功的攫取了政權。

    因為所處環境相對安全,避免大範圍的交火作戰,內部的糧食問題又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內無憂外無患,朱元璋就能騰出手來搞點事情了。

    開始逐步的朝四面八方一點一點蠶食,擴張地盤,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由於名義上仍然歸屬於明王韓山童,而韓山童打出的旗號是光復大宋,所以朱元璋在行軍作戰時,也搞上兩面巨大的軍旗,迎風招展,一面上寫著:

    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

    另一面上寫著:

    九天日月開黃道,宋國江山復寶圖

    這一看就是文化人寫的,不必說,乃是出自李善長之手,反正朱元璋自己是琢磨不出來的,不過沒關係,作為統帥,他本就不需要事無鉅細都親力親為,只要知人善用人盡其才就足夠了。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重視一件事就是興辦教育,首先是在濠州、集慶建立學堂,聘請當地的大儒生、大士子講授經史學問,此後,每攻下一城,也要如此來辦,有了辦學校的招牌,當地的名士儒生也就願意來為朱元璋效力了。

    當然,這些學堂可不是誰都上得起的,一般都是在軍中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子女親人,而且朱元璋本人也在其中,他的老師也是個高人,正是鼎鼎大名的宋濂,我們都學過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宋濂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西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足見其學問之高,影響力之大,朱元璋拜宋濂為師,也足見其眼光之獨到。

    同時,朱元璋表面上是以明王韓山童為尊,而韓山童是搞宗教起家的,但是現在的朱元璋已經開始逐漸的摒棄宗教,轉而重視儒家教化了,這就是朱元璋,十年前,他還是一個剛剛投軍的愣頭小子,用紅布把頭一包,穿著戰裙戰襖,手中揮舞著大刀,仗著自己有點本事,每每聽到戰鼓擂響,就喊打喊殺的衝鋒在前來爭取軍功,十年後,卻是長袍打卦,走路都要邁著八字步,說話斯斯文文,張口閉口之乎者也,滿嘴四書五經、三皇五帝,徹底的擺脫了文盲或者半文盲的身份,能夠談古論今、指點江山、撰寫文章、發號施令、成為繼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道統的說教者了,這變化得有多大!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表明朱元璋是在有意識的朝著皇帝的目標進發,他在主動的將自己打造成一個稱職的皇帝,老話說得好,機會只垂青於那些有準備的人,朱元璋無疑就是那個又準備的人,他無時無刻不再坐著準備,在其他的大軍閥都忙著四處作戰、彼此攻伐甚至是為著意氣之爭就大動干戈的時候,朱元璋卻在不動聲色的完成著他一次又一次的蛻變,直到屬於他的那一天正式到來。

    而在此時,神醫府和神兵府也發生著一些變化,那就是在秦憐兒的倡導和陸雲珂、安琪爾的軟磨硬泡之下,王閒終於決定將自己寫作的《我的幻想世界》當做教材來教授給王家軍的兄弟,當然,這些都是秘密進行的,絕對不能讓朱元璋一系的人知道,而對王閒來說,想要做到這一點還是很容易的。

    除了《我的幻想世界》之外,王閒也是充分的開動腦筋,調動記憶力,將腦子裡存儲的優秀文學作品和後世的一些先進思想都教授給王家軍,經過長此以往的教育,王家軍竟然很有點「現代化」的意思了,這是王閒始料未及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