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凡人的篡清之路

正文 第13章 製器飛磚兵 文 / 惡魔奧斯卡

    貴福哥來到參護廳駐地後,立即開始了整編人馬,打造軍械的大生產運動。

    兵士訓練上他沒怎麼費心,只是伙食方面強調必需讓童子軍一天吃兩頓飽飯,隨後他吩咐從牌刀手衛隊中選出三百冷厲肅穆者充作軍訓官,將一萬二千多名童子軍平均劃分給她們統帶監管,平時就按照太平軍原有的訓練方式進行操練。

    人在十三四歲時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時候只要能吃飽,身體就能很快恢復,貴福哥需要這萬餘名瘦弱不堪的少年首先恢復體能,嚴肅紀律,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訓練教導。

    這上萬童子軍的命運就此改變了,在近衛軍中他們將會被當做戰鬥主力對待,而不是隨意犧牲的低值炮灰;太平軍將領們不管是攻城略地還是野戰水戰,向來喜歡驅使童子軍為前驅,如果他們還在其他將領的軍隊裡,戰事一起,極可能首先被消耗殆盡。

    貴福哥目前主要精力都放在製作軍械上,好在他搜羅的工匠夠多,而且多以木工為主,所以他製造弓弩的人手最不缺乏。為了加強效率同時防止洩密,貴福哥將諸葛連弩的構造圖按照組件拆分成十幾個工序圖,嚴明尺寸和規格,而後將工匠們分成班組,明確責任人,按照十二小時工作制二班倒進行流程作業,一些連桿、活頁等易磨損部件則改成熟鐵或銅質構造,則由鐵匠和鎖匠來製作,所有的組件完工後,再匯總到總裝營房裡,由貴福哥親自挑選培訓的幾十名技藝精湛的工匠師傅負責組裝,這些師傅算是核心技術人才了,自然要增派幾倍守衛嚴密監護。

    連弩彈丸的製作則交給泥瓦匠和印刷刻板的刻字匠來完成,刻版的刻版,打模的打模,幾天功夫就作出數十萬枚彈丸泥胚,天國聖城的百工衙自然也不缺少燒磚窯的工匠,很快就燒製出一窯窯的矩形弩彈。

    就這樣,五天之後,貴福哥帶著工匠師傅們作了一次全面測試,測試結果讓他不太滿意,連弩發射的陶片弩彈能射出去二百米遠,有效殺傷距離大概在一百二十米到一百五十米左右。而距他前世的記憶,中國明代的普通弓箭手就能將箭射到二百五十米遠,而滿洲八旗騎兵更是擅開硬弓,能將箭射出三百五到四百米遠,幸虧現在這些八旗大爺們的後代都抽鴉片廢掉了,否則貴福哥真不好意把連弩拿出來顯眼。

    但是跟百米射程的前裝洋槍相比,諸葛連弩的除了射程稍微佔優勢,而射速卻是前裝火藥槍的十倍以上,所以要是將對射大佔便宜,但就是十個清兵換一個連弩兵這樣的交換比貴福哥也不捨得,為了減少己方連弩兵的傷亡,貴福哥決定給每個連弩兵都配一面盾牌,可這樣他還覺得不保險,於是撓了撓頭,決定再搞一樣攻防武器組合;

    他首先發明了一種臨時防具衣服,就是草繩衣,具體方式就是用稻草或蘆葦編成方格狀的網兜子,方格子共有八塊,每個方格子裡能插放一塊長方形磚頭,這樣每個兵士胸腹前都懸掛著一排磚頭,頗有點活動磚牆的喜感,他也不管這些十三四歲少年每人身上帶八塊磚趕路,受不受的了。

    在貴福哥的設想中,每人八塊磚不是白帶的,它們不但是防具還是攻擊武器的彈藥,鑒於諸葛連弩的射程太短,貴福哥又畫出一種木製拋射機,它拋射的彈藥就是磚頭大小的石塊,這種拋射機依靠獸筋腱索或馬鬃繩的扭轉來儲存扭力能,從而把石塊發射出去,有效射程大概在三四百米。

    中國史書上沒有扭力拋石機的記載,但在西方它不是什麼稀奇的發明,古羅馬帝國曾攜帶它橫掃西方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把地中海變成其版圖中的內湖,那蠍子弩的可怕殺傷力曾經讓凶悍的蠻族勇士聞聲色變。

    貴福哥之所以複製這種扭力拋石機,就是看中它的超快射速和容易就地補充的石塊彈丸,為了方便運輸,他設計的是一款小型多臂扭力器,四個人輪流操作,可以同時發射四塊石塊,而且拆卸運輸輕便,一隻毛驢就可以馱走,貴福哥計劃製造五百架,組成一支專門壓制敵方洋槍的戰隊,取名為『飛磚戰隊』,編製為一個師,二千五百人,後來因為這支戰功赫赫的部隊因為運輸驢子很多,又被稱為『飛驢師』,歷任師帥被稱為驢師長,受盡了嘲笑。

    貴福哥的想法很美好,可是軍械製造過程中工匠們很快提出了一個困難,那就是扭力索遠遠不夠用了,天京城裡各種物資短缺,好容易搜刮的一點物資,就連諸葛連弩的弓弦也很不夠,更別說五百架扭力投石器了,當問題反映上來後,貴福哥一拍腦袋說;「這個好辦,去拿一把快刀來。」

    快刀拿來後,貴福哥毫不猶豫把自己頭髮割了,還笑著道;「咱們城裡大牲口是少,但架不住人多啊,缺少馬鬃就用人發代替吧。」其實私下裡他早就想剪頭了,太平太國男子的髮式總是披散著顯得很散亂,難怪被叫長毛,不方便不說還容易生虱子。

    就這樣,在幼主貴福哥的帶動下,童子近衛軍一萬多人都剃了光頭,還有不少女兵也自願剪短了頭髮,最後連帶著數千工匠也『自願』捐獻了頭髮。

    可是,因為製作的軍械太多,而拋石索具和弓弦又是易耗品,一般一把弓需要三四條備用弦,所以原料還是遠遠不夠,沒辦法貴福哥只好發起一個『共建理想天國,捐獻頭髮、馬鬃為保衛聖城作奉獻』活動,寫了幾十幅宣傳標語,而後打發十幾隊童子軍去各街口,各城門口張貼並搞攔路募捐活動。

    然而一天下來,各隊童子軍回來大都兩手空空,細問原因之後貴福哥才知道,原來這天京聖城裡官員太多了,基本上能在街上溜躂的都有官職在身,而且特麼最小的都是旅帥,師帥,太平軍等級森嚴,童子軍們年齡幼小軍職位低微,根本得罪不起這些官僚,而那些帶著護衛的騎馬者更是有封號的爵爺,再給童子軍幾個膽子也不敢剪人家坐騎的尾巴啊。

    其實這真不怪童子軍無能,要怪就怪洪天王封官封的太多,太濫,到末期連管菜園子的雜役管事都封王了。

    「唉~~~」聽完匯報後貴福哥歎了口氣道;「大冷天的,還得本殿親自出馬啊!」

    聽到這句話,站在廳堂兩側的女兵頭領黃五妹和蕭素娥走上前來,抱拳道;「幼主殿下,你要出去麼,那麼我們隨行護衛吧。」

    「不用,你倆身材太好太惹眼,帶你倆出去平白給本殿招惹是非,還是在營中留守吧。」貴福哥擺手揮退了兩個面部羞紅的姑娘,揚聲喚道;「潘芝、李芳蘭,唐水姑,你們三個黑瘦矮小的跟我出去罷,順便拿兩個椅墊子。」

    卒長唐水姑糗著臉撅著嘴走到貴福哥面前道;「幼主殿下,你現在就嫌棄我們又黑又醜啞,不如早點打殺死了的乾淨!省得以後在你面前惹你心煩。

    貴福哥呵呵一笑道;「怎麼會,你和潘芝,芳蘭她們都是我的師傅呢,晚上我已經叫人煲了一鍋好湯,好生給你們補補身子骨,很快就會長的白胖了。」

    唐水姑這才轉嗔為喜,原來貴福哥這些日子每天做完指導設計工作,巡視完營房後,就在她們四個大齡未來老婆的悉心調教下苦練武功,為了根骨強健,平時吃飯他還將偷來的鹿筋虎骨等藥材煲湯當菜吃,和他一起分享的就只有黃五妹、潘芝、李芳蘭,唐水姑四人,連靚麗婀娜的騎術教習蕭淑貞和蕭素娥都沒資格分一杯羹。

    貴福哥把先來後到分得很清楚,親厚也很分明,因為前面四女對他是捨命跟隨,後來的這女將在沒徹底拿下之前,可就說不一定嘍,尤其她們還是蕭王娘洪宣嬌派來的人,更得小心使用。

    這時,女卒長潘芝、李芳蘭各捧著一個椅墊從廳後走出來,笑問道;

    「殿下,您要帶著椅子墊幹什麼啊,難道您也像信王千歲那樣,搬把椅子坐在城門樓子上,催收各路進城人馬的入城費?」

    「切!本殿怎會像大伯那樣,幹出那麼沒技術含量的事情吶?」貴福哥不屑的道;「本殿出馬,逮的就要是大魚,碰瓷沒聽說吧,走啦走啦,路上我教你怎麼扔墊子,一定要提前擲到我屁股下哦,然後看我跌倒後,表情要誇張,要大喊『哦,殿下!幼主殿下!你怎麼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